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属东风集团旗下,这几款合资SUV该怎么选 ♂
同属东风集团旗下,这几款合资SUV该怎么选
- 同属东风集团旗下,这几款合资SUV该怎么选
- 东风汽车有哪些品牌
- 合资品牌有哪些
大家都知道,SUV车型有底盘高通过性好,空间大装载能力强,视野开阔驾驶轻松等优势,所以近几年来国内消费者十分热衷SUV车型。
说到SUV,就不得不提东风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车型。2021年,东风汽车集团乘用车全年销量达257.68万辆,其中合资品牌乘用车全年销量就有203.48万辆,占比接近80%,可见东风集团旗下的合资车型深受市场喜爱。
东风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车型众多,有东风标致5008、东风雪铁龙天逸 C5 AIRCROSS等代表法系浪漫的车型,也有东风本田CR-V这样的实用且畅销的日系车。那么,如果将这几款车型摆在一起,我们该如何选择呢?
东风标致5008
标致这个来自法国的小狮子拥有100多年的品牌历史,标致的设计师毫不吝惜地将艺术激情融入车辆的美学设计中,才有了标致5008这款车型出色的设计表现,法式锋锐设计体现出精致感,这种极致美感会让你停完车还忍不住回头再多看两眼。
这款车对内饰高级感的拿捏也十分到位,座舱宽敞,大面积的Alcantara和真皮包覆,搭配精致的金属按键,的确会让人爱不释手。当拥有了这辆车,你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法式浪漫。另外,标致5008有5座版本和7座版本可供选择,其中7座版本是主销车型,车内采用2-3-2的座椅布局,由于整车轴距达2840mm,所以第三排作为日常应急也不成问题,当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有着不错的装载能力。
动力方面,标致5008拥有1.6T和1.8T两个动力版本,二者均匹配8AT变速箱。
东风雪铁龙天逸 C5 AIRCROSS
天逸 C5 AIRCROSS是2017年东风雪铁龙发布的全新车型,也是标致4008的姊妹车型。提起雪铁龙,大家可能会瞬间想起其优秀的底盘调校,甚至有人说雪铁龙的底盘天下第一,虽然此形容并不太恰当,但这个名号并非空穴来风。
天逸 C5 AIRCROSS的底盘采用的是前麦弗逊式独立悬架和后扭力梁式非独立悬架布局。在没有详细了解这款车型之前,可能有人会说采用非独立悬架未免不太厚道,但要知道雪铁龙常年活跃在勒芒赛场和WRC赛场,并多次夺得冠军,离不开其纯正的赛车基因和出色的底盘调校。天逸 C5 AIRCROSS还采用了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能够充分吸收路面冲击,减少车身震动,驾驶舒适感相应地会得到大幅提升,同时也确保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动力方面,和标致5008一样,天逸 C5 AIRCROSS拥有1.6T+8AT和1.8T+8AT两个动力版本。
东风本田CR-V
东风本田CR-V可以说是国内合资SUV市场中的常胜将军,东风本田2021年全年终端销量近80万辆。其中,本田CR-V在 2021年全年销量超过22万辆,约占东风本田总销量的1/4,这个成绩一方面得益于本田CR-V的丰富产品布局,另一方面在于其出色的产品力。
产品布局方面,燃油版包括240TUBRO两驱版和四驱版,NEDC百公里油耗在6.4~7.3L之间;比燃油版更省油的还有混动版,即锐·混动2.0L两驱版和四驱版,NEDC百公里油耗在4.9~5.6L之间。面临油价不断上涨,越来越多消费者将目光转向日系车,如果油价迟迟不回落,那么本田CR-V的优势会被进一步放大,再加上能上绿牌的插混版本,今年本田CR-V的总销量有望超越2021年的22万辆。
产品力方面,本田CR-V作为合资SUV销量王,除了拥有良好的燃油经济性,还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笔者认为,首先是动力,其锐·混动车型的动力表现可圈可点,其系统总功率达到158kW,虽然绝对动力数值可能不及一些美系车,但能够较全面地覆盖到日常驾驶的动力需求,搭载的E-CVT变速箱,能够保证动力传递的平顺性。其次,就是车内宽敞的空间感,本田CR-V车窗面积足够大,即使坐在第二排也能感受到光线充足,且二排中间接近纯平的地台设计拓宽了第二排成员的腿部活动空间。
总结
这三款同来自东风集团的合资SUV车型中,东风标致5008拥有更强的设计感,且有7座版本可供选择,比较适合精致的家用车消费者。东风雪铁龙天逸 C5 AIRCROSS拥有出色的底盘调校,可适配多种路况,整车的运动感更强,比较适合年轻消费者。东风本田CR-V则拥有超低油耗,有混动版本可供选择,且市占率较大,比较适合看重燃油经济性和保值率的消费者。
(作者:戴骏)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观察家,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自主品牌的东风,风行,风神,风光,风度,启辰;合资品牌的纳智捷,日产,英菲尼迪,雷诺,标致,雪铁龙,本田,起亚等。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由国家单独出资、依法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履行出资人义务的机构,根据法律、行政法规以及国务院的授权,代表国务院对公司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
中外合资的汽车品牌有很多比如:
上汽:上汽大众,上汽通用
一汽:一汽大众,一汽奥迪,一汽丰田,一汽马自达
广汽:广州本田,广汽丰田
东风: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东风尼桑,东风本田,东风裕隆
东南:东南三菱
长安:长安马自达,长安福特,长安沃尔沃,长安铃木
华晨:华晨宝马北汽:北京奔驰,北京现代
中外合资好处:
一方面可以提高我国人民的就业;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两国的关系,达到双赢的效果。
同工同酬?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战了多久、、、 ♂
同工同酬?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战了多久、、、- 同工同酬
- 中国人和日本人的战争战了多久、、、
- 请大家帮我翻译一下下面这段新闻吧,万分感谢,急用~
- 日本产业转移为何刻意避开中国
- 劳动法 请帮忙解释佛山本田罢工事件!!!!高分悬赏在线等!!
- 本田制锁罢工事件
你说服不了他们。因为他们根本不会听你的,你知道广州本田罢工事件吧,就是同工同酬问题,当然我不是主张你去罢工,但你可以去劳动投诉,或者直接申请劳动仲裁。
中日的战争自古便有,倭奴犯我海域,像宋朝便有日寇海贼,何况元明,但总体中国占优势,但是满清误我中华,与日寇作战便是败势。1931抗战以来至1945抗战胜利,最终获胜。但是中日未来必有生死存亡一战
中国工人还手当作摇的罢工工人在本田和抗议领导firms-two鸿海自杀在中国的主要外国manufacturers-to工人提供重要的加薪,中国观察家们想知道是否这个国家正面临着最后的廉价劳动力。在一连串的自杀率植物鸿海的员工,其始在深圳微薄的工资每月130美元,公司有效地提供给双许多工人的薪水。同时,在本田的传输1900工人植物在附近的佛山上演了一场为期两周的罢工得以要求增加工资从公司最近宣布,在中国的销售记录。工人另外两本田植物,遏止跟风再生产。本田罢工说,“一个分水岭伊恩·克劳福德,执行董事的英国商会在上海,因为它标志着“第一次一个大的国际公司(中国)有一个正式的大规模撤军的劳动超过工资,至少有隐性工会接受。”事件建议中国的民工都越来越不愿意接受bottom-of-the-barrel工资或-military-style工厂纪律。”鸿海的像今天员工更清楚自己的rights-they可以上网,他们得到信息,国外发生了什么”,刘说开明,migrant-worker专家在深圳当代中国观察研究所的。中国的计划生育policy-which减少了youth-also强健的供应将农民工在一个更强大的位置,刘说,事实上,深圳,现在面临着劳动力短缺现象,如工人们和其他城市搬到上海的最低工资较高。在一项新法律labor-dispute分辨率,两年前提出,也开辟了通过给他们的信心,使它更容易获得法律纠正的问题。更坚决的流动劳动力工会、压力了。传统上,工会代表政府自身利益相一致,经常与大生意。但当鸿海危机爆发,中华全国总工会迅速呼吁私人雇主更高的工资和更好的治疗人员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工会仍然能看到自己是一个工人和管理桥梁说,克劳福德,但是他们现在更有可能要求加薪如果他们认为工人被不公平的待遇。北京大学最近的调查发现,公司通常会提供更高的工资工会,更好的退休金和稍短的工作时间。中国的风险是,公司,特别是在狭窄的利润,可以考虑搬家到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那里的工资低廉且工人们潜在可能更加圆滑。如有西方消费者remain-and,too-may不得不去适应上升的经济学家所谓的“中国价格”,
中国既是日本汽车等产业最大的海外销售市场,也为日本产业提供了大量廉价劳动力,日本产业转移的首选目的地似乎应是中国,早前一些分析员甚至翘首期待日本产业大转移能为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提供外部动力。但是,日本企业研究院执行院长陈言分析称,中国不会是日本产业转移最大的受益者。那么,日本为什么要战略性地避开中国? 中国风险(ChinaRisk)这一概念,在日本国内并不算新鲜。日本早稻田大学经营学教授林志行称:日本人目前最担心的‘中国风险’是行政干预下中国经济运行上的不确定性,或者说是行政干预本身。日本庆应大学神保谦教授认为:从宏观层面上讲,首要的‘中国风险’是中国经济走向不明朗,中国经济是在过度行政干预下运行的,并没有遵循市场规律,这导致产业界和学界按照基本原理和要件来预测中国经济时,经常会出现预测错误(因而)警惕性会高很多。 另外,在微观层面,日本产业界最警惕的无疑是核心技术的流失。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海外调查部中国东北亚课课长真家阳一分析称:按照惯例,日本产业界在全球布局时,一般都只把中低端环节放在海外生产,高端精密科技领域往往是放在日本国内的,这主要是为了防止技术泄露,同时避免转移到海外后,可能出现的不可控因素。 陈言说:在日本人的潜意识里,想到中国就想到‘污染’、‘腐败’这样的词。但污染、腐败等诸多社会弊端,对日本产业是否转移到中国所起的影响是有限的,最为糟糕的是,在日本产业界的潜意识中,他们把中国更多地和仿制、狡猾等字眼联系在一起。 让日本产业界无法释怀的是中国高铁处处仿日。包括外观在内的很多方面都极像日本新干线的中国高铁,被日本产业界习惯性地称为准新干线。日本新日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管理层透露称:中国决定大举推进高铁建设后,日本和德国为了中标,推进高铁技术出口,竞争异常激烈。中方对日、德采取忽冷忽热战略,交替性亲近一方疏远一方,最终从日本和德国技术人员处获得大量技术信息。日德两国厂商如同相争的鹬蚌,得到的实质性好处很少,却都有不同程度的技术泄露。 除了极力规避中国风险外,日本产业界也高度警惕中国冲击(ChinaShock)。据笔者观察,日本国内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只有两种比较极端的声音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崛起论,很少能听到较为理性的声音。 在中国崩溃论方面,最近的一次中国冲击是2010年上半年风起云涌的罢工潮。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内,廉价劳动力是中国的一大比较优势,且几乎是绝对性的比较优势,对劳动者实行铁血式管理是中国快速崛起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在中日经济学界、企业界都存在普遍共识。 但中国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型的趋势日益明显,廉价劳动力会逐渐变为仅是相对优势之一而已。在2010年的罢工潮中,约七成罢工事件发生在日系工厂,消息传到日本后,成为日本国内持续关注的焦点。参与解决广州本田罢工事件的知名律师村尾龙雄对笔者表示:在华日系企业负责人的思维仍有些僵化。罢工事件发生后,他们给政府打电话,希望像以往那样依靠与政府长期建立的‘关系’,迅速以行政手段解决。但仔细观察便知,在2010年的罢工事件中,中国政府机关基本上持中立的态度,想靠行政镇压手段解决,已越来越不符合现实了。 在罢工潮的冲击下,日本国内认为北京模式趋向终结、中国比较优势正在丧失的声音渐强,呼吁日本产业界不要将鸡蛋全部放在一个篮子中的舆论也在日本国内空前高涨,分阶段分步骤地将海外产业重心从中国布局转向东南亚布局,成为日本产业界的热门话题。 与中国崩溃论相对应的是中国崛起论,这种论调从2010年钓鱼岛撞船事件带来的中国冲击中体现了出来。 钓鱼岛撞船事件对日本产业界所造成的冲击效应远比想象中严重。当时中方采取中断稀土出口、强化通关限制等一系列经济反制措施让日本产业界着实体会到了切肤之痛,使得日本经济过度依赖中国的现状暴露无遗,这也促使日本产业界不得不重新思考在全球的产业布局。中国风险、中国冲击演变成经济上受制于中国的同义语,充满了浓浓的中国威胁论的味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的产业转移属于迫不得已之举,且涉及许多高端产业和高精技术的转移。在日本,联合东南亚、南亚诸国共同应对中国的岛链制华战略,虽然最近几年很少见诸报端,但这种思维和战略设想在政界及产业界却是根深蒂固,将技术转移至同样拥有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东南亚,恐怕要远比转移至中国更具有战略价值。
1. 中国劳动力成本低,以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一个工人每月工时为172小时,算下来每小时工资不到10块钱,而美国通用汽车车间工人每小时可赚50美元 造成汽车制造工人薪酬低有多方面原因: 一是工人在与企业对话中处于弱势群体; 二是政府和工会参与不够,政府过多照顾地方GDP,忽略了工人收入。 你的提问第二点没看明白!什么叫中国工厂怎么可能达到?请补充 2 中国的最低年收入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5%,全球排名159位,最低工资甚至低于32个非洲国家.一些官员到国外考察,回来只讲外国公务员工资如何之高、福利如何之好,只字不提当地百姓的工资是中国的40倍,百姓的福利比公务员多得多。他说,中国官员忙着让自己的工资与国际接轨,却把百姓的工资远远甩在了后面。们追求的不要求是均贫富,而是要求公正,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是公正的。现在出现什么问题呢,中国大陆很多劳动者,辛勤地劳动,特别是一些农民工劳动者,他们付出的劳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他们所得到的财富是非常微小的,而且这些数据都是官方的,我引用的也都是官方公布的数据。如果从私下的感觉,恐怕分析结果会更差。中国居民对财富分配的满意度会更差。 中国最低工资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为58%;中国最低工资是平均工资的21%,世界平均为50%;中国公务员工资是最低工资的6倍,世界平均是2倍;中国国企高管的工资是最低工资的98倍,世界平均为5倍;中国行业工资差高达3000%,世界平均则是70%。他认为,中国工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没有工资制度,特别是国家公务员工资,每次都没有经过人民的同意便悄悄涨薪。 工资不是自己来定的,《公司法》是有规定的。雇员的工资都不应当是自己定的,而是要通过人民代表来定,国外都是这种情况。在中国很特别,现在对**官员的工资,还有国有企业高管的工资都有很大的质疑,大家都看到了这确实是一个问题,**官员工资和国企高管的工资和国外比起来相当高。
标签:中国 日本 东风 工资 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