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秋出狱是哪一章?战尊出狱的电视剧叫什么 ♂
叶清秋出狱是哪一章?战尊出狱的电视剧叫什么叶片泵结构图(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
叶片泵结构图(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 叶片泵的种类
-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是怎样的
- 请问这都是什么泵,从外观上怎么区分叶片泵,柱塞泵和齿轮泵
- 双作用叶片泵与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在结构上有何区别
- yb型双作用定量叶片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 单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 什么是叶片泵
- 供油系统工作原理
- 叶片泵的结构零件名称
工作原理:
叶片泵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和压力油的作用下,尖部紧贴在定子内表面上。这样两个叶片与转子和定子内表面所构成的工作容积,先由小到大吸油后再由大到小排油,叶片旋转一周时,完成一次吸油与排油。
双作用叶片泵的瞬时流量是脉动的,当叶片数为4的倍数时脉动率小。为此,双作用叶片泵的叶片数一般都取12或16。
叶片泵使用的注意事项:
1、泵转向改变,则其吸排方向也改变叶片泵都有规定的转向,不允许反。因为转子叶槽有倾斜,叶片有倒角,叶片底部与排油腔通,配油盘上的节流槽和吸、排口是按既定转向设计。可逆转的叶片泵必须专门设计。
2、叶片泵装配的配油盘与定子用定位销正确定位,叶片、转子、配油盘都不得装反,定子内表面吸入区部分最易磨损,必要时可将其翻转安装,以使原吸入区变为排出区而继续使用。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比齿轮泵更复杂,但它具有工作压力更高、流量脉动更小、运行稳定、噪音更低、使用寿命更长等优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专业机床、自动线等中低压液压系统。叶片泵分为单作用叶片泵(最大工作压力为7.0兆帕的变量泵)和双作用叶片泵(最大工作压力为7.0兆帕的固定泵)。单作用叶片泵的结构和原理定子有一个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之间有一个偏心距。叶片安装在转子槽中,可以在槽中移动。当转子旋转时,叶片由于离心力而紧靠定子的内壁,从而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的配油盘之间形成几个密封的工作区域。当转子以图中所示的方向旋转时,叶片逐渐向外延伸,并在叶片之间形成工作空间。在图的左边部分,叶片逐渐被定子内壁压入槽内,工作空间逐渐缩小,油从压油口压出,即压油腔。吸油室和油压室之间有一个油封区,将吸油室和油压室隔开。叶片泵转子旋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吸油和加压,所以称为单作用叶片泵。
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
叶片泵的结构较齿轮泵复杂,但其工作压力较高,且流量脉动小,工作平稳,噪声较小,寿命较长,所以被广泛应用于专业机床、自动线等中低压液压系统中。叶片泵分单作用叶片泵(变量泵,最大工作压力为7.0Mpa)和双作用叶片泵(定量泵,最大工作压力为7.0Mpa)。
单作用叶片泵
结构和原理
定子具有圆柱形内表面,定子和转子间有偏心距e,叶片装在转子槽中,并可在槽内动,当转子回转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叶片紧靠在定子内壁,这样在定子、转子、叶片和两侧配油盘间就形成若干个密封的工作区间,当转子按图示的方向回转时,在图的右部,叶片逐渐伸出,叶片间的工作空间逐渐增大,从吸油口吸油,这就是吸油腔。在图的左部,叶片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工作空间逐渐减小,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这就是压油腔。在吸油腔和压油腔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吸油腔和压油腔隔开,叶片泵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空间完成一次吸油和压油,故称单作用叶片泵。
叶片泵
叶片泵特点: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行平稳,噪声小;工作压力高,容积效率也高,单作用叶片泵易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叶片泵因转子所受径向液压力平衡,使用寿命长;但是叶片泵自吸能力差,对油液污染较敏感,叶片容易被杂质卡死,工作可靠性差;结构复杂,对制作精度要求较高,造价高。
齿轮泵
齿轮泵特点:①结构简单,价格便宜;②工作要求低,应用广泛;③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间槽组成了许多固定的密封工作腔,只能用作定量泵;④质量轻、工艺性好、价格便宜、自吸力强、对油液污染不敏感、转速范围大、能耐冲击性负载,维护方便、工作可靠;⑤径向力不平衡、流动脉动大、噪声大、效率低,零件的互换性差,磨损后不易修复,不能做变量泵用。
适用范围:一般输送润滑性质的液体,如石油部门输送燃料油和润滑油;在机械行业中用于速度中等,作用力不大的液压系统以及润滑油系统中作为辅助油泵;在化工行业中可用于输送如尼龙、聚乙烯、聚丙烯和其他熔融树脂等高黏度物料。
参考帕特的网站介绍
30种常见水处理泵的工作原理动态图
1、从底部油槽和吸油腔的设置来看,在限压式变量叶片泵中,压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油槽和压油腔相通,吸油腔一侧的叶片底部油槽和吸油腔相通,这样,叶片的底部和顶部所受的液压力是平衡的。这就避免了双作用叶片泵在吸油区的定子内表面出现磨损严重的问题。
2、从叶片的倾角来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倾角的倾斜方向正好与双作用叶片泵相反,这是因为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叶片上下压力是平衡的,叶片在吸油区向外运动主要依靠其旋转时的离心惯性作用,根据力学分析,这样的倾斜反向更有利于叶片在离心惯性作用下向外伸出。
3、从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上看,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结构复杂,泄漏大,径向力不平衡,噪音大,容积效率和机械效率都没有双作用式叶片泵高,最高调定压力一般在7MPa 左右。但它能按负载大小自动调节流量,功率利用合理,可减少油液发热。
扩展资料:
1、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由定子和内环、转子的外圆和左、右配流盘组成的密闭容积被叶片分割为四部分。当传动轴带动转子旋转时,位于转子叶片槽内的叶片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甩出,紧贴定子内表面随转子旋转。定子的内环由两段大半径圆弧(圆心角为1)、两段小半径圆弧(圆心角为2)和四段过度曲线(范围角为)组成。
因为存在半径差,因此随着转子顺时针方向旋转,分割的两部分密闭容积减小;另外的两部分密闭容积增大。容积减小时受挤压的油液经配流盘上的压油窗口排出,容积增大时形成真空,油箱的油液在大气作用下经配流盘的吸油窗口吸油。
2、限压式变量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限压式变量叶片泵能借助输出压力的大小自动改变偏心距e的大小来改变输出流量。当压力低于某一可调节的限定压力时,泵的输出流量最大;?压力高于限定压力时,随着压力增加,泵的输出流量线性地减少。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液压变量泵(马达)变量调节原理与应用
百度百科——叶片泵
YB-40
型双作用叶片泵的简介及参数的计算
液压泵是依靠泵的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变化来实现吸油和压油的,
因而称之为
容积式泵。
容积式泵的流量大小取决于密封工作腔容积变化的大小和次数。若不计泄
漏,则流量与压力无关。
液压泵的分类方式很多,它可按压力的大小分为低压泵、中压泵和高压泵;
也可按流量是否可调节分为定量泵和变量泵;
还可按泵的结构分为齿轮泵、
叶片
泵和柱塞泵,
其中,
齿轮泵和叶片泵多用于中、
低压系统,
柱塞泵多用于高压系
统。
1.1 YB-40
型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
它的作用原理和单作用叶片泵的原理相似,
不同之处只在于定子表面是由两
段长半径圆弧、
两段短半径圆弧和四段过渡曲线八个部分组成,
且定子和转子是
同心的。
在图示转子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
密封工作腔的容积在左上角和右下角
处逐渐增大,为吸油区;在左下角和右上角处逐渐减小
,
为压油区;吸油区与压
油区之间有一段封油区把它们分开。
这种泵的转子每转一转,
每个密封工作腔完
成吸油和压油动作各两次,
所以称为双作用叶片泵。
泵的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
区是径向对称的,作用在转子上的液压力径向平衡,所以称为平衡式叶片泵。
定子内表面近似为椭圆柱形,该椭圆形由两段长半径
R
、两段短半径
r
和四
段过渡曲线所组成。
当转子转动时,
叶片在离心力和
(建压后)
根部压力油的作
用下,
在转子槽内作径向移动而压向定子内表面,
由叶片、
定子的内表面、
转子
的外表面和两侧配油盘间形成若干个封闭空间,
当转子按图示方向旋转时,
处于
小圆弧上的密封空间经过渡曲线而运动到大圆弧的过程中,
叶片外伸,
密封空间
的容积增大,
要吸入油液;
在从大圆弧经过渡曲线运动到小圆弧的过程中,
叶片
被定子内壁逐渐压进槽内,
密封空间容积变小,
将油液从压油口压出,
因而,
当
转子每转一周,
每个工作空间要完成两次吸油和压油,
这种叶片泵由于有两个吸
油腔和两个压油腔,
并且各自的中心夹角是对称的,
所以作用在转子上的油液压
力相互平横,
因此双作用叶片泵又称为卸荷式叶片泵,
为了要是径向力完全平衡,
密封空间数(即叶片数)应当是双数。
YB-40
型双作用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如图
1-1
所示,
定子内表面近似椭圆,
转
子和定子同心安装,
有两个吸油区和两个压油区对称布置。
单作用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及配流配等主要零件组成。定子由耐磨材料制成。转子上开有叶片槽,叶片安装在叶片槽中,可在其中滑动。转子与定子偏心布置,偏心距为e,且两侧有配流盘紧密贴合。当电动机带动转子旋转时,叶片靠离心力或弹簧力或液压力的作用下紧贴定子内表面。这样,就在定子、转子、叶片及配流盘之间形成若干个密封工作容积。当转子按图示方向转动时,右侧叶片逐渐向外伸出,叶片间的密封容积逐渐增大,形成局部真空,油液经配流盘上吸液窗口(图中虚线所示)从泵的吸液口吸入;在转子的左侧,叶片在定子作用下被迫缩回,叶片间的密封容积逐渐缩小,油液从配流盘上的排液窗口排出,转子每转一周,每个工作容积各完成一次吸、排液,故名为单作用叶片泵。单作用叶片泵的偏心距e是可以改变的。改变e的大小即可改变泵的排量。如果偏心方向改变,泵的吸排液方向也随之改变。为使排液区的叶片两端所受压力平衡,以便在离心力作用下从转子槽中顺利滑现而贴紧定子表面,通常使这些叶片槽底部与排液腔相通;而位于吸液区的各叶片槽底部则与吸液腔相通,以避免这些叶片端部与定子压得过紧,从而减轻它们的磨损。单作用叶片泵一侧是低压,一侧是高压,泵轴和轴承要承受很大的径向载荷。因此,单作用叶片泵也称为非平衡式叶片泵,这一缺点限制了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压力的提高。
叶片泵叶片泵的特点:输出流量比齿轮泵均匀,运行平稳,噪音小;工作压力高,容积效率高,单作用叶片泵易于实现流量调节,双作用叶片泵由于转子上径向液压的平衡,使用寿命长;但叶片泵自吸能力差,对油液污染敏感,叶片容易被杂质卡住,工作可靠性差;结构复杂,制造精度要求高,成本高。齿轮泵齿轮泵特点: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工作要求低,应用广泛;端盖与齿轮的齿槽形成许多固定的密封工作室,只能作为定量泵使用;重量轻,工艺性好,价格低,自吸性强,对油污不敏感,转速范围大,耐冲击负荷,维修方便,工作可靠;径向力不平衡,流量脉动大,噪音大,效率低,零件互换性差,磨损后难以修复,不能作为变量泵使用。适用范围:一般的润滑液体运输,如石油部门的燃料油、润滑油运输;在机械行业用作中速、小力的液压系统和润滑油系统中的辅助油泵;可用于化工行业输送尼龙、聚乙烯、聚丙烯等高粘度物料及其他熔融树脂。
近代所使用的自动变速器都离不开液压系统,而液压系统的液压油是由供油系统所提供的,因此,供油系统是汽车自动变速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一)供油系统的基本组成及作用
供油系统的结构组成,因其用途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组成部分基本相同,一般由各分支供油系统、油泵及辅助装置,压力调节装置等部分组成。
供油系统的作用是向变速器各部分提供具有一定油压。足够流量、合适温度的液压油。具体作用是:
(1)给变速器(或偶合器)供油,并维持足够的补偿压力和流量,以保证液力元件完成传递动力的功能;防止变矩器产生的气蚀,并及时将变矩器的热量带走,以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
(2)在一部分工程车辆和重型运输车辆中,还需向液力减速器提供足够流量及温度适宜的油液,以便能适时地吸收车辆的动能,得到满意的制动效果。
(3)向控制系统供油,并维持主油路的工作油压,保证各控制机构顺利工作。
(4)保证换挡离合器等的供油,以满足换挡等的操纵需要。
(5)为整个变速器各运动零件如齿轮、轴承、止推垫片、离合器摩擦片等提供润滑用油,并保证正常的润滑油温度。
(6)通过油料的循环散热冷却,使整个自动变速器的发热量得以散逸,使变速器保持在合理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二)供油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油泵是自动变速器中最重要的总成之一,它通常安装在变矩器的后方,由变矩器壳后端的轴套驱动。在变速器的供油系统中,常用的油泵有内啮合齿轮泵、转子泵和叶片泵。由于自动变速器的液压系统属于低压系统,其工作油压通常不超过2MPa,所以应用最广泛的仍然是齿轮泵。
1、内啮合齿轮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内啮合齿轮泵主要由外齿齿轮、内齿齿轮、月牙形隔板,泵壳、泵盖等组成,液压泵的齿轮紧密地装在泵体的内腔里,外齿齿轮为主动齿轮,内齿齿轮为从动齿轮,两者均为渐开线齿轮;月牙形隔板的作是将外齿齿轮和内齿齿轮隔开。内齿和外齿齿轮紧靠着月牙形隔板,但不接触,有微小的间隙。泵体是铸造而成的,经过精加工,泵体内有很多油道,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有的还有阀门或电磁阀。泵盖也是一个经精加工的铸件,也有很多油道。泵盖和泵体用螺栓连接在一起。
内啮合齿轮泵的工作原理如图1-21所示。月牙形隔板将内齿轮与外齿轮的之间空出的容积分隔成两个部分,在齿轮旋转时齿轮的轮齿由啮合到分离的那一部分,其容积由小变大,称为吸油腔;齿轮由分离进入啮合的那一部分,其容积由大变小,称为压油腔。由于内、外齿轮的齿顶和月牙形隔板的配合是很紧密的,所以吸油腔和压油腔是互相密封的。当发动机运转时,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小齿轮和内齿轮一起朝图中顺时针方向运转,此时在吸油腔内,由于外齿轮和内齿轮不断退出喷合,容积不断增加,以致形成局部真空,将油盘中的液压油从进油口吸入,且随着齿轮旋转,齿间的液压油被带到压油腔;在压油腔,由于小齿轮和内齿轮不断进入啮合,容积不断减少,将液压油从出油口排出。油液就这样源源不断地输往液压系统。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
图1-21 内啮合齿轮泵
1-小齿轮 2-内齿轮 3-月牙形隔板 4-吸油腔 5-压油腔 6-进油道 7-出油道。
油泵的理论泵油量等于油泵的排量与油泵转速的乘积。内啮合齿轮泵的排量取决于外齿齿轮的齿数、模数及齿宽。油泵的实际泵油量会小于理论泵油量,因为油泵的各密封间隙处有一定的泄漏。其泄漏量与间隙的大小和输出压力有关。间隙越大、压力越高,泄漏量就越大。
内啮合齿轮泵是自动变速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油泵,它具有结构紧凑、尺寸小、重量轻、自吸能力强、流量波动小、噪音低等特点。各种丰田汽车的自动变速器一般都采用这种油泵。
2、摆线转子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摆线转子泵由一对内啮合的转子、泵壳和泵盖等组成(如图1-22所示)。内转子为外齿轮,其齿廓曲线是外摆线;外转子为内齿轮,齿廓曲线是圆弧曲线。内外转子的旋转中心不同,两者之间有偏心距e。一般内转子的齿数为4、6、8、10等,而外转子比内转子多一个齿。内转子的齿数越多,出油脉动就越小。通常自动变速器上所用摆线转子泵的内转子都。
图1-22 摆线转子泵
1-驱动轴 2-内转子 3-外转子4-泵壳 5-进油腔 6-出油腔 e-偏心距
发动机运转时,带动油泵内外转子朝相同的方向旋转。内转子为主动齿,外转子的转速比内转子每圈慢一个齿。内转子的齿廓和外转子的齿廓是一对共轭曲线,它能保证在油泵运转时,不论内外转子转到什么位置,各齿均处于啮合状态,即内转子每个齿的齿廓曲线上总有一点和外转子的齿廓曲线相接触,从而在内转子、外转子之间形成与内转子齿数相同个数的工作腔。这些工作腔的容积随着转子的旋转而不断变化,当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内转子、外转子中心线的左侧的各个工作腔的容积由大变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排出。这就是转子泵的工作过程。
摆线转子泵的排量取决于内转子的齿数、齿形、齿宽以内外转子的偏心距。齿数越多,齿形、齿宽及偏心距越大,排量就越大。
摆线转子泵是一种特殊齿形的齿形的内啮合齿轮泵,它具有结构简单、尺寸紧凑、噪音小、运转平稳、高速性能良好等优点;基制点是流量脉动大,加工精度要求高。
3、叶片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叶片泵由定子、转子、叶片、壳体及泵盖等组成,如图1-23所示。转子由变矩器壳体后端的轴套带动,绕其中心旋转;定子是固定不动的,转子与定子不同心,二者之间有一定的偏心距。
图1-23 叶片泵
1-转子 2-定位环 3-定子 4-叶片 A-进油口 B-出油口。
当转子旋转时,叶片在离心力或叶片底部的液压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紧靠在定子内表面上,并随着转子的转动,在转子叶片槽内作往复运动。这样在每两个相邻叶片之间便形成密封的工作腔。如果转子朝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转子与定子中心连线的右半部的工作腔容积逐渐减小,将液压油从出油口压出。这就是叶片泵的工作过程。
叶片泵的排量取决于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转子直径、转子宽度及转子与定子的偏心距越大,叶片泵的排量就越大。
叶片泵具有运转平稳、噪音小、泵油油量均匀、容积效率高等优点,但它结构复杂,对液压油的污染比较敏感。
4、变量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上述三种油泵的排量都是固定不变的。所以也称为定量泵。为保证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油泵的排量应足够大,以便在发动机怠速运转的低速工况下也能为自动变速器各部分提供足够大的流量和压力的液压油。定量泵的泵油量是随转速的增大而正比地增加的。当发动机在中高速运转时,油泵的泵油量将大大超过自动变速器的实际需要,此时油泵泵出的大部分液压油将通过油压调节阀返回油底壳。由于油泵泵油量越大,其运转阻力也越大,因此这种定量泵在高转速时,过多的泵油量使阻力增大,从而增加了发动机的负荷和油耗,造成了一定的动力损失。
为了减少油泵在高速运转时由于泵油量过多而引起的动力损失,上述用于汽车自动变速器的叶片泵大部分都设计成排量可变的型式(称为变量泵或可变排量式叶片泵)。这种叶片泵的定子不是固定在泵壳上,而是可以绕一个销轴作一定的摆动,以改变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如图1-24所示。
图1-24 变量泵
1-泵壳 2-定子 3-转子 4-叶片 5-进油口 6-滤网 7-回位弹簧 8-销轴 9-反馈油道 10-出油口 11-卸压口
在油泵运转时,定子的位置由定子侧面控制腔内来自油压调节阀的反馈油压来控制。当油泵转速较低时,泵油量较小,油压调节阀将反馈油路关小,使反馈压力下降,定子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绕销轴向顺时针方向摆动一个角度,加大了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油泵的排量随之增大;当油泵转速增高时,泵油量增大,出油压力随之上升,推动油压调节阀将反馈油路开大,使控制腔内的反馈油压上升,定子在反馈油压的推动下绕销轴朝逆时针方向摆动,定子与转子的偏心距减小,油泵的排量也随之减小,从而降低了油泵的泵油量,直到出油压力降至原来的数值。
定量泵的泵油量和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并随发动机转速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变量泵的泵油量在发动机转速超过某一数值后就不再增加,保持在一个能满足油路压力的水平上,从而减少了油泵在高转速时的运转阻力,提高了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三)调压装置
自动变速器的供油系统中,必须设置油压调节装置,一方面是因为油泵泵油量是变化的。自动变速器的油泵是由发动机直接驱动的,油泵的理论泵油量和发动机的转速成正比,为了保证自动变速器的正常工作,当发动机处于最低转速工况(怠速)时,供油系统中的油压应能满足自动变速器各部分的需要,防止油压过低使离合器、制动器打滑,影响变速器的动力传递;但如果只考虑怠速工况,由于发动机在怠速工况下的转速(750r/min左右)和最高转速(6000r/min左右)之间相差太大,那么当发动机高速运转时,油泵的泵油量将大大超过自动变速器各部分所需要的油量和油压,导致油压过高,增加发动机的负荷,并造成换挡冲击。另一方面是因为自动变速器中各部分对油压的要求也不相同。因此,要求供油系统提供给各部分的油压和流量应是可以调节的。
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的油压调节装置是由主油路调压阀(又称一次调节阀)、副调压阀(又称二次调节阀)、单向阀和安全阀等组成。图1-25所示为一种油压调节阀装置的结构图。
图1-25 油压调节装置
1-一次调节阀 2-油泵 3-安全阀 4-二次调节阀 5-单向阀
1、主油路调压阀
主油路调压阀又称一次调节阀,它的作用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化油器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节流向各液压系统的油压,保证各系统液压的稳定,使各信号阀工作平稳。主油路调压阀一般由阀芯,阀体和弹簧等主要元件组成。图1-26所示为油压调节阀的结构简图。
图1-26 油压调节阀的结构简图
1-阀芯 2-阀体 3-弹簧 a-来自油泵的压力油进口 b-输往选挡阀的出油口 c-和a连通的进油口 d输往变矩器的出油口 e-泄油道 f-节气门调节压力的进口
来自油泵的压力油液从进油口a进入,并作用到阀芯的右端,来自于节气门调节阀和手动阀倒挡油路的两个反馈油压则经进油口f作用在阀芯的左端。
当发动机负荷较小,输出功率较小时,此时的节气门调节压力也较低,作用在阀芯右端的油液压力较高,油压所产生的作用力大于阀芯左端弹簧预紧力和节气门调节压力对阀芯的作用力时,弹簧将被压缩,阀芯向左移动,阀芯中部的密封台肩将使泄油口露出一部分(来自油泵的油液压力越高则泄油口露出越多),来自油泵的油液有一部分经出油口b输住选挡阀,有一部分经出油口d输出往变矩器,还有一部分泄油口流回油盘,使油压下降,直至油液压力所产生的推力与调压弹簧的预紧力和节气门调节压力的合力保持平衡为止,此时调压阀以低于油泵输入压力的油压输出;当节气门开度增大,输出功率增大时,此时增大了的节气门调节油压将使阀芯向右移动,阀芯中部的密封台肩将堵住泄油口,泄油口开度降低,泄油道减小或处于封闭状态,使油压上升,调节阀以高于油泵输入压力的油压输出。节气门开度越大,调压阀输出的压力越高,输往选挡阀和变矩器去的油液压力将随所要传递的功率的增大而增大,则时可使油液压力保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通常为0.5MPa~1MPa)内。
在阀芯的右端还作用着另一个反馈油压,它来自于压力校正阀。这一反馈油压对阀芯产生一个向左的推力,使主油路调压阀所调节的主油路油压减小。
当自动变速器处于前进挡的1挡或2挡时,倒挡油路油压为0,压力校正阀关闭,调压阀右端的反馈油压也为0。而当变速器处于3挡或超速挡时,若车速增大到某一数值,压力校正阀开启,来自节气门阀的压力油经压力校正阀进入调压阀右端。增加了阀芯向左的推力,使主油路油压减小,减小了油泵的运转阻力。当自动变速器处于倒挡时,来自手动阀的倒挡油路压力油进入阀芯的左端,阀芯左端的油压增大,主油路调压阀所调节的主油路压力也因此升高,满足了倒挡时对主油路油压的需要。此时的主油路油压称为倒挡油压。
2、副调压阀和安全阀
副调压阀又称二次调节阀,它的作用是根据汽车行驶速度和化油器节气门开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变矩器的油压、各部件的润滑油压和冷却装置的冷却油压。
二次调节阀也是由阀体、阀芯和弹簧等组成。当发动机转速低或化油器油门关闭时,二次调压阀在弹簧的作用下,把通向液压油冷却装置的油道切断。当发动机转速升高和液力变矩器油压升高时,把油路开放。发动机停止转动时,二次调压阀用一个单向控制阀把液力变矩器的油路关闭,使液压油不能外流,以免影响转矩输出。
安全阀实际上也是一个调压阀,由弹簧和钢球组成,并联在油泵的进、出油口上,以限制油泵压力。当油泵压力高时,压开钢球,油经钢球和油道流回油盘。
旁通阀(单向阀)是液压油冷却装置的保护器,与冷却装置并联。当流到冷却装置的液压油温度过高、压力过大时,阀体打开,起旁通作用,以免高温、高压的液压油损坏冷却装置。
(四)辅助装置
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中除了油泵及各种流量控制阀外,还包括许多辅助装置。这里仅就油箱和滤清器作一些简单介绍。
1、油箱
自动变速器的油箱,常见的型式有总体式和分离式两类。前者与自动变速器连成一体,直接把变速器的油底壳作为油箱使用。后者则分开独立布置,由管道与变速器连通。分离式油箱在布置上比较自由,允许有足够的容量而不增加变速器的高度。通常油箱都有可靠的密封,以防油液泄漏和杂质进入,有时还可采用充压密封式油箱,以改善油泵的吸油效果。对于某些工程车辆和重型车辆的综合传动箱,还可根据箱体结构分隔成两个或多个互通的油池,以保证可行的油液循环。
在一定条件下,油箱高度取决于油箱尺寸的大小。在正常油箱温度条件下工作时,油箱液面应保持正确的高度。油面过低,则油泵在吸油时可能吸入空气。空气的可压缩性会导致难以正常工作,并且使换挡过程中出现打滑和接合延迟现象,使得变速器机件发热和加速磨损。反之,若油面过高,则将因齿轮等零件搅拌而形成泡沫层,同样也会产生过热和打滑,加速油液的氧化。正确的液面高度根据冷态和热态时不同的标尺刻度进行检查。泵的吸油口应低于最低油面高度,以防吸入空气。
此外,一般油箱还应有个通气孔,以保证油箱内正常的大气压。
2、滤清器
自动变速器由于液压系统零件的高精密度及工作性能的灵敏度,使其对油液的清洁程度要求极高。经过长期使用后,由于油液变质、零件磨损颗粒、摩擦衬面剥落、密封件磨损脱落、空气中的尘埃颗粒,以及其它污物都可能使油液污染,而导致各种故障的发生,如滑阀受卡、节流孔堵塞、随动滑阀失灵,因此,应采用多种措施对油液进行严格过滤。
在自动变速器供油系统中,通常设有三种形式的滤油装置。
(1)粗滤器
精滤器通常装在油泵的吸油管端,用以防止大颗粒或纤维杂物进入供油系统。为了避免出现吸油气穴现象,一般采用80μm~110μm的金属丝网或毛织物作为滤清材料,以保证不产生过大的降压。
(2)精滤器
精滤器通常设置在回油管道或油泵的输出管道上,它的作用是滤去油液中的各种微小颗粒,提高油液的清洁度,避免颗粒杂物进入控制系统。因此,要求精滤器有较高的过滤精度。例如有的重型自动变速器的精滤器的过滤精度为40μm,保证大于0.04mm的颗粒杂物不得进入控制系统。这样,油液必须在压力状态下通过精滤器,并产生一定的压降。在某些复杂的重型车辆和工程车辆中,常设计有专用的旁路式精滤器,用一个专用的油泵来驱使油液通过精滤器。
(3)阀前专用滤清器
在一些自动变速器的控制系统中,常在一些关键而精密的控制阀前,例如,双边节流的参数调压阀前的油路中,串接设置有专用的阀前滤清器,以防止杂质进入节流孔隙处造成调压阀失灵,影响整个控制系统的工作。这种阀前滤清器应尽量设置在接近于被保护的控制阀处,并且只为该阀所专用。通常,由于它要求通过的流量不大,这种滤清器的尺寸都做得很小,过滤材料则用多层的金属丝或微孔滤纸。
标签:叶片 转子 工作 作用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