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坦克模型(69式坦克和T55坦克有什么优劣差别吗)
- 69式坦克和T55坦克有什么优劣差别吗
- 虎王坦克和战后第一代中型坦克T55、M48等比起来哪个更厉害一些
- 中东战争的装甲作战有哪些故事
- 虎式和黑豹坦克在一千米的距离上能摧毁T55、T62吗
- 为什么说打仗就是打钢铁
- 乌克兰看到俄库存坦克进入乌东,一脸绝望,苏联留下多少坦克
- T55坦克对比T34坦克,有何先进之处
两种都是从T54坦克升级而来,但69式的改进更彻底,技术性能更好。1985年,我国设立了科技界的最高奖项——国家科技特等进步奖,而在1986的首批获奖名单中,69-2式坦克,一款陆战武器的入围令所有人眼前一亮。因为在它的前面,有“两弹一星”,“长征三型”—运载火箭等等这样的国之重器,而69-2坦克的出现就非常令人好奇,即便是目前世界最先进的99A式主战坦克,也没有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69-2坦克到底是凭借什么,和原子弹、氢弹、核潜艇、巨浪一号潜地战略导弹、东风五号洲际导弹、尖兵一号返回型卫星等国之重器同台亮相呢?
69-2式坦克,作为69式坦克的改进型,它的诞生并没有给解放军带来多少欣喜,因为正如同它的前辈69式坦克一样,它已经落后于其他世界军事强国的坦克,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能进入部队大规模服役。但失之桑榆,却收之东隅,这句话用在69-2式坦克身上一点也不为过。
在前辈69式坦克的身上,不仅出现了100毫米滑膛炮,还安装了全新的火控系统,使我军坦克首次拥有了夜战能力,此外还加装了双向稳定器等等,推进装置则采用了当时国内最为先进的V型12缸水冷柴油发动机,功率最大可达580匹马力。但进入部队试验后,暴露出的问题却是前所未有的,这其中饱受诟病的就是那款被寄予厚望的100毫米滑膛炮。
我国自行研制出了100毫米滑膛炮。这是我国第一种使用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坦克炮,脱壳穿甲弹的初速可达1490米/秒。采用激光测距火控系统和主动红外夜视系统,总体性能水平六十年代中期世界水平相当。但由于当时我国工艺基础薄弱,技术尚不成熟,所在这款炮的试射过程中,暴露出了如射击精度低,穿透力不足等问题。
除此以外,新型坦克炮在每次发射完炮弹后,炮管内会残留许多药渣,这就为这款炮的维修保养无形中增添了许多麻烦。在这样的情况下,69式坦克的前景可想而知,仅仅只生产了150辆就宣布停产。
随后中国开始研制重大改进的新69式坦克,改为新型100毫米线膛炮。同时改进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液压助力操纵装置,自动灭火系统和集体个体相结合三防装置,热烟幕施放装置,新型889型电台,橡胶侧屏蔽裙板,快速开启的安全门等,技术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新69式坦克于1981年定型,被命名为69-II式主战坦克(要注意69-II与本文的69-2是两种坦克)。
但是,新69-II坦克与当时东西方同期的主战坦克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解放军的装甲兵也并未大量装备69II坦克,转而等待正在研制中的,采用了105毫米坦克炮的59-2式坦克和全套西方坦克技术的69III(79式)坦克。
既然69-II式坦克在解放军那里碰了壁,但是为何还要发展出来69-2坦克呢?此时正处于彷惶状态,上下两难的69-II式坦克,却被一张从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砸中了。
这事儿还得感谢那个时代,1980年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华夏大地,当时的兵工行业,由于体制的改革,军队的订货量减少以及国外对华技术封锁的减弱,也投入到了那场对外开放的浪潮中去。即使是赶上了好时代,但是如果没有卖家,69-II式坦克依然还是一个死局,那么这个卖家到底是谁呢?
这个卖家正是位于两河平原上的中东古国伊拉克。1980年9月,伊拉克与伊朗两国因领土争端为由,拉开了为期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随着战争进程的深入,武器消耗越来越大,特别是伊拉克,当务之急是大量补充用于地面作战的坦克。
但留给伊拉克的选择并不多,伊拉克当时与苏联交恶,自然拿不到苏式坦克。而如果向欧美国家求购坦克,困难也很多,首先是伊拉克军队中装备有大量的苏式坦克,不论是后期保障还是协同作战,势必会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其次就是那高昂的采购价格令伊拉克负担不起,左盼右顾的伊拉克只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
中国不仅是苏式坦克的老用户,而且还在其基础上开发出了59式,以及69式。而中国也嗅到了伊拉克抛来的橄榄枝。于是在1981年,由国内五机部为主组成的代表团迅速赶往伊拉克,就双方的军购事项进行洽谈协商。在伊拉克有钱,中国有货的情况下,双方一拍即合,中国在69-II式坦克基础上研制突击一种出口型的69-2式坦克,而伊拉克决定采购2860辆69-2式坦克和286辆牵引救援车。
相较于69式坦克,69-2式坦克改进工作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将那款拉胯的100毫米滑膛炮换成之前紧凑好用的100毫米线膛炮,配备了钨头穿甲弹,破甲弹,榴弹等弹药,更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与苏式坦克共用弹药。
第二,安装了自动装表简易火控系统,提高了火力反应速度和精度。第三,换装了12150LBW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达580匹马力,此外还配备了液压助力操纵系统。第四,在电台方面,由之前的A-A220型电台换装成了899型电台。第五,在坦克防护方面,之前的69式均采用和59式一样的均质刚装甲,而在69-2式身上,则新添了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屏蔽栅栏和车体橡胶裙板,提高了防护性能。
此外,还有集体超压防护系统以及新型的自动灭火装置等等。尽管改进之后的69-2式坦克还是与同时期世界各国的坦克有差距,但对于伊拉克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了。不仅价格便宜,操作上手简单,对乘员的要求低,而且便于维修保养,同时和原先装备的苏式坦克协同作战时,可以快速磨合,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
这样的大单在那个年代,中国人是头一次遇到,这一下,可就忙坏了北方公司。当年在内蒙古包头的617坦克厂,为此就施行起了著名的“大倒班,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不仅如此,五机部张珍部长和坦克局王本林局长还亲自挂帅牵头,临阵督导,无论怎么样,都要在剩下的三年时间内如期将这3000多辆坦克交到伊拉克人手里。
不仅如此,我国的军工科研人员还在69-2式坦克的基础上,研发出了69-2B,69-2C等多个坦克型号,为中国以后研制新型坦克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数据。解放军的更高级的自用型69-III(79式)坦克的一些技术也受到69-2坦克的影响。
整整3000多辆的坦克出口,不仅令69-2式坦克迎来了新生,而且在国际军火市场上,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随着69-2式坦克的一炮打响,国外卖家也逐渐增加,比如泰国,缅甸,孟加拉等国,也向中国发出了购买69-2式坦克的订单,使得这款坦克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成了中国最有名的一张外贸武器王牌,生产数量更是高达4000多辆以上,为中国创造大量的外汇收入。
69-2式坦克物美简练,单价只有50万美元,不足美欧坦克的三分之一。中国在80年代凭借向伊拉克、泰国、巴基斯坦等国出口69-2式坦克,大约创汇十几亿美元,正是鉴于69-2式出口的辉煌业绩,所以在1986年,我国授予了69-2式坦克科技特等进步奖的国家最高荣誉大奖,作为兵器行业的第一个国家级特等奖,69-2式坦克可谓是走上了巅峰时刻。
第一个问题,虎王和T55、M48不是同一时代的产品,虎王虽然装甲很厚,但是牺牲了机动能力,而且战后的装甲工艺有所提高,虽然T55、M48重量不如虎王,但是装甲水平已经有所超越了,穿甲威力也大大提高,而且装备了二战坦克所没有的火控和测距仪等,几乎就是现代坦克了。虎王再怎么厉害也是二战的产品,比不了的。第二个问题:重型坦克时代没有结束只是叫法不同了,现在叫主战坦克,而且重量越来越重,西方主战坦克一般都在60-70吨。轻型坦克现在逐渐演变成装甲车和坦克歼击车了。第三个问题:退役年份不详,但是很早就退了第四个问题:除了少数被缴获的坦克和被研究和收藏的坦克之外,德国的全部大型战争装备,包括飞机,坦克,战舰,火炮,全部都被销毁了
以色列在“六日战争”后俘获了大量的埃及和叙利亚军队的苏制T54A/55和T62坦克,有600辆之多,通过改装之后成为了“蒂郎4/5/6”型坦克,这些改装过的苏制坦克在以色列军队手里仍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打败了“阿拉伯联军”。
那么这么些坦克是怎么被以色列缴获的?除了被包围或者油料弹药用完之后没有得到补充被丢弃之外,有相当多坦克的油料和弹药够一次战斗的,军人丢弃武器装备在哪个国家都是可耻的行为,埃及和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也不例外,重则要上军事法庭的!
这辆T55坦克从正面外观上看没有战损的痕迹。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军人丢弃坦克呢?就是坦克里面太热了!人在里面不要说精神高度紧张的作战,坐上一会儿就如在桑拿室一般,开动之后不到半小时都能中暑!也确实有埃及坦克兵在战场上中暑而死的情况发生。
阿拉伯国家刚开始购买苏制坦克有一个没有想到的问题,由于地理位置不同苏联研制的坦克要在欧洲温带、寒温带地区作战,没有考虑过在沙漠干热地域作战,对了冷天气坦克发动机可以提供循环暖风,而温带地区气温最热不超过30度,所以没必要安装制冷设备,但是到了中东之后气温高的问题就突出了!“六日战争”是在6月份初夏季节,“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在10月中旬,都是气温相对很高的时节,沙漠地带到了中午地表温度可得50℃,而坦克内要超过60℃,这么高的温度人怎么受得了?再加上坦克行驶过程中非常的颠簸和巨大发动机的轰鸣噪音,不中暑才怪了!在人的忍受力承受不了时也只能丢弃坦克。
T55坦克的驾驶室,左右就是操纵杆,下面就是油门和刹车…坦克驾驶员在这样狭窄的空间内驾驶坦克得需要多大的体力和勇气耐力?
以色列缴获T62之后换装了105毫米主炮,发动机、变速箱…都进行了升级改造,图片上的“蒂郎6”机枪也换成了M2和M1919。
以色列缴获大量的苏制坦克之后如获至宝,对于资源贫乏的以色列来说这是一大把财富,通过改装换上西方装备后大大的充实了以色列的装甲力量,更主要的是以色列还进口了一大批日本的松下空调安装在这些坦克上,使车组的工作环境大为改善,有了空调坦克里的温度很适宜,不再因为高温消耗精力和体力,可让车组集中注意力去驾驶坦克和观察战场上的情况…所以“空调就是战斗力”!
“蒂郎6”坦克模型,可以看到椭圆形炮塔后面焊上了一个钢槽,里面可以放一些工具箱、携行具…等杂物,松下空调的外机也可以放在里面。
有看官会问:“第四次中东战争”期间已经有了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以色列将空调外机安装在坦克上就不怕形成强烈的红外源吗?实际上坦克安装空调形成红外源的问题到现在也是存在的,这个热源可以让红外制导的反坦克导弹径直跟踪而来…这就是矛盾的问题,特别是高温地区不但人受不了,并且随着坦克的现代化电子装备越来越多高温也会导致故障,比如说:印度购买的T–90S坦克就是没有安装空调,结果导致在西部沙漠与巴基斯坦接壤地带“热成像仪”因为高温导致工作状况不稳定!如果在战时很可能会导致车毁人亡,所以21世纪的现代坦克必须要安装空调才行。
早年间坦克不安装空调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电力不够用,空调要是连续工作,其它设备也别工作了,坦克用电的设备是很多的,炮塔转动的电传装置,通讯装置、光学跟踪/火控系统…用电的地方太多,而蓄电池和辅助发电机的容电量和发电量比较低,不能同时为装备和空调同时供电,为了保证装备用电,只能舍弃空调。
随着科技进步坦克的发电量和储电量的增加,不在会出现装备与空调“抢电”,所以新型坦克都开始安装上了空调。
我是冬雨AK ,说下看法
虎式坦克装备使用的是88毫米KwK36L/56坦克炮,56倍口径,能够发射PzGr.39 被帽穿甲弹、PzGr.40钨芯穿甲弹和Gr.39 HL型破甲弹,他们在不同的射击距离上的穿甲厚度可以见下图,在1000米上,虎式使用PzGr.40钨芯穿甲弹的最大穿甲厚度为138mm
豹式坦克装备使用的是长身管L/70 Kwk42 75毫米主炮,使用的是Pzgr.39穿甲弹和 Pzgr.40/42穿甲弹,它们在不同的距离上的穿甲厚度见下图,在1000米的距离上,豹式使用Pzgr.40/42穿甲弹的最大穿甲厚度为149mm,比虎式的88炮穿深要强一些
我们再来看一下T-55和T-62的装甲厚度,T-55主战坦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为
前上:均质/100毫米
前下:均质/100毫米
侧部:均质/80毫米
顶部:均质/20毫米
炮塔正面:均质/200毫米
侧部:均质/160毫米
顶部:均质/30毫米
尾部:均质/60毫米
单纯从数据上看,虎式和豹式的火炮可以在1000米的距离上击穿T-55除炮塔之外的所有装甲,但考虑到T-55的装甲是倾斜设计的,所以实际防能力要远超数据,再加上低矮良好的防弹外形,1000米的距离上正面击穿不可能,但侧面后后部可以试一下
T-62主战坦克各部位的装甲厚度和T-55相差不大,所以,结果也差不多
(图片来源自网络)
建造中的“福特级”航母,它使用“模块搭建法”建造的,共有约500个模块,使用大约70000吨的钢板和型材(球扁钢)才将这个排水量11万吨的庞然大物建造出来。
从工业制造的角度来说,钢铁仍然是“第一金属”,它每年在全世界的使用量都在10亿吨左右,远超“第二金属”的铝,也就是说我们目前生活在“铁器时代”,而武器装备也不例外,虽然说航空工业大规模的使用铝或者钛…等其它有色金属,但钢铁在武器装备当中的原材料占有率仍然是绝对多数。
T55坦克的模型车,就是将一辆真坦克的各部分切割开,能观察到里面的设备安装和钢板的厚度,图片上是炮塔部分,炮塔的装甲厚度从30毫米(顶部)、200毫米(正面)、220毫米(底座)不等。
人类开始掌握钢铁冶炼工艺已经有至少2000年的历史了,而钢铁因为地质储量大、冶炼工艺相对简单、理化性能稳定、价格便宜…这些特点,非常适合大工业化生产、大规模机械加工和大量使用,所以到了近现代的工业化进程中钢铁占据金属原材料当中的主导地位具体到武器装备也是这样的,因为武器装备也是工业制成品,而其它的金属材料不是受地质存量太少,冶炼困难,就是因为价钱昂贵…等原因成了武器装备制造的“次一级”金属原料,甚至还出现了本来是应用有色量最多的装备,也出现了被钢材部分取代的可能。
比如说,制造子弹最早用的最多材料是铜,因为铜制成的子弹头有“自润性”,也就是铜的弹头要比枪管的钢材软一些,在发射药的推了下与膛线接触时更能与膛线咬合的紧密,不使发射药的气体泄露,也就更能有效的利用推力而钢制成的子弹头太硬了,与膛线高速摩擦很容易将膛线磨秃了,膛线损坏枪也就报废了。
同时使用铜制造的弹壳也是质地比较软,枪拉壳钩更容易将弹壳拉住然后从抛壳窗抛出,如果使用钢材制造的弹壳,几百发子弹过后拉壳钩就会有比较严重的磨损,造成拉壳不畅,导致枪械故障。
但是,铜相对钢铁是稀有金属,不但地质储量少全世界分布也不均匀,价钱更是钢的5、6倍之多,子弹是大规模的消耗品,每一年制造量都在几十亿发,如果都使用铜的话不需几十年全世界的铜存量也会被消耗掉一大半…为了降低铜的消耗量和子弹制造成本,铜存量低的国家在二战期间就开始使用钢材来替代部分的铜,用于子弹的大量制造。
AK47所使用的M43型7.62×39毫米中间威力子弹(我国仿制型56式步机枪弹)
M43子弹就是钢芯包铜弹,也是子弹头采用碳素钢制造外面包了一层铜皮,这样即节省了钢材又能产生“自润”,至于钢制的弹壳是在外面喷涂了一层漆,拉壳钩不直接与钢制弹壳接触也就降低了磨损,M43子弹研制出来后成为了钢制子弹制造的典范,各国都开始仿效,并且随着工业加工的进步,现在制造的钢芯弹的性能已经接近了铜制子弹,大大的节约了制造成本…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另外,有些特定的弹药种类也必须要由钢铁制造才能达到最佳的杀伤效能,比如说图片里的“榴霰弹”,它的主要用途就是杀伤密集步兵和依托战壕进行防御的部队,这种炮弹内里装有几百~几千根小钢箭,使用无线电近炸引信控制,当发射到目标几十米的高度后爆炸,小箭借助爆炸能量极速向下,像暴雨一样!如果是用铝或者钛,有用本身的质量轻向下的过程会发飘,也就降低了重力加速度的杀伤力!所以,必须要用钢材制做成“榴霰弹”。
我们对于纳粹德国陆军的了解可能只是在影视剧当中出现的“闪电战”钢铁洪流,其实二战期间的德国不但石油缺乏,钢铁也非常的缺乏,以至于后勤保障这一块车辆的保有率只有美军的六分之一,甚至更低!后勤保障基本上靠100多万匹役马完成,没石油、没钢铁这仗还怎么继续下去?
通过上面的几个例表明,钢材在武器装备制造当中的主导地位,没有钢铁怎么制造武器?人家的钢铁产能是你的几倍,武器装备的制造量会更多,而大型战比拼的就是消耗,最终的胜利肯定是钢铁产量最多的国家。
诺门坎战役当中被苏军缴获的日本94式“豆坦克”,人高马大的苏军技术人员是硬塞进去的,之所以制造这样的“豆坦克”就是因为钢铁缺乏的原因,反之日本二战期间的钢铁产量比我们多,所以“豆坦克”才能肆虐中华大地,换到今天我们钢铁产量是日本的10倍,他们还敢打你吗?
被盟军击毁的“虎王”坦克,重达69.5吨,等于10多辆“豆坦克,击毁后70来吨的钢铁就没有了!这都不是日本可以消耗起的。
而且我们通过这张图表就能看出胜负了,德国和日本最高年钢铁产量都不及美国的最低年产能,所以拼消耗是最终肯定会输。
总之,石油是工业的血液,钢铁是工业的粮食,没有钢铁人类将回到石器时代或者青铜时代,也就是文明的倒退,战争也是一样,没有钢铁制造武器,就拿木头打仗吧。
随笔:
苏联解体,到底给俄罗斯留下了多少武器装备,可能世界上任何人及任何国家都不会知道,只有普京大帝心中有数。前苏联不只是给俄罗斯留下了坦克,其它武器也不在少数,核弹就是明显的实证。否则,俄罗斯要支撑起这场冲突战,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全靠前苏联留下的武器装备给俄罗斯在这场冲突中解了危。否则,不知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T55坦克与T34这两款坦克,可以说二者完全是不同时代的坦克装备了,T55代表着当时那个时代,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坦克代系上的第一代坦克,而T34则是诞生在二战时期的,是战功卓著赫赫有名的功臣坦克。
T55不仅仅在其武器性能上全面领先T34,还在其坦克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人机功效和未来的坦克系列化,也使得该型在其二战之后,生产量最大使用国家最多的坦克。
T首先在从衡量现代坦克的先进程度的,火力机动防护这三大要素的,坦克防护讲起。T55从其体型与重量上就全面的优于,它的前辈T34坦克。T55的全战斗重量为39.5吨比T34的32吨重了整整7吨多的重量,其形体上也比T34大了整整一圈,特别是针对于T34上半部分的坦克炮塔装甲过于薄弱,经常被敌军的虎式坦克在其500米的射程内,就可以轻易击穿而损失数量过多的致命弱点,重新设计了像似卵形状的低矮炮塔并加强了装甲厚度,在当时那个年代里,西方的第一代坦克并没有完全的把握,在其1500米的射击距离里,完全击穿该型坦克的装甲。
其次再比较一下其坦克的火力,T55坦克装备的在当时,可是技术非常先进的1门100mm口径的线膛坦克炮,与之前的T34坦克装备的一门76毫米口径的坦克炮,简直是鸟枪换了炮,在其坦克炮稳定器与简易的火控系统双重辅助下,该炮的首发的命中率,在当时可是领先世界水平的。
最后在其坦克机动方面上,T55坦克动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其使用的水冷柴油发动机达到了382kW的大马力,最高速度也提升为60km/h,比T34坦克快了不少,而且还在其原来T34坦克,非常简陋的制动装置的基础上,T55加装了固定轴式的机械变速箱,一改其只能适应单一几种环境下的地面通行,从而实现了坦克的全疆域到达。
标签:坦克 毫米 钢铁 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