浅析近期公开的104个专利:小米造车,会拿出什么“杀手锏”?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近日有消息称小米汽车项目将在9月进入软模车下线阶段,后续就会进入场地测试和冬季测试的周期。一般而言,汽车项目开发流程中的样车,根据阶段可以分为最初作为初始验证和标定的骡车,到采用软模、简易工装、手工工艺等打造的模拟样车,再到工程样车调试阶段,通过验证后就可以进入生产调试阶段;最后到SOP小批量生产阶段。
其中模拟样车中的软模,采用材料大多是硅橡胶或环氧树脂等,成本较低,但可以为模具提供一定参考数据,同时验证汽车产品结构和设计合理性。
按照以往传统汽车的开发周期,软模车下线的时间一般在正式量产前的28个月,也就是距离量产2年4个月的时间节点。不过随着平台化、数字化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开发周期在一定程度上相比以往的传统燃油车要更短,且雷军曾表示小米造车及团队各项工作进展都远超他的预期,所以2024上半年正式量产的计划目前看来还是比较合理的。
但另一方面,以“蔚小理哪零”为第一梯队的新势力已经在新能源市场稳稳扎根,7月五家交付均已经突破1万辆。加上百度、自游家等造车进度更快,预计明年实现交付,小米造车能拿出什么“杀手锏”是如今最大的悬念。近期小米汽车科技密集公开了多个汽车相关的专利,或许从专利内容中,我们能拼凑出小米汽车的雏形。
自动驾驶专利占比最大,将搭载L3系统?
电子发烧友在工商信息中查询到,从今年4月8日到8月2日,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共公开了104个专利,其中有63个是在7月1日及之后公开。在104个专利中,有15个是实用新型专利,另外89个都是发明专利。
其中63个专利涉及自动驾驶,包括车辆行驶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以及车辆;车辆变道决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车辆;自动驾驶环境感知方法、装置、车辆及可读存储介质;障碍物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芯片及车辆;自动超车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芯片;交通信号灯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等等。
较早前,已经有媒体拍到小米在公开道路上高调进行自动驾驶测试,采用了比亚迪汉和宝马5系(图片|配置|询价)两款车型作为测试车辆,车顶布置了一枚机械旋转式激光雷达。
而在自动驾驶中,决策规划算法是核心技术所在。在《自动超车方法、装置、车辆、存储介质及芯片》的专利公开说明书中提到,超车变道算法主要根据前车速度、前车距离等行车数据,并使用变道加速收益模型来判断是否执行变道超车。但该判断方式未考虑车辆类型对变道时机和变道行为的影响,导致同样的超车变道逻辑难以适用所有类型的车辆,最终导致超车时用户体验不佳,甚至无法实现变道超车。
所以,小米在自动超车方法上,加入了根据车辆类型选择不同执行策略的模式。包括响应于车辆与前车之间的车距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确定所述前车的车辆类型和第一车速;根据所述车辆类型、所述第一车速、所述车距和所述车辆的第二车速,确定所述车辆的超车决策结果;在所述超车决策结果小于预设决策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车辆类型、所述第一车速、所述车距和所述第二车速,确定所述车辆的超车变道轨迹;基于所述超车变道轨迹,控制所述车辆执行超车。
另外,识别交通信号灯是L3及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必备功课,在《交通信号灯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车辆》专利说明书中提到,该专利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对图像进行分析的方式会存在信号灯检测不及时的问题。
小米公开的交通信号灯检测装置包括障碍车辆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目标车辆对应的障碍车辆;所述障碍车辆为处于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方或侧方,且与所述目标车辆同方向行驶的一个或多个车辆;参数获取模块,被配置为获取所述障碍车辆的行驶速度和行驶轨迹;环境条件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行驶速度和所述行驶轨迹确定所述目标车辆所处的当前环境是否满足信号灯检测条件;信号灯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确定所述当前环境满足信号灯检测条件的情况下,对目标车辆前方的交通信号灯进行检测,以获取所述交通信号灯对应的交通指示信息;所述当前环境满足信号灯检测条件用于表征所述目标车辆的前方区域内可能存在交通信号灯。
从专利分布来看,小米在自动驾驶上的专利占比最多,但由于自动驾驶涉及的系统和软件规模较大,因此这并不能作为小米汽车会将自动驾驶作为核心优势的依据。但从专利内容上,小米汽车将会搭载L3级以上的自动辅助驾驶技术。
汽车也要用上追踪式无线充电
除了自动驾驶之外,小米汽车近期公开的104个专利中,还有22个涉及三电部分,包括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系统和设备;冷却油环及油冷电机;扁线定子和电机;车对车充电电路、充电线束、充电系统及电动车辆;动力电池无线充电模块的冷却装置、无线充电模块及车辆等。
在这些专利里可以预测的是,小米汽车将会有自研的电机,支持车对车充电,并且支持无线充电。其中无线充电可以算得上是较大的亮点,这里的无线充电并不是车内用于手机充电的无线充电,而是直接为汽车进行补能的无线充电。
其实汽车无线充电,在此前也有很多厂商推出过展示车型,上个月上市的智己L7(图片|配置|询价)还曾宣传将搭载无线充电模块。但显然,汽车无线充电有一个问题是,由于车辆体积较大,接收线圈难以与停车位上固定的供电线圈对准,导致充电功率低,或是其他安全性隐患。
而小米的汽车无线充电,类似于此前小米推出手机用的追踪无线充电器。具体实现步骤包括在接收到待充电车辆发送的充电请求消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待充电车辆当前泊车的目标车位;从所述线圈阵列中确定与所述目标车位对应的目标感应线圈;通过所述目标感应线圈对设置在所述待充电车辆上的电能接收线圈进行定位,得到所述电能接收线圈的目标位置;将位于所述预设场所的任一空闲电能发射线圈作为目标电能发射线圈,并将所述目标电能发射线圈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以便通过所述目标电能发射线圈和所述电能接收线圈对所述待充电车辆进行无线充电。
即将以往固定的供电线圈设置成可移动的,通过检测汽车位置,确定接收线圈位置,再将供电线圈移动到相应位置。
另外一些专利内容包括其他智能化以及汽车OTA、充电站、结构件等部分。其中有一个车外麦克风的实用新型专利,或许车外语音控制也将是小米汽车的功能之一。
写在最后:
小米的造车节点虽然相比于其他新势力更晚,但随着智能化在汽车中的渗透逐渐加深,智能手机、AIoT生态与汽车的结合也正是行业的趋势:华为早早布局的汽车业务、苹果的泰坦计划、吉利收购魅族、蔚来也要打造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机,显然智能手机生态与汽车的相结合,会成为未来各大厂商扩展自有生态圈的核心。抓住了电动汽车风口的尾巴,从专利上看小米在电动汽车上将拥有较高的自研比例,比如电机、热管理、电控、自动驾驶等都已经有部分成果,或许在明年这个时候小米汽车的完整体就能一览无余。
标签:车辆 汽车 充电 小米 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