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报价

波罗的海三国恨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哪三国)

[本站 波罗的海三国恨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波罗的海三国恨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世界上恨俄罗斯的国家有哪些国际水很深,你把握不住漩涡中的立陶宛如何成为美俄对抗的炮灰波罗的海三国为何选择疏远俄罗斯…

波罗的海三国恨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

波罗的海三国恨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

波罗的海三国恨俄罗斯(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

  • 波罗的海三小国为什么那么反感苏联
  • 世界上恨俄罗斯的国家有哪些
  • 国际水很深,你把握不住漩涡中的立陶宛如何成为美俄对抗的炮灰
  • 波罗的海三国为何选择疏远俄罗斯,加入北约欧盟
  • 为什么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如此仇视俄罗斯
  • 波罗的海三国为何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心
  • 波罗的海三国痛恨苏联,这背后是什么原因

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个是历史原因。

就苏联的组成来说,其加盟成员国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创始成员国、自俄罗斯分设(即从原来的沙俄帝国的地盘内划设)、外高加索联邦分解后新设,以及二战苏德战争期间占领后新设。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正属于最后一种(具体可参见下表)。

自俄国发生十月革命,沙皇正府垮台之后,波罗的海沿岸三国就先后恢复(成立)了自己的国家(虽然过程很曲折~)。但二战前后,苏联以各种借口,强行将此三国并入苏联。这自然会招致该三国民众的不满。

第二个原因是:自从并入苏联之后,由于该三国的经济和工业基础较好,所以在苏联的大框架下,一直都处于“利益输出”的一方(苏联希望做到整体的均衡,所以搞“以富带穷”。这就跟中国国内的某些经济强省,需要经常出人出力,去帮助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的做法差不多~~)。这也引起波罗的海三国的不满(有的人甚至提出“苏联将该三国当成了它的‘摇钱树’。”~~)。

由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可见:沙俄是武力征服(弱小的民族),而苏联是强行吞并,这两者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再加上长期的“利益亏损”,作为原本是独立的一方(波罗的海沿岸三国)来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由此而产生对苏联的反感,实属正常!~~

世界上最恨俄罗斯的,有三个国家,就是波罗的海三国。从北往南分别是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尤其是拉脱维亚,如果你在拉脱维亚任何一个角落,高喊一句:俄罗斯万岁!

希望你在喊之前戴上头盔,并自求多福。

拉脱维亚为什么这么恨俄罗斯?这和本文的主题“拉脱维亚男人少”有极大关系。

拉脱维亚人口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女人多男人少,和中国正好相反。光棍越来越多,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可在拉脱维亚,男人太少,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拉脱维亚面积不小,6.4万平方公里,相当于台湾加海南,可人口只有196万。这是总人口,所有人全算上才190万。在这190万总人口中,男人和女人的比例是多少?数字绝对让你惊出一身冷汗:1比8!换言之,你走在空旷的拉脱维亚,遇到8个女人,才会遇到一个男人。

说拉脱维亚是个女儿国,一点也不过分。当然,这是最高峰时的数字。现在的男女比例,女人比男人多了18%,但这也是世界第一了。

忘了说。在拉脱维亚的190万人口中,还有50万俄罗斯族。也就是说,拉脱维亚国内的拉脱维亚族,只有116万,加上海外的20万拉脱维亚人,总数还不到140万人。

在中国,只要女人模样说得过去,肯定能得到一大批光棍或好色之徒的疯抢。百里抢一也很正常。拉脱维亚同样的道理,扔一个男人在大街上,只要不是太寒碜,也能得到大多数女人疯抢。何况,拉脱维亚的女人很美,几乎清一色的窈窕淑女。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拉脱维亚为什么美女多?你看看东欧的国家,哪个国家不是美女多?从斯洛文尼亚到保加利亚,从乌克兰到俄罗斯,无一例外。包括拉脱维亚在内,这些国家多属于“白海-波罗的海人种”,天生都是做模特的,个个美艳无双。当然,结婚之后变成水桶腰,另算。

拉脱维亚人并没有因为美女多而骄傲,他们会因此而伤心、愤怒,他们会更加的仇恨俄罗斯人。

1710年,拉脱维亚成为沙俄的地盘,而之前,拉脱维亚属于德国。拉脱维亚人并不讨厌德国人,反而把德国人当亲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占领拉脱维亚,拉脱维亚人并没有亡国之痛。

1937年11月,发生了一件事情,1.6万拉脱维亚人被杀。而到了1940年6月,在德国默许下,苏联占领拉脱维亚。一年后,苏军把1.5万拉脱维亚人押到西伯利亚,让他们自生自灭,当然死的多。

为什么苏联总是拿拉脱维亚开刀?原因就在拉脱维亚对苏联的反抗意识,以及对德国特别亲近。德国攻下拉脱维亚,拉脱维亚全国狂欢,认为得到了解放。可等到德国战败后,苏联人对拉脱维亚再次实行严酷的报复。再加上,拉脱维亚境内还有很多游击队,和苏军作战,又战死了很多男人。

因为战争,拉脱维亚人男人死了很多。这也是为什么拉脱维亚女多男少的主要原因。

到了苏联解体,拉脱维亚马上就独立了,现在拉脱维亚可以说很牛的,比如不许国内的俄族说俄语。还要修长城,跟俄罗斯分隔开来。

接着说拉脱维来姑娘多的问题。男的少,怎么办呢?

怎么办呢?其实和中国一样,反着来就是。拉脱维亚的女人也不挑,是个男的就行。什么彩礼的,拉脱维亚人根本不讲这个,再说,男人这么吃香,不给彩礼,你不也得抢着嫁吗?

所以,经常有人说,拉脱维亚的男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绝对不愁美女。

资料拓展:中国对俄罗斯又爱又恨? (俄罗斯是即今为止占中国国土最多的国家)美国不用说了意识形态问题

立陶宛,一个漩涡中的炮灰国家。


随着东京奥运会这场和平盛会的落幕,世界再度恢复了往日的热闹,被压制已久的各方势力纷纷出动,甚至拿出了加班加点赶进度的精神,将本就动荡不安的局势再一次推向了高峰。

而东欧,就是本次动荡漩涡的中心,而白罗斯,则是此次动荡的发源地,而白罗斯之所以成为爆点,和一个名叫季马诺夫斯卡娅的白罗斯田径短跑运动员有关。

因为不满教练组临时要求其作为替补参加4 400米接力赛,季马诺夫斯卡娅被白罗斯方面要求退赛并立刻回国。

但在登机前的最后一刻,季马诺夫斯卡娅突然向日本警方求助,称自己受到了来自“国家的威胁”,毕竟“老爹”卢卡申科早在去年就表达了拿不到奖牌就不要回来的警告,而且奥运会开幕后卢卡申科还因为白罗斯始终未得奖牌而大发雷霆。想想自己没有国足那种没得奖牌也活得自在的没脸没皮,更可能因为不服从安排而遭受开除甚至监禁的惩罚,季马诺夫斯卡娅瞬间化身懦夫,开始亡命天涯。

而后季马诺夫斯卡娅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庇护”,波兰更是张开怀抱等你,于是季马诺夫斯卡娅出现在华沙,并与白罗斯反对派领导人谈笑风生。


季马诺夫斯卡娅也许没有想到,自己的“叛逃”,会在白罗斯引发空前猛烈的风暴,并引发“蝴蝶效应”,最终导致了整个东欧的风起云涌。

外界普遍认为,欧盟国家对季马诺夫斯卡娅提供政治庇护,是出于对此前的瑞安客机迫降白罗斯事件的报复。但不管如何,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早已磨刀霍霍,并将矛头对准了白罗斯。

8月9日,美国宣布对白罗斯发动最大规模的制裁,俄罗斯超过40个企业人员对象被列入制裁名单,涉及白罗斯的国防、能源、钾肥、烟草等多个领域。随后英国和加拿大陆续跟风,比如英国宣布对俄罗斯航空公司实施禁飞令,并扩大对明斯克的金融制裁。

而后,立陶宛和乌克兰也闻风而动,尤其是立陶宛。

面对美国的群起而攻,卢卡申科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强硬,除了要求美国将驻白使馆员工压缩至5人,怒斥英国是美国的走狗,指责乌克兰向白罗斯输入大量武器并训练武装分子。


因为白罗斯是名副其实的内陆国,所以当立陶宛追随西方制裁白罗斯,不准其就近从立陶宛出海时,白罗斯直接表示从俄罗斯的摩尔曼斯克港出海,甚至还能借助北极航线,相比之下更近了呢。

另外,卢卡申科还表示,西方国家的围攻如果说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战,那么西方国家也永远不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措辞之严厉前所未有,明斯克永远不会向西方国家下跪的姿态也令西方国家始料未及。

卢卡申科之所以强硬,除了无路可退所以背水一战的决心,更因为白罗斯的身后,始终站着中俄两个巨人。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着巨大的经济体量,更有着空前广阔的市场。而这对于白罗斯抵抗西方国家制裁意义非凡。

要知道,西方国家此次制裁不仅蓄谋已久,而且是有备而来,矛头直指石油和钾肥等经济支柱。作为世界第二大钾肥生产国,白俄钾肥公司的年产钾肥量占到了全球的18%,主要出口到中国和印度。


在出口线路不受影响的情况下,西方国家对白罗斯的制裁难有作为。

而比经济支柱不倒更重要的是,白罗斯是个有退路的国家。

比如在表示白罗斯钾肥出口要走摩尔曼斯克的同时,卢卡申科还表示,白罗斯不反对与俄罗斯结成一体化的联盟国家,前提是白罗斯能保持主权独立。

“俄白一体化”被旧事重提,使西方国家对白罗斯的围追堵截非但没有意义,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力。

作为白罗斯的东斯拉夫同宗兄弟,俄罗斯一直和白罗斯有着情比金坚的关系,在苏联解体前的几百年时间里,双方甚至同在一片屋檐下,时至今日白罗斯依然是苏联痕迹最明显的国家,所以白罗斯与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自然关系亲密。

虽然无论叶利钦还是卢卡申科都曾是苏联解体的重要推手,但俄罗斯和白罗斯这对兄弟却一直都有“合体”的默契。

当然,和俄罗斯企图合并白罗斯进而增加对抗西方国家纵深不同,卢卡申科想要的是克里姆林宫的主人身份,而当叶利钦最终发现了卢卡申科的小算盘,俄白一体化也自然无疾而终。

对于白罗斯而言,想要一体化也没问题,但前提是保障自己的利益,毕竟当年沙俄与乌克兰的结盟与合并,最终就演化成沙俄对乌克兰的吞并,这种“噬土成性”的秉性不能不令卢卡申科谨慎小心。

所以,卢卡申科甚至一度有和西方国家改善关系并与俄罗斯保持距离的努力与尝试,但在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俄罗斯的情况下,卢卡申科的努力终归成为泡影,其最大的国情依旧是追随俄罗斯同甘共苦。

而只要白罗斯不倒向西方,或者不像乌克兰这样作死,那么俄罗斯愿意不计前嫌并与之共克时艰。

所以有退路的白罗斯态度强硬绝不屈服,但邻国立陶宛的表现就有点儿匪夷所思了。


作为波罗的海三国,因为事实上属于北欧且在沙俄时代就被各方势力疯狂撕扯,所以波罗的海三国命运长期多舛。

1795年沙俄伙同普鲁士、奥地利等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后,波罗的海三国纳入沙俄版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沙俄罗曼诺夫王朝崩溃,随后俄国陆续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为捍卫胜利果实,挫败国内白军反扑并粉碎外部帝国主义的干涉,新生的所有政权在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以极其惨烈的代价换取苏俄退出一战,包括承认芬兰、波兰及波罗的海三国等地区独立。

不过很快德国战败,一战结束,苏俄收复失地,波罗的海三国陆续建立起了苏维埃政权。而后白军反扑,并在波罗的海周边爆发激烈交战,苏俄陆续失败,尤其是1920年苏波战争折戟华沙城下后,苏俄被迫接受波罗的海三国独立的事实。

然后苏联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实现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蜕变,并很快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残酷考验。


1939年8月23日二战爆发前夜,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秘密签订《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秘密划分了两国在东欧的实力范围。随后苏德夹击波兰,德国横扫西欧,苏联则开始构筑应对未来苏德战争的“东方战线”。

1940年3月,苏军开进波罗的海三国并将其强行纳入苏联版图,立陶宛成为苏联的一部分。

苏联的强行入侵,激起了波罗的海三国的强烈反感,所以苏德战争爆发后,波罗的海三国人民纷纷帮助德军,加剧了苏军的溃败。

而后苏联逐渐反败为胜并在1944年再度解放波罗的海三国,随后对其资敌行为进行了残酷的惩罚,更加剧了其对苏联的痛恨,所以当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渐入佳境”,苏联大厦摇摇欲坠之际,立陶宛在1990年率先宣布脱离苏联自立门户。

而后苏联解体,冷战格局彻底成为 历史 。

鉴于对苏联刻骨铭心的痛恨,所以包括立陶宛在内的波罗的海三国对苏联的直系继承者俄罗斯深恶痛绝,而这种痛恨也不可避免地恨屋及乌,转移到与俄罗斯“背对背拥抱”的中国身上。


再加上某些东欧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反华传统,所以立陶宛也成为反华急先锋。

而和其他国家试探性的挑衅不同,立陶宛出手就是大招,一开口就是允许和湾岛互设“代表处”,直接挑战“一个中国”红线,践踏我国的核心利益,所以中国的反击也异常猛烈,是比“勿谓言之不预也”的严厉警告更进一步的“少说多做”,直接撤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陶宛招驻华大使回国。

不过,面对中国的重拳出击,立陶宛表示这都不是问题。毕竟双方贸易额只占中国和东欧各国贸易总和的2%,中立两国经贸关系根本不值一提。

所以,立陶宛才有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毕竟它们小得连猪都没有,所以面对开水也就更加无所畏惧,只是在外交部官方网站上表示对中国的决定深表遗憾,并重申欧盟各国会和立陶宛一样,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下与湾岛当局眉来眼去。

可以说,立陶宛的反华蓄谋已久且做了迎接中国反击的准备,只不过能不能扛得住立陶宛表示不得而知。

而欧盟深刻感受到了猪队友的破坏力。从2004年陆续加入北约和欧盟后,立陶宛就始终以西方国家标准要求自己,并和俄罗斯势不两立,苏联解体后更是长期歧视和排挤俄罗斯族,为了投靠西方几乎不计成本。

但问题是被拉下水的欧盟散装而迷茫,根本难以保护立陶宛的周全。立陶宛想要在俄罗斯的卧榻之侧生存下来,就必须投靠更遥远的美国。

而想要美国两肋插刀而不是插两刀,首先就要有被美国注视的资本,其次才是重视。

而作为一个国土面积仅6.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280多万的小国而言,想要被注视谈何容易?所以立陶宛为了生存,只能不等不靠,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投入到美国最关心的反华事业中,并追随美国对白罗斯痛下杀手。

但问题是,吸引美国注意很简单,但让美国出手相帮却难于登天,尤其是俄罗斯身边的国家。看看乌克兰乌烟瘴气的尴尬局面,静夜史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在东欧的最终目标,绝不是为了立陶宛等所谓盟友的安全感,对于美国而言,只要东欧处处起狼烟,让俄罗斯疲于奔命甚至城门失火就是大功一件,至于立陶宛等盟友的死活,拜托你们自生自灭。


所以,除了韩国和南越,美国几乎再也不会帮助盟友包打天下,毕竟这都是得不偿失的买卖。而对于立陶宛这样的邻俄国家,美国就更不可能冒险。

毕竟,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长期一蹶不振,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理优势摆在那里,再加上维护领土主权和国土安全的决心,美国更是不敢轻举妄动。

所以,纵然是敌寡我众,纵然是让别人深陷重围,但因为是名副其实的炮灰,所以立陶宛的命运注定悲催。

苏联解体后,西方国家拒绝俄罗斯一路向西的请求,并加剧了对于俄罗斯的围堵,尤其是东欧,北约东扩和欧盟东扩,不断挤压俄罗斯在东欧的战略回旋空间,在俄罗斯于西方国家围追堵截中无路可退的情况下,迁都短期内不可能,能做的只有誓死抗争,并以东欧的波谲云诡,赢得对抗西方的战略缓冲。

而立陶宛,似乎又回到了那个被夹击和撕扯的尴尬时代,所不同的是,这次的风暴更猛烈,立陶宛作为东欧漩涡中心国家,必将被卷入万劫不复的尴尬境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因为波罗的海三国曾经被并入了俄罗斯,得不到独立的海三国遭受到了俄罗斯的统治,长期的殖民统治对他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后来独立了的海三国再也不想被俄罗斯操控了,所以也就开始加入北约欧盟了,以此来维护自己国家的独立,其实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

波罗的海三国从苏联独立以后,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政策,逐渐疏远同俄罗斯的关系,其后三国纷纷加入北约和欧盟。都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罢了,海三国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甘愿被俄罗斯摆布的。

波罗的海三国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上这一地区成为周边强国争夺的对象。18世纪中后期,俄普奥三次瓜分波兰之后,立陶宛领土并入俄罗斯,从此波罗的海三国被纳入俄罗斯帝国的版图。波罗的海三国并不是俄罗斯固有的领土,是后来才被纳入俄罗斯帝国版图的,这是当时沙皇俄国对外扩张的结果。

波罗的海三国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民族长期在这里生活,有着自己的民族传统,由于他们不甘忍受沙俄的长期殖民统治,所以谋求独立是理所当然的。

波罗的海三国被并入俄罗斯和苏联时期,留给他们的是沉痛而苦涩的记忆,所以谋求独立便成为了他们一直以来的愿望和目标。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得波罗的海三国重新恢复了民族国家,独立以后的波罗的海三国,在政治上慢慢向西方靠拢,以此来维护自己的独立,经济上谋求西方援助以获得发展,军事上希望依靠西方集体防卫确保其安全,采取向西一边倒的政策,相继加入了北约和欧盟。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傻到去接近或者加入曾经伤害过自己的国家,不管有什么样的利益在吸引着他们,因为曾经遭受的伤害是永远不会磨灭的,并且一个国家只有自己独立了,才会有好的结局,一直依附于其他国家,终归是不会强大起来的。被伤害一次就够了,再给别人第二次机会就太傻了。

波罗的海沿岸国家主要有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这些国家之所以仇视俄罗斯还要从它对邻国的所作所为说起。其中拉脱维亚是最仇视俄罗斯的,因为它最靠近俄罗斯。早在沙俄时期,俄国就通过武力占领了受德国所控制的拉脱维亚并屠杀了当地的居民,所以当地的居民对俄国的那种怨恨就好比中国人怨恨日本人一样,作为入侵者不仅不优待当地的居民,还驱赶当地居民,报复他们与德国人合作,所以拉脱维亚人仇视俄罗斯实属正常。

爱沙尼亚和立陶宛自古以来也是同样受到沙俄的侵略,所以他们的民众对俄罗斯也是没有好感,觉得它就是一个杀人狂魔。

还有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为了制约俄罗斯成立了北约集团,这三个国家全都是北约的成员国,他们与俄罗斯处在不同的利益集团,所以出现仇视俄罗斯的情况也非常正常。

所谓的波罗地海三国,就是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立陶宛,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系列大事件中,获得了独立。说这三个国家对俄罗斯有很强的戒心,这是一种婉转的说法,如果我们实事求是地说,应该是这三个国家对俄罗斯有着刻骨仇恨。

这三个国家对俄罗斯的仇恨,比起被俄罗斯强占了克里米亚半岛的乌克兰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随着波罗的海三国彻底倒向西方,俄罗斯队这三个国家的影响已经几乎为零。但是由于历史上,俄罗斯对这三个国家曾经造成的伤害,到现在仍然是这三国领导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正所谓以史为鉴,这三个国家至今仍然对俄罗斯保有强烈的戒心。

18世纪初,俄罗斯的扩张进入了非常疯狂的阶段,俄罗斯原本只是一个内陆国家,从彼得一世开始,他们就迫切地希望获得一个出海口,尤其是一个通往西欧世界的出海口,因为在俄罗斯人的认知里,西欧才是这个世界,在此时此刻的中心。

经过两年的苦战,俄罗斯打败了北欧军事大国瑞典,获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控制权。但是俄罗斯贪的仅仅是土地,对于土地上的人民,俄国人根本不感冒,甚至觉得是累赘。为了更好的统治这一块来之不易的地区,沙皇俄国采取的方式极为的暴力,杀就一个字,大量的平民被杀害,更多的平民被俄国人强行迁徙,死伤枕脊,遍地哀鸿所,以波罗地海沿岸的人民对于沙俄没有任何的好感。

随着苏联十月革命的爆发,波罗的海三国暂时脱离了沙俄的统治,获得了独立,可是独立自主的日子没有过上几年,他们就遇到了德国法西斯。为了更好抵御将来德国可能的进攻,为了增加自己的反应时间,苏联的铁蹄再次降临波罗的海三国,多灾多难的波罗的海三国,又一次亡国了,这三个国家被加盟,成为了苏联的加盟共和国。

由于苏联强行吞并波罗的海三国,波罗地海三国的民众对于苏联并不卖账,当希特勒大举进攻苏联的时候,波罗地海三国的民众纷纷响应,这就使得苏联在打败德国法西斯之后,对波罗的海三国的惩罚非常的重,三国遭受了比沙皇俄国时期更为高压的统治。

在苏联统治波罗地海三国的时代里,有数万爱沙尼亚人被苏联当局流放到中亚以及西伯利亚,充当苦力,而立陶宛更惨,整个苏联时期有超过30万人被发配去了最艰苦的地区西伯利亚,被捕杀的人也达到了数万之众,其中有不少是手无寸铁的妇女儿童,整个苏联时期,立陶宛的总体损失人口超过了70万。

要知道立陶宛到现在也只有不到290万的人口,这70来万人,足足占了国家总人口的25%。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正是因为苏联时期的这种难以名状的高压政策,使得波罗地海三国的男女性比例严重的失调,女性远远的多于男性人口基数很难恢复。

为了更好地控制波罗的海三国,这个有明显离心倾向的地区,苏联当局从俄罗斯大量的迁徙人口去充实当地,试图通过人口结构的改变,从而在潜移默化进彻底控制这一地区。所以时至今日,俄罗斯人仍然是波罗的海三国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正是因为曾经遭受过那么多次俄罗斯和苏联的伤害,波罗的海三国对于俄罗斯是极度的仇恨,所以在苏联解体之后,这三个国家压根就没有加入由俄罗斯主导创立的独联体。甚至在2004年的时候,波罗的海三国加入了北约和欧盟,这意味着这三个国家正式被西方世界接纳,同时他们也成为了西方世界唯独昔日苏联国内老大,俄罗斯的桥头堡。

正是因为有着这一份仇恨的存在,波罗的海三国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对俄罗斯强烈的戒心,对于这件事情,我觉得俄罗斯人不冤,正所谓天道好回还上天放过谁?昔日你们霸凌波罗地海三国以大欺小,如今人家只是问你收一些利息而已,这应该不算过分吧?

因为海三国曾经被苏联占领了,并且统治了海三国很长的时间,对他们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影响和伤害。海三国一直被苏联压迫,打击,还有伤害,那段历史海三国永远都不会忘记的,苏联还残忍的杀害了海三国很多的子民,让他们的生活苦不堪言。

俄国曾统治三国达两百年之久,俄国通过移民等手段同化本地人,遭到三国强烈抵制。一战后三国趁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曾取得独立地位。不料三国只独立了二十多年,二战时再次被苏联占领。

苏联强迫波罗的海三国签订双边互助条约,允许苏联在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土地上建立军事基地。1后来苏联干脆直接军事占领三国,先是指责三国阴谋反对苏联,然后对三国下达最后通牒。面对苏联强大的军事压力,弱小的三国不得不屈服,然后允许苏联红军畅通无阻的进入。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哪三国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哪三国

  •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哪三国
  • 波罗的海三国的介绍
  • 特别想欣赏,1,波罗的海三国是指哪三国,多谢啦
  • 波罗的海3国是指那些国家
  • 波海三国 是哪三国
  • 处于“暴风眼”中的波罗的海三国,他们到底与俄罗斯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波罗的海三国均已加入欧盟、欧元区、申根区和北约,虽然均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但就资源力而言,各有其特点。

历史沿革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4000年至2000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对于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将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 波罗的海三国,地理上属于东欧,文化上属于北欧,因此一般称为东北欧。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波罗的海三国指的就是位于波罗的海的原苏联加盟共和国,而波罗的海国家则指的是位于波罗的海区域所有国家。而对于北欧国家来说,一般都将其称为“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而非波罗的海国家。 地理上,波罗的海三国属于东欧,文化上属于东北欧,因此一般称为东北欧。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波罗的海三个民族都是纪元前4000年至2000年迁居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古代新石器时代居民的后裔。他们一部分从东方迁居到欧洲部分,原始渔猎民带来了芬兰语。另一部分来自南方维斯瓦河和第聂伯河流域,古代列托-立陶宛农牧部落在公元前2000年的初期向北迁移。
立陶宛人在13世纪时已处在封建时代,此时形成部族,这些部族主要是散居在涅瓦河流域的几个血缘相近的波罗的海部族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直到19世纪下半叶,立陶宛人才完成了资产阶级民族形成过程。
拉脱维亚人作为部族是在15-16世纪由波罗的海本地的一些部落(库尔什人、泽姆加尔人、谢尔人、拉脱加尔人)形成的。这些部落在5-6世纪时向北推进并逐渐同化了操芬兰语的立维部落以及一部分南方爱沙蒂人。这些部落在反对12世纪末-13世纪初日耳曼骑士入侵波罗的海沿岸的共同斗争中联合起来。拉脱维亚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下半叶。大量拉脱维亚人从19世纪起迁住西伯利亚。
爱沙尼亚人是古代波罗的海沿岸芬兰部落的后裔。如拉脱维亚人一样,在反对日尔曼骑士和瑞典人的斗争中形成一个统一的部族。爱沙尼亚的资产阶级形成于19世纪末。

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位于波罗的海东岸、芬兰湾南岸,系前苏联最小的三个加盟共和国,1990和1991年相继宣布独立。
三国总面积17.40万平方公里,其中立陶宛6.52万平方公里,拉脱维亚6.37万平方公里,爱沙尼亚4.51万平方公里。
  
截至1990年1月,三国总人口799.30万人,其中俄罗斯族人为177万左右。1
  立陶宛人口372.32万,主体民族为立陶宛人,占整个人口的79.6%,俄罗斯人占9.4%,为35万,其他民族占11%,为38万。
  拉脱维亚人口268.70万,主体民族为拉脱维亚人,占整个人口的52%,俄罗斯人占35%,为94万,其他民族占13%,为35万。
  爱沙尼亚人口158.28万,主体民族为爱沙尼亚人,占整个人口的61.5%,俄罗斯人占30.3%,为48万,其他民族占8.2%,为12.8万。
波罗的海三国虽然均地处波罗的海东岸,但就资源力而言,各有其特点。
  立陶宛位于前苏联最西部。西临波罗的海,北邻拉脱维亚,东、南邻白俄罗斯,西南是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州和波兰。
  地形受冰川作用显著,大部分为冰川夷平的低平原,其上有冰碛岗丘。波罗的海沿岸有绵长的沙丘,中部为低地,东南端地势最高,海拔958英尺。
  土壤从沙土到重粘土皆有。西北部有壤土、灰化土、沙土;中部以灰化土和泥炭土为主,土地肥沃;东南部多沙土。
  波罗的海沿岸狭窄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内地为大陆性气候。1月平均气温-4.8℃,7月为17.2℃。大部分地区8月份降雨量最多,沿海地带10-12月降水量最多。
立陶宛境内河流均流入波罗的海,水流一般平缓,河道蜿蜒曲折。其中涅曼河最长,其主要支流有梅尔基斯河、内里斯河、涅维茨斯河、杜比萨河、朱拉河以及米尼亚河等。湖泊约有3000个,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沼泽区有大量的泥炭。森林和草地均占土地面积的1/4。有3个天然植被区:滨海沙丘区以松树居多;东部岗丘区多云杉;中部有大气橡树林。沼泽地区和湿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7%。
  野生动物品种多,有60种哺乳动物,300多种鸟类和50多种鱼类。
  矿物资源匮乏,主要有硫酸监、石膏、泥炭、少量铁矿石和磷灰石,沿海地区还有少量的石油。
  拉脱维亚西临波罗的海,北邻爱沙尼亚,东界俄罗斯,南接立陶宛。拉境内主要是波状起伏的平原,有低地和低丘。东部地势略高,滨海多沙滩。拉河流均属波罗的海水系,主要河流有西德维纳河(亦称道格瓦河)、加高亚河、文塔河、利耶卢佩河。丘陵之间有许多小湖泊。
  土壤以灰化土为主,东拉脱维亚低地有沼泽土。水土流失严重。
  气候受大西洋气候影响,湿度大,天空多云,每年只有30-40天的晴天,阴天多达150-180天。盛刮西北风和南风。无霜期在125-155天。夏季凉爽,6月平均气温17℃,最高气温为34℃,1月沿海平均气温为-2℃,东部-7℃,最低可达-40℃。
  森林,草场、牧场、沼泽和荒地约占土地面积的67%,森林覆盖率为38%,森林主要分布于西部和东北部。多针叶林(松树和云杉)和落叶林(白桦和白扬等)。
  矿产资源缺乏,主要有金砂矿和泥炭等,泥炭储量为9亿吨。西部库尔兰半岛有石油。
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面积最小的国家。北面和西面临波罗的海,南与拉脱维亚和俄罗斯联邦为邻。就资源力而言,爱沙尼亚有着不同于上述两国的特点。
  爱沙尼亚是个多岛屿之国,大小岛屿800个,占土地面积的9%。最大的两个岛屿是萨列马岛(1647平方公里)和希乌马岛(600平方公里)。地表受过冰川作用,南部有冰碛丘,中部有平缓的长丘,大部为东北-西南走向。
河流多而短小,最长河流皮亚尔努河仅为142公里。湖泊占土地面积的5%,楚德湖最大,面积3548平方公里。
  气候受北大西洋气团的影响,冬季温和,夏季凉爽,2月平均气温-5℃至6℃,7月为16-17℃。年降水量610-711毫米,蒸发量少,有涝灾。
  植被为混交林,约有90种树木和灌木,林地面积137.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36%,重要树种有松、冷杉、白桦和白扬。草地辽阔。约有60种哺乳动物,295种鸟类。
矿产资源主要有油页岩,储量150亿吨,年产3500万吨,占原苏联油页岩总产量的80%。泥炭的储量和产量也很可观,并有大型磷灰石矿床,磷灰石储量达60多亿吨。

“波海三国”指位于波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三个地缘相接的国家。

主要是因为在1939年的时候,面对苏联军事的强大,?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三个小国家,也被迫与苏联签订了不公平的条约,也是因为这样,苏联也直接在军事上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还给这三个小国家安插了不属于他们的罪名,就这么一步一步的瓦解他们。

苏联强占之后,他们流放了爱沙尼亚数万人口,没有提前通知,也没有给他们时间准备东西,流放的流放,被杀的也不在少数,他们杀害了爱沙尼亚将近六万人口,还有数万人流放到了西伯利亚和中亚去当苦力,这也给当时的爱沙尼亚带来了不小的伤害,所以说爱沙尼亚人对苏联恨之入骨。

波罗海三国的苦难一直都在继续,立陶宛才是最惨的,他们将近三十万人口被苏联给流放到了西伯利亚,也有将近八十万的人口都死于当时,除了立陶宛,拉脱维亚的情况也不好,人口被流放,财产被没收,也是因为当时苏联对于他们的压迫,一直到现在都导致他们男女比例失衡,女性比男性还要多。

在18世纪初的时候,俄罗斯极速扩张,他们也是为了想得到一个出海口,最终也打败了瑞典的军队,取得了波罗海沿岸的出海口,而俄罗斯当时急着扩张,他们只要土地不要人,对当时波罗海沿岸的人民也是进行了屠杀。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波罗的海三国到现在都非常的痛恨俄罗斯,这些黑暗的经历也成为了三个国家人民心里的阴影,不过现在这三个国家发展得都很不错,不管实在经济上还是军事能力上都已经摆脱了俄罗斯影响。


相关tag:波罗的海三国为啥叫三傻

波罗的海之路的事件过程

波罗的海之路的事件过程

  • 波罗的海之路的事件过程
  • 苏联解体时有个万人牵手事件,具体是怎么回事
  • 波罗的海发现的“圆形”物体是什么
  • 苏联是如何瓦解的
  • 波罗的海之路的介绍
  • 苏联解体的多米诺骨牌
  • 波罗的海91米海底的“UFO残骸”是高级生命体留下的吗
  • 波罗的海三国实力并不强,为什么能够从苏联率先独立出去呢
  • 关于波罗的海三国
  • 说3个旅行见闻,你就知道立陶宛为啥特别喜欢蹦来蹦去

1986年8月23日,21个西方城市(包括伦敦、斯德哥尔摩、西雅图、洛杉矶、珀斯和华盛顿特区等)举行黑丝带日游行,要求世界正视苏联侵犯人权。1987年黑丝带日,36个城市举行示威,包括立陶宛维尔纽斯。同年,爱沙尼亚塔林和拉脱维亚里加也举行反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示威。1988年,苏联政府首次批准这些示威,没有逮捕示威者。社会运动家计划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订50周年当日举行特别大规划的示威。人链的提议是谁人和何时提出,至今不详;似乎是7月15日在派尔努的三方会议中提出的。8月12日,三国社会运动家在采西斯签订正式协议。这次示威获地区共产政府批准。同时,几个谴责苏联占领的联署,分别得到上十万人支持。 主办机构为确保人链不受干扰,预先在地图上明确标出城市、城乡和村落的准确位置。交通不便者可乘坐免费巴士。全国均投入筹备工作,连之前置身事外的郊区也积极参与。虽然有些雇主不允许员工请假(8月23日为星期三),但有些则资助巴士费用。8月23日,特别电台广播负责协调工作。爱沙尼亚订当天为公众假期。
人链连接波罗的海三国首都──维尔纽斯、里加和塔林。从维尔纽斯开始,沿A2高速公路,经过乌克梅尔盖和帕内韦日斯,再沿着E67公路,经过切哈努夫、包斯卡、里加、爱那兹、派尔努,最后到达塔林。当地时间下午7时(协调世界时下午4时),示威者和平地牵手15分钟,然后有一些地区聚会和示威。在维尔纽斯,约5千人在大教堂广场聚集,手持蜡烛唱爱国歌曲(包括《国歌》)。其他地方则有僧侣举行弥撒,或敲响教堂钟。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的人民阵线领袖在两国边界会面,举行一场象征性的丧礼,竖立一支大型黑色十字架。示威者手持蜡烛,高举黑色丝带装饰的战前国旗,悼念苏联暴政的死难者:“森林兄弟”、遭流放到西伯利亚的人、政治犯,和其他被标签为“阶级敌人”的人。
莫斯科普希金广场上,数百人为同情波罗的海国家而尝试发起示威,但被防暴警察阻止。塔斯社报道,75人因破坏和平、轻微毁坏公共设施和其他罪行被捕。同样受《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影响的摩尔多瓦,有1万3千人示威。
大部分对参与人数的估计都在100万和200万之间。路透社新闻报道,约70万爱沙尼亚人和100万立陶宛人参与示威。拉脱维亚人民阵线估计约有40万人参与。主办单位在活动前期望原住人口中,有百分之25至30人会参与。塔斯社报道苏联官员认为,30万爱沙尼亚人和接近50万立陶宛人参与。要使人链物理上可行,每国必须有约20万人参与。空中拍摄的录像显示,人链在农村地区几乎是没有断开的。 人数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总人口(1989年) 160万 270万 370万 原住民人口(1959年) 75% 62% 79% 原住民人口(1989年) 61% 49% 80%


人链(波罗的海之路):1989年8月23日,苏--联统治下的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作为独--立运动的一环举行的游--行活动
大约有200万人参加该活动,他们手牵着手,从爱沙尼亚首都塔林一直延伸至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长600余公里.该活动举行的日期是默认波罗的海三国被苏--联吞并的《《德--苏互不侵犯秘密协议书》》签订50周年的日子.活动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诉说三国共同的历史命运

波罗的海事件是科学家们在很早的时候,进行水下探索无意中发现的,并且这是一个类似于飞船的“圆形”物体,当时被报道出来之后,就有不少人说是“UFO残骸”,“星际飞船”等物体,该物体是位于波罗的海水下100米处(不是传出来说的91米海底),并且整个物体长度为70米,所以是非常巨大的一个物体,这个异常物体确实科学家们也拍到了很明显的照片。

从拍摄下来的照片也可以明显看到这是一个圆形的“巨型物体”,所以直接被很多人描述为非正常物体的说法,这也是正常的想法,而一切专家当时也给出了声明,说是沉没的城市的遗迹。

那这个物体是高级生命体留下的吗?

上面我们说了,整个物体长度为70米,而科学研究人员们通过近距离进行查看的时候,该物体还高7.92米,来自瑞典的海洋研究人员们最初认为,在波罗的海是不会有自然形成的结果,所以就进行了海底深入探索,去寻找真实的答案,并且取得了这个“异常圆形”或者被大家称之为的“UFO残骸”样本,确实也拿到了。科学家们通过分析发现,这根本不是什么“UFO”残余,而是冰川沉积的残余物。

是冰河时期的时候,波罗的海海底的一个变化,当冰川发生运动之后形成的一个结果,并且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科学家进行的上述研究证实,波罗的海的异常物体不过是这一过程的留下来的遗迹,所以这并不是什么“UFO残骸”,“星际飞船”等物体,而是正常的自然现象产生的海底沉积物罢了。这也才是真正的谜底,并不是真实的与地外文明存在关系。

当然,很多人可能还是难以理解这个解释,但是科学家们进行了采样证实,已经确定了这个结论,所以没有什么争议性的。当然确实如今对地外生命争议的问题很多,可以说计划每次出现一些异常现象的时候,都会将其联系起来,那下面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些问题。

地外文明是否真的存在?

从如今人类的探索情况来看,地外文明是不存在的。至少没有发现任何证据来证明地外文明存在,但是有少部分的科学家或专家相信地外文明存在,只不过是人类没有发现罢了,可以这样说吗?确实也可以这样理解,人类对地外文明的探索如今也只能算是冰山一角,我们的探索区域都是有限的,就连最近的月球,火星都难以挖掘,就别说其他天体了。

虽然说,各种探测器甚至飞到了太阳系之外,但是也只能拍摄到其他天体的一个外表,并没有办法证明这些天体上面到底有什么。就如火星来说,以前科学家们怀疑火星表面存在生命,但是调查结果发现,火星表面荒废一片,而如今又将目光转移到了火星表面之下,说火星地下可能存在生命,所以美国宇航局(NASA)还发射了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准备一探究竟。

所以这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人类在没有确切证据,或者亲自探索任何一颗天体之前,我们都无法判断地外生命或者地外文明是否存在,有人说有,有人说无,也是猜测而已。包括对地球上的不明飞行物猜测,人类也是建立在推测的基础上,不过话说回来,也是奇怪,每次公布出来的不明飞行物都是模糊不清,完全无法识别的东西,一到关键的时候,所有的相机,录像机全部出现问题,包括美国拍摄的不明飞行物视频,结果也是模糊不清的,咋说?完全是没有办法进行任何分析。所以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也就是争议问题。


如何解释地外文明?

地外文明在如今就是虚拟的东西,而要解释地外文明是否存在,也还是需要人类科学的探索才行。但是这里可以说明下我们常说的不明飞行物与地外文明的关系有多大,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按照正常的理论说明可以给出一定的倾向性结论。

第一,地球上的不明飞行物就是地外文明的产物,而人类无法识别是因为技术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是地外文明更加强一些。所以地球文明的技术是跟不上的,更加别说追踪等等,这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第二、自然的产物,一些人通过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显示出了这种异常现象,所以被误认为是不明物体。其实它们不是,自己心里作怪。自然产物也是科学家们说明最多的一种解释。

第三、人造物体,如今某些国家或地区,进行一些秘密实验完全不在话下,什么超音速产品也在研究之中,当然如果有一些先进的东西,不公布出来也是非常正常的,在做实验的时候无意被拍到了,所以感觉不寻常,因为大家都没有见过,所以将其误认为是与其他存在关系。这就是三种地解释方法。

但是综合情况来说,我们只是倾向于这三种解释方法,但是并没有决定性的证据来证明,我们地球到底是否存在过地外文明,我们如今面临或看到的东西没有一个与地外文明存在关系,所以很难断定。但是波罗的海发现的这个巨型物体,并不是大家说的“UFO残骸”,“星际飞船”等物体,这个是可以确定了,科学家们已经深入到海底进行了研究说明,采样证明了是冰川时期留下的残余物,这就是科学家给出的答案,所以大家不要猜测了。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开始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冲击了高度集权的旧体制,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实现平稳过渡的替代机制,因此,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弱化,随之而起的就是地方势力的扩大,而在苏联的国家结构中,地方势力大多与民族主义势力结合在一起,成为瓦解联盟国家体制的基本因素。
在苏联改革进程中,最早明确表现出分离倾向的是波罗的海沿岸三国。1988年11月16日,爱沙尼亚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决定,苏联的法律须经爱沙尼亚立法机构批准才能生效,由此开了加盟国家法律高于联盟法律的先例。1989年8月23日,波罗的海沿岸三国为抗议50年前苏德条约将其划入苏联范围而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约200万人手拉手组成长达600千米的“人链”,显示独立的决心。当年年底,三国共产党先后宣布自己为独立政党,脱离苏共。1990年3月,立陶宛率先宣布本国独立,把民族分离运动推向新阶段。与此同时,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民族主义情绪也日趋高涨,甚至俄罗斯联邦也于1990年6月12日发表了“主权宣言”。
面临联盟解体的威胁,戈尔巴乔夫提出“更新联盟”的构想,即在确认各加盟国主权的基础上缔结一个新的联盟条约——“主权国家联盟条约”。1990年9月,成立了由各共和国主要领导人组成的起草委员会,11月23日,新联盟条约草案公布,供全民讨论。12月召开的苏联第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围绕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展开激烈争论,最后决定重新起草新联盟条约,并将是否保留联盟的问题提交全民公决。1991年3月17日举行的全民公决结果显示,76.4%的投票人赞成保留经过革新的主权共和国联盟。(注:波罗的海三国、格鲁吉亚和摩尔多瓦等国议会拒绝执行全民公决决议,这些国家公民被禁止参加投票。)但是,此时中央政府和戈尔巴乔夫的权威和权力已经进一步削弱,联盟机构的决定已无法约束自行其是的各共和国。6月12日,叶利钦当选俄罗斯联邦首任总统,增强了与戈尔巴乔夫抗衡的能力,实际上成为支配苏联政局变动的关键人物。在这种情况下,一部分企图维持原苏联国家体制的党、政、军领导人密谋发动一场政变,以阻止联盟国家的解体趋势,恢复中央集权体制。7月底,新联盟条约草案修订完成,预定8月20日正式开始签署。8月4日,戈尔巴乔夫赴克里米亚休假,计划19日返回莫斯科主持条约签署仪式。这时,密谋的政变付诸实施。
8月18日,策划政变的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国防部长亚佐夫、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克留奇科夫、内务部长普戈、陆军司令瓦连尼可夫等人在莫斯科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派代表前往克里米亚,要求戈尔巴乔夫下令实施紧急状态,如不接受就采取坚决措施。当天下午,由五人组成的代表团到达克里米亚总统别墅,但戈尔巴乔夫拒绝了他们的要求。于是,政变者在当晚组成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8月19日晨6时,亚纳耶夫向全国宣布,鉴于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的健康状况已不能履行总统职务,根据苏联宪法,由他本人从即日起履行总统职务。随后,他又宣告,即日起在苏联部分地区实施为期6个月的紧急状态,此期间国家的全部权力移交给紧急状态委员会。这时,部分军队已开进莫斯科,坦克包围了俄联邦最高苏维埃所在地白宫。
“八一九”事件引起国内外的强烈震动。叶利钦指责政变是违反宪法的行为,呼吁人民群众起来反击。19日下午,大批群众响应叶利钦的号召聚集在白宫前进行抗议示威,军队的坦克在人群中无法行动。各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也纷纷发表声明,谴责政变行为,支持叶利钦。同一天,美国总统布什明确表态,不承认苏联新领导人,要求恢复戈尔巴乔夫的权力。在美国带动下,其他西方国家也以各种方式声援叶利钦,并向政变当局施加压力。由于得不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又受到国内外舆论的一致谴责,政变发动者很快陷于孤立,军队的分裂更使政变的目标无法实现。20日,苏联空军、空降兵、海军和战略火箭军司令都公开表示不支持紧急状态委员会,已被调入莫斯科的部分军队也发生倒戈,奉命进攻白宫的克格勃特种部队“阿尔法”小组则拒绝服从命令。到21日,政变失败已成定局。当晚,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的行为是非法的。戈尔巴乔夫也在当天恢复了与外界的联系,并发表声明,称自己已控制了局势,将立即返回莫斯科履行总统职务。次日凌晨,戈尔巴乔夫回到首都,随即逮捕了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员和其他一些参与政变的人员,并对党、政、军机构进行了清洗、改组。
“八一九”事件的结果与其发动者的愿望相反,进一步加速了苏联的解体进程。这一事件虽然以戈尔巴乔夫的复职告终,但真正的胜利者却是叶利钦。事件后,戈尔巴乔夫已失去实际领导国家的威望和能力,成为按叶利钦意志行事的傀儡。8月23日,叶利钦下令,暂时中止苏共和俄共在俄罗斯境内的活动,没收共产党的财产。24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苏共中央总书记职务,并建议苏共中央“自行解散”。他还下令,停止各政党在军队和国家机关中的活动。29日,苏联最高苏维埃非常会议通过决议,暂时停止苏共在苏联全境的活动。于是,执政七十余年的苏联共产党结束了它的存在,从组织上解体了。(注:苏共解体后,俄罗斯共产党继续存在,不久恢复活动,成为合法政党。此外,还有若干组织自称苏共的继承者,但统一的苏联共产党未再恢复。)
苏共的解体是苏联解体的前奏。由于失去了中央集权的政治核心,残存的中央政府已没有力量阻止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继立陶宛和格鲁吉亚在“八一九”前宣告独立后,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在8月21日和22日也宣告独立。尤其是8月24日乌克兰宣告独立引起了其他共和国的连锁反应,短短一个月内,又有7个共和国(白俄罗斯、摩尔多瓦、阿塞拜疆、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相继宣告独立(土库曼和哈萨克分别于10月和12月宣告独立)。面对这种局势,戈尔巴乔夫作为苏联总统为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联盟作了最后的努力,他与各共和国领导人频频会谈,试图恢复被“八一九”事件中断的签署新联盟条约的进程。然而,这时乌克兰等国已经决心走向彻底独立,它们对留在一个联盟框架内已不感兴趣。而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也已经决定抛弃戈尔巴乔夫及其主持制定的联盟方案,准备自己另搞一套。12月1日,乌克兰就独立问题举行全民公决,90%的投票者赞成完全独立。12月3日,叶利钦宣布承认乌克兰独立。12月7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三国领导人叶利钦、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克维奇在明斯克会晤,叶利钦提出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构想,得到另两位领导人的赞同。12月8日,在布列斯特郊区别洛韦日森林的一个别墅里,三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建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议》,协议宣布,“苏联作为国际法主体和地缘政治现实正在停止其存在”,自协议签订之日起,“前苏联各机构在联合体成员国境内的活动予以停止”。协议规定,独联体是独立国家间的协调联合组织,不具有联盟国家性质,不设议会、中央政府和总统,也不建立统一的军队。协议还规定,独联体是一个开放的组织,前苏联的成员国和其他赞同其宗旨的国家均可参加。独联体的成立使戈尔巴乔夫的新联盟方案彻底破产,三个斯拉夫国家的领导人决定了苏联的最终命运。
1991年12月21日,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摩尔多瓦和中亚五国的领导人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签署了《阿拉木图宣言》等六项文件,正式宣告11个原苏联共和国以创始国身份自愿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与此同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停止存在。12月25日晚,戈尔巴乔夫最后一次以苏联总统身份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自己辞去苏联总统和武装力量最高统帅职务,并把“核匣子”转交给叶利钦。7时32分,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69年的苏联国旗在寒风中降下;7时45分,俄罗斯联邦的国旗升起,克里姆林宫换了主人,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苏联解体是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它结束了曾对20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治的两极格局,其多方面的意义为走向新世纪的人们留下了一份内涵丰富的历史遗产。

波罗的海之路(爱沙尼亚语:Balti kett、拉脱维亚语:Baltijas ce??、立陶宛语:Baltijos kelias)是发生于1989年8月23日的一次和平示威。大约有200万人加入这场活动,他们手牵手组成一个长度超过600公里的人链,穿过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这一示威是为了希望世界能够关心三国共同的历史遭遇——在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秘密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该三国被苏联占领。 该示威也是波罗的海三国追求脱离苏联、各自独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此事件场景震撼、牵动情绪,在国内外均大收宣传之效。社会运动家借此宣扬对独立的看法;他们认为,苏联占领三国是不合法的,三国独立并非政治议题,而是道德议题。莫斯科的苏联政府以激烈的言辞回应,但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修补三国与苏联之间的关系。示威后6个月,立陶宛成为首个宣告独立的苏联加盟共和国。共产政权倒台之后,8月23日成为波罗的海三国、欧洲联盟和其他国家的纪念日,称为“黑丝带日”或“欧洲斯大林主义和纳粹主义受害人纪念日”。


1991年底,世界上第一个且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没有战争和外敌入侵的情势下自行解体,令世人震惊与沉思。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苏联解体的根源进行了多方面研究,观点纷呈,智仁互见。总体上大家都认为苏联解体是苏联社会危机(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外交、意识形态诸方面)总爆发的结果。笔者也持此观点,但笔者不同意有的论者所说:“至于苏联的瓦解,也不是如同某些苏联问题专家所言,是导因于境内的民族紧张情势,虽然这的确一直是苏联的隐忧之一。促使苏联瓦解的真正关键,应该是它所面临的经济困境。”
1“苏联国际地位的下降,虽然助长了某些民族主义情感强烈的共和国的分离主张,尤以波罗的海诸国和格鲁吉亚为最——立陶宛首先一试,于1990年3月挑衅地先行宣布独立——苏联最后解体,却不是来自民族主义的压力。”
2笔者赞同法国史学家埃莱娜·唐科斯和日本学者谷烟良三早在苏联解体前所提出的观点,前者指出:“在苏联面临的所有问题中,最急需解决而又最难解决的显然是民族问题。像它所继承的俄罗斯帝国一样,苏维埃国家似乎也无法走出民族问题的死胡同。”后者强调,“民族问题已成为左右苏联对外行动的危险因素,也是从内部动摇苏联体制的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导致苏维埃帝国的崩溃。”
3的确,苏联解体虽由多种因素所致,但民族问题是一个起关键作用的深层次的因素,值得进一步探讨。
一苏联是在沙俄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国家。因而,苏联民族问题由来已久。从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开始到1917年被推翻,在长达340多年中,沙俄先后兼并了外高加索、中亚、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西伯利亚和远东等地,使其版图扩张了8倍,征服的民族达120多个。为巩固其野蛮统治,历代沙皇均对被征服的民族实行残酷压迫与奴役,极力煽动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情绪,唆使俄罗斯人鄙视、仇恨、欺压非俄罗斯民族。非俄罗斯地区的一切重要职务都由俄罗斯人担任,俄语为官方语言,禁止用非俄语出版书报,学校禁止用非俄罗斯语授课,非俄罗斯民族被迫俄罗斯化,并经常遭到蹂躏和屠杀,致使沙皇俄国成为世界历史上民族矛盾最深厚的国家,是名符其实的“各族人民的牢狱”。
十月革命虽然打碎了旧的国家机器,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但是旧俄疆域上形成的多民族国家共同体及其民族问题却历史地遗留给了苏联。苏联党和国家为解决民族问题作了不少努力,也曾取得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上传袭下来的民族问题的严重性和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加之苏联在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上的失误,使民族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苏联存在的70年中,其民族问题可谓头绪纷繁、盘根错节,大致可概括为四种类型。
一是俄罗斯民族同其他民族之间的矛盾。俄罗斯族是苏联人数最多的民族,约占苏联总人口的50%略强,多数居住在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境内。由于历史原因,也有不少俄罗斯人散居在少数民族地区。据统计,俄罗斯人在14个非俄罗斯共和国的人口中平均占19%。俄罗斯民族同当地民族的关系遂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俄罗斯人常被少数民族指责为“占领军”、“殖民者”,而俄罗斯人则感到愤怒,认为俄罗斯对其他民族承担了过多的义务,吃了亏还要挨骂,这是不公平的,因而从1990年起,《俄罗斯文学报》等报刊发出了要求俄罗斯与其他共和国分家的呼声。
二是加盟共和国内民族之间的矛盾。在一些加盟共和国内,除少数民族与俄罗斯民族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外,在非俄罗斯民族中也存在着由争夺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而产生的各种矛盾。例如,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一再要求把摩尔达维亚语定为国语,并把摩文的斯拉夫字母改为拉丁字母,该共和国议会已通过了相应的决议,但这又引起当地讲俄语的居民的反对,他们纷纷组织罢工抗议。摩尔达维亚境内的加告兹族人总数只有16万,可谓“少数民族中的少数民族”,他们也害怕自己的语言被摩语同化,因而也集会游行,要求成立加告兹自治共和国。此外,有些民族地区与加盟共和国当局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虽然苏联宪法规定,根据各少数民族人数的多少和其他条件分别成立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和民族区,自治共和国、自治州加入所在的加盟共和国,并且通过加入一个加盟共和国的形式加入苏联,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的少数民族自治共和国或自治州却要求脱离加盟共和国。例如,格鲁吉亚加盟共和国境内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州都出现了要求脱离格鲁吉亚的集会游行。
三是加盟共和国之间的民族矛盾。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是以一个较大的民族为主,伴之以其他民族而组成的。一些加盟共和国之间实际上就是民族之间,由于历史积怨、宗教对立、领土纠纷或现实利益冲突等原因而存在着矛盾。如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关于克里米亚半岛、科利沃尔斯、顿巴斯地区的争端;俄罗斯与哈萨克之间关于坚季兹湖地区大片领土的争端;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之间关于威特比斯州3个区、哥美里州6个区及斯摩棱斯克州的哥列茨基等地区的争端;俄罗斯与爱沙尼亚之间关于普斯科夫州的楚德湖和纳尔瓦河地区的争端;塔吉克和乌兹别克之间关于撒马尔罕和布拉市的归属问题的争端等等。这类民族矛盾最典型的是南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共和国之间围绕纳戈尔诺—卡拉巴赫自治州的归属问题而出现的武装冲突。1987年秋,阿境内主要由亚美尼亚族组成的纳卡州认为本民族遭受歧视而提出脱离阿塞拜疆共和国、加入亚美尼亚共和国的要求,得到亚美尼亚的全力支持而遭到阿塞拜疆的坚决拒绝。阿塞拜疆人涌入纳卡州,与当地的亚美尼亚人发生暴力冲突,造成26名亚美尼亚人和6名阿塞拜疆人死亡,近200人受伤的流血惨案。苏联中央政府调动军队制止了冲突。1988年3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拒绝亚美尼亚的要求,同年7月12日,纳卡州苏维埃投票决定脱离阿塞拜疆共和国,苏联中央政府和阿塞拜疆均不予认可。此后,阿、亚两族之间的敌对活动不断升级,冲突亦蔓延至其他城市。1990年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宣布部分冲突严重的地区处于紧急状态,并派苏军和内务部队赶赴当地恢复和维持秩序。此后局势非但没有根本好转,矛盾反而加深。1991年苏联解体后,纳卡州归属问题遂成为阿、亚两个独立共和国之间的争端。表面上看,这属于领土之争,而实质上,围绕这一问题的矛盾却发展为把矛头指向中央、反对苏维埃、要求退出联盟的政治斗争,而且,南高加索地区的民族冲突具有一个显著特点即采取了武装暴力的方式。
四是加盟共和国与联盟中央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表现为加盟共和国争取自主权和要求独立。最为突出的是波罗的海沿岸的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个加盟共和国。这三国虽是小国,但地处战略要冲,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与北欧国家相近,在历史、文化、宗教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根据1939年8月23日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及秘密议定书而并入苏联版图的。并入苏联后,由于受全国政治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各共和国之间“平调”政策的影响,三国发展缓慢,与北欧诸国的水平相差甚远。因此,三国认为,并入苏联给他们造成巨大不幸。于是从1987年起,每年的8月23日三国民族主义者都在各自的首都举行大规模集会游行,打出以前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旗帜,谴责苏德条约及其秘密议定书导致了苏联对当时独立的三个共和国的占领,要求更多的自主权,直至脱离苏联。1989年8月23日,这三国利用苏德条约签订50周年之际,举行了有百万人参加的“波罗的海之路”的示威活动,示威者手拉手组成了连接三国主要城市,长达650公里的人链,表明脱离苏联而独立的决心,煽动起十分激烈的民族主义情绪。波罗的海地区民族主义运动的特点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而且三国协调行动、步调一致,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不过斗争的方式与前述纳卡问题不同,没有发生武装冲突,而是以集会、示威、游行、立法等和平途径为主。
二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民族问题,而只有当这些问题尖锐激化到无法解决的地步才会危及社会的稳定甚至国家的统一。苏联也不例外。那么,是什么原因使苏联民族问题激化并进而导致了联盟的解体?不少学者认为,其源盖出于戈尔巴乔夫推行错误的改革和国际反动势力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笔者认为,比较而言,下列因素更为重要。
(一)背离联邦制原则,实行高度中央集权制,加深了各共和国与联盟中央的矛盾。苏联的国家体制采用以民族为特征的联邦制。1922年12月30日苏联成立时由俄罗斯联邦、南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4个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组成,这4个加盟共和国是以一个主体民族的名称来命名的。1924~1940年,苏联发展成为16个加盟共和国,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1991年苏联解体时是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哈萨克、乌兹别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阿塞拜疆、亚美尼亚、格鲁吉亚、摩尔多瓦、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这15个加盟共和国的国名也都是以一个主体民族的名称来命名的。苏维埃联邦制是列宁的一大创造。十月革命前,列宁一直坚持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应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单一制国家,他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采用联邦制是历史的倒退,因而反对建立联邦制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由于国内外出现十分尖锐和复杂的形势,列宁改变了原来的主张,转而认为建立各苏维埃共和国联合统一的联邦制国家是适宜的。因为列宁看到,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过程中,被压迫民族表现出独立自主的强烈愿望,建立了各自独立的苏维埃共和国。在此情况下,若再坚持建立民主集中制的共和国就易使少数民族产生误解和不信任,加之协约国为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进行了联合武装干涉,如不建立各民族联合统一的联邦制国家,就有被敌人各个击破的危险。需要指出的是,在实行联邦制的条件下,列宁还特别强调两点:其一,为体现社会主义民族平等,各苏维埃共和国应以完全平等的主权国家自愿联合组成苏维埃共和国联盟,各共和国实行民族自决,有加入和退出联盟的权利。其二,联邦制是向民主集中的单一制国家的过渡形式。
但从斯大林开始的苏联领导人却片面理解列宁的联邦制思想,把建立联邦制国家看成仅仅是为解决当时复杂民族问题的权宜之计,利用列宁关于联邦制是向集中制过渡形式的观点作为实行中央高度集权体制的依据,从而背离了联邦制原则。从表面上看,1924年、1936年和1977年的苏联宪法均重申了苏联成立宣言和联盟条约的精神,明确规定苏联是各主权苏维埃民族共和国的联盟,苏联保护加盟共和国的主权国家地位,加盟共和国独立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利(典型的是联合国成立时,乌克兰、白俄罗斯也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并且长时间在联合国派有外交代表),并可以自由退出苏联。这种双重主权国家的规定,在世界上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似乎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权限很大。而实际上,从1922年至 20世纪80年代末,没有一个加盟共和国可以自由退出苏联,而加入苏联的共和国也不全是自愿的,如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三国以及完整的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达维亚三国加入苏联就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至于宪法赋予加盟共和国所享有的独立行使经济、财政、内务、司法、文化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检查监督和民族事务等方面的权利,也几乎是有名无实的。因为,列宁去世后,斯大林违背了列宁坚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逐步加强了个人集权地位,形成了党内高度集中的领导体制。同时,斯大林又把党和国家混为一谈,党政不分,以党代政,把党内高度集权集中的组织领导体制推行到国家体制上,形成了高度集权集中的国家体制。
后来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改革,但并没有改变斯大林时期形成的党和国家高度集权集中的体制。在这种体制下,联邦制原则名存实亡。在经济上,联盟中央通过由它直接管理的联盟部及联盟——共和国部,控制了共和国的绝大多数企业和资产。如斯大林时期,联盟部所属企业占全苏工业总产值的89%,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只占11%;赫鲁晓夫时期的联盟部及联盟——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97%,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3%;勃列日涅夫时期的联盟部及联盟——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94%,共和国部所属企业占6%。更有甚者,共和国连修建200张病床以上的医院或投资400万卢布以上的项目的权利都没有,而联盟中央在共和国修建新项目都可以不经共和国批准,也不同共和国商量。这不但造成经济发展结构不合理,使共和国利益受到损害,而且极大地挫伤了共和国的积极性。这种僵化而非弹性的管理体制从根本上讲不利于苏联的存在和发展,因为它把大多数加盟共和国推向一个非此即彼的尴尬境地:要么是被强行地留在苏联,要么是一有机会就彻底挣脱联盟。而且不管多么有名无实,苏联的成立宣言、联盟条约以及历次宪法所宣布和赋予的各民族享有自决权及各加盟共和国主权国家地位与自由退盟权,还是为民族分离和独立运动提供了合法理论依据,从而导致联盟的解体。
(二)在理论上,超越社会发展阶段,过早地宣布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导致民族关系中的消极现象日益增多。历史实践表明,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制度从建立到完全实现社会主义理想,需要经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加之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也需要逐步发展与完善,这就决定了在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也将长期存在。
列宁之后的苏联历届领导人对民族问题的认识,都未能达到列宁所达到的高度,他们在民族理论上一直存在“左”的倾向,这同苏联领导人对社会发展阶段的认识有密切联系。他们总是抱有不切国情的超前认识,不是盲目地宣布苏联建成了社会主义或进入了发达社会主义,就是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而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民族进程与社会进程是同步的,因而民族问题必然随着社会进入高级阶段而不复存在。具体而言,1936年斯大林宣布苏联已经消灭了剥削阶级,建成了社会主义,不久,联共(布)十八大进一步宣布,苏联已完成了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从社会主义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阶段。因此,在民族问题上,斯大林认为“制造民族纠纷的主要势力即剥削阶级已被消灭,培植民族互不信任心理和燃起民族主义狂热的剥削制度已被消灭”,“真正兄弟合作的关系”已建立起来了,“苏联各民族和种族,在全国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方面都享有同等的权利,所以根本谈不到民族权利会受到损害。”甚至认为苏联各民族“已经在完全平等的基础上,以一种坚固的友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苏联“已经成为全世界真正民族平等与合作的榜样和典范”。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1961年赫鲁晓夫宣布20年基本建成共产主义,在这个条件下,“苏联已经解决了人类世世代代所关心的,而资本主义世界直到现在仍然尖锐的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即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因为“在苏联已经形成了具有共同特征的不同民族人们的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同样,1967年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经建成发达社会主义,正在向共产主义转变,因而“民族问题彻底地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可见,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苏联民族问题状况都作出了错误的估计。就连提出各种新思维的戈尔巴乔夫也未能跳出上述观念的圈子,在其《改革与新思维》一书中很少论及民族问题,在民族理论上基本步了前任之后尘。在苏共二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戈尔巴乔夫强调指出:“苏联已经一劳永逸地消灭了各种形式和表现的民族压迫和民族不平等。各民族人民牢不可破的友谊,对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尊严的尊重已得到确立,并已进入亿万人的意识之中。苏联人民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和族际主义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由一致的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和政治目标结成的。”正是由于苏联领导人对本国民族关系发展状况的错误估计,忽视民族问题的普遍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因而苏共总是对实际存在的各种民族问题熟视无睹,报喜不报忧;总是强调各民族的共性而无视其个性,人为地加快各民族接近和融合的进程。这样,旧的民族问题被人为地掩盖起来,得不到及时解决,而新的问题又积累下来,新旧矛盾交织,一旦总爆发就必然危及国家统一。
(三)民族政策失误引起族际关系紧张。正确的民族政策是建立在对民族关系状况及各民族间主要矛盾的正确估计和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列宁之后的历届苏联领导人对苏联民族问题的解决估计太高,严重脱离实际,因此在民族政策上必然会出现一系列失误。苏联民族政策失误主要表现在用阶级斗争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和维护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两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与阶级、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是两类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将其完全等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民族问题一般属于人民内部性质的矛盾,只能通过宣传、教育、疏导、协调等方法妥善加以解决。然而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却忽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区别,混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民族矛盾和民族纠纷归结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把任何谋求本民族利益的努力不加分析地斥之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以阶级斗争的方式处理民族问题。30年代初,苏联不顾少数民族的特殊性,强制实行农业集体化,使哈萨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和高加索等地的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因饥荒而死亡500~900万人,引起当地人民的不满和反抗,斯大林将他们打成民族主义危险分子,流放和镇压了大批农民和富农。1934年1月,斯大林在联共(布)十七大总结报告中明确提出,苏联国内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民族纷争的实质是阶级斗争。他认为民族主义与机会主义一样是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特别是在大清洗运动期间,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多数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因所谓“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罪名而遭到清洗和镇压。如1937~1938年间,乌克兰、白俄罗斯、吉尔吉斯、亚美尼亚等共和国党中央第一书记皆被处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局成员全部被杀;1937年5月,出席格鲁吉亚共产党十大的644名代表,会后不久竟有86%被捕、流放或遭监禁。卫国战争时期,借口某些少数民族中有人“与法西斯勾结而背叛祖国”,就把克里米亚鞑靼人、德意志人、麦斯赫特土耳其人等 11个弱小民族的大约500万人赶出其世代居住地,强制其迁往中亚和西伯利亚等条件艰苦的地方,其中有几个民族在赫鲁晓夫时期恢复了名誉,返回家园,恢复了自治,而另3个民族,后来虽也恢复了名誉,但未允其重返家园,恢复自治,因而留下动乱的根子。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当政时期,仍然坚持民族矛盾的实质是阶级矛盾的观点,并且认为国内民族主义活动是国际阶级斗争的反映。因而将各共和国内不满苏共政策、要求扩大自主权以及歌颂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干部和知识分子统统当成资产阶级分子,大加批判或监禁,把不满和反抗的少数民族作为社会主义的阶级敌人进行打击和镇压。用阶级斗争方式处理民族问题,其结果是在民族关系中人为地制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把属于各民族间的内部矛盾人为地转化为敌我矛盾,造成长期阶级斗争扩大化,严重伤害了这些民族的感情,加深了民族关系危机,助长了民族分离倾向。
大俄罗斯民族沙文主义作为旧时代的糟粕,在社会主义的苏联建立以后理应予以清除。列宁坚决反对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潮,如大俄罗斯主义和各种地方民族主义,他要求着重反对大俄罗斯主义。列宁多次强调指出,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是妨碍实现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主要危险,因此,他宣布“要同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决一死战。”但列宁之后的苏联历届领导人都忽视了列宁的教导,虽然他们一直笼统强调反对民族主义,但实际上着重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维护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传统。
第一,歪曲沙皇征服少数民族的历史,把沙俄的侵略扩张说成是应少数民族的“请求”,是少数民族的“自愿归并”,沙皇给被征服民族带来“文明与进步”,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他们认为在二次大战中苏联恢复西白俄罗斯和西乌克兰等地区,强制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和摩尔多瓦四国加入苏联,收复库页岛及千岛群岛,“这样的边界最符合苏联历史的真实”。在斯大林看来,凡沙俄帝国占领过的领土都应该是苏联的领土,强占这些地方是恢复苏联“合理的边界”。这实际上违背了苏联成立之初列宁制定的关于不允许划分势力范围的对外政策原则。
第二,任意吹捧俄罗斯民族是苏联的伟大民族和领导民族,无视其他民族的地位与贡献。如他们宣称俄罗斯是各共和国联合成统一国家的“中心”,吹捧俄罗斯是“苏联各民族的领导力量”“是苏联各民族的母亲”,“是俄罗斯人帮助其他民族克服了几百年的经济和文化落后状况”。甚至在1989年9月苏共民族政策纲领中仍坚持要以俄罗斯为中心建立新联盟国家,继续强调“俄罗斯过去和现在都是整个联盟国家的凝聚力量,对于克服民族地区的落后状况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第三,俄罗斯人在政治上享有特权。1923年6月,按斯大林在全苏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选举原则,苏联中央执行委员会由350名代表组成,其中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代表为280名,占80%,而其他3个共和国代表只有70名,仅占20%。在历届苏联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和执行机关中,虽然各民族共和国都有一定比例的代表参加,但历届国家元首则大多为俄罗斯人,历届苏联政府首脑除斯大林和赫鲁晓夫外都是俄罗斯人,至于联盟中央政府各部委主要领导职务也大多由俄罗斯人担任。在实际上直接掌控国家最高权力的苏共中央领导机关中,虽有少数非俄罗斯人参加,但除斯大林外,其余各届苏共中央最高领导职务均由俄罗斯人担任。典型的例证是,安德罗波夫为首的10人组成的中央书记处全部是俄罗斯人;各主要民族共产党员占全体党员总数的比例分别为:俄罗斯59.8%、乌克兰16.02%、白俄罗斯3.76%、乌兹别克2.31%、哈萨克1.94%、格鲁吉亚1.68%、阿塞拜疆1.65%、亚美尼亚1.51%、摩尔达维亚 0.53%。上述做法,严重违背了各共和国和各民族平等的原则。
第四,强制推广俄语并作为苏联的国语,歧视少数民族语言。语言是民族的主要特征之一。在多民族国家里,语言政策是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反对对任何民族语言的任何歧视和限制,不允许任何民族语言享有任何特权,认为如果把一个大民族的语言强加给其他民族,势必造成人为地实行民族同化政策。列宁指出:“谁不承认和不维护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不同一切民族压迫或不平等现象作斗争,谁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甚至也不是民主主义者。”他坚持民族语言平等,反对强行推广俄语,他指出:“用棍棒强迫”其他民族学习俄语,其后果只能是“使伟大而有力的俄罗斯语言难以为其他民族集团所接受,主要是会加深敌对情绪,造成无数新的摩擦,增加不和和隔膜等等。”但列宁之后的历届领导人都违背民族平等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强制推广俄语,力图使俄语成为各共和国国语。据统计,1986年苏联出版发行各种书籍22亿册,其中俄文书籍占86%,而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书籍仅占14%(少数民族人占全苏人口49.2%)。有几十个小民族的语言和文化处于消失的边缘。
几十年来,列宁之后的苏联领导人纵容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做法,严重破坏了民族平等原则,事实上使俄罗斯处于联盟中央领导地位,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享有特权,而其他少数民族则处于附属的“次等民族”地位。民族不平等现象的长期存在,激发了少数民族对联盟中央和大俄罗斯民族主义的严重不满情绪,非俄罗斯民族的民族主义普遍存在。这两种民族主义互为因果,成为苏联解体的关键因素。

波罗的海(Baltic Sea)是中欧和北欧之间的陆间海,海域横贯北纬53度至北纬66度,东经10度至东经30度,介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部分、欧洲大陆和芬兰诸岛之间。波罗的海的沿岸地区是波罗的地区。 不过在波罗的海91米海底发现的“UFO残骸”,是否是高级生命体留下的呢?

这件事的起源,就是国外的一支科学团队,他们在波罗的海海底91米的地方,通过声呐探测器的图像,发现了一个不明的碟状物体。由于声呐捕捉到的图像并不会非常的清晰,不过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金属状物体,目测直径大约有60米长,还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有人就表示,这很有可能是外星人的飞船,飞到这里的时候,坠毁导致的。从现今流传的很多图片里,我们可以一窥传说中UFO的真实样貌,这个当时讨论热度极高的话题,很快就有专家站出来辟谣,称这些照片都经过PS后期处理,而真实照片,其实只有两张。

不过有人表示,这极有可能是一组巨石阵。不过值得我们注意到的是,这个不明飞行物并不是我们传统印象中,圆盘形的,不过声呐的图像由于清晰度及其有限,所以我们不能光凭借几张图片,就可以妄下结论说它是圆形的了,实际上,是因为很多人都在说它是圆的,也就变成圆的这种说法了。

这个事情截止到目前都没有研究完全,因此这个事件也就越传越迷糊了,也就越成了一个谜团。

那么,波罗的海91米海底的“UFO残骸”是高级生命体留下的吗?这个真的是UFO吗?

答案是否定的。

声呐作为一种声学的探测设备,主要就是利用声波在水中传播的衰减较为小,因此主要用途就是对水下的目标,进行探测、分类、定位和跟踪,然后再通过电声转换和信息处理达到探测的目的。

声呐技术已经存在了100多年的历史,因此来说,这项技术已经非常的成熟了。然而仅仅靠声呐的探测,还是不足以证明这个物体的真伪。

毕竟我们单单从地质学上看,这个图像所显示的东西,也几乎不可能是外星飞船的残骸,更有可能是枕状玄武岩。这种岩石一般就是接近于圆形,而这种结构一般来说,也并不常见。

而最大的可能,就是一个沉积物,或是很多岩石的堆积而已,更有可能只是渔人的渔网,是不是有点大失所望呢?

当然,地球外存在着某个文明一定是必然的,但两个文明能够相遇,确实非常极其的微乎其微,毕竟宇宙太过于广阔,是人类无法想象的天文数字,到目前为止,科学家的证明的可观测宇宙的直径,可是有将近20万光年,而太阳距离我们,也只有4.22光年。

波罗的海三国是指爱沙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三国。这三国被沙俄吞并了近百年,虽然一战后短暂独立,但很快就走上了社会主义,而加入了苏联,成为了加盟共和国之一。

从实力上讲,这三个国家都不强,完全就是小国罢了。就算讲到历史,也就其中的立陶宛曾经辉煌过而已。

可是,在苏联即将解体之际,这三个国家竟然率先就单方面宣布从苏联独立了,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说了,这是因为这三国加入苏联时间太晚,历史上也有诸多恩怨。如果这样说的话,那这一类的国家可不少,绝不是波罗的海三国而已。

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原因之一。波罗的海三国都是在沙俄的扩张浪潮中,就被无情的吞并了。但是,不管国家大小,在历史进程中,早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性,不管是语言、文化还是宗教,都和沙俄有着不小差距。

所以波罗的海三国,其实包含着其他被侵略的国家,对苏联的认同感较低。

况且,不管是沙俄还是苏联时代,始终坚持“大俄罗斯主义”。而民族情绪最为强烈的就是波罗的海国家,他们对于俄罗斯人根本没有任何好感,始终反对俄罗斯人移民。

在50到60年代,波罗的海三国的小规模公众事件,比如反苏涂鸦或使用民族色彩标志等等行为屡见不鲜。

可以说波罗的海三国反对苏联的声音,始终贯穿这个时代。

除了民族、宗教不同所带来的的离心力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经济。

波罗的海三国,地盘确实不大,但与中亚等地相比,经济优势比较明显。这里面很大一部分是历史因素。

三国属于欧洲,自然受到了欧洲的巨大影响,尤其是近代以来,日渐发达的经济,肯定会波及波罗的海三国。

并入苏联后,受苏联政策以及各加盟国之间“平调”的影响,三国逐渐发展缓慢,与欧洲各国的差距越来越大。可是,就算这样,在苏联境内,经济还算是可以的,而苏联政府甚至时常让其接济其他加盟共和国。

上世纪80年代,苏联陷入了困境,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了,在这种情况下,民族主义势力觉醒。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没有任何改变,反而让苏联进一步陷入泥潭,不能自拔。这就给了波罗的海三国机会。

由波罗的海三国200万人民组成的“人链”震惊了当时世界。而苏联政府在之后的步步退让,让波罗的海三国离心力越来越强,并勇敢的走出了第一步。

这一下,潘多拉的盒子打开了,各个加盟共和国纷纷效仿,就连俄罗斯境内很多自治共和国也要求独立。

苏联在这个过程中,感到力不从心,只能走向解体。

波罗的海位于哪里

波罗的海位于哪里

  • 波罗的海位于哪里
  • 求波罗的海介绍
  • 波罗的海有什么特征
  • 波罗的海有哪些特征
  • 波罗的海的特点是什么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 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波罗的海被西欧各国(如英国,丹麦,德国,荷兰等)称之为东海,而被东欧的爱沙尼亚称为“Lnemeri”,亦即西海之意。


波罗的海的四周几乎被陆地环抱,丹麦和挪威之间、丹麦和瑞典之间,以及丹麦境内的一系列海峡,就成为从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必经水道。这些海峡是:斯卡格拉克海峡、卡特加特海峡、松德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和小贝尔特海峡。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一个内海,是大西洋的属海,面积约四十二万平方公里。波罗的海沿海的七个国家:丹麦、瑞典、西德、东德、波兰、苏联和芬兰共享一条航海要道。苏联西部一些港口吞吐的货物,有百分之四十要通过波罗的海。对西欧国家和芬兰、瑞典、丹麦等国家来说,波罗的海是连接北海,通往大西洋的这条西方“海上生命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国家的出口货物从这里运往英国、北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同时它们所需要的大量石油、原料又是从这条航线源源运回本国的。据统计,在西德的北部港口,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条船进出。
中国与北欧国家虽相距万里,但是,相互之间早有经济和文化往来。中华绒螯蟹在二十世纪初就出现在德国汉堡,三十年代又在丹麦、荷兰、比利时、法国、英国、瑞典、芬兰等国家的海域、内河中出现。据欧洲人士分析,中华绒螯蟹幼蟹最初是潜入到停泊在中国吴淞口的轮船的蓄水舱里带到北海中去的。这些幼蟹就在北海安家落户、大量繁衍,并通过丹麦诸海峡、多佛尔海峡、莱因河、泰晤士河等水道,到达波罗的海等水域。如今,这些中国蟹早已忘却了自己的故乡,但是,中国与西欧、北欧国家的友好往来却日益增加。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它的四周几乎被陆地环绕,只有西部通过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洛拉克海峡等与北海相通。

波罗的海原是冰河时期结束时斯堪的纳维亚冰原溶解所形成的一片汪洋的一部分,大水向北极退去,地面下陷部分积贮的水域形成此海。

波罗的海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相当于我国渤海面积的5倍。它的最深处位于瑞典东南海岸与哥特兰岛之间,水深超过459米。它的海底有被浅脊隔开的许多海盆。

波罗的海是北欧的重要航道,它通过北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连,沿岸较大的港口有圣彼得堡、斯德哥尔摩、罗斯托克等。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是世界上海水含盐度最低的海,这个海是最后一次冰期结束,冰川大量融化后形成的。波罗的海的海水较浅,它与外海海水很少交换,又有大小250条河流注入,再加上气候寒冷,蒸发特别慢,因而成了含盐度最低的海。其海水含盐只有7‰~8‰,大大低于世界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5‰),波罗的海各个海湾的含盐度更低,只有2‰左右。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它的四周差不多都被陆地所环绕,只有西部通过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和斯卡洛拉克海峡等与北海相通。

波罗的海是北欧重要的航道,它通过北海——波罗的海运河与白海相通,通过列宁伏尔加河——波罗的海水路与伏尔加河相连,沿岸较大的港口有圣彼得堡,斯德哥乐摩、罗斯托克等。但其北部和东部海域每年通常有一段不利于航运的冰封期。

波罗的海的特点是波罗的海是世界上盐度最低的海,位于北欧。长1600多公里,平均宽度190公里,面积42万平方公里,总贮水量达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水深一般为70-100米,平均深度为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深459米。

波罗的海得名于芬兰湾沿岸从什切青到的雷维尔的波罗的山脉,长1600多千米,平均宽度190千米,面积42万平方千米,总贮水量2.3万立方千米,是地球上最大的半咸水水域,相当于我国渤海面积的5倍。波罗的海是个浅海。深70~100米,平均深度只有55米,最深处哥特兰沟459米。

菠萝的海的特点

波罗的海是欧洲北部的内海、北冰洋的边缘海、大西洋的属海。世界最大的半咸水水域。在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与欧洲大陆之间。从北纬54°起向东北展伸,到近北极圈的地方为止。长1,600多公里(1,000哩),平均宽度190公里(120哩),面积42万平方公里(16万平方哩)。

波罗的海位于北纬54°~65.5°之间的东北欧,呈三岔形,西以斯卡格拉克海峡、厄勒海峡、卡特加特海峡、大贝尔特海峡、小贝尔特海峡、里加海峡等海峡和北海以及大西洋相通。波罗的海四面几乎均为陆地环抱。

整个海面介于瑞典、俄罗斯、丹麦、德国、波兰、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9个国家之间。向东伸入芬兰和爱沙尼亚、俄罗斯之间的称芬兰湾,向北伸入芬兰与瑞典之间的称波的尼亚湾。


相关tag:波罗的海是内海吗
标签:苏联   俄罗斯   三国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4汽车车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4che.com/qc/6175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