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报价

车企排名有哪些(车企最新市值:蔚来超奔驰,比亚迪国内第一!特斯拉破5200亿美元)

[本站 车企排名有哪些♂车企排名有哪些车企排名有哪些世界十大汽车集团排行,没有上汽,吉利排名令人意外根据“2020年全球品牌组合价值最高的十大汽车集团”排行榜,全球车企排名如下:1、大众;2、奔驰;3、日系丰田;4、宝马;5、本田;6、美系通用;7、福特;8、日产;9、吉利;10、法系雷诺。大众汽车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由费迪南德·保时捷于1937年3月28日成立。公司旗下有…

车企排名有哪些

车企排名有哪些

  • 车企排名有哪些
  • 世界十大汽车集团排行,没有上汽,吉利排名令人意外

根据“2020年全球品牌组合价值最高的十大汽车集团”排行榜,全球车企排名如下:1、大众;2、奔驰;3、日系丰田;4、宝马;5、本田;6、美系通用;7、福特;8、日产;9、吉利;10、法系雷诺。

大众汽车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夫斯堡的汽车制造公司,由费迪南德·保时捷于1937年3月28日成立。公司旗下有奥迪、大众等品牌。

2021年8月20日,2021胡润世界500强发布,大众汽车公司以9,710亿元企业估值位列第83名。

在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由于起步较晚,在整车制造工艺以及核心技术方面往往受制于人,与大众、丰田、本田等国外车企有着不小的差距。即便是近十年来,自主汽车品牌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成绩,还是有很多人认为自主品牌要落后合资车企很多。然而自主车企就真的落后于合资品牌很多吗?
吉利入选全球十大汽车品牌,国企在哪?
在2020年3月,英国品牌机构Brand Finance发布了全球十大汽车品牌价值排行榜。这家品牌评估机构是全球性第三方独立品牌价值评估和咨询机构,总部位于伦敦,评估数据是真实可靠的。
从这份榜单中可以看出,大众、戴姆勒、丰田为例全球汽车品牌价值前三甲,后面依次是宝马、本田、通用等世界著名汽车集团。在这份榜单中,最出人意料的莫过于吉利了,凭借着180亿美元的品牌价值为例第九,成为唯一一家进入该排行榜前十的中国车企。
国企合资占比过大,吉利连续三年销量破百万
对于吉利进入这份榜单对于很多人来说觉得不可思议,认为吉利虽然在国内近十年来取得的成绩虽然进步很大,但相比一汽和上汽等国有车企还是有着很大差距,连一汽、上汽都没有资格进入这份榜单吉利怎么可能。
虽然一汽和上汽在国内每年都有着亮眼表现,不管是在收入上还是销量上都是其它自主品牌所难以企及的。虽然一汽、上汽有着超高的销量,但大多都是合资品牌贡献的,自主的产品占比又有多少呢?
以一汽为例,2019年一汽的总销量为364.4万辆,其中一汽大众贡献了213万辆、一汽丰田贡献了73.5万辆、一汽马自达贡献了9.1万辆,自主产品累计销量不足70万辆,占一汽集团总销量的比例不足20%。
吉利这边,不仅已经连续三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在2019年销量更是达到了136.1万辆,这还不包含沃尔沃、领克等吉利子品牌的销量。由此可见,吉利入选全球十大汽车集团前十是实至名归。
从这份榜单中可以看出,排名第九的吉利品牌价值为180亿美元,第七和第八分别为福特和日产,它们的品牌价值分别为196亿美元和189亿美元。按照现吉利目前的增速,在三年内超越日产和福特不是不无可能。
收购沃尔沃成吉利布局全球的开端
从吉利的布局中不难看出,近10年来吉利已经在全球实行买买买战略,买来的东西又自己消化,并且还成立了新品牌,其中Polestar和领克就是例子。在2010年,吉利以18亿美元的价格从福特手中收购沃尔沃100%的股份时候,当时世人都觉得李书福“疯了”。因为沃尔沃虽有着悠久的品牌历史,但在2010年已经是一个濒死状态,连福特都无法“医治”,吉利收购沃尔沃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事实是,到现在沃尔沃不仅没有“死去”,在2019年沃尔沃全球销量更是首次突破70万辆,创下了历史最高记录。现在的沃尔沃也已经从十年前的18亿美元,摇身一变市值高达180亿美元,李书福可谓是赚的盆满钵满。
买买买战略继续深化,成戴姆勒最大单一股东
在收购沃尔沃后的吉利又将目光瞄准了东南亚市场,在2013年全资收购了伦敦出租车公司(现在的伦敦电动汽车)。目前,伦敦电动车公司已经在英国、德国、丹麦等欧洲多个国家销售纯电动出租车,承包了这些国家纯电动出租车业务。
2017年,吉利再次将眼光瞄向了东南亚市场,以12亿元的价格收购了马来西亚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路特斯51%的股份,成为路特斯最大的股东。2019年路特斯推出了被吉利入股后的首款纯电动超跑路特斯Evija,全球限量130台,售价高达2000万元以上的路特斯Evija现已被抢购一空。
貌似吉利并不满足麾下只有沃尔沃、宝腾、路特斯这几个品牌,在2018年吉利重磅出击,以90亿美元的价格买入了奔驰的母公司戴姆勒集团9.69%的股份,成为戴姆勒最大的单一股东,轰动了整个汽车界。在之后,吉利与奔驰合作,双方各出资27亿元成立合资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联合运营smart品牌,意将smart打造成全球领先的高端电动智能汽车品牌。
不是所有自主车企都叫吉利
并不是所有车企都能够像吉利这样买买买后还能成功,其中福田就是个例子,福田买入宝沃后由于技术的缺乏和错误的营销,导致现在宝沃汽车在国内还达不到一个二流水准。
从吉利的布局可以看出,在大多数自主车企还在“闭门造车”时,吉利已将目光看向了全球,李书福也有意将吉利打造成一个跨国汽车集团。在国内,现在的吉利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造车厂商,旗下拥有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太力飞行汽车、曹操专车、荷马、盛宝银行、铭泰集团等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涉及新能源、租车、金融、教育、文化、体育等多个领域。
?
写在最后:
从吉利的成功中不难看出,自主车企并没有很多人心中那样的不堪入目,只是某些国有车企躺在合资车温床不思进取闷声发大财,导致自主品牌发展一塌糊涂,让消费者恨铁不成钢一巴掌拍死了全部自主品牌。可以看出吉利有今天的成绩,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而此次吉利入选全球十大汽车品牌,无疑是为国争光,让中国汽车在世界上扬眉吐气了一番。


相关tag:汽车集团排名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1354090129@qq.com

车企最新市值:蔚来超奔驰,比亚迪国内第一!特斯拉破5200亿美元

车企最新市值:蔚来超奔驰,比亚迪国内第一!特斯拉破5200亿美元

  • 车企最新市值:蔚来超奔驰,比亚迪国内第一!特斯拉破5200亿美元
  • 戴姆勒股价降至五年最低,吉利北汽浮亏近50亿美元
  • 奔驰是被克莱斯勒收购的吗
  • 股价掉9成,奔驰救火,这家超跑厂是否面临危机
  • 戴姆勒-奔驰:我太难了!

日前,和讯汽车从股市中了解到,近期中国新能源汽车股集体走高,不少国内造车新势力市值甚至已经超越传统汽车巨头。

北京时间11月24日,在最新全球车企市值排行榜中,美股蔚来市值已经超过750亿美元,超奔驰母公司戴姆勒成为全球车企第五。理想和小鹏股价也继续创历史新高,分别达到365亿美元、519.7亿美元,国内“新势力三强”美股总市值超过了1115亿美元!

A股中,比亚迪总市值超过5000亿人民币(约合3.4万亿人民币),稳居中国车企第一,总市值同样超越戴姆勒和宝马集团。

在所有汽车股中,特斯拉依旧遥遥领先。截至北京时间11月25日,特斯拉股价再创新高,每股最高达559.99美元,市值突破5200亿美元,相当于13个福特汽车,8个通用汽车。

早在今年1月,特斯拉的市值首度突破1500亿美元,超过了宝马汽车和福特汽车的市值总和,超越大众汽车集团位列全球第二。后来受全球疫情的影响,特斯拉股价一路下跌,自3月底开始反弹。

随后6月,特斯拉市值就超过2000亿美元,丰田汽车超越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汽车公司。如今不到半年时间,特斯拉市值又翻了一倍多,上涨速度令人咋舌。最新富豪指数显示,特斯拉CEO马斯克的净资产升至1280亿美元,超越比尔·盖茨,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富豪。

尽管新能源车企的市值攀升迅速,但在营收和综合业绩方面还是与传统车企难以抗衡。

特斯拉甚至还没有达到宝马和福特综合业绩的十分之一,新车交付数量相比目前市值排名第二、三名的丰田和大众汽车公司巨头也相差巨大,两者去年全球交付量都超过1000万辆,而特斯拉2019年的全球交付仅有36.75万辆,甚至还不如丰田其旗下的单一款车型销量高。

根据前不久《财富》发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显示,大众公司仍为汽车行业的第一大车企,全球排名第7,丰田紧随其后,全球排名第10。豪华品牌中,排名靠前的是奔驰品牌母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全球排名第20。

中国车业占据7席,上汽集团全球排名第52名,总营收达到了122,071万美元,位列中国汽车企业第一,超过宝马、日产、现代等全球著名汽车集团。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均未进入世界前500强。

“排放门”危机依然身缠戴姆勒。

据外媒消息称,当地时间内2月21日,戴姆勒集团指出,德国当局可能会发现,除了已经被认定超标排放的车型外,其他梅赛德斯-奔驰柴油发动机车型的排放水平可能也被软件操控。

报告中写道:“在正在进行以及未来进一步的调查过程中,德国联邦汽车运输管理局(KBA)可能会发布额外的行政命令,要求召回其他安装未经许可的作弊设备的柴油车。”尽管戴姆勒用了“可能”这样的词汇,但这几乎是可以确定的事。

戴姆勒表示,为应对德国进一步监管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戴姆勒把总准备金从230亿欧元增加至30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344.71亿元),潜在债务和监管成本增加一倍多至49亿欧元。与此同时,部分车型暂停交付、注册。

戴姆勒的消息一经披露,股价持续下跌,到2月24日收盘,股价已经跌至42.6美元,达到5年以来的最低点。

而我们知道,国内的两家企业吉利、北汽购买戴姆勒的股份也是行业中的重大事件。那么戴姆勒股价的下跌,又导致这两家企业浮亏多少呢?

2018年2月24日,吉利集团有限公司官方正式对外确认,已经通过旗下海外资金主体收购戴姆勒9.69%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收购完成后成为戴姆勒最大股东。

根据公开披露的信息,李书福通过一家投资公司Tenaclou3?Prospect?Investment?Limited收购了戴姆勒9.69%的股权,持有1.04亿股股份。吉利控股CFO李东辉表示,从股权价值来说,当时价值大约是90亿美元。按照这个价值,当时的股价位置在87美元。

刚才又说到2月24日股价收盘于42.6美元。从87美元到42.6美元,下跌幅度达到51%,也就是说股权价值缩水约45.9亿美元,剩下约44.1亿美元。对于这个计算数据。

众所周知,持有这样的股权比例会有长期的收购过程,所以显示的最高股价并不会是吉利收购的成本价,时间回溯一年,戴姆勒的价格维持在70~80美元之间,在此区域完成的收购,我们就将其算在75美元附近好了,所以实际浮亏没有那么多。另外,作为战略投资,吉利未来与戴姆勒的合作也不是可以如此单纯计算的。

再来算一下北汽部分的缩水价值,2019年7月23日,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宣布,为加强双方长期战略合作,投资戴姆勒股份公司,目前持有戴姆勒股份公司5%股份。当时的股价约为50美元,5%对应的股权价值在27亿美元左右。从50美元到42.6美元,下跌了14.8%,也就是缩水了4亿美元。相比吉利来说北汽缩水幅度不算大。

此前,截至2019年10月,德国监管机构已经下令召回137.4万辆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戴姆勒已经为柴油车超标买单55亿欧元。仅仅斯图加特法院承接的关于戴姆勒柴油门的相关案件就超过1000起。值得一提的是,“高田气囊门”也依旧困扰着戴姆勒。

集团财报显示得无比清晰,2019年戴姆勒集团营收为1,727亿欧元,同比增长3%,然而其息税前利润却从2018年的111亿欧元跌落至43亿欧元,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64.5%,跌至27亿欧元,是十年内的最大跌幅。

与此同时财报也显示,集团在2020年并不打算减少研发方面的开支,那么想重新提高利润就意味着其他业务面临着大幅度的成本削减,这些措施包括显著降低材料成本和行政成本,以及至2022年年底减少超过14亿欧元的人力成本。

戴姆勒已经表示过,到2022年底将减少超过14亿欧元的人力成本,在全球范围内削减包括管理岗位在内的工作岗位。就在本月,消息人士透露,戴姆勒计划将裁员人数由原先得1万人增加到1.5万人,比披露的裁员人数增加了50%。

然而现在,戴姆勒可能都来不及为此悲伤。根据欧盟的规定,2020年起,如果车企的乘用车总数的平均值超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将面临处罚。而戴姆勒2019年在欧洲的平均排放量是137g/km,为了实现欧盟的排放规定,戴姆勒必须在2021年前将这个数字降到103g/km。

?

遗憾的是,PA咨询的一份报告预测,戴姆勒在2021年的排放量将是114g/km。那也就是说,戴姆勒将在未来两年里面对超过15亿欧元的罚款,或者就按照相关机构估计的在欧洲电动车交付量占比达到10%。但这看起来也不太可能,源于欧洲消费者对于电动车的支持态度一直不够明朗,甚至老对手宝马也曾表态,“在欧洲没人购买电动车”,等等因素这也将进一步导致占比提高受阻的可能性,目前在戴姆勒的产品谱系里,电动车的占比还不到3%。

与此同时,这样的挑战,恐怕也很难在戴姆勒自己所述的降低材料成本、人力成本、行政成本上面抠得出太多得利润率,这也就意味着戴姆勒的股价还有很大的持续下跌风险。“可怜”吉利的股票价值估计还要缩水。

文/郑文

---------------------------------------------------------------------------

【微信搜索“汽车公社”、“一句话点评”关注微信公众号,或登录《每日汽车》新闻网了解更多行业资讯。】


1926年 奔驰公司与戴姆勒公司合并。
无论如何,在德国企业史上,“施伦普”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施伦普现年60岁,16岁就进入公司,最初曾当过技工,已经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度过了整整44年沧桑寒暑。在1998年,他推动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从而开始了他所认为的戴姆勒走向世界的伟大事业。施伦普当年的宏伟构想是将德国和美国的两家知名汽车生产商融为一体,创建出全球最盈利的汽车生产企业。施伦普的逻辑十分完美:戴姆勒-奔驰的梅塞德斯是世界顶级豪华车生产商,而克莱斯勒当时在底特律虽然是三大车厂中最小的,但盈利能力却最好。两强结合产生规模效益,加上来自日本三菱的技术,还能不发?然而,施伦普实在是运气不济。自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后,问题就一直不断。要么是克莱斯勒业绩不佳,要么是与三菱或现代的合作不成功,总之,总公司的财务状况深受损害。用奥多证券(OddoSecurities)的分析师奥利弗·普托的话说,戴-克总是改革、改革,就是不能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曾经是稳定的利润增长动力的梅塞德斯,如今完蛋了。”在去年,施伦普与梅塞德斯的工会签署了协议,保证该公司16万名工人的就业直至2012年。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的生产能力过剩了约30%。戴-克的一位高级经理说,这令公司雪上加霜。梅塞德斯的失败最终将施伦普拖下深渊。在2000年,梅塞德斯的豪华车品牌在美国市场上是“一哥”,但很快就被丰田的Lexus取代,如今,当年的“一哥”已经屈居第四。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梅塞德斯的豪华车已被宝马所超越。为了扭转劣势,梅塞德斯不得不在其产品里加入更多的功能,而这是以牺牲质量和稳定性为代价的。由于质量问题,梅塞德斯今年发生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召回事件,加上Smart微型车巨额亏损等原因,梅塞德斯出现了10年来的第一次季度亏损。在4月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施伦普遭到机构股东的猛烈抨击。进军日本失利也给了施伦普沉重一击。与三菱成立合资公司是施伦普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然而,三菱早已经陷入困境,戴-克根本无法负担起这个沉重的包袱,去年,戴-克决定不再向三菱注资,而且出售其拥有的37%股份。相比之下,雷诺注资的日产也曾一度不景气,但雷诺通过派出杰出的经理人,终于使日产“死过翻生”。这不仅使人质疑施伦普的战略,也质疑其管理能力。
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后的新挑战
汽车巨人的一小步 全球市场的一大步
合并之风,正在全球陆续吹起,无论是新兴科技,还是传统产业,似乎都难抵「大者恒大」的合并风潮。合并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市场,但也因此迈向更大的挑战, 已合并近两年的汽车业巨人戴姆勒克莱斯勒( DaimlerChrysler ),便是最佳例证。
前年十一月中合并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虽名列《财星》杂志去年全球五百大企业的第二名,也在今年七月荣登《富士比》杂志所做美国以外最大企业的龙头宝座,然而,股价却自去年初一路下滑,从一○六美元的高点,到今年九月下旬,已跌破五十美元,跌幅之深,令人讶异。
撇开油价近期不断上涨,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不谈,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价不振,是投资人失去了信心,不愿买帐,还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并效益还未彰显,投资人不懂得「慧眼视英雄」?
截长补短 合并一拍即合
事实上,若光从股价表现就来评断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案失败,未免操之过急,也显得眼光格局过小,毕竟,合并成效如何,应等到两、三年后,这两家公司携手共同发表新产品,再来论断也不迟。
但站在目前的转折点来看,各种资料显示,戴姆勒克莱斯勒想要说服投资人,让投资大众感兴趣,还得加把劲,才能达成当初合并的目标。
原先, 戴姆勒( Daimler - Benz )集团所打的算盘是,与克莱斯勒合并之后,可以互相截短补长,增加市场占有率,因为克莱斯勒称霸北美地区,瓜分了九三%的市场,戴姆勒则在欧洲称王,吃下六成以上的市场,且戴姆勒有克莱斯勒欠缺的高级轿车,克莱斯勒则有戴姆勒亟欲发展的小型车。
双方眼见未来广大的市场,一拍即合,成就了历史上最大宗的汽车合并案。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在在展现各种惊人的数据。全球员工人数超过四十四万人,去年营收一千四百亿美元, 比前年成长一二%,宾士车和 Smart 车系的销量,从九十二万辆突破到一百零七万辆, 而克莱斯勒旗下的四个品牌,包括 Chrysler、 Dodge、Jeep 和 Plymouth,销量也比前年的三百万辆增加了二十万辆。
一家公司一个愿意 一位执行长二种文化
今年上半年,同样交出不错的成绩单。第二季营收比去年同期增加一七%,特别是在北美市场,继续保有领先地位, 宾士车与 Smart 车系创下三十一万辆的新纪录,比去年同期成长一二%,整个集团则共卖出了八十五万一千辆汽车,比去年同期多出两千辆。
帐面上的数字,虽堪称佳作,比戴姆勒克莱斯勒原来所预估的成绩,还稍微好一些,但合并之路一路走来,背后却潜藏了不少问题,需要一一去克服。
首先,遭遇的最大问题,便是两家公司在文化上的差异。众所皆知,克莱斯勒原是美国公司,戴姆勒是德国公司,两家公司不仅作风迥异,就连薪资结构也大不相同。
德国人实事求是,无论是开会,还是研讨,都会准备很长的书面报告,反观美国人,做事讲求效率,很多事情,一张简单的纸就能搞定,两家公司都深知这样不同的文化,想在一朝一夕间有所改变,进而融合,无异天方夜谭,所以,新公司已确立了「一家公司、一个愿景、一位执行长,但两种文化」的目标。
两种文化并行,对身处同一家公司的员工来说,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所谓的「文化差异」问题。且由於美国在薪资结构上,中阶主管收入偏高,使得德国员工难免心生不平,甚至认为有浪费公司资产的嫌疑。
收购三菱股权 踢到铁板
不过,公司既然合并了,就应有勇气去面对一切的挑战。为了增加两家企业成员的沟通管道,戴姆勒克莱斯勒进行了一项「全球人才交换」的计画,上从高阶主管、经理,到工程师,全有职务调动,好让双方互相了解。
另一方面,戴姆勒克莱斯勒扩张的脚步并未停歇,今年三月十七日,斥资二十亿美元,购入日本三菱汽车三四%股份,六月二十六日,又花了四亿两千八百万美元,买下在南韩市占率高达七○%的现代汽车一○%股权,积极抢攻亚洲市场。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三菱汽车购买案一宣布,市场就传出三菱汽车刻意隐藏客户诉怨资料的丑闻,包括引擎缺失熄火或车厢发生火灾等多项案件,不但使三菱股价重挫,连带让戴姆勒克莱斯勒也遭池鱼之殃,产值缩水不少,更令外界质疑戴姆勒克莱斯勒收购汽车股权的眼光。九月二十三日第五十八届商用车展前,戴姆勒克莱斯勒面对亚洲记者直问有关三菱案件,便避重就轻,表示一切还要仔细评估。
戴姆勒克莱斯勒能否叱吒亚洲市场,三菱与现代的购买案,自是关键点,外加集团总部也原则上决定明年初在台湾成立分公司,不再以代理商方式出售宾士车,亚洲市场将更具规画能力。
虽有美林证券在今年中的背书,指出戴姆勒克莱斯勒未来五年之内,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车厂,在轻型货卡与混合车款、新车款的推出效率上,更胜一筹,但汽车业新巨人戴姆勒克莱斯勒未来如何跨出脚步,与竞争者美国大厂福特、奇异一较高下,才是观察的重点。
参考资料:今周刊199期2000.10.1-10.7
回答者:天空之城四 - 经理 四级 11-22 23:11
为了保留上面的回答所以复制
无论如何,在德国企业史上,“施伦普”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施伦普现年60岁,16岁就进入公司,最初曾当过技工,已经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度过了整整44年沧桑寒暑。在1998年,他推动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从而开始了他所认为的戴姆勒走向世界的伟大事业。施伦普当年的宏伟构想是将德国和美国的两家知名汽车生产商融为一体,创建出全球最盈利的汽车生产企业。施伦普的逻辑十分完美:戴姆勒-奔驰的梅塞德斯是世界顶级豪华车生产商,而克莱斯勒当时在底特律虽然是三大车厂中最小的,但盈利能力却最好。两强结合产生规模效益,加上来自日本三菱的技术,还能不发?然而,施伦普实在是运气不济。自戴姆勒与克莱斯勒合并后,问题就一直不断。要么是克莱斯勒业绩不佳,要么是与三菱或现代的合作不成功,总之,总公司的财务状况深受损害。用奥多证券(OddoSecurities)的分析师奥利弗·普托的话说,戴-克总是改革、改革,就是不能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上。“曾经是稳定的利润增长动力的梅塞德斯,如今完蛋了。”在去年,施伦普与梅塞德斯的工会签署了协议,保证该公司16万名工人的就业直至2012年。这样做的结果是:公司的生产能力过剩了约30%。戴-克的一位高级经理说,这令公司雪上加霜。梅塞德斯的失败最终将施伦普拖下深渊。在2000年,梅塞德斯的豪华车品牌在美国市场上是“一哥”,但很快就被丰田的Lexus取代,如今,当年的“一哥”已经屈居第四。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梅塞德斯的豪华车已被宝马所超越。为了扭转劣势,梅塞德斯不得不在其产品里加入更多的功能,而这是以牺牲质量和稳定性为代价的。由于质量问题,梅塞德斯今年发生了公司历史上最严重的召回事件,加上Smart微型车巨额亏损等原因,梅塞德斯出现了10年来的第一次季度亏损。在4月6日的年度股东大会上,施伦普遭到机构股东的猛烈抨击。进军日本失利也给了施伦普沉重一击。与三菱成立合资公司是施伦普全球战略的一部分。然而,三菱早已经陷入困境,戴-克根本无法负担起这个沉重的包袱,去年,戴-克决定不再向三菱注资,而且出售其拥有的37%股份。相比之下,雷诺注资的日产也曾一度不景气,但雷诺通过派出杰出的经理人,终于使日产“死过翻生”。这不仅使人质疑施伦普的战略,也质疑其管理能力。
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后的新挑战
汽车巨人的一小步 全球市场的一大步
合并之风,正在全球陆续吹起,无论是新兴科技,还是传统产业,似乎都难抵「大者恒大」的合并风潮。合并虽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市场,但也因此迈向更大的挑战, 已合并近两年的汽车业巨人戴姆勒克莱斯勒( DaimlerChrysler ),便是最佳例证。
前年十一月中合并的戴姆勒克莱斯勒,虽名列《财星》杂志去年全球五百大企业的第二名,也在今年七月荣登《富士比》杂志所做美国以外最大企业的龙头宝座,然而,股价却自去年初一路下滑,从一○六美元的高点,到今年九月下旬,已跌破五十美元,跌幅之深,令人讶异。
撇开油价近期不断上涨,对汽车产业造成的影响不谈,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价不振,是投资人失去了信心,不愿买帐,还是戴姆勒克莱斯勒的合并效益还未彰显,投资人不懂得「慧眼视英雄」?
截长补短 合并一拍即合
事实上,若光从股价表现就来评断戴姆勒克莱斯勒合并案失败,未免操之过急,也显得眼光格局过小,毕竟,合并成效如何,应等到两、三年后,这两家公司携手共同发表新产品,再来论断也不迟。
但站在目前的转折点来看,各种资料显示,戴姆勒克莱斯勒想要说服投资人,让投资大众感兴趣,还得加把劲,才能达成当初合并的目标。
原先, 戴姆勒( Daimler - Benz )集团所打的算盘是,与克莱斯勒合并之后,可以互相截短补长,增加市场占有率,因为克莱斯勒称霸北美地区,瓜分了九三%的市场,戴姆勒则在欧洲称王,吃下六成以上的市场,且戴姆勒有克莱斯勒欠缺的高级轿车,克莱斯勒则有戴姆勒亟欲发展的小型车。
双方眼见未来广大的市场,一拍即合,成就了历史上最大宗的汽车合并案。合并之后的新公司,在在展现各种惊人的数据。全球员工人数超过四十四万人,去年营收一千四百亿美元, 比前年成长一二%,宾士车和 Smart 车系的销量,从九十二万辆突破到一百零七万辆, 而克莱斯勒旗下的四个品牌,包括 Chrysler、 Dodge、Jeep 和 Plymouth,销量也比前年的三百万辆增加了二十万辆。
一家公司一个愿意 一位执行长二种文化
今年上半年,同样交出不错的成绩单。第二季营收比去年同期增加一七%,特别是在北美市场,继续保有领先地位, 宾士车与 Smart 车系创下三十一万辆的新纪录,比去年同期成长一二%,整个集团则共卖出了八十五万一千辆汽车,比去年同期多出两千辆。
帐面上的数字,虽堪称佳作,比戴姆勒克莱斯勒原来所预估的成绩,还稍微好一些,但合并之路一路走来,背后却潜藏了不少问题,需要一一去克服。
首先,遭遇的最大问题,便是两家公司在文化上的差异。众所皆知,克莱斯勒原是美国公司,戴姆勒是德国公司,两家公司不仅作风迥异,就连薪资结构也大不相同。
德国人实事求是,无论是开会,还是研讨,都会准备很长的书面报告,反观美国人,做事讲求效率,很多事情,一张简单的纸就能搞定,两家公司都深知这样不同的文化,想在一朝一夕间有所改变,进而融合,无异天方夜谭,所以,新公司已确立了「一家公司、一个愿景、一位执行长,但两种文化」的目标。
两种文化并行,对身处同一家公司的员工来说,自会在不知不觉中感到所谓的「文化差异」问题。且由於美国在薪资结构上,中阶主管收入偏高,使得德国员工难免心生不平,甚至认为有浪费公司资产的嫌疑。
收购三菱股权 踢到铁板
不过,公司既然合并了,就应有勇气去面对一切的挑战。为了增加两家企业成员的沟通管道,戴姆勒克莱斯勒进行了一项「全球人才交换」的计画,上从高阶主管、经理,到工程师,全有职务调动,好让双方互相了解。
另一方面,戴姆勒克莱斯勒扩张的脚步并未停歇,今年三月十七日,斥资二十亿美元,购入日本三菱汽车三四%股份,六月二十六日,又花了四亿两千八百万美元,买下在南韩市占率高达七○%的现代汽车一○%股权,积极抢攻亚洲市场。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三菱汽车购买案一宣布,市场就传出三菱汽车刻意隐藏客户诉怨资料的丑闻,包括引擎缺失熄火或车厢发生火灾等多项案件,不但使三菱股价重挫,连带让戴姆勒克莱斯勒也遭池鱼之殃,产值缩水不少,更令外界质疑戴姆勒克莱斯勒收购汽车股权的眼光。九月二十三日第五十八届商用车展前,戴姆勒克莱斯勒面对亚洲记者直问有关三菱案件,便避重就轻,表示一切还要仔细评估。
戴姆勒克莱斯勒能否叱吒亚洲市场,三菱与现代的购买案,自是关键点,外加集团总部也原则上决定明年初在台湾成立分公司,不再以代理商方式出售宾士车,亚洲市场将更具规画能力。
虽有美林证券在今年中的背书,指出戴姆勒克莱斯勒未来五年之内,将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车厂,在轻型货卡与混合车款、新车款的推出效率上,更胜一筹,但汽车业新巨人戴姆勒克莱斯勒未来如何跨出脚步,与竞争者美国大厂福特、奇异一较高下,才是观察的重点。


尽管 Aston Martin Lagonda 集团在 2020 年 4 月获得加拿大籍亿万富豪 Lawrence Stroll 所代表的新投资团队约 5.36 亿英镑的资金挹注后,不仅已确保 DBX 等车型的生产,且宣布将在 2021 年以厂队的姿态重返 F1,还吸引了 Mercedes-Benz 车队领队 Toto Wolff 于日前购入多达 4.77%的 Aston Martin 股权。但是根据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为了拯救已跌掉近 9 成的股价,并强化与 Mercedes-AMG 的关系,Aston Martin Lagonda 集团目前正在进行管理阶层的重组,现任总裁 Andy Palmer 将离职,总裁一职由现任 Mercedes-AMG 总裁 Tobias Moers 担任。
现任总裁 Andy Palmer (图上) 将会离职,总裁一职由现任 Mercedes-AMG 总裁 Tobias Moers (图下) 担任。
传出有可能会在英国时间周二 (5/26) 公布的这项人事消息中,最受瞩目的部分,当然是 Andy Palmer 的离开,因为在 Andy Palmer 目前的规划下,Aston Martin 不仅马上便要开始量产品牌第一款 SUV:DBX 和 Vantage Roadster,而且接下来还会遇到 Valkyrie、Valhalla 与 Vanquish 等车款的交车与量产计划;因此如果更换总裁的传闻属实,Aston Martin 很有可能会调整接下来的新车上市计划。
不过,Aston Martin Lagonda 集团目前只有对外证实公司正在进行管理阶层的重整,且预告将在适当的时机公布相关信息,并没有回应现任总裁 Andy Palmer 去留的消息;然而、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不但代表未来 Aston Martin 的走向与发展,将会有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节奏及调性,而且集团与 Mercedes-AMG 应会有传动系统之外、更紧密的合作关系,但究竟结果如何,恐怕还是等到原厂发布新闻之后才能得知。

2月21日,全球最大豪华车制造商——戴姆勒集团发布了2019年财报,虽然顶着荣耀的光环,但难免黯然神伤。

保不住的利润

数据显示,2019年,该集团总销量为334万辆(2018年:335万辆),未能完成销量微增的年度目标。其中销量支柱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累计销售238.54万辆(2018年:238.28万辆),而其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创历史新高的69.42万辆,中国市场已连续五年成为其最大单一市场。

在经营业绩方面,戴姆勒集团2019年营收为1727亿欧元,同比增长3%;息税前利润为43亿欧元,同比骤降61%。此前,戴姆勒曾预计这一经营指标将超越2018年的111亿欧元。该集团2019年净利为27亿欧元,同比依然大减64%。

「数据来源:戴姆勒集团2019年财报」

其中,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部门营收为938.77亿欧元,同比增长1%;息税前利润为33.59亿欧元,同比大跌53%。

戴姆勒将此主要归因于,重新评估了关于正在进行的政府和法律程序有关的风险,在多个地区和市场对梅赛德斯-奔驰柴油车采取的措施,以及因高田气囊扩大召回的最新风险评估。

因此,该部门销售回报率仅为3.6%,不到2018年同期7.8%的一半。

「来源:戴姆勒集团2019年财报」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戴姆勒集团旗下梅赛德斯-奔驰乘用车部门息税前利润高达33.59亿欧元,但梅赛德斯-奔驰商用车部门息税前利润却为亏损30.85亿欧元,这一正一负相抵,着实令人扼腕。

从戴姆勒集团近10年经营业绩来看,2019年其确实遭受重创。

「来源:戴姆勒集团2019年财报」

从2010年至2019年,该集团营收已从当初的977.61亿欧元,一路上涨至如今的1727.45亿欧元。

然而,其息税前利润的表现却令人倒吸一口凉气。从2010年至2017年,这一数值基本处于匍匐上升阶段。

「数据来源:戴姆勒集团2019年财报」

然而从2018年开始出现大幅下滑态势,近两年同比降幅分别为22%和61%,2019年息税前利润已不足十年前的六成。

如出一辙的还有净利润指标,已从2010年的46.74亿欧元,骤降至2019年的27.09亿欧元。

「数据来源:戴姆勒集团2019年财报」

一方面是人员成本和研发支出的一路高歌,一方面却是利润指标的严重缩水,再加上柴油排放造假带来的额外支出,以及不能满足欧洲严苛排放标准的潜在罚款,戴姆勒的2020年以及接下来几年恐怕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2020年4月1日戴姆勒年度股东大会上,董事会和监事会将提出支付2019年每股0.9欧元的股息(上一年度尚为3.25欧元),股息削减至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意味着总分配额将为10亿欧元(上年度为35亿欧元)。

戴姆勒将此归因于德国检方开出了8.7亿欧元的罚单,以及与减少柴油车排放相关的成本费用所致。

惹不起的CO2

戴姆勒在年报中指出,德国交通部(KBA)很可能会裁定,该集团生产的其他车辆也“安装了不被允许的作弊软件”。

报告称,戴姆勒已暂停了部分车型的交付和注册,并将拨备总额从230亿欧元提高至307亿欧元。其中潜在的责任、诉讼和监管成本,相比2018年的21亿欧元增加一倍多,达到49亿欧元。

戴姆勒在年报中还表示,欧洲更加严苛的WLTP排放测试标准,使其遵守新规定变得更加困难,“根据现有信息,这加大了实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难度”。

戴姆勒CEO康林松近几个月承认,未来两年实现欧洲更为严苛的排放目标将成为一项挑战,因为消费者可能不会很快放弃选择内燃机。

根据欧盟规定,如果汽车制造商销售的乘用车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一定水平,他们将面临处罚。

除了生产电动车外,还生产大型汽油和柴油车型的梅赛德斯,计划利用所谓的针对电动车和插电混动车型的超级信贷激励机制,降低其平均排放量。

戴姆勒监事会已成立了一个由6名成员组成的特别委员会,“在排放和反垄断相关程序复杂的背景下”,专门负责法律事务。

据相关机构估计,2020年和2021年,戴姆勒可能将因未达到欧洲二氧化碳排放限额,而面临总计超过15亿欧元的罚款。

为避免这样的处罚,到2021年,电动汽车销量必须占该地区总销量的10%左右,而去年这一比例约为2.8%。

2019年,戴姆勒在欧洲的平均排放量为137克。根据英国博安咨询集团(PA?Consulting)的一份报告,戴姆勒必须在2021年前将这一数字降至103克/公里,作为欧盟将欧洲新车排放减少至95克/公里目标的一部分,其预测该汽车制造商2021年的排放量将为114克/公里。

目前公众对柴油汽车排放,以及对可能认证和召回的密切关注,或将导致戴姆勒与奔驰声誉进一步受损。

躲不开的疫情

2月21日,根据《欧洲汽车新闻》援引路透社消息,德国汽车巨头戴姆勒警告称,中国及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及其自身的业务构成了风险。

“戴姆勒集团面临的风险,可能不仅仅是销量增长受阻,还可能对生产、采购和供应链造成重大不利影响。”这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的公司在其2019年年度报告中表示,这一疫情对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和全世界的经济增长构成了威胁。

「戴姆勒CEO康林松」

近期,戴姆勒CEO康林松(Ola?Kallenius)称,梅赛德斯-奔驰品牌在北京的工厂,已开始复产,并指出现在评估新冠肺炎疫情对戴姆勒集团业务造成的影响,还为时过早。

戴姆勒与北京汽车各持股50%的北京奔驰,主要生产奔驰GLA、GLC、C级、E级车型和纯电动SUV?EQC。梅赛德斯-奔驰中国市场销量的四分之三来自于北京奔驰合资工厂。

早在2018年,戴姆勒和北汽控股就宣布,将在北京联合投资119亿元人民币(约合15亿欧元)建设北京奔驰第二家生产基地。纯电动奔驰EQC自2019年底开始已在此工厂生产。

2019年,梅赛德斯-奔驰在中国市场的销量达到69.3万辆,同比增长6.2%,并超越奥迪成为中国最大的豪华汽车品牌。近日,戴姆勒宣布,将其与中国CEO唐仕凯(Hubertus?Troska)的合同延长至2025年底。

现年59岁的唐仕凯自2012年以来一直担任戴姆勒大中华区CEO兼董事会成员。但接下来的5年,唐仕凯的日子恐怕不会那么好过。

近日有媒体爆料称,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戴姆勒或将分别在华裁员4%,其中包括北京奔驰近百位外籍专家。同时,北京奔驰还将改变“一岗两人”的惯例,减少外派中国的德国员工。

未来展望

2020年,考虑到Smart品牌商业模式发生彻底转变,即只专注于电动车型,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对供应链和汽车市场造成的影响,戴姆勒预计梅赛德斯-奔驰汽车(含Smart)销量(批发量)将同比微降,且集团销量也将略低于2019年水平。

为应对严苛的碳排放标准,2020年,梅赛德斯-奔驰计划推出6款以上新车和升级车型。

标签:汽车   公司   美元   全球   集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4汽车车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4che.com/qc/6489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