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在美国售价和中国对比(比燃油版贵2万美元!沃尔沃XC40 Recharge在美售53990美元) ♂
沃尔沃在美国售价和中国对比(比燃油版贵2万美元!沃尔沃XC40 Recharge在美售53990美元)- 比燃油版贵2万美元!沃尔沃XC40 Recharge在美售53990美元
- 谁更厚道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中型SUV篇
- 美国沃尔沃v40多少钱
- 沃尔沃国产了,为什么比美国还贵
- 沃尔沃XC40 Recharge海外售价公布,国内有望上市
- 沃尔沃安全性能高,质量也非常好,为什么还这么小众
- 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中型轿车篇
- 沃尔沃在国外卖的好吗
近日,沃尔沃旗下首款纯电动车型XC40?Recharge?P8发布了在美国市场的技术规格、配置以及售价信息。新车在海外市场的起售价为53990美元(约合人民币36万元)!如果扣除7500美元联邦税收抵免后,实际起售价为47485美元(约合31.6万人民币),比起沃尔沃XC40汽油动力车型要高出约20000美元。在普遍人看来,这价钱买一台XC40纯电,真是太贵了!
美国市场上,沃尔沃XC40?Recharge?P8标配有电动遮阳帘的层压全景天窗、19英寸合金轮圈、12.3英寸数字仪表盘、9英寸平板电脑式触摸屏、CleanZone技术的双区自动空调系统、四个USB-C端口和一个后驻车辅助摄像头。而在安全性方面,新车提供有转向辅助功能的盲点信息系统(BLISTM)、有自动制动功能的交叉交通警报系统、随动转向LED前大灯、道路偏移保护系统。
除此之外,沃尔沃XC40?Recharge?P8还提供一系列选装配置,其中气候套件750美元,包括加热挡风玻璃雨刮片、加热后排座椅和加热方向盘;高级套件1,300美元包括高压大灯清洁、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的Pilot?Assist驾驶辅助系统、360度环视摄像头、后备箱12伏电源插座和感应式(无线)智能手机充电;单件选装配置则包括金属漆645美元、Lava地毯100美元、13扬声器Harman?Kardon高级音响系统800美元、调节驾驶室温度并扩展电池续航的节能加热泵350美元、20英寸五条双辐Black?Diamond?Cut合金轮圈800美元。一系列的选装下来至少还需要5000美元。如此一来,XC40?Recharge?P8的售价将接近6万美元。
动力方面,沃尔沃XC40?Recharge?P8搭载前后各一台的双电机配置,系统总输出分别为300?kW(408?hp)和660?Nm(每台电动机150?kW),可以在4.9秒内完成0-100?km/h加速。
而该车型将采用来自LG化学/宁德时代的78?kWh电池组,EPA续航里程208英里(335公里)、WLTP续航里程超过400公里(249英里)。直流快充可在40分钟内0-80%(最高150?kW峰值)。
作为同级别的纯电车型Model?Y?目前在美国销售的有两款车型,长续航版售价43690美元,EPA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25英里(520公里),高性能版本售价53690美元,EPA续航里程319英里(510公里)。所以说请给我一个不买Model?Y的理由。
截至2025年,沃尔沃汽车需要实现售出100万辆电气化汽车的目标,以现在这个定价想要完成这个任务恐怕很难,作为一辆传统车企推出的电动车来说,高成本、高售价依然是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谁更厚道?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二篇,豪华品牌中型SUV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将美版指导价加上中国的税费之后形成折算价格,将折算价格与国内版指导价进行对比。如果折算价格高于国内版指导价,则说明国内版车型定价实惠;如果折算价格低于国内版价格,则说明国内商家利在中国市场赚取了额外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动力总成的差异和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奥迪、宝马和奔驰都推出了中型SUV,而且中美车型高度一致。
动力方面,德系的三款豪华中型SUV在美国市场的动力配置都是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左右。国内市场,动力系统则产生了较大的差异。主要是采用了“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在动力缩水的车型中,奥迪Q5L和宝马X3输出功率仅190hp,比美版主流动力水平缩水25%左右。国内版高功率车型动力水平与美版基本相同。
价格方面,三款中型SUV在美国市场的价格区间在33万元左右,其中奥迪Q5的价格最高,达到了38万元。但是到了国内市场,能用38万元买到的只有发动机缩水后的Q5L,其余车型的指导价均大幅度高于美版对标车型。其中动力与美版持平的X3溢价率更是达到了45%,动力与美版持平的GLC溢价达到了36%。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分析
车型方面,雷克萨斯、英菲尼迪和讴歌在中美两个市场投放了相同的产品。
动力方面,雷克萨斯NX200型与上文的德系ABB相同,属于动力缩水的“信仰型”产品;但是NX300h则采用了与美版相同的2.5L+CVT轻混系统。英菲尼迪QX502.0T低功率车型输出功率比美版有小幅度减少。讴歌RDX则厚道的多,其动力系统与美版做到了完全一致。总的来说,日系豪华中型SUV的动力缩水较少。
价格方面,美版雷克萨斯UX的定价相当合理,UX300h型指导价与美版折算后价格基本相同。英菲尼迪和讴歌的溢价率约为20%左右,存在对中国消费者的定价歧视。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林肯在中美两个市场都推出了对应的产品。
动力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在中国市场全面更换了动力系统。具体来说,XT5在美国市场大规模采用3.6L发动机,到了中国市场则全面改为2.0T发动机。林肯的策略与凯迪拉克相同,在美国市场投放的是3.7L发动机,在中国市场则更换为2.0T和2.7T发动机,其中,2.7T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竟然高于美版3.7L发动机。笔者认为,由于中美两个市场的能源形势不同、对于汽车的税收政策不同,在中国市场投放中小排量增压发动机可以看做针对性的优化(像林肯的2.7T发动机也可以称作优化)。但是XT5和MKX的价格有没有随着性能的改变同步调整呢?
很遗憾,价格方面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定价并没有做到中美一致。其中,XT5的定价与美版基本持平,可以说是“简配同价”;MKX的定价则比美版高17%左右。只有2.7T的MKX,其价格与性能做到了“同配同价”。
D.?沃尔沃、捷豹、路虎
车型方面,沃尔沃、捷豹和路虎在中美两个市场都推出了对标产品。
动力方面,XC60?T4的存在,就是“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最好写照,而在国内市场简配T6车型,则让中国消费者无法感受到沃尔沃在2.0T发动机领域的真正实力,只有T5和T8车型做到了中美动力系统一致。捷豹的表现则非常公道,E-Pace在动力系统上做到了中美一致,这种在性能上公平对待中美消费者的政策是值得表扬的。路虎发现神行的表现则和沃尔沃XC60一样,一方面在中国市场推出“同排量低功率”的200PS型,另一方面则简配了高功率的P290型,难道认为我们中国消费者不配用你高大上的技术吗?
价格方面,三款欧系SUV的定价更能反映出中国消费者在他们眼中“人X、钱多”的情况。沃尔沃作为一家有中资持股的企业,XC60旗下动力简配的T4和T5(对应T6)型,定价比美版高14%,T5和T8车型定价竟然比美版高26%。捷豹在定价方面的策略则完全抹杀掉了其在动力系统上的厚道,E-Pace的溢价率竟然达到了63%,这个溢价率让以一向在定价方面“脸皮堪比城墙”的奔驰和宝马都不由得脸红。路虎发现神行的平均溢价率则在20%左右,和沃尔沃处在一个级别,看来一向被人认为“土豪”的路虎,其土豪程度反而低于捷豹、奔驰和宝马。
E.?全文总结:
E1.?部分车型在中国市场动力系统简配,主要表现为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存在此类问题的车型有:
由上表可见,多达12款豪华中型SUV在中国市场简配动力系统,其范围覆盖了德系、日系、美系和欧系。
动力简配最为严重的雷克萨斯NX200型,发动机从美版的2.0T一下子变成了国内版的2.0L,动力缩水达36%。宝马X3、沃尔沃XC60、奥迪Q5L、路虎发现神行则存在同排量低功率问题。笔者认为,由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在选车的过程中,过于重视“品牌”而忽视“性能”,给了商家在动力系统上动手脚的机会。于是商家就开始采用“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方法,一方面清理上一代产品的库存,另一方面抬高新产品的价格,从消费者身上赚取更高的利润。
笔者建议消费者,在选车时,除了看一看品牌,问一问排量之外,还要看一看目标产品的功率输出到底是多少马力(千瓦)?品牌可以简配,排量相同可以动力缩水,但是输出功率是不容易造假的,基本上数字越大越有劲儿。
E2.?国内市场价格虚高,利用中国消费者的“盲目热爱”疯狂提高“指导价”,具体车型如下:
豪华中型SUV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在于“定价虚高”。从上表可以看到,除了凯迪拉克、奥迪和雷克萨斯以外,其他所有豪华品牌都存在溢价率虚高的问题。其中,捷豹E-Pace的定价最为夸张,溢价率竟然达到了60%。其次是宝马X3?30i,溢价率达到了45%。奔驰GLC?300型也不是省油的灯,36%的溢价率除了考验消费者的钱包之外,也在考验着消费者的“信仰”。
其余的包括讴歌RDC、沃尔沃XC60、路虎发现神行、英菲你的QX50、林肯MKX等车型,溢价率也在20%以上。
从豪华中型SUV的定价来看,合资和外资企业,正在利用中国消费者对于外国品牌的盲目崇拜和对SUV车型的盲目追捧,通过提高指导价的方法毫不留情的收割着消费者钱包里的三军将士。笔者建议,消费者在买车的时候,可以优先选择不那么热门的车型,这样可以把自己钱包里的真金白银换成实实在在的配置,而不是变成商家的年终奖。
E3.?除了动力简配、价格虚高的车型外,还有一些认认真真做产品的企业,比如下面这些:
由上可见,雷克萨斯NC300h、林肯MKX这两款“不是很热门”的豪华中型SUV,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中美“同配同价”。谁说进口车一定贵的?谁说外资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一定高于美版的?以上几款产品用铁的事实告诉中国消费者,即使是“全进口豪华中型SUV”,只要商家愿意,也完全可以做到中美同配同价。
这些良心产品的存在,也反衬出上文“动力简配产品”和“价格虚高产品”的配置价格策略的可耻。笔者奉劝中国消费者,不论您平时关注的车型被媒体吹捧的多么天花乱坠,在您购买之前,还是要先考虑考虑商家是否真正做到了“货真价实”。对于在配置上和价格上歧视中国消费者的产品,还是尽量远离的好。
什么?你问怎么才能知道一款车是否货真价实?当然是关注笔者的后续文章啦。
附录,本文所选车型优惠后价格中美差异分析,供有需要的消费者参考:
云生说车,坚持用硬核数据为您揭示车市真相。
想了解更多文章的话,欢迎关注笔者公众号“云生说车”,或者百度《货比货得扔?中美XX车型综合对比》。
沃尔沃v40新款车型起售价为2.6万欧元,折合人民币价格约为22万元。
但因为还没到中国,预计要到2013年,所以价格,暂时也只是预计,肯定会比这个价格高一些。
进口车降价顶多只会导致合资车降价,自主品牌车价格利润已经很低了,甚至不少车还是亏本生产的,降价不现实。 汽车反垄断调查让进口车纷纷降价的目的是让老百姓知道现在进口车、合资车是有多暴利,以前说中国进口车价格高是中国那300%的汽车进口税造成的,但是汽车进口税早就下调到42%了,可是进口汽车价格一点没变。并且合资车还一再加价减配,力图性价比与进口车一致,甚至低于进口车,逼中国消费者更多的选择进口汽车。
在美国一辆宝马的售价不过2多万美元罢了,配置也比中国合资的宝马高。但是在中国就卖那么贵。前年进口税下调,至汽车反垄断调查之前都丝毫不影响进口车的售价。
商人终究是商人,对于商人来说,一件东西他卖100万能销量好绝不只卖99万,甚至还在想着怎么卖150万,哪怕成本只有10万。但是中国人就是迷信外国货,就是觉得外国品牌高上大,自主品牌低端。并且不少人还认为一分钱一分货。自主品牌汽车这些年发现他们做好车没人买倒贴钱,只有在10万以内的这个低利润的价格区间有市场,还能有点微薄的利润。只要超过10万的车,不管做的再好,消费者就凭一个品牌就把自主品牌否定掉了,很少有消费者会认认真真的对比下,进口车、合资车、自主品牌的用料、做工、技术、质量。都是听说自主品牌差就认定自主品牌差了。10万以内的成本,能做出什么好车来呀?一直固守这个价格区间必定是恶性循环。
国家搞汽车反垄断的目的除了让老百姓明白现在进口车、合资车是有多么暴利,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紧缩自主品牌汽车在低端市场的生存空间,逼自主品牌车降低在低端市场的投入,促使自主品牌车向中高端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物力,保住自主品牌最近进攻中高端市场的热潮。
其实现在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做的产品并不差,投入的也不少,只是销量不行,基本都在亏损状态,不管什么商人,某个方面亏一点可以,但是连连亏损,长期亏损不见曙光,那肯定要推出这方面不做了。汽车反垄断抽掉了自主品牌汽车回归低端市场的退路,让自主品牌必须往中高端上,不许回头。其实在自主品牌近5年来还是飞速进步的,只是汽车品牌的质量口碑不是现在产品的口碑,而是10年前的产品质量的口碑。
目前,大部分的汽车品牌都已经进入智能化时代,并且也开始往电动化方向发展,也已经有了自家的纯电动车型。在前段时间,沃尔沃刚发布了旗下首款纯电动小型跨界SUV车型—XC40?Recharge。XC40?Recharge是基于XC40打造而来,虽然是和XC40共享一个名字,但是XC40?Recharge在很多方面与XC40有所不同,比如说车内更加宽敞座舱和储物空间,设计方面也显得比较精致。
而就在近日,沃尔沃公布了XC40?Recharge的海外售价,起价为53,990美元。从价格方面来看,其售价并不算很便宜,但是相对给到的惊喜还是有不少的。
XC40?Recharge和XC40不同的是,XC40?Recharge采用的是跨界造型,并且采用的是双色的车身设计相比XC40要显得更加年轻运动一些。而在其他方面的设计来看,与XC40没有很大的区别,前脸是纯电动车型必备的封闭式格栅,大灯则是“雷神之锤“设计,尾部依然经典沃尔沃家族设计。
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内部,不过并不是指的内饰设计,因为XC40?Recharge的内饰设计与XC40基本是一致的,没有采用一些提升科技感的设计元素,除了一些电动化的按键设计之外。而其亮点在于,XC40?Recharge在向EV动力总成过渡的过程中,原本XC40的空间丝毫没有损失,并且于发动机罩下方缺少四缸发动机,因此可以腾出空间来多一个储存空间,类似与跑车一样的在前面的“后备箱“,你可以存放前行李箱,也可以存放XC40?Recharge充电电缆。
而在人机交互系统方面,XC40?Recharge将不使用沃尔沃当前的Sensus?Connect信息娱乐系统,而是将与Google的Android?Automotive一起开发的新一代软件,这个软件同样被应用在身上。此外,XC40?Recharge还将提供一个12.3英寸数字仪表盘组,它提供了几种自定义选项。尽管与Google合作,新的信息娱乐系统仍将为Android和Apple?iPhone设备提供连接选项,还提供无线智能手机充电板。
动力方面,XC40?Recharge将配备两台电动机,其中一台驱动前轮,第二台驱动后轮,以提供全时全轮驱动,单台电机的最大功率为150kW,综合最大扭矩达到660N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4.9s。在续航里程方面,行驶里程可达250英里(400公里)以上。该车配备11KW的车载充电器和150KW快速充电能力。
目前,XC40?Recharge在海外已经开始销售,而在国内XC40?Recharge也已经被曝光了申报信息。因此,预计在国内的上市时间应该不远了,如果今年年底不上市的话,那么在明年的年初也应该会上市了。从海外的售价来看,XC40?Recharge售价53,990美元起步,换算成人民币的话是36万多。而XC40在国内的售价为26.48万起步,之间是相差了10万左右。而同样是基于奔驰GLC打造的纯电动车型奔驰EQC,其售价的也是相差10万。那么从这两点来看,XC40?Recharge在国内售价或许也差不多是36万左右。当然,考虑到品牌,可能就会更加低。
对于消费者来说,XC40?Recharge到来能够提供一个多样的选择,不仅能够拥有一台豪华品牌车型,同时也不用为指标而烦恼的,只不过,XC40?Recharge的续航里程并不算非常的理想。
沃尔沃进入中国还欠时间远远比不上BBA在中国深耕多年,产品线也没有后者长,在三线以下城市4S店缺失且品牌认可度低,“面子”不够维修养护不方便(说贵这点车主本人不完全认同,在这个级别中价格居中,目前广州4S店也有一些优惠活动且服务态度5星)。
关于“没人买”的题问是“标题党”的典型,不这样不能引起关注啊,理解理解,但沃尔沃这几年在中国市场和世界市场无论赢利还是数量都在增长而且幅度不低,去年一个月去上海、北京、西安、银川旅游、出差、探亲,发现街道上随处可见尤其是XC60,广州比例更高。如果沃尔沃被大家心目中主要西方国家或中国国企收购而不是屌丝逆袭的舒服哥收购,会不会在某些人眼中更高大上?有面子。当然其保有量和认可度要赶上BBA比较难,但正是由于这些所谓“二线”好车的存在才使得一线必须努力。有竞争大众都得利。
任何车都有故障率的问题,本问答环节的所谓质量问题大部分是听“人”说,只能参考,去年《汽车之家》在网上发布了一个德国车主的调查结论“在德国满意度最高的是沃尔沃而奔驰只排第二”(参考一下)本人14年进口XCT6版本(其3.0T发动机与宝马X5、X3、5系那款N55至六机2011同获沃德十佳发动机),其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可玩性很高而同级性价比最高(你没看错)。当然买同款车而且同一家4S就有车主发动机出问题拉出条幅抗议,我的销售顾问说起这事自责他们店开始处理有问题但已经解决了,当然一举例BBA也有不少问题,故障率沃尔沃在十几个豪华品牌排中等吧,刚入中国用了福特的双离合故障高了点现在已经用自己的好了很多,还有烧机油问题4s店说只是个案。我的一万公里保养期没有添加过机油。
关于网上沃尔沃的几个热点活题:一是“买BBA的从不正眼看沃尔沃”,你说的对,代表奥迪A3的左眼从不正眼看代表沃尔沃XC60的右眼尽管后者是前者落地价的两倍以上。二是“穷人买不起,富人看不上”,请自行上网查看马化腾、柳传志算不算超级富豪,郭晶晶上月刚入手S90T8三座版,她家在香港算不算超级富豪!
三是“一个被卖的品牌能好吗”,答案是财务状况肯定出了问题这是客观的,前面还有网友以“卖身”来形容,那么汉奸卖国贼,靠出卖身体换钱的人都太下贱了!但做人和做企业是两个概念,做现代国际企业一定要有持有的买卖退出进入机制,这个知识有点深奥请爱学习的自己脑补吧。劳思莱思、保时捷、宾利等豪华品牌都被卖过,被无比崇拜的奥迪创建之初还抱团取暖度难关,还被大众收购呢,只不过没有发生在你们面前罢了,豪华品牌尽管高大上但销量少,价格保养都贵,财务经常困难反而经常被中低端屌丝企业收购,但百年企业克服困难不断前进难道不令人肃然起敬吗?
第四“既然是中国人拥有的企业难道卖给中国人不便宜点吗”,这可能是沃尔沃被部分网友不待见的原因吧这句话本人一半认同一半保留,同级竞争,市场决定才是王道,提高性价比要比降价高明,要不然怎么面对持有者?价格越来越低,必要的盈利没有了,产品升级换代的资本没了,品牌就越来越坏了,今天刚看到《头条》懂车帝发布的一个GLC和沃尔沃高配车型的对比视频,除去品牌因素会感到沃尔沃性价比高不少,当然这就是奔驰的盈利利器,不服不行!有个别将沃尔沃在美国和欧洲的售价单独拿来说事不考虑同级对手之间的价格比是片面的,我天朝的所谓“裸车价”包括了相当多的车企代缴税啊(买车的为国家建设做贡献了)。
沃尔沃的产品线不够长,D级车目前缺失,A级和Ao级目前只有少量旧产品靠进口,所谓“逼格”不够也是原因之一,尽管大多数人买的是少数走量的车型,但谈起品牌来那些AMG、M、SR津津乐道好像自己拥有一样,而沃尔沃的北极星才刚刚整合。但客观地说,沃尔沃在主要的车型方面还是不错的尤其是XC60长期占据欧洲老家豪华中级SUⅤ车型榜首,并且在过去的两个月分别获两个汽车强国美国和日本年度风云大奖,击败的对手和奖项的权威性大家自查。
沃尔沃的粉丝群体比BBA小众,其中不乏同时喜欢BBA,本人所喜欢品牌依次是奔驰、凌志、沃尔沃,反之喜欢BBA的不一定喜欢沃尔沃,还有沃尔沃基本车主群体律师、名校和高校教师、大企业高管、工程师等高级专业人士基本集中在大城市,他们财务稳定,追求精致生活品质又有自己见解,自己的能力比汽车品牌更硬又很少拿车抵押周转资金问题(当然买车是开放的,并没有限制群体,我邻居在香港做生意09年一口气买了两辆进口ⅩC60,高配落地近80万),比起全国广大城乡遍地开花的BBA当然小众多了,这也是一些网友说我们这里看不到的原因吧。一句话沃尔沃“你值得拥有”,其车主品牌忠诚度是很高的,其考虑购新车时一定会再考虑品牌中要买的对应车型虽然结果不一定。当然对于出了问题的车友希望早上圆满解决。
自中国车市销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单一市场以来。各大汽车品牌越来越重视旗下产品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在此背景下,有些厂商开始加大营销力度,大量推出“配置优秀价格公道”的产品,也有一些厂商,仍然躺在自己以往的功劳簿上,对中国消费者采取“低配高价”的歧视性营销策略。
那么,在中国市场上,哪些品牌的产品性能价格比较高,哪些品牌的产品存在低配高价问题呢?带着这些疑问,云生将开始名为《利润才是根本?中美同级车横向对比》系列,用详实的数据向消费者揭示中国市场上各个厂商对待中国消费者的真实态度。希望读者可以通过本文,看看自己中意的目标车型,到底是否真正值得购买。
本篇为系列文章的第五篇,豪华品牌中型轿车横向对比。本文对比的车型包括:
本文价格对比的方法是见下图:
举例,一辆轿车A(排量2.0L)在美国市场和中国市场同步上市,美国市场指导价3万美元,在中国市场售价30万RMB。那么轿车A在中国市场的指导价是否合适呢?
我们假设这辆车是原装进口车型(关税15%),考虑关税后这辆车的价格为3.45万美元。考虑消费税(2.0L排量对应的税率为5%,并不高),车辆的价格变为3.63万美元。考虑销售环节的增值税(税率13%),车辆的价格变为4.1万美元。最后考虑汇率(按照7考虑),这辆车考虑税负成本后实际的价格为26.67万RMB。而国内市场这款车的指导价为30万RMB,足以说明商家利用“提高指导价”的方法获取了额外的利润。
由于选择的车型较多,为限制篇幅,动力系统仅对比输出功率。
为方便读者理解相关产品的中美区别,价格对比和动力对比的差异,将统一用百分比表示。
A.?奥迪、宝马、奔驰
车型方面,奥迪A4L、宝马3系、奔驰C级都属于轴距2900mm一级的中型轿车。
动力方面,奥迪A4、宝马3系和奔驰C级在美国市场的主流动力系统为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一级。中国市场上,奥迪和宝马采用了“同排量低功率”的2.0T发动机,奔驰采用了1.5T发动机。相应的,A4L?35型动力比美版A4降低20%,宝马320Li和奔驰C级动力比美版降低39%。在笔者看来,动力简配到150hp级的宝马3系和奔驰C级,除了车标以外已经完全不如现在的中国品牌精品车型,只是在利用中国消费者“认品牌不认性能”的购车观,从消费者钱包里榨取利润。笔者建议消费者购买时,尽量选择动力水平与美版车型相同的车型(比如A4L之类)。
价格方面,不论是A4L、3系还是C级,在美国市场的指导价都在35万元左右,只有A4L定价稍高,达到了39万元。到了中国市场,A4L的指导价较为靠谱,宝马3系和奔驰C级都存在定价虚高问题。就单一车型来说,奥迪A4L?40型,动力系统与美版相同的情况下,价格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6%。宝马330Li的指导价比美版对标车型高15%。奔驰C300L的指导价比美版对标车型高38%。
在国产化后成本更低的情况下,奔驰C级在中国市场的定价,硬生生比在美国市场高接近40%,可见奔驰如何利用自己的“品牌影响力”从中国市场上赚取“信仰税”。
B.?雷克萨斯、英菲尼迪、讴歌
车型方面,日系三强体现出了差异化。雷克萨斯IS轴距2800mm,在豪华中型轿车中只能算是“小身板”,英菲尼迪Q50L和讴歌TLX在加长后,轴距达到2900mm一级,满足了中国消费者“空间越大越好”的购车需求。
动力方面,日系三强也体现出巨大的产品差异。美国市场上,雷克萨斯IS的动力输出与德系BBA相同,都是250hp一级。英菲尼迪Q50由于采用了强大的3.0T发动机,动力输出达到了300hp一级,领先于德系竞品。只有讴歌TLX,目前还在利用老旧的2.4L发动机,200hp的输出已经落后于市场主流水平。中国市场上,雷克萨斯IS和讴歌TLX-L的动力系统做到了中美一致,英菲尼迪Q50L在中国市场采用了2.0T发动机,虽然动力水平低于美版,但是仍然可以看做适合中国市场的调整。
价格方面,日系产品的价格比德系品牌要“亲民”一些,折算后的价格大约在30万元一级。在中国市场,日系产品的表现也较为靠谱,定价均低于美版对标车型。其中,Q50L的定价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3%,体现出了厂商对消费者的诚意。
C.?凯迪拉克、林肯
车型方面,凯迪拉克CT5的轴距达到了2900mm,林肯MKZ由于采用了与蒙迪欧相同的平台,轴距为2850mm一级,已经小于市场主流水平。
动力方面,美版CT5和MKZ均采用2.0T发动机,输出功率250hp,与德系BBA相同。其中,林肯MKZ的混动车型由于采用2.0L发动机,综合功率为188hp。在中国市场上,除了林肯MKZ采用2.0T低功率发动机外,其余车型与美版采用相同的动力系统。
价格方面,在美国市场,CT5的价格为35万元一级,MKZ的定价为35~40万元一级。在中国市场,这两款车型的定价要亲民的多。CT5的定价不到30万元,比美版低9%。林肯MKZ?2.0L混动车型的定价只有30万元,比美版对标车型低27%;MKZ?2.0T低功率型定价更是只有25万元,比美版低27%;MKZ?2.0T高功率版定价为35万元,仍然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4%。从凯迪拉克和林肯的定价我们可以看到,只要厂商愿意,完全可以把产品做到“中美同配同价”。
D.?沃尔沃、捷豹
车型方面,换代后的沃尔沃S60与美版采用了相同的平台,轴距尚未达到2900mm,但是对沃尔沃统一产品线降低成本有帮助。捷豹XEL的轴距为2900mm一级,达到了市场的主流水平。
动力方面,欧系产品一向比德系产品和日系产品要大气。沃尔沃S60?T5和捷豹SE?S型动力为250hp一级。在此之上,沃尔沃S60?T6和捷豹XE?R-Dynamic的2.0T发动机达到了300hp,已经高于德系BBA同类产品。沃尔沃S60?T8型由于采用了强混系统,动力输出更是达到了400hp一级,远远领先于同级竞品。在中国市场上,欧系产品的动力优势远远没有体现出来。沃尔沃S60不仅取消了T6车型,还推出了T3和T4这种“卖商标”的动力简配车型。捷豹SEL也推出了“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的200PS型。看来沃尔沃和捷豹拿准了中国消费者重视“商标”胜过重视“动力”的观念,把“动力简配”进行的非常彻底。
价格方面,沃尔沃S60?T5型定价在30万人民币左右,T6型定价在35万元一级,比起德系产品性价比稍高一些。捷豹XE则体现出了所谓的“老牌豪华品牌”,定价比德系产品要高,S型价格达到了40万元,R-Dynamic型定价达到了接近40万元。中国市场上,由于市场占有率的影响,沃尔沃和捷豹的定价低于美国市场。沃尔沃S60型似乎对自己的产品很有自信,将T3和T4型的价格与美版T5型定得一样高,至于国内的S60?T5型,则比美版T6型还高13%。反而是最先进的S60?T8型,价格比美版对标车型低13%。捷豹的情况与沃尔沃类似,200PS型定价还不到30万元,250PS型价格也与美版对标车型基本一致。
E.?全文总结:
E1.?动力简配车型:
由上表可见,在豪华中型轿车领域,大量车型存在动力简配问题。就简配行为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同排量低功率发动机”。宝马320Li、沃尔沃S60?T3/T4、奥迪A4L?35型是其中的代表。由于大部分中国消费者还停留在“品牌外形第一”的阶段,车企就利用这一点,在中国市场投放低功率发动机来降低成本多赚钱(同时配套的还有提高高功率发动机车型指导价的措施)。动力降低之后,宝马320Li、沃尔沃S60?T3、奥迪A4L?35型的功率输出只有150hp左右。现在中国品牌的2.0T发动机功率纷纷达到200hp以上,这些动力简配后的豪华品牌,能带给消费者的豪华感,也仅限于“车标”和“身边不明真相群众的恭维”了。
“降低发动机排量”。英菲尼迪Q50L、奔驰C200L/C260L。由于中国国情,国家为限制乘用车排量,采用了严格的消费税政策。对于3.0L排量,消费税率为12%;2.0L排量,消费税率为5%;1.5L排量,消费税率为3%。为了降低成本,英菲尼迪Q50L放弃了美版的3.0T发动机,在中国市场采用了2.0T的发动机。奔驰的手段更加彻底,索性开发了1.5T的发动机,供中国消费者使用(1.5T这种发动机在美国市场是不能入豪车消费者法眼的)。调整发动机之后,Q50L的功率输出仍然达到了200hp一级,可以给消费者足够的“动力自信”,但是奔驰C200L简配后的输出功率只有150hp一级,和定价10万元左右吉利帝豪GL的1.5T发动机(177hp)一个级别。不知道在高速上奔驰C200L的车主发现自己超车时的加速性和吉利的入门级产品一样,会有什么感受?
E2.?价格虚高车型:
从定价来看,豪华品牌中型轿车的定价比起SUV要收敛很多,只有三款车型的指导价高于美版对标车型10%以上。
其中,奔驰C300L的定价是“最不友好”的。美版C300的定价只有41400美元,含税折算后约合34.5万元。但是到了中国市场,一下子把定价提高到47.5万元,比美版车型一下子贵了13万元。在中国市场,奔驰通过长时间的“品牌营销”和“媒体洗脑”,成功的塑造了自己“高人一等”的品牌形象。形象上来了,价格也跟着上来了,C300L在中国市场多出的13万溢价,没有变成消费者用的着的配置,却变成了“北京奔驰”的利润。
E3.?货真价实车型
由上可见,豪华中型轿车还是有几款“货真价实”的产品。
第一个要提出表扬的是林肯MKZ,动力系统与美版相同的前提下,定价比美版对标车型低20%以上。
第二个要提出表扬的是奥迪A4L?40型、林肯MKZ?2.0T高功率型、沃尔沃S60?T8型和英菲尼迪Q50L型,国内版指导价比美版低10%以上。
以上车型的存在,充分说明了其他车型“同排量功率发动机”、“指导价虚高”等市场表现的虚伪。也说明只要商家愿意,国产化后的豪华中型轿车,动力配置完全可以做到中美一致,同时价格低于美版对标车型。
E4.?考虑优惠后的性价比
考虑到市场优惠之后,部分车型的溢价率发生了变化,分为两种情况:
“价格仍然虚高的”,奔驰C300L由于市场优惠力度小,38%的溢价率仍然存在。宝马330Li在优惠之后,价格已经基本与美版对标车型一致,具备一定的性价比。沃尔沃S60?T5型优惠,价格比美版T6型高4%,存在溢价虚高问题。
“性价比出色的”,林肯MKZ的2.0T低功率版、2.0L混动版和奥迪A4L?40型,优惠后价格已经比美版车型低30%以上。英菲尼迪Q50L发动机降为2.0T后,优惠后价格也比美版对标车型低26%。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已自动制动(沃尔沃v40自动刹车范围是多少) ♂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已自动制动(沃尔沃v40自动刹车范围是多少)- 沃尔沃v40自动刹车范围是多少
- 沃尔沃自动制动器距离警告碰撞警告系统图标亮了说明什么
- 仪表显示城市安全系统已自动制动怎么消除
- 沃尔沃v40城市安全系统和行人主动刹车系统是一回事吗
-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详解,城市安全系统怎么关闭
-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怎么关闭
- 沃尔沃city safety什么意思city safety开关用法
【太平洋汽车网】沃尔沃v40自动刹车范围是38.97米,沃尔沃V40的长宽高分别为4370mm、1802mm、1439mm,轴距为2647mm,车身类型为5门5座两厢车,变速箱为6挡手自一体变速箱,最高车速每小时为210千米。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自动制动器距离警告碰撞警告系统图标不是常见的故障警示图标,一般如图所示的图片应用在沃尔沃的通用图标上。
这个图标代表的意思是:城市安全防护概念正在制动或已自动制动。
更多故障灯问题查询,请点击:https://m.pcauto.com.cn/yongche/mil/
方向盘下面的杆上有个ok键按一下就好了,或者reset也可以
1、启动车辆后,按下方向盘左侧的多功能按键的向右键
2、让仪表盘显示设置界面
3、可以看到这时的pcs显示是打开的,按方向键向下键,选中PCS选项
4、再按中间的OK键,把PCS功能切换到关闭状态
不是。
1.城市安全系统(CitySafety)是2010年推出的一项汽车防撞技术,是能够实现自动刹车的主动安全科技。
城市安全系统作为一项最新的主动安全技术,能够及时地对车型进行控制,从而帮助司机避免城市交通常见的低速行驶时的追尾事故,大大减少维修车辆的时间与成本,降低人员伤亡率。
2.主动刹车功能是指车辆在非自适应巡航的情况下正常行驶,如车辆遇到突发危险情况时能自身主动产生制动效果让车辆减速(但具备这种功能的车辆并不一定能够将车辆完全刹停)从而提高行车安全性的一种技术。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是一套主动安全防护系统。该安全系统不仅可探测并识别行人、车辆、骑行者以及大型动物等,且通过先进的雷达与摄像头技术,无论是日间还是即便在黎明或黄昏的弱光环境下均可通过检测识别潜在危险。
??????同时该系统也可以实时检测即将发生的碰撞,当发现危险时,该系统可发出视听警告信号,必要时将自动采取紧急制动措施或提供助力转向,帮助避免或者减缓碰撞,降低损失。
??????
??????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主动刹车的功能能够探测到前方突然有障碍物时,而驾驶员又没有立刻做出反应的情况下,城市安全系统会自己采取制动措施。如果汽车时速不超过50公里/小时,可以使得车辆刹停,避免发生碰撞。当50公里/时以上,该系统即可降低碰撞带来的损伤。
??????
??????而自适应巡航功能已经可以在最高200km/h的条件下开启,在高速巡航时这将会是一个省心的功能。
??????
??????依靠着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全副武装”的摄像头和雷达以及传感器的加持,第三代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已经不仅仅包含主动刹车的功能,还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拥堵辅助、碰撞警示、盲区预警、紧急刹车、路面偏离预防、行人检测、盲区信息系统等一系列的安全辅助配置。
城市安全系统怎么关闭
??????
??????第三代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的开启条件是在车速不超过50公里/时会默认启动系统,当然在车机系统中可以找到“My car”的选项一样是可以将其功能关闭,当然作为安全系统,如果关闭就失去所存在的意义了。
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可以从MY CAR里面关闭。以下为城市安全系统相关资料:1、基本介绍:是2010年推出的一项汽车防撞技术是能够实现自动刹车的主动安全科技是能够实现自动刹车的主动安全科技。城市安全系统作为一项最新的主动安全技术能够及时地对车型进行控制从而帮助司机避免城市交通常见的低速行驶时的追尾事故大大减少维修车辆的时间与成本降低人员伤亡率;2、工作原理:城市安全系统借助于激光传感器监测前方的交通状况当系统认为即将发生碰撞时如果驾驶员没有采取正确的反应系统会计算出最合适的力度进行自动制动并禁用加速踏板帮助避免碰撞或减小碰撞的后果。
??????沃尔沃city safety为沃尔沃城市安全系统,city safety城市安全系统是一套主动安全防护系统。该安全系统不仅可探测并识别行人、车辆、骑行者以及大型动物等,且通过先进的雷达与摄像头技术,无论是日间还是即便在黎明或黄昏的弱光环境下均可通过检测识别潜在危险。
??????同时该系统也可以实时检测即将发生的碰撞,当发现危险时,该系统可发出视听警告信号,必要时将自动采取紧急制动措施或提供助力转向,帮助避免或者减缓碰撞,降低损失。
??????
city safety开关用法
??????一般在日常行驶中上,city safety系统会自动开启。但同时在车机中找到“My car”的选项一样是可以将其功能关闭,当然作为安全系统,如果去进行关闭就失去所存在的意义了。
??????
??????如今city safety系统已经不仅仅只具有主动刹车的单一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拥堵辅助、盲区预警、紧急刹车等一系列的安全辅助配置,然而这一切功能都将通过它遍布车身的摄像头和传感雷达来识别道路状况来实现。
??????
??????如city safety系统中的自适应巡航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根据安装在车辆前部的车距传感器(雷达)持续扫描车辆前方道路,同时轮速传感器采集车速信号。
??????当与前车之间的距离过小时,ACC控制单元可以通过与制动防抱死系统、发动机控制系统协调动作,使车轮适当制动,并使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下降,以使车辆与前方车辆始终保持安全距离。
city safety系统中的自适应巡航怎么打开
??????
??????可根据上图中方向盘上的按钮去打开自适应巡航系统
??????1、上图中方向盘中间的按键即使打开自适应巡航系统;
??????2、上图中显示左右箭头的按键即是调整车辆与前车之间跟车的距离;
??????3、上图中显示加减符号的按键即是调整车辆与前车之间跟车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