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能源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毕加索的简介及作品)

[本站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欣赏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毕加索的画是什么风格毕加索画什么画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的优秀作品是什么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总计近多少幅2.7089幅毕加索的画为何会拍出天价,有什么艺术价值毕加索(PabloPicasso,1881—1973),是二十…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

  • 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欣赏
  • 毕加索的画的特点是什么
  • 毕加索的画是什么风格
  • 毕加索画什么画
  • 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的优秀作品是什么
  • 毕加索的素描作品总计近多少幅 2.7089幅
  • 毕加索的画为何会拍出天价,有什么艺术价值


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是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他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毕加索生于西班牙的马拉加,后来长期定居法国。他的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喜爱艺术,15岁时以优异成绩进入巴塞罗那美术学校,后来转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他于1900年来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极大的同情心描绘穷人的生活。此时,他的作品充满悲剧性。瘦削的形象和冷灰的蓝色调,使他的画上充满孤独和绝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人们把这一时期称为其创作的“蓝色时期”(1900—1904年)。1904—1906年是毕加索创作生涯的“粉红色时期”。他这一时期的作品以描绘马戏团人物为主,形象虽然忧郁,却并不孤寂。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那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的少女》
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亚维农的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的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象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的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卡思维勒像》
《卡思维勒像》,毕加索作,1910年,油画,100×61.5厘米,芝加哥,芝加哥艺术中心藏。
毕加索1909—1911年“分析立体主义”时期的绘画,进一步显示了对于客观再现的忽视。这一时期他笔下的物象,无论是静物、风景还是人物,都被彻底分解了,使观者对其不甚了了。虽然每幅画都有标题,但人们很难从中找到与标题有关的物象。那些被分解了的形体与背景相互交融,使整个画面布满以各种垂直、倾斜及水平的线所交织而成的形态各异的块面。在这种复杂的网络结构中,形象只是慢慢地浮现,可即刻间便又消解在纷繁的块面中。色彩的作用在这里已被降到最低程度。画上似乎仅有一些单调的黑、白、灰及棕色。实际上,画家所要表现的只是线与线、形与形所组成的结构,以及由这种结构所发射出的张力。
这幅《卡思维勒像》,清楚显示了毕加索是怎样将这种分析立体主义的绘画语言,用于某个具体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令人费解的是,恰是在这种分解形象和舍弃色彩的极端抽象变形的描绘中,毕加索始终不肯放弃对于模特儿的参照。为了画这幅画,他让他的这位老朋友卡思维勒先生耐着性子摆好姿势,在他的面前端坐了有二十次。他不厌其烦地细心分解形体,从而获得一种似乎由层层交迭的透明色块所形成的画面结构。画中色彩仅有蓝色、赭色及灰紫色。色彩在这里只充当次要的角色。虽然在线条与块面的交错中,卡恩维勒先生形象的轮廊还能隐约显现,然而人们却难以判断其与真人的相似性。研究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专家罗兰·彭罗斯,在看了这幅画后,曾作过这样的评述:“每分出一个面来,就导致邻近部分又分出一个平面,这样不断向后移动,不断产生直接感受,这使人想起水面上的层层涟漪。视线在这些涟漪中游动,可以在这里和那里捕捉到一些标志,例如一个鼻子、两只眼睛、一些梳理得很整齐的头发、一条表链以及一双交叉的手。但是,当视线从这一点转向那一点时,它会不断地感到在一些表面上游来游去的乐趣,因为这些表面正以其貌相似而令人信服……看到这样的画面,就会产生想象;这种画面尽管模棱两可,却似乎是真的存在,而在这种新现实的匀称和谐生命的推动下,它会满心欢喜地作出自己的解释。”
《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
1890年—1892年,油画,45×57厘米,巴黎奥塞博物馆藏。
1912年起,毕加索转向其“综合立体主义”风格的绘画实验。他开始以拼贴的手法进行创作。这幅题为《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的作品,清楚地显示了这种新风格。
在这幅画上,我们可分辨出几个基于普通现实物象的图形:一个瓶子、一只玻璃杯和一把小提琴。它们都是以剪贴的报纸来表现的。在这里,画家所关注的焦点,其实仍然是基本形式的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此时却是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对待。在分析立体主义的作品中,物象被缩减到其基本原素,即被分解为许多的小块面。毕加索以这些块面为构成要素,在画中组建了物象与空间的新秩序。他通过并置和连接那些笔触短促而奔放的块面,获得一种明晰剔透的画面结构,反映了某种严格而理性的作画程序。而如今,在综合立体主义的作品上,他所采取的恰是正好相反的程序。他不再以现实物象为起点,将物象朝着基本原素去分解,而是以基本原素为起点,将基本的形状及块面转化为客观物象的图形。这就是说,他在表现出瓶子、杯子及提琴之前,就已经把一个抽象的画面结构,组织和安排妥当了。通过对涂绘及笔触的舍弃,他甚至获得一种更为客观的真实。他采用报纸、墙纸、木纹纸,以及其他类似的材料,拼贴出不同形状的块面。这些块面,一方面显示着画以外的那个世界,另一方面则以其有机的组合而显示出画的自身世界的统一性和独立性。难怪他的画商及好友卡恩维勒会如此地评价他:“即使没有摆弄画笔的本领,他也能搞出绝佳的作品。”在这幅拼贴的画上,左边的一块报纸表示一只瓶子,那块印有木纹的纸,则代表着一把提琴。而几根用木炭笔勾画的坚挺的线条,则使这种转换得以实现,并且将那些不相干的拼贴材料,纳入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
这种拼贴的艺术语言,可谓立体派绘画的主要标志。毕加索曾说:“即使从美学角度来说人们也可以偏爱立体主义。但纸粘贴才是我们发现的真正核心。”在这种拼贴语言的运用中,毕加索显然比别的立体派画家(如布拉克、格里斯等)更为大胆和富于幻想。别的画家在拼贴不同的纸片时,多少要顾及到是否符合现实逻辑的问题,他们总是把木纹纸限于表示木质的物品(如桌子、吉他)。而毕加索则全然摆脱这种约束。在他的画上,一张花纹墙纸可用来表现桌面,一张报纸也可剪贴成小提琴。毕加索曾在与弗朗索瓦·吉洛的交谈中,阐述了他对于拼贴的看法:
“使用纸粘贴的目的是在于指出,不同的物质都可以引入构图,并且在画面上成为和自然相匹敌的现实。我们试图摆脱透视法,并且找到迷魂术(trompe L’esprit)。报纸的碎片从不用来表示报纸,我们用它来刻画一只瓶子、一把琴或者一张面孔。我们从不根据素材的字面意义使用它,而是脱离它的习惯背景,以便在本源视觉形象和它那新的最后定义之间引起冲突。如果报纸碎片可以变成一只瓶子,这就促使人们思考报纸和瓶子的好处。物品被移位,进入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格格不人的世界。我们就是要让人思考这种离奇性,因为我们意识到我们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很不使人放心的世界。”(弗朗索瓦·吉洛等《情侣笔下的毕加索》,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60页)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普拉多博物馆藏。
油画《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作于30年代的一件具有重大影响及历史意义的杰作。此画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中表现的是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暴行。作为一个具有强烈正义感的艺术家,毕加索对于这一野蛮行径表现出无比的愤慨。他仅用了几个星期便完成这幅巨作,作为对法西斯兽行的遣责和抗议。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强暴,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画的右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画的左边,一个惊慌失措的男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梵高非常想让他的画具有他欣赏的日本彩色版画那种直接而强烈的效果。梵高渴望创造一种淳真的艺术,不仅要吸引富有的鉴赏家,还要能给予所有的人快乐和安慰。
梵高从印象主义方法和修拉的点彩法中吸取了教益。通过描绘阿尔附近吉普赛营地的作品,让我们了解到什么是淳真的艺术。梵高所使用的一道一道的笔触,使色彩化整为零,同时传达出了自己的激情,也能就此告诉我们他的一些心理状态。梵高始终如一地使用这种画法,这对他来说最能帮助表现艺术家的振奋心情。
扩展资料:
梵高最后的一幅作品《麦田群鸦》。艺术评论认为,这是梵高留给世人的一份图像遗书:遥远地平线的透视画法是颠倒的,是一条死路。而草、篱笆,抑或是树木的一部分等绿色的视觉标记的含义,已经乱成一团。象征魔鬼的乌鸦飞走了——不过再看看,乌鸦也可以是正在朝我们飞来。但这幅作品现已成为旷世杰作。

毕加索是个不断变化艺术手法的探求者,印象派、后期印象派、野兽的艺术手法都被他汲取改选为自己的风格。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立体主义。

30岁以后毕加索进入一个又一个不安分的探索时期,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和稳定。他没有固定的主意,而且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亲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的是——自由。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位画家像毕加索那样以惊人的坦诚之心和天真无邪的创造力,以完全彻底的自由任意重造世界,随心所欲地行使他的威力。他不要规定,不要偏见,什么都不要,又什么都想要去创造。

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他首先采用了“立体主义”这个字眼。后来,作为对毕加索和布拉克所创的画风及画派的指称,“立体主义”(Cubism)的名字便约定俗成了。

在西方现代艺术中外,立体主义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的运动和画派。其艺术追求与塞尚的艺术观有着直接的关联。

毕加索的《亚维农的少女》一画上,正面的脸上却画着侧面的鼻子,而侧面的脸上倒画着正面的眼睛。一般说来,《亚维农的少女》是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而立体主义运动则通常可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1912年之前的所谓分析立体主义。

画家们继承塞尚对绘画结构进行理性分析的传统,试图通过对空间与物象的分解与重构,组建一种绘画性的空间及形体结构。1912年以后,立体主义运动进入第二阶段,通常称为综合立体主义。此时在画中色彩起了有力的作用,但形体仍然支离破碎,只是更大和更富于装饰性。

画家们新创出一种以实物来拼贴画面图形的艺术手法和语言,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肌理变化,并向人们提出了自然与绘画何者是现实,何者是幻觉的问题。立体主义虽然是绘画上的风格,但对20世纪的雕塑和建筑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扩展资料:

毕加索毕生致力于绘画革新,利用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并吸收民族民间艺术的营养 ,创造出了很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特的力量。

他的私人收藏,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都已捐赠给了法国政府。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 版画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跟一生穷困潦倒的文森特·凡高不同,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在1999年12月法国一家报纸进行的一次民意调查中,他以40%的高票当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画家之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巴勃罗·毕加索

毕加索:“我画了一辈子,才画的像个孩子。”

作为二十世纪西方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毕加索一生留下了数量惊人的作品,风格丰富多变,充满非凡的创造性。

毕加索,1881年—1973年,享年92岁。西班牙画家、雕塑家。现代艺术的创始人。他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的作品和他的生活一样没有丝毫的统一、连续或稳定。他的作品花样繁多,或激昂或狂躁,或可爱或可憎,或诚挚或装假,变化无常不可捉摸,但他永远忠于一个东西—自由。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挂在卢浮宫的画家。

他说“我花了四年时间画得像拉斐尔一样,但用一生的时间,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这大概是毕加索最广为人知一句话。当然,他有资格这么讲,事实上,同样一句话,没有人比毕加索说更有说服力。作为现代艺术的创始人,毕加索是公认的天才。

那么,他为什么这么说呢?

Study for a Torso ,1892

Profile of Human Rights, 1892

毕加索11岁时的素描作品。

First Communion,1896

《母亲肖像》,1896

《父亲肖像》,1896

这时的毕加索只有15岁。如果是这样,他便无法和杜尚、马蒂斯一起开启20世纪造型艺术的革命,也就不会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家了。

很快毕加索就越画越不像了。

毕加索的创作经历了几个时期:

在童年时期毕加索以写实画风为主,色彩柔和,如《斗牛士》;毕加索的蓝色时期是他人生的低潮期,含有浓重的悲剧成分和民族特色。

《蓝色自画像》

玫瑰时期,毕加索遇见了自己的爱情,色彩清晰明快,笔法细腻,人物和风景刻画得非常生动逼真。

《拿烟斗的男孩》

在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时期,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他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用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

毕加索,The Young Ladies of Avignon,1907

在超现实主义时期,毕加索以精细的细部描绘为特征来营造一种幻觉的和梦境的画面;毕加索在蜕变时期以夸张的笔触以及几何彩块堆积,表现了自己内心复杂的情感。

《格尔尼卡》

在他最后的田园时期,仍然以立体主义、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手法相结合的抽象画为主,手法运用得更加灵活,画面和谐统一。

《草地上的午餐》

什么是“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顾名思义就是用几何形式作为画面的基本要素,来表现各类描绘对象的一种抽象的绘画形式。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破裂、解析、重新组合的碎片形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

《哭泣的女人》

艺术家用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物体的各个角度交错叠放造成了许多的垂直于平行的线条角度,散乱的阴影使立体主义的画面没有传统西方绘画的透视法造成的三维空间错觉。背景与画面的主题交互穿插,让立体主义的画面创造出一个二维空间的绘画特色。

先把一切物象加以破坏和肢解,把自然形体分解为各种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组合,甚至发展到同一物体的几个不同的方面组合在同一画面上,借以表达思维空间。

看到这里

至少以后看到孩子的画,

不要随便对他们说:“你画得不像”。

1900年到1904年期间,毕加索的作品充斥着忧郁苍茫的蓝色,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为”蓝色时期”。

1903年,毕加索在巴塞罗那创造出”蓝色时期”最优秀的作品--《生活》。这幅作品上共有7个人物,左侧是一对裸体的男女,象征着放纵的爱情,男人的手指指向右方,女人顺着他的手指望过去:画面的右边是一位怀抱婴儿的母亲,她注视着左侧的男女,神色凄楚,隐隐流露出责备之意,好像在抱怨沉浸于欢爱中的男女不懂得生活的艰辛。画面的背景是两幅素描,上面一幅,女人窝在一个男人的怀里,下面一幅,女人则是孤单地缩成一团。毕加索用这两幅素描暗示着,相依为命的日子毕竟是短暂的,人最终要独立,面对生活,要自强自立。


你好楼主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巴伯罗?6?1毕加索(1881~1973)出生在西班牙马加拉,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37000件,包括:油画1885幅,素描7089幅,版画20000幅,平版画6121幅。

全世界最贵的10件艺术品里,毕加索一个人就占了4件,在2015年的一场拍卖会上,毕加索的《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拍出1.8亿美元的天价。为什么叫O版呢?因为这个题材的作品,他已经画了15张,如果按照顺序排到字母O了。他的作品为什么这么贵呢?这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毕加索是这时期关注度最高,最能代表时尚前锋的艺术家,他的名气和他的财富是一体的,名气越大,价值就越高。

阿尔及尔的女人(O版)

很多人觉得毕加索的画非常幼稚,甚至就是“涂鸦”,其实并不是他古典功力不够,相反他古典传承格外深厚,而是他不满足于传统的绘画方式,这成为他标新立异,独特的艺术追求。

理解毕加索必须深入他那个时代,不要以为毕加索的画就是一通乱涂,毕加索的画在不同时期,风格差异是非常大的,毕加索一生的创作了7万多件作品,除了油画以外,作品类型多样,包括在餐巾纸上作画。

80岁自画像

毕加索绘画历史

毕加索曾经说,他是一个天才,10岁的时候他的石膏像素描比一般美术老师画得都好;14岁的作品和拉斐尔一样好,而且一天就画完了别人要一个月才能完成的作品;16岁的时候,西班牙马德里皇家艺术学院告诉他,你不用参加考试了。

毕加索早期素描作品

但是他一生都在追求像一个孩子一样去绘画,他年少的时候确实临摹过很多古典大师的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可能我们现在看毕加索的画和安格尔差异非常大,但是如果你看了毕加索早期的作品,笔法的运用、光影的把握和老练的程度,都彰显出他极为成熟的古典绘画功力。

毕加索的简介及作品

毕加索的简介及作品

  • 毕加索的简介及作品
  • 毕加索属于进口车吗
  • 这些车的长相真是一言难尽…
  • 万万没想到,竟有车企会因为这样的奇葩原因召回车辆

巴勃罗·毕加索是西班牙画家,是现代艺术的创始人,西方现代派绘画的主要代表。毕加索是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天才之一。

毕加索的作品风格丰富多样,后人用“毕加索永远是年轻的”的说法形容毕加索多变的艺术形式。史学上不得不把他浩繁的作品分为不同的时期——早年的“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盛年的“黑人时期”、“分析和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又称“立体主义时期”)、后来的“超现实主义时期”等等。

毕加索绘画的主要趋势是丰富的造型手段,即空间、色彩与线的运用。他在艺术历程上没有规律可循,从自然主义到表现主义,从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然后又回到现实主义。从具象到抽象,来来去去,他反对一切束缚和宇宙间所有神圣的看法,只有绝对自由才适合他。艺术作品是伟大的人物创造的。

毕加索的主要作品有:《亚威农少女》、、《卡思维勒像》、《瓶子、玻璃杯和小提琴》、《格尔尼卡》、《和平鸽》、《戴帽子男人的半身像》、《戴贝雷帽、穿格子裙的女子》、《坐在窗边的女人》等等。

人物评价:

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毕加索是位多产画家,据统计,他的作品总计近 37000 件,包括:油画1885 幅,素描7089 幅,版画20000 幅,平版画 6121幅。

毕加索的一生辉煌之至,他是有史以来第一个活着亲眼看到自己的作品被收藏进卢浮宫的画家。毕加索是国际公认的艺术大师,他一生的创作几乎反映和见证了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历程,对世界艺术的推动也产生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和影响,并极大改变了人们绘画创作与观赏的思维和方式。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毕加索

毕加索是进口的吗?相信很多朋友都会遇到这个问题,那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毕加索不是进口车型,是东风雪铁龙旗下的车型,是mpv。毕加索是一辆设计独特的汽车,从远处看就像一个大汉堡。毕加索的车里有很多玻璃,这辆车的视野非常通透。毕加索设计的一些细节非常独特,比如法国车,在一些细节上非常精彩。毕加索用了两台自然吸气发动机,一台是1.6升,一台是2.0升。1.6升自然吸气发动机106马力,最大扭矩142牛米。这台发动机可以在5750转/分输出最大功率,在4000转/分输出最大扭矩。该发动机采用多点喷射技术,使用铝合金气缸盖和铸铁气缸体。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是5速手动变速箱。2.0升自然吸气发动机拥有135马力和190牛米的最大扭矩。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功率转速为6000转/分,最大扭矩转速为4100转/分。该发动机配备了多点喷射技术,并使用铝合金气缸盖和气缸体。与这款发动机匹配的是4at变速器或5速手动变速器。这款车的前悬架采用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后悬架采用纵向摆臂式独立悬架。

汽车设计是一门玄学,从来没有哪个设计师能够设计出一台令所有人满意的车,而他们所能做到的事情,就是让大部分人满意就已经足够了,实在不行让领导满意也足够了。但是在汽车的发展历史中,总有一些车型的设计用今天的眼光看来,总是令人喷饭,甚至怀疑设计师的脑袋是否被门挤了。

对于这款车的印象最早源自于大学时期,因为我们教学楼下就停了这么一款车型,每次路过的时候都觉得这款车型与其他车格格不入,总是在想究竟是哪一个老师买了这一台车,难道是外国语学院教法语的老师?

法国人特立独行的浪漫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的设计,当然其中也诞生过无数经典的车型。而毕加索这款车型的名字源自于西班牙著名艺术家毕加索,也许雪铁龙想要这款车像毕加索一样充满着艺术气息吧。

当然,毕加索早些年在欧洲还是备受欢迎的,作为一款多功能混合型休闲轿车,凭借着超前外观设计、较大内部空间而受到消费者喜爱,2003年已经稳居欧洲同类车型销量冠军,年销量甚至一度超过20万辆。但是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显得有点不伦不类,尤其是为了增加A柱视野而设置的三角窗,以及车尾的设计都显得不太协调,圆滚滚的造型有点类似鸡蛋的样子。由于审美差异的原因,毕加索这款车在国内并没有太大的气色,现在更是踪迹难寻。

克莱斯勒PT漫步者2007年在国内上市的时候,曾经有文章用了“独特的设计,复古又时尚的外型,良好的操作性与实用性使新款克莱斯勒PT漫步者完全符合中国汽车市场日益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来形容这款车型,上市半个月后,已经陆续接到了数十个消费者订单,没错,就是十多个!估计是看了外观真的没什么想要。

看到克莱斯勒PT漫步者的照片,独特的设计这个说法相信没有人会怀疑,毕竟这种造型也很难找到类似的,进气格栅的样子恍惚间还有解放牌货车的影子,高高隆起的引擎盖使得前面变成了中间高四周低的样子,地理学上管这个叫地形叫做高原。当你来到车尾,略有些驼背的造型简直不忍直视。

这款车型在推出的当年就被美国汽车杂志评为年度最丑的车,虽然美丑是仁者见仁的问题,但是大部分人觉得丑的车型必定不会好看到哪里去。在这种复古夸张造型的影响下,克莱斯勒PT漫步者的销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个车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只要在搜索引擎中打上“世界上最丑的车”,那么这个车一定会榜上有名。好看的车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是丑的车却各有各的特点。菲亚特Multipla的设计师估计是从鞋拔子的造型上汲取了灵感,才打造了这么一款惊世骇俗的车型。

菲亚特Multipla于1998年上市,虽然空间宽大、视野开阔,座椅还采用了3+3的布局,但是发动机与车厢的部分处理得十分违和,导致视觉上呈现一种上重下轻的效果,在观感上显得无比突兀。意大利人造车是很喜欢天马行空,和法国人的思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当时的人们对于汽车的审美似乎更加开放一些,菲亚特Multipla销售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款车直到2010年,才彻底停产。

小飞度在年轻人的心目中还是有着很高的地位的,一提到这款车型还是会有很多人兴奋不已,第四代飞度距离上市还有较长的一段时间,但是新款车型看上去更加时尚精致,两厢车小巧灵活的飞度形象一直深入人心,备受期待。

但是你可曾想过飞度曾经也是推出过三厢车型的,但是样子完全不忍直视,甚至认为是本田的“败笔”。从前脸上看,三厢版的飞度其实和当时的两厢版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可是到了侧面和车尾,顿时会有一种忍俊不禁的感觉,可能很多人对于飞度两厢的印象根深蒂固,所以看到这款车型还是会发出感叹,这还是我们认识的那个飞度吗?

纵然国内消费者对于三厢车型有着无比的热爱,但是三厢的飞度的确在设计上没有达到预期,受制于尺寸的关系,造型会显得捉襟见肘,销量不佳的情况下也就很快停产了。本田后来还在飞度的基础上打造了另一款车型锋范,锋范的样子就和谐多了。

提到奇瑞QQ,很多人的脑海自然会浮现出它那圆润可爱的造型。在十多年前,这款车型凭借这个造型,加上实惠的价格,备受市场的青睐,一经推出便炙手可热,一举改变了汽车市场的销售格局,也成了很多年轻人的第一台汽车。

但是奇瑞QQ的设计也有剑走偏锋的时候,其中QQ?me更是成为了大家口中的笑话。如果说前脸的设计倒还是QQ的那个样子,但是把车尾也设计成车头的样子就有点不太能理解了,首尾呼应也不是这样呼的。除了看上去比较丑以外,开上路的时候还会给人一种逆行的错觉,这种前后不分的造型实在是过于奇葩。

不管怎样,奇瑞QQ一度成为国产车的代表之作,如果其能够顺应时代发展延续到如今,相信成为国产车中的甲壳虫也不是不无可能。可惜的是甲壳虫如今停产了,奇瑞QQ也被市场边缘化。伴随着消费升级而来的是微型车市场份额的萎缩,这种背景下奇瑞QQ也寿终正寝,如今看来似乎还有点可惜。

东风关于这款车的介绍是这样的:东风轿跑车保留了一般跑车共有的特征和风格,是东风汽车公司根据国内外轿跑车的先进技术特点,整车形体流畅、前卫大方、时尚新潮,突破了传统的跑车设计思维定势,是结合中国跑车市场和用户需求,精心打造的一款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车型之一。

但是你看到实车的图片,映入眼帘的肯定是肯定是前脸那个类似于猪鼻子的进气格栅设计,这个造型过于形象化,很难想象当时东风将这款车型摆上展台的时候是哪来的勇气。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当你走到车尾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类似风琴箱一样的东西,实在看不出来这个造型究竟是怎么设计出来的。

据说当年东风给这车的定价高达20万元,但是究竟有没有人买过这个车就不得而知了,估计这么丑的车型也没有哪个消费者下得了手吧。

虽然这些车型都已经成了过去式,但是翻出来看还是让人忍俊不禁。可是即便到了2020年,其实还有很多汽车品牌的设计让你人摸不到头脑,汽车设计师这个职业,越是小厂越容易有发挥的余地,但如果成品太丑,估计除了带给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外,就再无其他用处了。

一提到汽车召回,我们总会下意识的想到一些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比如之前的高田安全气囊事件、大众DQ200变速器闪烁事件等等,但事实上,汽车厂家发布召回声明并不完全意味着有重大隐患,而是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奇葩原因。

福特?F-150

召回原因:车灯太亮

车灯亮堂不是好事吗?在国内,很多车主都会吐槽自己的爱车是“蜡烛灯”,但福特最近在美国却发布了一条召回声明,称F-150的车灯在车主手动开启时会同时点亮日行灯和近光灯,可能会在会车时给己方与对向车带来事故隐患。目前,福特已宣布召回包含2018-2020款在内的共计21.7万台F-150,不过截至当前,美国还没有出现任何一例因F-150车灯太亮而引发事故的案例。

林肯?MKC

召回原因:一键启动按钮位置不佳

如果只是单纯看过了这张图片,你可能会觉得林肯是强迫症发作,这发动机一键启动按钮放在上面和下面有什么区别吗?林肯认为,当一键启动按键被设置在面板下方时,可能会在驾驶者想要切换S档时发生误触,从而引发事故。不过说老实话,以林肯车系的定位与这种奇葩的换挡方式,应该不会有人会真的想要使用S挡吧。

丰田?凯美瑞

召回原因:车里有蜘蛛

显然,不是每一位车主都像贝爷那样有食欲,但对于丰田来说,因为车里有蜘蛛就召回车辆实在是有些太难以理解了——简而言之,丰田认为当时在售的凯美瑞车型的空调冷凝器附近非常阴暗潮湿,很容易吸引蜘蛛前来织网,而如果空调的排水管路被蛛网堵塞,无法被排除的水就会流到安全气囊模块,从而带来短路危险。对此,丰田总共召回了美国88.5万台凯美瑞。

本田?奥德赛

召回原因:尾标贴反了

我们很难体会到本田当时的心情,但当美国知名媒体《消费者报告》将这一情况反馈给本田时,我猜他们当时一定红胀了脸。据《消费者报告》称,当时在售奥德赛车型的“ODYSSEY”镀铬标识本应贴在尾门的左侧,然而他们发现有部分新车的尾标也被贴到了右侧,如果这些奥德赛的车主为未来某日想要卖车时,二手车评估师就有可能会因此判断它有事故车的嫌疑,毕竟肯定不会有车主会显得没事做这种“改装”。

沃尔沃?XC90

召回原因:安全气囊贴纸贴反了

这个比奥德赛贴反尾标还要难以察觉,然而还是被沃尔沃发现了。如图所示,如今绝大多数汽车都会在副驾驶遮阳板内侧贴一张安全气囊使用警示的贴纸,提醒车主要在副驾驶座安装儿童安全座椅时关闭这一侧的安全气囊。不知什么原因,有一些XC90的贴纸也被工人们贴反了,于是沃尔沃很快做出了召回声明。

雪佛兰?Sonic

召回原因:忘了装刹车盘

如果说奥德赛的生产线工人贴反尾标还只是小事的话,雪佛兰Sonic生产线的工人忘了装刹车盘就必须得让人重视了。众所周知,刹车盘是汽车制动系统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如果没有刹车盘,汽车就无法进行制动;据雪佛兰当时发布的召回声明称,有大约30台Sonic在组装时被遗漏了一个前刹车盘,好在召回声明发布及时,否则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雪铁龙?C3?毕加索

标签:作品   艺术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4汽车车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4che.com/qc/6782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