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m35钢盔(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是否大规模装备m35钢盔) ♂
抗战m35钢盔(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是否大规模装备m35钢盔)- 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是否大规模装备m35钢盔
- 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没有普遍装备钢盔
- 抗战期间,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呢
- 抗战期间,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 我发现这人代的钢盔和别人的不一样,好像是二战时德军用的钢盔,
- 二战各国钢盔型号,最好能带图
- 二战德军头盔M35型和M40型怎么区分,它们哪不一样
- 细数中国军队在抗战时期用过几种的钢盔
m35这种东西早停产了,就连德国都没有大量装备,成本太高,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时基本上全部拼完了,后来的美械师也没有成规模,就只有赴缅作战的一些。
望采纳
没戴钢盔,照样上阵杀敌。
相信很多人在看抗战片或是抗战电影的时候都会发现,面对装备精良甚至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士兵,而我们的士兵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没有的穿更别说人人都头戴钢盔了。就算是在武器装备上有着天壤之别,但我们优秀的中华儿女仍然战胜了日寇侵略者,在这里向保家卫国血洒疆场的抗日士兵致敬。
其实并非没有装备过钢盔,但由于战时钢盔是进口的,数量有限,经过八年抗战,越打越少,而且并不是所有中国军队都配备钢盔作战,也只有精锐中的精锐才能装备到较多的钢盔,下面就来简单的介绍一下抗战时期中国军队主要配备过的几款钢盔吧:
曾经号称欧洲第一陆军的法国虽然战力在历史上起伏不定,但是在军事装备的研究上似乎从来都是世界领先水平的。
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军用制式头盔它由法国生产的 “亚德里安头盔”,在旧中国军阀混战时期,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的武装力量配发有相当数量的法军“亚德里安头盔”,其原因在于我国云南地区与越南接壤,而越南当时是属于法属殖民地,因此越南的法军及越南当地部队配发法军头盔,由于地理上的优势,通过各种渠道,云南地区国民党军阀比较容易得到法军“亚德里安头盔”。这款头盔一直被滇军使用到解放战争结束。
一战时期的“飞碟盔”型号为MK1钢盔,二战时期的型号为MK2钢盔,可以说MK2为MK1的升级版本,但是变化不大,至于M1917钢盔,其实就是“飞碟盔”美国版本,直到美国生产M1钢盔之前,美国军队也一直在生产及使用“飞碟盔”。当时的中国军队,从不同的渠道购买到英产或美产的“飞碟盔”配发军队,还有一部分“飞碟盔”为国内“土造”,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中国军队29军的士兵佩戴的就是MK/M1917钢盔。
各种影视剧作品里都能看见这款钢盔的身影,但事实上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军队都装备了这款德式钢盔,也仅仅只有国军中央军的几个精锐德械师才有所装备的。为什么抗战时期中国士兵没有普遍装备钢盔?
1935年,德国的M1935钢盔定型。该头盔是为了满足德军的需要,来替代仍在使用的一战时期的钢盔。M1935在基本的东西上和一战时的M1917钢盔很像,但是M35比M1917更轻,功能也更强。另外,M35采用了新的LINER(内盔)来减少佩戴时头部的疲劳。
M1935在1935年开始生产,当时德国陆军和空军满怀热情的希望可以马上装备,可是结果却令他们失望,他们并没有拿到第一批出厂的M1935,直到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德军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1935钢盔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
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政府和德国曾有过一段密切的军事合作,德国不仅向中国出售了大量武器装备,还向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协助中国建成了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通常被称为德式师、德装师或德械师,因此,M1935钢盔便在中国出现。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都有解放军官兵使用M1935钢盔的具体案例。
抗日战争期间,限于当时中国的国力,国民政府的统治力和有限的财力及工业实力,蒋介石的国民政府既没有足够的钱,也没有足够的物资和生产能力,更没有足够的威信和实力全面统一国军的装备。
就拿步枪来说,当时中国军队的步枪也是五花八门,东北军的日械,西北军装备了不少苏式莫辛纳干步枪,中央军装备的中正式步枪,滇军使用的法国勒贝尔步枪等等,这些步枪子弹互不通用,这就对战时的后勤补给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尤其是一些部队调动到其它地域,往往会面临补充上来的弹药无法使用的问题。
就拿中央军来说,很多人对其的印象就是德式M35钢盔,中正式步枪等这些装备,但是实际上即使是M35钢盔,中央军的装备数量也不大,更多的使用的还是战斗帽而没有头盔可用。而至于武器,差别也很大,比如著名的德械师,其实是国民政府在德国军事顾问的建议下意图建立的调整师,这些部队装备要比普通的中央军好的多,中正式步枪、MP18冲锋枪、M35钢盔,德式火炮等都有装备,但是到抗战全面爆发前完成改编的部队数量太少。
而当时大多数中央军士兵的装备就是更老旧的汉阳造步枪、战斗帽、布鞋等等这些简单的物品。而对于更多得不到中央后勤支援的地方部队而言,就要自力更生了。比如说川军,其武器装备水平就很差,机枪装备数量极少,更不用说火炮了。而且实际上,打草鞋不仅仅是当时八路军等部队的习惯,很多中央军、地方部队也有这个习惯,因为布料等供应不足,草鞋在这时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很多士兵闲了就会打草鞋,因为其磨损太大,需要频繁更换。
而在后来,美国开始对中国进行援助后,主要得到这些援助的还是中央军,比如当时的驻印军,不仅武器装备全部采用美军装备,连制服、薪资水平、后勤等都是美军水平,和国内的中央军又不是一个级别了。
在抗战时期的武器来源非常的杂。这基本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军工业实在太落后了,导致军队的武器配置也是参差不齐。抗战初期,国民党有178个师,总作战兵力在200万人以上,数量相当于侵华日军的3倍。但按照欧洲标准衡量,绝大部分只算是准军事部队,连正规陆军都算不上。其中,大约只有30个师勉强算是轻装步兵师,只有6个是按德国标准建立的轻步兵师,中国全国当时只有一个机械化炮团。这还是正规军了,更不要说是军阀部队或者是共产党的军队那个装备就更弱了。
我们就来简单的盘点一下关于武器装备的问题。
一、钢盔。
钢盔作为几乎是唯一的保护工具是判断这只部队是不是正规军的重要指标。国军中的德械师最典型的装具就是德制M35钢盔。此钢盔于1935年定型,所以命名为M35,刚刚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有22万顶之多。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用户。
但是在战事的进行过程中M35钢盔消耗殆尽。到了抗战中期基本上就见不到了。
其他中国军队的主流钢盔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它的外形像扁平状的锅子,又像飞碟,所以也叫“飞碟盔”。这是英国一战时期的钢盔,只能防止炮弹破片。
虽然有点落后,但是总比没有要强。
二、枪械。基本上作战要有枪吧。这里就讲几款经典枪械
1.勃郎宁M1900式手枪:枪牌撸子,是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早期大规模生产的第一种约翰·勃朗宁自动手枪。上海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大量仿制此枪。
2.汉阳八八式步枪:又称老套筒或汉阳造,由张之洞所建立的汉阳兵工厂获得德国授权生产的1888年式步枪,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在清末一直到朝鲜战争都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步枪之一,在军队服役超过60年,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军队的代表性武器。
3.: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八八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骑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4.莫辛-纳甘步枪: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枪声清脆,有如水珠溅落,因此中国人为莫辛-纳甘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绰号“水连珠”。
5.春田M1903步枪:在1903年6月19日被批准作为美军制式装备的。这支走过百年岁月的“老枪“沐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亲历了无数次战火硝烟。它是美国士兵的最爱,这为它挣得了最长的服役记录。抗战开始后,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国军队。
6.ZB-26轻机枪:又称捷克式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中国是使用ZB-26轻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但采购了ZB-26轻机枪,而且大量仿造ZB-26。
1935年,德国的M1935钢盔定型。这款钢盔在1935年开始生产,在1936年德国陆军和空军开始正式装备。没有在第一时间装备的原因,是因为当时德国接到了大批的出口订单。在1936年以前生产的M1935钢盔,都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当时中国军队装备的还是最先进的钢盔,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截止到1936年中国就已经从德国进口了31.5万顶M35型钢盔,
如此大的数量,加上钢盔属于耐用品,M35钢盔也属于较先进的产品,我军缴获之后就喷涂解放军的标识继续使用,所以这批钢盔一直从抗战时期使用到新中国成立后,在抗美援朝战争和国内,都有解放军官兵佩戴M1935钢盔的具体案例。
你这个,就是一个实例了。
二战各国钢盔型号:
1、M35头盔(德国、中国)
颜色为黑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形状与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的头盔类似。德国的陆军部队在二战期间普遍性的装备此头盔。中国的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主力曾经大量装备此头盔。
德国M35钢盔在1935年就开始生产了,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所以优先出口赚取外汇,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直到1936年,德国自己的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这款头盔。
2、美国M1钢盔(美国)
颜色为深绿色,盔檐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外层的钢壳类似碗状,松紧带是浅绿色。
M1钢盔所有外层盔体的尺寸是统一的,其他钢盔很少这样,其内部有一层塑料衬垫,衬垫可以调节,以适合不同头型。以美军自己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装备了钢盔,至少使7万人免于伤亡。
3、亚德里安盔钢盔(法国)
颜色为蓝灰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带有装饰徽记,外形上比较古典。法国军队在一大战期间和二战早期所装备的头盔。法国路易斯.亚德里安将军所发明的,它是法军的第一个标准头盔,也是现代军用头盔的始祖。
4、MK-2型钢盔(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
颜色为草绿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很浅,形状很扁。形状有点像UFO。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从一战到二战一直广泛使用这款钢盔。抗战后期中国远征军在印度整编后也曾使用这款钢盔。适合热带地区的气候,可以遮阳,也可档雨水。
5、30式钢盔(日本)
颜色为黄绿色,盔檐不明显,盔型弧线很高。以其他国家的钢盔相比,在外形上比较长,顶端更尖一些。日军在二战期间一直使用这款头盔,比较适合日本士兵头型。在抗日剧里可以经常看到。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使用的头盔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政府聘请了许多退伍的德国高级军官作为军事顾问,更是委以重任并将中央军部队(初期全部配发的是第88、第87和第36师)全部购置了德式装备(包括M35钢盔)与侵华日军作战,而其所辖的几个师级部队则被称为“德械师”。
我们经常可以在国内反映“七.七事变”和“凇沪抗战”的影视作品中发现这些早期M35型钢盔的身影,当时也是首批投产的M35型钢盔的出口型号。据资料显示,截止至1936年中国总共从德国进口了31.5万顶M35型钢盔,其识别特征是钢盔上均镶有一颗青天白日国徽。中国军队最早就是戴着它同侵华日军作战的。
M35头盔性能优良,强度高,佩戴舒适,备受中国将士的好评。德军二战中期曾对缴获的各国头盔进行了防护能力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德军的M35头盔防护能力最好,英国的MK2型盔防护力则算是最差。
百度百科-M35钢盔
抗战期间,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
抗战期间,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 抗战期间,国军士兵的标准装备是什么
- M35钢盔的在国外的使用
- 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是否大规模装备m35钢盔
- 越南买的钢盔能不能M35钢盔能不能带回国
- 国军是不是只有中央军才有M35钢盔
- 二战德军头盔M35型和M40型怎么区分,它们哪不一样
- 二战各国钢盔型号,最好能带图
- 国军装备的M35钢盔是什么颜色的灰色还是军绿色
- 为什么抗日剧里国军大多戴德国M35头盔,其次是英国托尼盔,然后是美式M1钢盔,很少有戴法军钢盔的
在抗战时期的武器来源非常的杂。这基本上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军工业实在太落后了,导致军队的武器配置也是参差不齐。抗战初期,国民党有178个师,总作战兵力在200万人以上,数量相当于侵华日军的3倍。但按照欧洲标准衡量,绝大部分只算是准军事部队,连正规陆军都算不上。其中,大约只有30个师勉强算是轻装步兵师,只有6个是按德国标准建立的轻步兵师,中国全国当时只有一个机械化炮团。这还是正规军了,更不要说是军阀部队或者是共产党的军队那个装备就更弱了。
我们就来简单的盘点一下关于武器装备的问题。
一、钢盔。
钢盔作为几乎是唯一的保护工具是判断这只部队是不是正规军的重要指标。国军中的德械师最典型的装具就是德制M35钢盔。此钢盔于1935年定型,所以命名为M35,刚刚定型就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大订单,有22万顶之多。德国军方决定首先满足中国的需要,就这样,中国军队成为了M35钢盔的第一批用户。
但是在战事的进行过程中M35钢盔消耗殆尽。到了抗战中期基本上就见不到了。
其他中国军队的主流钢盔是英制MK-2型“托尼”(TOMMY)钢盔,它的外形像扁平状的锅子,又像飞碟,所以也叫“飞碟盔”。这是英国一战时期的钢盔,只能防止炮弹破片。
虽然有点落后,但是总比没有要强。
二、枪械。基本上作战要有枪吧。这里就讲几款经典枪械
1.勃郎宁M1900式手枪:枪牌撸子,是比利时国营赫斯塔尔公司早期大规模生产的第一种约翰·勃朗宁自动手枪。上海兵工厂和金陵兵工厂大量仿制此枪。
2.汉阳八八式步枪:又称老套筒或汉阳造,由张之洞所建立的汉阳兵工厂获得德国授权生产的1888年式步枪,是中国生产的第一款旋转后拉式枪机步枪。在清末一直到朝鲜战争都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步枪之一,在军队服役超过60年,可以说是20世纪初中国军队的代表性武器。
3.:德国标准型毛瑟步枪的中国版本,最早在1935年由巩县兵工厂(兵工署第11厂)组织生产,以取代国民革命军所装备的汉阳八八式步枪,因蒋中正而得名。从生产的角度而言,中正式步骑枪是中国近代第一种制式步枪。
4.莫辛-纳甘步枪:在俄国政府委托下在1880年代后期至1890年代早期研制的步枪。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就订购了5万支步枪,装备国民党军队。枪声清脆,有如水珠溅落,因此中国人为莫辛-纳甘起了一个颇具诗意的绰号“水连珠”。
5.春田M1903步枪:在1903年6月19日被批准作为美军制式装备的。这支走过百年岁月的“老枪“沐浴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亲历了无数次战火硝烟。它是美国士兵的最爱,这为它挣得了最长的服役记录。抗战开始后,根据援助法案大量的M1903步枪装备中国军队。
6.ZB-26轻机枪:又称捷克式轻机枪,是捷克斯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研制的一种轻机枪。中国是使用ZB-26轻机枪数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不但采购了ZB-26轻机枪,而且大量仿造ZB-26。
上面提到了在二战爆发前,M35型钢盔主要用于出口国外军队,下面就简要介绍下它在外国的使用情况。
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西班牙的弗朗哥受到了德国的支持,其领导的反政府军队大量装备的M35型钢盔直至战后。另外,中国国民政府聘请了许多从一战退伍下来的德国高级军官作为军事顾问,抗战初期的前几任顾问分别为马克斯鲍尔上校、斯图兹纳中尉、霍姆尔少尉、汉斯冯西克特上将、法尔肯豪森将军等,蒋介石对他们信任有加,更是委以重任并将其嫡系的中央军部队(初期全部配发的是第88、第87和第36师)全部购置了德式装备与侵华日军作战,而其所辖的几个师级部队则被称为“德械师”。
我们经常可以在国内反映“七.七事变”和“凇沪抗战”的影视作品中发现这些早期M35型钢盔的身影,当时也是首批投产的M35型钢盔的出口型号。据资料显示,截止至1936年中国总共从德国进口了31.5万顶M35型钢盔,其识别特征是钢盔上均镶有一颗青天白日国徽。中国军队最早就是戴着它同侵华日军作战的。
m35这种东西早停产了,就连德国都没有大量装备,成本太高,德械师在淞沪会战时基本上全部拼完了,后来的美械师也没有成规模,就只有赴缅作战的一些。
望采纳
钢盔是可以带回国的,也不需要报关,因为正常来讲,一个钢盔并不需要多少钱。不过我记得越南钢盔是绿色的,你买回来能戴着出去吗??
中央军有三个师被改编为德械师和一个教导总队战斗力强悍(相对而言)装备德军M35头盔,全部进口自德国,装备齐全,其中还有国内战场少见的150毫米榴弹炮。这都是国内最好的装备。
为什么南京保卫战时候德械师没有发挥威力呢,答案就是都在淞沪会战基本上拼光了,1937年淞沪会战3个月,德械师被作为主力投入战场,在攻坚时期伤亡惨重,到撤退时候已经建制全乱,一路撤退组织不力,本想在国防防线上阻击日军,但没想到这个防线就是个图上工程,压根没有完成,结果南京面前无险可守,最后南京保卫战组织匆忙,多数部队来不及休整就投入战斗,即使是德械师也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损伤,南京保卫战德械师依然打得不错,以战斗力最强的教导总队为例,他们是镇守光华门,此门是最后被日军攻破的地方,可见战斗激烈,南京保卫战后德械师基本消耗殆尽,最后一部分在武汉保卫战中也损失完毕。但是着不是军人的错,作为军人的他们,他们尽了最大努力。没有保卫住首都也不是他们的错,他们血战到了最后,可以说他们不是乌合之众,德械师兵员素质高,但是在上海已经消耗大半,来不及补充就参加南京战役,因此你看见的国军有点破烂不堪,但是事情不能仅仅看一个方面,看到了他们浴血3个月,就能明白他们守南京的心情,知道守不住,领袖也不想要,但是命令下来了,那就要执行,执行到最后一刻。
二战的德军钢盔共有4个型号,分别为M35,M40,M42和伞兵盔。二战时期的德军钢盔和一战时期的德军钢盔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二战的德军钢盔是在一战的M16,M17,M18三种钢盔上发展而来。
M40和M35很想,特别是它的盔沿和M35几乎一样,所以很多人都会把M35和M40搞混。其实辨别M35和M40很简单,只要看两者的通风孔就知道了. 为了降低成本,M40取消了M35另外安装通风孔的做法,而是直接在盔的两侧打了两个通风孔。这个简化步骤加快了头盔在战争期间的生产速度,但是必须采用新的模子。由于采用了新的模子,M40比M35要圆。
二战各国钢盔型号:
1、M35头盔(德国、中国)
颜色为黑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形状与星球大战中的黑武士的头盔类似。德国的陆军部队在二战期间普遍性的装备此头盔。中国的抗战初期,国民党军主力曾经大量装备此头盔。
德国M35钢盔在1935年就开始生产了,德国接到了大批的M35的出口订单,所以优先出口赚取外汇,出口到了中国和西班牙。直到1936年,德国自己的陆军和空军才开始正式装备这款头盔。
2、美国M1钢盔(美国)
颜色为深绿色,盔檐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外层的钢壳类似碗状,松紧带是浅绿色。
M1钢盔所有外层盔体的尺寸是统一的,其他钢盔很少这样,其内部有一层塑料衬垫,衬垫可以调节,以适合不同头型。以美军自己统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装备了钢盔,至少使7万人免于伤亡。
3、亚德里安盔钢盔(法国)
颜色为蓝灰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比较浅。带有装饰徽记,外形上比较古典。法国军队在一大战期间和二战早期所装备的头盔。法国路易斯.亚德里安将军所发明的,它是法军的第一个标准头盔,也是现代军用头盔的始祖。
4、MK-2型钢盔(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
颜色为草绿色,盔檐很明显,盔型弧线很浅,形状很扁。形状有点像UFO。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英联邦国家从一战到二战一直广泛使用这款钢盔。抗战后期中国远征军在印度整编后也曾使用这款钢盔。适合热带地区的气候,可以遮阳,也可档雨水。
5、30式钢盔(日本)
颜色为黄绿色,盔檐不明显,盔型弧线很高。以其他国家的钢盔相比,在外形上比较长,顶端更尖一些。日军在二战期间一直使用这款头盔,比较适合日本士兵头型。在抗日剧里可以经常看到。
扩展资料:
抗日战争中国军队使用的头盔
上世纪30年代,中国国民政府聘请了许多退伍的德国高级军官作为军事顾问,更是委以重任并将中央军部队(初期全部配发的是第88、第87和第36师)全部购置了德式装备(包括M35钢盔)与侵华日军作战,而其所辖的几个师级部队则被称为“德械师”。
我们经常可以在国内反映“七.七事变”和“凇沪抗战”的影视作品中发现这些早期M35型钢盔的身影,当时也是首批投产的M35型钢盔的出口型号。据资料显示,截止至1936年中国总共从德国进口了31.5万顶M35型钢盔,其识别特征是钢盔上均镶有一颗青天白日国徽。中国军队最早就是戴着它同侵华日军作战的。
M35头盔性能优良,强度高,佩戴舒适,备受中国将士的好评。德军二战中期曾对缴获的各国头盔进行了防护能力测试。测试的结果表明德军的M35头盔防护能力最好,英国的MK2型盔防护力则算是最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钢盔
百度百科-M35钢盔
百度百科-日本30头盔
百度百科-MK2型钢盔
百度百科-亚德里安盔
分两种颜色,中国远征军和南方战区部队是军绿色。国军第二战区晋绥军及陕军和东北军,川军在北方战场的部队是灰色。我们八路军和新四军不给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