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纪以来,人们打破了传统的通过增强梁、柱、墙,来提高抗振动能力的观念。巧妙地结合了结构的动力性能,研发出各种类型的阻尼器,并运用到航天航空、枪炮、军工、汽车等行业。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汽车减震器,是为改善汽车的行驶舒适性,衰减车架与车身振动的零部件。在实际应用中,汽车悬架系统里的减震器和弹簧是配合使用的,其中弹簧充当的是储能的角色。而减震器则通过消耗热能的方式,来起到减振的作用。
汽车制造商在生产汽车时,往往选用的是双筒式液力减震器。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减震器的内部,分为储油缸和工作缸两个缸体。并且减震器的下端与车桥相连,保持固定不动,上端则是一根与车架相连,可以上下移动的活塞杆。
在活塞上设有伸张阀和流通阀,这些阀门用于控制上腔和下腔之间油液流动。同时活塞又将工作缸分为上腔和下腔,下腔的两个阀门压缩阀和补偿阀。通过相互配合调节油液,在下腔与储油缸之间的流动,从而决定了压缩和回弹阻尼的大小。
当汽车在不平的路面行驶,造成弹簧被压缩时,弹簧会把振动产生的能量暂时存储起来。要注意,这个时候弹簧并没有消耗这些能量,此时减震器同样会被压缩,这个时候活塞将向下运动,上腔溶剂增大同时下腔容积减小,这时流通阀门会打开。下腔的油液就会通过流腔阀门进入上腔,同时一部分油液打开压缩阀门进入储油缸,这两个阀门对油液的节流作用,使得减震器产生了阻尼作用。
同样地,当汽车在不平的路面行驶,造成弹簧被伸张,也就是被复原时,此时减震器同样会被伸长。这时活塞会上行,上腔溶剂会减小,下腔容积将增大。这时伸张阀门打开,上腔的油液会通过伸张阀进入下腔。于此同时一部分油液将通过补偿阀,由储油缸进入下腔。
通过分析压缩和伸张两个过程我们不难发现,弹簧在压缩行程将振动能量吸收储存起来,然后在伸张行程释放。而减振器无论压缩行程还是伸张行程,均在消耗振动能量,这个过程就是大家俗称的“减振”。
而不管减震器在压缩还是伸张过程中,减震器腔内的油液都在,反复地通过阀系内部的截流小孔,从一个腔经过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就会对震动产生阻尼力。最终汽车震动产生的能量,将转化为油液热能,然后传递到缸筒并散发到大气中,如此一来就达到了耗能、减振的目的。
当减震器高强度工作后,它里面的油液的温度必然会升高。而物理常识告诉我们,机油的黏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这就会造成减震器阻尼变小,因此为了减少油温上升,对阻尼效果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可以在减震器中,加入一个会随温度热胀冷缩的阀门。这样的话,当油液温度升高后,阀门的开度将自动关小。同时阻尼效果也会变强,整个减震器的性能,也就不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了。
首先如果减震器内部的液压油,从活塞杆的上部漏出,那就说明减震器已经失效了。另外当穿过崎岖坎坷的道路时,如果车轮发出“砰”的声响,那么同样表明车轮上的减震器无效。最后当汽车转向时,如果车体的侧倾明显增大,甚至会发生侧滑,这就表明减振器的阻尼力太小,减震器同样时存在问题的。
标签:油液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