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11无人机(印度新购买的RQ11无人机和长钉萤火虫无人机性能如何) ♂
攻击11无人机(印度新购买的RQ11无人机和长钉萤火虫无人机性能如何)- 印度新购买的RQ11无人机和长钉萤火虫无人机性能如何
- 11月29日,伊朗中东高级指挥官再次遭到无人机暗杀,谁干的
- 攻击-11型无人机作为舰载机的潜力如何
- 攻击无人机主要装备陆军还是空军
- 一月伊朗领导人苏莱马尼被无人机射杀,11月伊朗核科学家被自动机枪射杀,是否标志着“天网”魔盒被打开
- 075在垂直战机可用的情况下,发展无人机,是否能提高作战效能
- 乌克兰为什么敢轰炸核电站
- 中国会发展无人机和歼-20配合作战吗这款无人机会是什么样子的
- 土耳其无人机在乌俄大战中起多大作用
这段时间来印度可谓是满世界的军购,四处寻求先进武器购买,在订购大批战机火炮等重武器装备之后,印度又开始盯上了其他小型武器装备。当今世界上有冲突的地方几乎就会出现无人机,为了适应在补给困难的高原地区作者,这一次印度又盯上了可供基层步兵分队使用的小型无人机。
据环球时报7月15日援引印度防务新闻网站消息报道,印度军方确定将购买两款无人机,分别是美军的RQ-11“大乌鸦”和以色列的“长钉萤火虫”自杀式无人机。这两款无人机都有一个特点,就是轻便快捷,可以由士兵单兵携带。目前印度方面已经确定将会购买至少200架RQ-11“大乌鸦”无人机,另一款“长钉萤火虫”自杀式无人机的订购量未知,但考虑到这款无人机的用途便是自杀式攻击消化会很大,因此其购买数量几乎可以肯定会大于200架。
从印度购买的这两款无人机的性能来看,其目的是为增强基层步兵营一级的作战能力,针对小规模冲突使用。以色列的“长钉萤火虫”属于自杀式无人机,可以在机体内安装450克的炸药,发现目标后可由操纵者操控打击目标,就像一枚可制导的迫击炮弹。这款无人机在航程和速度方面比较弱,重量达到3公斤,仅有1000米的作战半径(开阔地)和70公里的时速。使用“长钉萤火虫”非常简单,只需通过平板电脑进行操控,起飞侦察和打击过程都无需人力手动,使用起来就像玩游戏一样简答。
这种体积小、目标不明显的无人机,其设计理念更接近巡飞弹,既在战场上游荡搜索目标,然后直接冲下去与目标同归于尽。在以色列的精确制导技术加成下,“长钉萤火虫”的攻击精度应该是有保障的。此外,“长钉萤火虫”也可以取消战斗部,装上另一块电池,从而提升航程和滞空时间,此时它就像一款侦察无人机了。
美军的RQ-11“大乌鸦”无人机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步兵营级侦察无人机,重量只有1.9公斤(空重),翼展1.4米,高度0.9米,最大飞行速度约为每小时80公里,最大航程为10公里。显然这种类型的无人机是方便单兵使用的,如此低的重量,让一个士兵都能轻松携带,在美军中的定位也是标准短距无人机。使用时需要像扔标枪一样,将其手抛到空中便可,既可以通过地面士兵遥控导航,也可以通过GPS导航自动飞行,能够为士兵提供近距离的侦察支援。
对于印度来说,这些轻型无人机的加入确实是很有帮助的,RQ-11能够为基层部队提供可靠的战场态势信息,而“长钉萤火虫”则可以提供足以部分取代迫击炮的火力。这两款无人机都可以用于排级甚至更基层的部队当中使用,尤其是RQ-11在美军中和“长钉萤火虫”在以色列军队中,都被定义为可消耗品,既廉价可消耗的便宜货,印度进口这些装备比起动辄十几数十亿美元的大单而言自然是小很多。
高原山地地形的严寒和狂风,对于无人机的使用并不是特别便利。RQ-11需要士兵投掷使用,这非常容易发生意外导致损毁。而“长钉萤火虫”虽然可以垂直起降,但其依靠电池动力飞行,动力不会很强,能不能适应山地高原的气候还很难说。不过尽管如此,还是应该承认,这两款无人机一旦加入印军,将提升印度步兵在高原地区的侦察和打击能力,使其在营连级的小规模冲突中占据优势。
2020年1月3日,伊朗的“中东谍王”苏莱曼尼被无人机发射导弹杀害;11月27日,伊朗的“伊核之父”法赫里扎德被暗杀;11月29日,伊朗的中东高级指挥官Muslim Shahdan遭遇无人机杀害。不到一年的时间,伊朗连续损失了军事领域的三名关键人物,从苏莱曼尼被暗杀开始,每一次暗杀行动都有美国和以色列的身影,它们目的也只有一个——搅乱中东局势,趁乱从中获益。
“中东谍王”苏莱曼尼
苏莱曼尼的遇袭是伊朗情报部门工作的严重失误。作为中东谍报工作的核心,苏莱曼尼出行非常谨慎,出行都是化名乘坐普通航空公司的航班,从不提前公开行程和目的地,安全车队的车也是有很多辆,同时从起点出发,驶向多个目的地,如果没有准确的情报,贸然袭击到任何一个假目标,苏莱曼尼就会立刻隐蔽起来,再次暗杀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1月3日凌晨0点35苏莱曼尼乘坐鞑靼之翼航班抵达伊拉克,会见伊拉克民兵组织的头目穆汉迪斯,苏莱曼尼以及两名同伴跟穆汉迪斯坐了同一辆车,保镖坐了另一辆车。车队出发后,保镖驾车在前,1点45分,两辆车分别遇袭。发动袭击的无人机一共发射了三枚导弹,最先遇袭的是第一辆车,第一发直接命中,苏莱曼尼的车距离第一辆车大概有100到150米的距离,第一辆车遇袭后苏莱曼尼乘坐的车开始躲闪和隐蔽,躲过了第二发导弹的袭击,只可惜没有躲过第三发导弹,袭击所用无人机型号是MQ-9死神无人机,导弹型号被推测为AGM-114“地狱火”。
苏莱曼尼登机前没有公开透漏任何行程信息,登机时走的是特殊通道,没有查验身份,下机后立刻乘车离开,前后总共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苏莱曼尼也没有携带智能手机,无法被准确定位,美国是如何确定苏莱曼尼的行程的呢?因为有线人。根据伊朗情报方面事后推测,苏莱曼尼在登机前就已经被人监视了,本来乘坐普通航班是为了隐匿行踪,可一旦被发现就等于自报目的地,这一点就首先暴露了苏莱曼尼的行程目的地,随后美军便可在伊拉克机场安插人员监视,确认苏莱曼尼的最终路线,然后实施打击。其实美军也不确定苏莱曼尼到底会走哪一条路线,美军之后给出的报告是当时美军预测了多条路线,且每条路线都调用了无人机设下了埋伏,最终在其中一条路线中堵到了苏莱曼尼。
遇袭现场的汽车残骸
如今几乎同样的遭遇发生在了Muslim Shahdan的身上。Muslim Shahdan(沙哈丹)是伊朗在中东的高级指挥官,身份地位举足轻重,他遇袭的地点是在伊拉克与叙利亚边境,当时沙哈丹是从伊拉克乘车驶入叙利亚边境,沙哈丹大概率是与苏莱曼尼一样,去会见了伊拉克的民兵组织,商讨如何应对美国近期可能发动的军事袭击,返回叙利亚的伊朗军事驻地时被无人机杀害。
在沙哈丹遇袭的地点附近有一个美军的军事基地,几乎可以断定无人机是美国派出的,如果无人机不是美军派出的,那也说明美军知道无人机是由哪一方派出的,否则不可能默许来路不明的无人机在美军军事基地附近盘旋,能够和美军通名且不被驱逐,又与伊朗存在冲突关系的,符合条件的中东国家也只有以色列了。
与暗杀苏莱曼尼的目的不同,从暗杀法赫里扎德到沙哈丹是一个连环圈套。
苏莱曼尼是伊朗在中东的谍报头目,所有关键情报的获取和传递都需要通过苏莱曼尼,所有重要的偷袭和破坏行动也都需要通过苏莱曼尼的策划,美国刺杀苏莱曼尼是为了让伊朗失去在中东的“眼”,有利于美军在中东的军事行动,亦可减少美军在中东地区的伤亡。
一周内暗杀两名伊朗的关键人物不是为了削弱伊朗的军事力量,而是意在挑起伊朗与以色列的争端,引发战争,破坏伊核协议的谈判。法赫里扎德是伊朗核科学家,也是副国防部长,虽地位重要,但并非无可替代,因为并不止是法赫里扎德一人懂核研发,所以伊朗忍了,同样,沙哈丹也不如苏莱曼尼重要,并非不可替代,只不过在敏感时期连续不断地挑战伊朗的“尊严”,确实会让中东局势变得更加紧张,一旦伊朗忍不了,大战一触即发,伊朗会遭受双重打击,不仅军事和经济严重受创,重启伊核协议的计划也会泡汤。
几天内两场暗杀都在针对伊朗,明白人都能看出来是以色列和美国干的,可是以色列和美国就是装糊涂,表示都对此事一概不知,伊朗虽然强烈谴责以色列和美国,但是不能发起反击,一方面是凡事都要讲证据,如果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贸然反击,只会被美国和以色列当成开战的理由,另一方面是伊朗不能开战,因为此时开战无异于送命。
以色列VS伊朗
伊朗方面显然是知道以色列和美国在为伊朗设套,伊朗总统鲁哈尼近日发言称:“不会落入以色列设下的陷阱”,这表明了伊朗的态度——宁愿“装聋作哑”地忍着,也绝不上当,同时伊朗国内加快了核研发,把铀浓缩的丰度提升至20%,是伊核协议所限制3.67%的5倍,这是反向给美国施压,警告美国,伊朗不会被挑衅和暗杀吓到。
『认真分析每一个细节,努力做一个有思想的真知派,我是黑先生1998,喜欢我的内容和分析就请关注我,收看更多国际事件的分析!』
我认为攻击11无人机上舰的可能性不大
1.首先攻击11无人机体型较大,翼展较长,对于航空母舰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来说,存放压力较大,不可能大规模部署,而在现实作战中,航母舰载机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航母战斗群的战斗力。
2. 腐蚀问题,由于攻击11采用隐身设计,机身必然采用隐身涂装,航空母舰在海况恶劣和大角度机动时难免会是海水打上夹板,很可能降低隐身涂装的使用寿命,影响隐身效果。
3.起降能力问题,目前关于攻击11无人机的资料较少,我推测攻击11无人机可能需要较长的跑到满足其起降需求,这一点是航空母舰无法满足的。
4.成本问题,大型飞翼隐身无人机的研发制造成本极高,不要说装备航母,目前来讲由于经费有限,空军本身装备也无法满足。
5.维护复杂,隐身无人机是十分娇气的,隐身涂装更是十分娇气的,在航母上很难满足对无人机的日常维护需求。目前美国也放弃了无人隐身攻击机的上舰计划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攻击无人机装备空军,也装备陆军。
其实时至今日,各兵种都会装备大型无人机,一般也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
以解放军为例,目前空军装备的无人机最多,也包括攻击无人机。
2011年,中国空军组建了第一支专业无人机部队,飞行员全是飞行时间3000多个小时的王牌飞行员,许多还是金头盔飞行员。该部队组建後,已历经四次转隶,先後移驻原南京军区空军某指挥所、济南军区空军某航空兵师、兰州军区空军某基地,2014年转隶空军试验训练基地。
最早列装部队是“攻击-1”型(著名的翼龙-1)无人机。
在上合组织“和平使命-2014”联合军演中,无人机部队操控攻击-1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率先发现蓝军指挥车,并在同步共享情报後成功将其摧毁。2015年1月,完成首次编队飞行和联合作战试验。2016年,无人机部队首次外出驻训,真正具备了完整战斗力。
翔龙无人机是大型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可执行监视、侦查、评估、情报搜集及信息中继等功能。翔龙无人机也可为反舰弹道导弹及巡航导弹等指定目标。
涡喷发动机使得速度非常高,作战半径 2000~2500公里,续航时间最大10小时。
2017年11月央视节目透漏翔龙无人机已经实战化列装,其有引导反舰弹道导弹攻击大中型军舰的能力。2018年初翔龙无人机在央视大量公开,已经空军装备部队。
至于解放军陆军,相对空军无人机要差了一些。
不过去年的阅兵中,陆军无人机还是很多的:解放军在本次阅兵中,展示了一系列的侦察无人机,通信无人机和干扰电子战无人机。我国陆军现在拥有全球最大的陆军无人机机队,已经普及了战区-集团军-合成旅三个级别的无人机,是全球唯一一支拥有全体系无人机的陆军。
我军的集团军电子对抗团在升格为旅后,开始大量列装电子压制无人机,通信中继无人机等先进设备,用于压制敌军陆军通信,反制敌军雷达等高端作战;炮兵旅则开始列装侦察无人机,用于远程炮兵的侦察追踪,态势感知,火力校射和毁伤评估;而合成旅的侦察部队,也装备了小型的无人机,用于合成旅20公里外的侦察搜索,向最低级别的战术单位提供直接保障行动的情报,提高观察、定位和摧毁敌人的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阅兵中展示了“ASN-209”无人机,是我国陆军在本次阅兵受阅装备唯一一款落实到所有编列部队,做到“不缺编”的武器装备,是我陆军“高瞻远瞩”的体现。这些无人机大幅度提高了将集团军的打击距离,保障了陆军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
这次暗杀事件确实是开启了一个暗杀手段的新的魔盒,伊朗的军方重要的指挥官、核科学家频繁遭到暗杀,这是一个值得伊朗方面认真面对的问题。从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马尼被美国的无人机暗杀,到这次伊朗国防部核技术领域负责人法赫里扎德的暗杀事件,都是高新技术暗杀手段的一个展示,让恐怖暗杀手段越来越难于防范,恐怖暗杀手段也越来越恐怖。
苏莱马尼和法赫里扎德被暗杀的案例都有一个特点,就是利用远程遥控暗杀方式搞暗杀活动,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有两个层面的技术来支持,一个是情报网络,如何获得苏莱马尼和法赫里扎德的行踪是一个难题,这两个人都是伊朗的重要人物,都有严密的保护措施,其行踪是保密的,要对他们搞暗杀,首先就要掌握他们的行踪,这需要有一个情报网络支持。
第二个技术层面是远程遥控能力,暗杀苏莱马尼时美国使用了无人机,整个暗杀行动就连白宫都可以实时观看到,无人机发射制导弹药精准命中目标,这是需要依靠卫星支持。暗杀法赫里扎德的行动技术上更上一层楼,由于是在伊朗境内,无法出动无人机,因而采取了远程遥控暗杀手段,利用卫星支持,遥控汽车上安装了机枪,现场并没有人员参与暗杀行动,这是典型的高科技手段。
暗杀手段很多,但是向美国暗杀苏莱马尼,以及这次伊朗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被暗杀的手段无疑是高科技暗杀,这可不是普通小毛贼能够做到的。
这两起典型的高技术暗杀方式也开启了恐怖暗杀方式的一个新的手段,特别是伊朗核科学家法赫里扎德的暗杀方式,涉及到一个空间技术支持,远程遥控暗杀,让暗杀手段走向一个新的高度,难于防范,也更加恐怖。
这次暗杀法赫里扎德的事件,就其手段而言,无疑是开启了高科技暗杀的先例,先例即开,来日方长,必将成为未来恐怖暗杀行动的一个风向标,这是最为恐怖的,也是需要警惕的。
(以上是兔哥哨位个人观点,欢迎关注兔哥哨位,欢迎探讨评论,图片来源网络)
逻辑有点乱,在未来有人战斗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研究方向,美国的F-35和俄罗斯的苏-57都进行过类似的协同探索;但是将这一逻辑放到两栖攻击舰上就有一些问题了,逻辑上的问题,因为压根就没搞懂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功能,和传统的航母有些混淆了。
先来看看两栖攻击舰的主要作战功能是什么,很简单那就是强化垂直登陆作战能力,这个能力主要由前线火力支援和兵力投送两个方面构成。在作战应用上,更多的侧重于兵力投射,通俗点讲就是,和陆军的空中突击旅类似,火力打击是为保证后续兵力投送而服务的,因而主体作用还是在于后者——兵力投送功能上。
很多人对于美国两栖攻击舰的模式并没有搞清楚本质,在我国075出来前后,一直在探讨的一个问题就是是否有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实质上这就是东施效颦。为什么这么讲呢?美国最先将AV-8B海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移植到两栖攻击舰上,这是由其海军陆战队作为独立兵种存在的特定因素导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虽冠以海军,但是其实质上独立于海军,属于美国总统直接指挥的一支机动作战力量,被誉为美国海外行动的刀尖。
正是由于美国海军陆战队独立于海军,和海军不存在隶属关系,因而其在作战协同上就存在跨军兵种指挥协同的问题,在作战指挥上需要更高层面的指挥体系进行协同作战。在这个核心因素之下,美国海军陆战队在登陆作战中,就迫切需要自身提供一定的制空作战掩护,确保整个行动的正常进行,这也就最终导致两栖攻击舰与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结合的模式出现。
至于欧洲一些国家诸如西班牙、土耳其等国这些年出现的一些类似发展趋势,其实也很简单。由于发展传统的航母代价太大,造航母花钱、全寿命维护更要花钱,在经济衰退不景气的背景下,传统的欧洲大国都在缩减军费开支,他们的海军没有太多的钱再去发展传统航母,用我们中国俗语讲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美国在两栖攻击舰上使用AV-8B的时候,鹞式战机是英国航母的标配,这就是财大气粗者方能为之的一个结果。
通过美国来两栖攻击舰+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模式,他们发现了一条全新的共发展思路,就是延续美国的这一模式,建造一种在两栖攻击舰和航母之间转换的新型舰艇,吨位普遍比较小,两万吨左右,如此以来大幅降低了开支,解决了缺钱的问题,因而西班牙和土耳其朝着这个方向在发展;日本大体类似但是其野心更大一些,其主要是以打擦边球的方式来实现其一甲子的航母梦。其实这种不伦不类的舰艇,保留坞舱的可以随时转换为两栖攻击舰,取消坞舱的则是不折不扣的轻型航母,只不过是称呼上的一点差异而已。
从上面的逻辑中我们可以推导出,未来两栖攻击舰的发展到底是注重制空作战呢?还是注重兵力投送呢?强调提升制空作战能力,选择垂直/短距起降舰载机将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发展思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实现固定翼舰载机和无人机协同作战的发展模式也有极大的概率,这对于提升整体的作战效能将有很大的助益。
以美国的F-35为例,其通过机载信息化航电系统,可以与无人机进行协同作战,一架F-35战斗机可以指挥协同数架无人机进行作战,这对于提升有人机的安全系数以及单架次打击能力有极大的助益,未来的航母和空军不排除会选用这种模式的可能,但是在两栖攻击舰上多少就有些矛盾了。
矛盾主要体现在哪里呢?首先,有效的空间就那么多,搭载的打击类战机数量越多,能够保持的运输力量自然而然就会减小;其次无人机上舰越多,将大幅压缩垂直/短距起降战机的装备数量,问题就来了,两栖攻击舰固定翼舰载机数量降低,必然从根本上影响到该型号战机的生产规模,发展一款专用的垂直/短距起降战机效费比问题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毕竟,一般战机的生产数量越大,其分摊的成本也就越低。
另外,无人机上舰将带来的是一整套无人作战体系的上舰,包括了指挥控制、通信保障以及后勤保障等诸多因素。我们都知道海军作战舰艇的内部空间是极为狭小的,未来获得更大的飞行甲板面积,通常各国在发展中都在极力压缩上层舰岛的体积,这也就使得原本航空、航海两大要素占据的空间更加的狭小,在整合一套无人作战设备,对于舰体的空间、电力系统提出很高的要求,有很多问题还有待解决,目前美军也仅仅是在尝试MQ-25无人加油机上舰。
因此,这只能说是一个未来发展方向,但是同时集成存在一系列的矛盾。必将两栖攻击舰的主要功能是强化垂直或立体登陆作战能力,在火力打击和兵力投送两个领域需要有效平衡一下,单独的侧重发展某一个领域都和两栖攻击舰的作战功能相冲突,侧重火力,功能与航母重叠;侧重兵力投送,又与两栖船坞登陆舰或运输舰功能重叠。
或许在不久的未来,随着无人机智能化水平更高,两栖攻击舰出现以攻击型无人机和新兴的旋翼运输机公同构筑的舰载机体系不好吗?在强大的海空体系取得制空权的背景下,攻击无人机发挥自身优长实时提供战场监视和打击,旋翼机大批量投送兵力岂不是更好。我们在这两款装备发展上有了一定的技术积累,攻击-11已经服役,旋翼机像彩虹-10、蓝鲸等机型也多次亮相航展,足以说明问题。
乌克兰为什么敢轰炸核电站?因为这个核电站是自己的,对里面的布局一清二楚。俄罗斯料定乌克兰不敢轰炸核电站,所以把大批武器弹药存放在了核电站,乌克兰就反其道而行之,准确的炸毁了俄罗斯的军火弾药。
那么,乌克兰就不怕炸了核反应堆引起核污染吗?当然怕,但是,核电站是乌克兰自己的,核反应堆的位置自己一清二楚,加上西方的武器命准率非常高,基本不会出现误炸误伤。
歼-20隐身战斗机即将迎来一位“忠诚伙伴”。根据中航工业发布的消息,目前中航工业正在研制新型的人机交互系统。也就是有人驾驶的隐身战斗机配合使用先进的无人机作为忠诚僚机。相信很多人对僚机这个概念并不陌生,但对于无人僚机,大家恐怕就不那么清楚了。虽然如今各类军用无人机早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但无人僚机却是其中比较新锐的新概念成员。
事实上,当今真正意义上的无人僚机是在最近十年才随着美俄中等国新型隐身战斗机的出现服役而被真正提上日程,正式立项研发的,无人僚机出现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为了用来和隐身战斗机进行配合作战。
长期以来,长机和僚机这个概念一直在进化,从编队数量再到具体作战配合战术,都相继发展出很多新花样。而到了今天,对于拥有隐身战斗机的国家来说,长机和僚机正在朝着“长机——隐身战机,僚机——无人战机”这个新方向发展。
截止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个装备隐身战斗机的国家已经开始为其隐身战斗机研发试飞无人僚机,分别是美国和俄罗斯。
一向敢为天下先,习惯引领潮流的美空军提出“忠诚僚机”计划,正在研发试飞XQ-58A“女武神”无人机,未来它将成为F-35隐身战机的僚机,组成编队执行作战任务。按照美空军的设想,一架F-35隐身战机将率领多架XQ-58A“女武神”共同出击,F-35在编队后面指挥决策,发射远程机载武器参战,前方的XQ-58A“女武神”承担更危险的近距离侦察、监视、电子战、压制敌方防空体系等任务,因为是无人机,即便损失了也不心疼。
俄罗斯方面,虽然苏-57的研发、试飞、量产工作都一直磕磕碰碰的,至今正式量产服役数量只有一架。但是俄罗斯却早早地开始研发试飞为其配套的无人僚机,考虑到此前俄罗斯在隐身无人机领域缺乏经验实力,这种积极性有点令人难以置信。
苏-57隐身战斗机的无人僚机——“猎人B”无人机是在2018年进行首飞前测试时才逐步广为人知的,不久后完成首飞的它一直在改进完善。之所以认定“猎人B”是苏-57的无人僚机,是因为从一开始两者的显现出不一样的亲密关系。
苏-57其中一架原型机涂装了“猎人B”轮廓的涂装,垂尾上也喷涂了苏-57和“猎人B”的联合标志,两款战机也已经开展实际编队飞行测试试验。不难想象,未来苏-57的量产逐步缓慢提升后,“猎人B”也将会开始服役,两者将成为亲密伙伴,成为俄空天军新拳头力量。
至于中国方面,虽然歼-20隐身战斗机项目进展顺利,正式服役数量已有一定规模,而且中国在高端隐身无人机领域,也有着丰富的研发经验和强大技术实力。但目前倒是还没有看见歼-20隐身战斗机配套的无人僚机的出现。
未来歼-20的无人僚机究竟是在现有隐身无人机中挑选还是研发全新产品并不好说。现有产品中最合适的无人僚机应该是在2019年阅兵中以“攻击-11”无人机这个身份出现的原“利剑”攻击隐身无人机。能够担当歼-20“忠诚僚机”的还应该包括“暗剑”无人机,
但由于攻击-11是亚音速无人机,其综合性能能否契合超音速的歼-20对僚机性能的要求,还并不好说。以中国如今快速发展的航空工业,研发一款更强大的隐身无人机并没有太大难度。目前最接近超音速无人僚机角色的,是神秘的“暗箭”无人机。暗剑无人机问世之后,有望成为歼-20的最佳僚机。
根据了解,暗剑无人机作为我国沈飞研发的一款大型无人作战飞机,具备超音速、超高机动能力。“暗剑”无人战斗机的模型,早在2006年珠海航展上就已经公开展示过了。它采用独特的箭形翼身融合布局,机腹进气,是比较罕见的超音速无人机,兼顾了高速、高机动能力和低可探测性,主要用于未来对空作战,这和当今世界各军事大国主要研制的以对地攻击为用途的隐形无人机定位上截然不同。
无论如何,未来歼-20肯定会拥有无人僚机的,这一点从前段时间传出歼-20双座型号的存在便可以看出。
微乎其微,战争初期取得一些战果,现在直接被俄罗斯按死在地面
乌克兰早在2019年就向土耳其购买了6架TB-2攻击无人机,在一年后,该无人机在纳卡战争大出风头后,乌克兰追购48架。但该交易受到俄罗斯的强烈反对,最后是乌克兰购买了组装线从2021年12月开始进行自行组装生产这批TB-2无人机,安装使用乌克兰自己的发动机。到俄乌战争爆发前的2022年1月底,乌克兰空军发言人尤里·伊格纳特中校称乌军已经有超过20架TB-2无人机,乌克兰在军费如此紧张情况下,不惜在TB-2无人机上花如此大代价,可以说是给予非常高的期待。
乌克兰的TB-2无人机
俄乌战争爆发后,乌军的TB-2无人机的确取得不少战果。特别是2月26日到2月28日,乌克兰连续在推特、油管等社交媒体上发布TB-2无人机空袭俄军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TB-2无人机摧毁俄军一个指挥所、一辆坦克、两辆山毛榉防空导弹发射车、两辆油罐车和数辆多管火箭炮,这当时引起西方世界的广泛欢呼,甚至有歌手为其创作歌曲,称其为乌克兰的“护国神器”。
攻击性尤为强烈,全新高尔夫8旅行版官图曝光 ♂
攻击性尤为强烈,全新高尔夫8旅行版官图曝光
- 攻击性尤为强烈,全新高尔夫8旅行版官图曝光
- 能越野的高尔夫!新一代高尔夫旅行版实车,搭2.0T动力配四驱
- 高尔夫后备箱打不开怎么解决
- 高尔夫嘉旅后备箱尺寸图,嘉旅后备箱多少升
在前不久,大众官方发布了高尔夫Variant以及高尔夫Alltrack这两款车型的官图,这两款新车都基于八代高尔夫进行打造,并将于年底在欧洲推出,随后便逐步推广至美国除外的全球其他国家市场。
高尔夫Variant作为其家族的衍生车型,外观设计方面延续了八代高尔夫R-Line的设计语言,前脸造型与八代R-Line保持一致,而Variant车长达到4630mm,轴距为2680mm,与八代高尔夫相同的是,后备厢容积可达611升,而当后排座椅完全放倒时,后备厢的容积更是能达到1642升。同时后备厢也具备感应式开启/关闭功能,内部还可安装12v和230v电源插座。
而高尔夫Alltrack的外观则是延续了八代高尔夫GTI的设计语言,前脸设计与其保持一致。都配有贯穿式灯带将两侧大灯连接起来。下方也配备了与GTI一样的五点式LED雾灯,进一步提升了该车的运动感以及辨识度。当然了,该车的离地间隙相较于Variant来说是有所增高的,也因此拥有更好的通过性。
内饰方面,高尔夫Variant和Alltrack这两款车型的设计相类似,搭载了10英寸全液晶仪表以及悬浮式的中控屏,配合其氛围灯营造出很强的科技感。而空调出风口是采用细长的设计,同时也取消了大量的物理按键,灯光调节也放在了方向盘的左侧的触控板上。
动力方面,预计这两款车型都将匹配与八代高尔夫相同的动力系统,代号为EA211?EVO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并配有48V轻混技术,最大功率为150马力,峰值扭矩为250牛·米,值得一提的是高尔夫Alltrack将匹配4MOTION四驱系统。
旅行轿车,有着宽大灵活的尾箱空间,出门旅行拖家带口都非常便利,在欧洲是相当受欢迎的,这与国内不太一样。不过随着购车需求的多样化,优雅并实用旅行轿车也成为不少人的一种新选择。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大众全新?高尔夫旅行版便是其中之一,新车外观看着比现款车型要更加前卫,车身长度也要比两厢版长一些。目前,新车已在海外开售,未来或将继续以进口形式引入国内销售。那么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具体表现如何,是否值得等待?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
外观上,?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前脸设计基本与两厢版高尔夫保持一致,整体线条更加流畅立体,前脸也变得更加低矮扁平,动感味道十足。而全新样式的LED头灯组在新款高尔夫旅行版上也没有缺席,点亮后辨识度非常高。同时,新车下包围采用的是贯穿式的设计,并进行了黑化处理,进一步拉宽了前脸的视觉宽度,给人一种很强的战斗范儿。
车身侧面,新款高尔夫旅行版除了腰线变得更高,车身看起来更加修长外,其整体设计并未发生太多改变,看起来依旧经典。而全新样式的双五辐式轮毂也为其增色不少,看起来相当运动。
相比侧面,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尾部改变还是比较多的,比如换装了更加扁平化的尾灯,并且将GOLF英文标识转移到品牌LOGO下方,使整车气质有着很大的提升。而双边共四出的排气布局也比之前的好很大,符合当下年轻消费者审美。
内饰部分,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设计同样与两厢车型保持一致,但和老款比起来明显精致了很多,层次感也更加丰富了,看起来年轻了不少。而且得益于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大屏以及电子换挡杆的使用,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豪华感与科技氛围甚至有了一些奥迪的神韵。此外,新车在科技配置和人机交互方面也有着全面的提升,实际使用起来也比老款车型体验感更好。
车身尺寸方面,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长度达到了4630mm,轴距为2680mm,相比两厢版车型有着一定的加长。其后备箱容积为611升,放倒座椅后可拓展至1642升,装载能力和灵活性都很不错,符合旅行车的身份。
动力部分,新款高尔夫旅行版提供了多种动力系统,其中包括1.0T三缸汽油发动机、1.5T四缸汽油发动机以及2.0T四缸柴油发动机,其中1.5T四缸汽油发动机还配备了48伏轻混系统。此外,新车不仅提高了离地间隙,而且还配备了4Motion全轮驱动系统,在通过性上甚至可以媲美大多数SUV车型。
总的来说,新款高尔夫旅行版的整体表现还是挺令人满意的,后排空间虽不及国产迈腾宽敞,但它那比SUV车型都更能装的后备箱这旅行车的一大优势。结合较为运动的前脸设计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很不错。另外,新车的性能表现也很不错,可以完成长途旅行及进藏的任务。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高尔夫后备箱打不开首先第一个方法也是较为愚钝的方法,那就是确定你的后备箱真的已经是锁上了,如果不是锁上的状态,那么你用钥匙来开锁是不会有反应的,因为这个时候你的后备箱已经处于开锁的状态。
也可以尝试自己用手动打开后备箱的方法来确定一下后备箱的车门是否真的已经锁上如果车门确实已经上锁了,你用钥匙仍旧开不了后备箱,那么就意味着你的后备箱车门已经出现了问题。但是,不要惊慌,让自己冷静下来自己使用钥匙多试几次,因为有时候后备箱的车门没有卡好,也会出现钥匙开锁失灵的现象。
如果自动锁已经开了,但是后备箱的车门依旧不能够开启的话;那么这很有可能就是机械锁的问题了,这就是正常情况下的手动锁卡住这个时候,你只需要做的是自己手动地把手动锁解开就可以了。具体的方法是用自己的双手去摸手扣锁的位置,然后将其往下压,然后再次使用钥匙开锁,看看手动锁是否会咬到开启机构。
??????嘉旅后备箱容积数是500L,关于他的尺寸图下面会有。要想让后备箱拥有更大的容量,可以将后座拆了,那么如何拆呢?下面是它的拆卸方法。
??????
??????1.首先,把高尔夫嘉旅前两排座位推到最前面
??????2.高尔夫嘉旅后排每个座位有两个卡扣,你需要往里顶的同时双手使劲向上拉(卡扣大约在座位中间的位置,平时看不到,但是拆卸时候可以感受到)。
??????3.当你发现前端抬起后,后端是就很容易抽出来了
??????
??????注意事项
??????1,向上抬需要用非常大的力量,但不要怕把卡扣拉坏,高尔夫嘉旅后排座位的卡扣打开方式本身就是需要向上抬的。
??????2,北方冬天尽量在温暖的车库内进行后排座位拆卸,天气太冷卡扣。
相关tag:高尔夫旅行版后备箱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1354090129@qq.com
攻击机为什么不发展了(攻击机这样类型的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大不大!为毛现在的国家都在发展战斗机而削减攻击机的精力) ♂
攻击机为什么不发展了(攻击机这样类型的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大不大!为毛现在的国家都在发展战斗机而削减攻击机的精力)- 攻击机这样类型的战斗机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大不大!为毛现在的国家都在发展战斗机而削减攻击机的精力
- F117隐身攻击机为什么突然退役它的退役其实在所难免,为什么呢
- 武装直升机是不是已经彻底替代了攻击机了
- 中国的攻击机为啥没有后续机型
- 中国有了强5以后为什么就不在研发新型攻击机了
- 攻击机有着怎样的发展前景
- A10攻击机为什么还不退役
- 为什么中国不继续发展强击机
- 武装直升机和攻击机
这类战机,在对付那些空中实力较薄弱而,地面实力较强的国家,例如像利比亚、伊拉克等国家在军事冲突中还是有点作用的。
至于阁下所说的,“为毛现在的国家都在发展战斗机而削减攻击机的精力”。那是因为现如今大多数的战斗机可以挂载对地攻击的武器,而且速度比攻击机要快;气动布局要好;机动能力要强。现如今较出名的攻击机一个是俄罗斯的苏-25“蛙足”;另一个是美国的A-10“尤猪”。这两款攻击机的性能居于攻击机之首,但都是高亚音速攻击机,速度实在太慢,非常容易受到敌方战斗机的精确打击。。所以现在像美国只在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中使用A-10,其他时间几乎搁置不用。除非是打一场不对称战争的时候,或许,攻击机还能派上用场。
F117又名夜鹰战机,它是军队首次以隐形技术来设计的,它的诞生故事非常的曲折。最早在冷战时期,一位苏联专家发表了一篇研制隐形战机的文章,但是当时的苏联军队认为核武器才是未来的大势所趋,于是没有在意隐形战机的研发。但是后来这篇文章被美方看到,美军认为隐形战机大有可为,于是就正式投入设计和研发,美国的F117就此诞生。
F117从1983年开始服役,一直到2008年正式退役。它的履历也是十分漂亮,曾经参加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等知名战役。这样一架隐身攻击机的退役,看起来好像很突然,但其实细想一下,它的退役也是在所难免的。
大国之间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美国研制了这样一架隐形攻击机,中俄两国的雷达照样会不断提升,来预防这款战机,绝不会美国这样轻易地打破大国间的平衡。如果美国军队在研发上就花去了20亿美元,在夜鹰战机的日常使用过程中,美国还要花费军费购买特殊材料来保证它不被雷达监测到,这笔帐很显然是不划算的。
况且美军对于战机的研究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更新换代也较快,在F117退役时,F22已经服役,F35也已经开始研发。所以F117战机的出现只会是开始,而不会是终点。而且F117战机尽管是一架隐身攻击机,但是它能执行的任务种类非常有限,只能执行夜间轰炸任务,且一次只能携带两枚激光制导导弹,美军对于武器装备的要求一直是多功能,能实现多种作战要求的,而F117显然无法满足。
既不能保障隐身效果的完美,也不算是普遍使用,而维护和保养的费用高且麻烦,美军淘汰F117的理由跟当初研制它的理由一样,都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已。
错,替代攻击机的现在的战斗机,战斗机从第三代战斗机开始就逐步替代攻击机,比如苏-30、F-18,现在的战斗机不仅仅负责夺取制空权,大多是个多面手,还可以执行对地、对海打击。而武装直升机其实是个比较新的产物,冷战时期得到较快发展,是坦克、装甲车新的“天敌”。
需求不大,而且已经有替代品了。
攻击机的主要任务是在靠近前线的地方进行低空突击,主要执行反装甲、反工事和防空压制任务。随着无人机技术的进步,很多察打一体无人机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无人攻击机了,而A10、苏25等重型攻击机在过去一直是充当炸弹卡车的。不过随着战斗轰炸机的升级,攻击机也无需再充当这种角色了。毕竟在日益精准的地面防空火力和中低空的空对空打击面前,攻击机对于反应速度和生存力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载弹量已经不再是必要指标,反而开始渐渐被机动性、态势感知、信息处理甚至隐身等新的要求取代——F35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不过F35这样的飞机主要还是防区外打击,前线攻击机对于隐身的要求没那么高,但依然追求轻便灵活、反应迅速。所以包括中国在内,很多国家都在用无人机和教练机来取代传统的攻击机
这是各国都遇到的一个共性的问题
强五的定位实际上源自二战时期的战术思想,是一种前线攻击机,利用自身较厚的装甲(耐打),为前线部队提供近距离火力支援
类似的如苏联的苏7,苏22,都是这种角色
前线支援飞机在美国和苏联之间出现了分歧,美国的A10走的是战场遮蔽的路子,是在本方获得制空权后,对敌人的前方部队进行遮蔽打击,也被戏称为“舔地狂魔”
还有一个就是苏联,苏联日后的苏25延续的还是二战时期,IL2的路子,是“猎歼杀手”,机动性比较好,对重点目标进行点打击
但是,随着精确制导武器和无人机的产生,这类前线支援飞机的功能单一、使用环境要求和费用高的问题就很突出了,越来鸡肋
中国目前也是如此,如果是纵深100公里之内的目标,可以用远火、直升机、无人机和空中撒布器处理
超过100公里的,有飞豹、DF等伺候
而如果要进行治安战,需要的是AC130和超级巨嘴鸟、OV10这种反游击战飞机
所以强5之后无强击机
也就是根据出口需要在JL8的基础上搞了个所谓的Q9,可惜还是败给了巴西的超级巨嘴鸟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攻击机和战斗轰炸机的地位可能要发生一些变化。
在未来的空中战场上,单一用途的攻击机的地位将会有所下降。与此相反,多用途的战斗轰炸机发展势头强劲。这一趋势在第三代战斗机中已经有所体现。比如,F-15、F-16、“幻影”2000、苏-27等,基本上都是一机多型。即将问世的第四代战斗机,比如F-22、苏-37、EF2000、“阵风”等,也都是清一色的多用途,即不仅有较强的空战能力,同时具有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
中国的展望
我国现在唯一的强击机强-5已经首飞了40多年,虽然经过不断的改进,现在乃至将来的一段时间内仍是我国近距火力支援的主力,但强-5的种种缺陷不可避免的成为其被逐渐淘汰的因素。虽然仍是直接火力打击的主力,但进行换代机的研制开发工作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我国一直以来只有强-5这一个强击机机型,而且前面的分析也说明其并不适合进行类似A-10C的改进。毋庸质疑,我国新一代的强击机不会是在强-5基础上改进的,它必然是在一个新的机体上开发而来的,而且其本身的飞行性能、电子设备、武器配置以及升级潜力都要远强于强-5,达到或接近第三代战机的标准。
若以现有的中轻型三代战机为原型机开发新一代强击机,也可以是一种选择。美国曾用F-16改装成为A-16,由于其原型机为F-16,因而速度快,巡航速度达到900千米/时,相比强击机,这可以是战损减少一半。另外,由于使用F-16的雷达,因而在攻击的同时具有空情监视能力。但这种改进型号没有发展下去,主要是由于费用过高和考虑到单发带来的安全性下降等问题。我国现有的中轻型三代战机有FC-1和歼-10。先说歼-10,虽然在设计中定位为多用途战机,但考虑到我国的安全形式,制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一个主要任务,所以在相当的一段时间中我国的歼-10都将是一款空优战机,其对海对陆攻击能力不是发展的重点。从歼-10本身来看,虽然优秀的设计和大推力发动机的使用使其具有巨大的载弹量,但其外挂条件并不好,在挂副油箱时并不能挂载大重量的对地攻击武器,所以一般只挂载空空导弹执行空战任务。还有一个问题,用昂贵的战机用普通航弹和火箭掸去执行低空火力支援任务是否值得?另外,也不得不考虑单发飞机在对地攻击时的安全性问题。所以,将歼-10改装为强击机并不符合现实。
FC-1相对于歼-10是一款低档机。然而由于设计合理、装备先进,其战斗力不容小视。而且,其正常的气动外形使其比鸭式布局的歼-10有着更好的外挂条件。加之其本身就是一款廉价战机,在使用成本上也要小于歼-10。从这些方面看,利用FC-1改装一款轻型的强击机也是合适的。但存在一个问题:FC-1是否会在我国大量装备。FC-1的低成本优势确实适合替换我国的已经落后的大量歼-7、强-5等战机。但毕竟歼-10是我国航空工业20年的成果和骄傲,如果不大量装备很可能会使我国航空工业难以再有发展的机会。所以,歼-10必将大量的装备。等到FC-1完全成熟和其发动机国产化之后,歼-10和苏-27系列早已大量列装,留给FC-1的空间并不大,这时再装备一种性能相对落后的战机,无疑会增加机种的复杂性和后勤负担。所以,FC-1在国内的前途并不十分乐观,由FC-1改装强击机则是更遥远的事情。
00在我国最有前途的强击机发展方案是利用教练机来发展一款单座强击机。从我国现有和在研的教练机来看,最好的选择是L-15高级教练机。L-15教练机的研制目标就是为苏-27等第三代战机培养飞行员,并具有一定的对地攻击能力。L-15采用大边条的翼身融合、双发、单垂尾、机身两侧进气的正常气动布局。其气动外形良好而且采用了四余度电传操作系统,具有大迎角飞行能力,机动性和操作性较以前的国产教练机有了巨大的提高,可较好的完成苏-27等三代战机的飞行员培养任务。而且正常的气动布局设计可以使其在外挂条件上比歼-10更加从容,而且双发的设计也提高了安全性,改为强击机的潜力很大。
L-15已于2006年首飞成功,相信经过不断的试飞,L-15会成为一款成熟的平台。L-15虽然是作为第三代战机的教练机而研制的,比较强调其高机动性,拥有优异的大迎角飞行能力,其持续转弯半径和瞬间转弯角速度已达到第三代战机的水平,但优秀的设计也使其有巨大的改装潜力。
L-15具有良好的视野和人机界面,其前舱视野为16度,后舱6度,前舱界面为一平二下,后舱为两个多功能显示器。虽然作为教练机其系统最初是为了训练而配置,但通过对其火控系统进行改进,以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和使用经验,相信不是困难的事情。
L-15采用双发布局,现阶段装备有两台捷克的DV-2X,起飞推力21.6千牛,巡航推力12.7千牛,推重比为4.9。目前DV-2X并为采用加力燃烧室,可以认为,在L-15的完善型号上必然会安装新一代加力涡扇发动机,推力会更大,性能会更完善。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进一步改善飞行性能,增加起飞重量,增强装甲防护和外挂量。
L-15采用双发布局,其机身较为宽大,机内空间充裕,有大的空间以容纳燃油和电子设备。L-15拥有较大的航程和作战半径,有较强的对空、地作战能力。L-15的任务载荷为3.5吨,换装发动机后其载弹量完全可以达到这个水平,可以胜任轻型强击机的作战需求。
L-15采用全新的设计,因而有可靠性高、便于维护、使用寿命高的特点。采用全机口盖统筹布置发动机大舱口设计,全机高敞开率,有利于战时野外维护。而且其机体寿命达到了10000小时,具有很高的使用率。这些特征都便于使其改装为轻型强击机。
L-15要改装为强击机,个人认为进行部分改进即可。
(1)对座舱进行改进。
将双座改为单座,适当提高其高度,并向后延伸,与隆起的机背融合为一体。将省下的一个座舱的空间改为燃油和电子舱,增加用于对地攻击的电子设备。
(2)改进机头外形。
现有的L-15机头尖锐,内部空间小,不利于安装较为先进的雷达电子设备。修改后的机头更加圆润,机头口径更大,并与升高后并延长的单座舱性适应。以我国现有的技术水平,完成这些气动外形的修改不是困难的。
(3)对发动机和座舱等重要部位安装防弹装甲,加固机体,提高安全性。
虽然机身装甲的使用增加了机体重量,影响了机动性,但L-15本身机体轻盈,加之使用性能更好的发动机,仍可以保持良好的机动性,满足对地攻击使对敌方地面炮火和敌方战机的攻击进行规避。
(4)电子系统的改进。
虽然L-15本身设计优秀,但好的平台要发挥优势,还必须配备好的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主要的电子设备改进有:在修改后的机头中安装一部轻型的脉冲多普勒雷达,为我国JL-10A的缩小型号,以提高战时对空情的感知能力和同时具备边搜索边跟踪模式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并具备合成孔径成像功能。虽然为缩小型号,但其功能足以满足轻型强击机的要求;完善对地攻击的电子系统,包括新一代机载计算机、惯性、GPS导航系统、无线电高度表、激光测距机、武器外挂管理系统等;加装类似与FC-14号机的垂尾电子战夹舱。
(5)功能增加。
加挂各种前视红外吊舱、激光指示吊舱、光电吊舱、电子战吊舱以及等各种功能吊舱,使之可以使用激光制导炸弹、电视制导炸弹、反辐射导弹、以及各种对陆、海攻击导弹等武器,并使在用常规武器攻击时有较高的精度。
标签:无人 攻击 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