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宝来纯电动车无法直流充电
一辆行驶里程约420km的 2020年一汽-大众宝来纯电动车。用户反映:该车近期使用直流充电时无法充电。
检查分析:维修人员接车以后,用店内的充电桩为车辆充电。插上直流充电枪后,仪表板上的充电指示灯点亮(图1),充电口黄灯常亮(图2)。同时直流充电桩上的屏幕显示正在进行充电尝试,并出现“枪未连接,请插枪”的文字提示。尝试用不同的直流充电桩进行充电尝试,都无法充电。
维修人员用故障诊断仪检测,发现高电压蓄电池充电电压控制单元J966无相关故障码存储。读取数据流,发现充电口插枪后的数据与充电正常车辆插枪后的数据没有区别(图3)。仪表板上充电指示灯点亮,说明车辆已经识别到插入的直流充电枪,所以在车辆高电压蓄电池充电电压控制单元内没有故障码。但是为什么直流充电桩会始终提示没有插入充电枪呢。
根据GB/T18487.1-2015《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系统第1部分:通用要求》附录B中的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与控制原理描述(图4),电阻R2, R3及开关S安装在直流充电枪内部,电阻R4安装在车辆直流充电插座内部。开关S为充电枪内部的常闭开关,当充电枪与车辆直流充电插座完全连接后,开关5闭合。同时,直流充电桩内部设计有检测电压U1, R1和检测点1,电动汽车充电控制器内部设计要求有检测电压U2,R5和检测点2。
G B/T 18487.1-2015还对直流充电控制导引电路的参数有明确的规定(图5)。从国标中可以看出,R1- R5的阻值都应该是1.00 kΩ左右,同时检测点1上的电压应该在12V、6V和4V左右变化。直流充电口的工作原理原理如下。
(1)插枪后,充电枪与车辆连接,车辆充电控制单元内部的U2电压通过R5,经过CC2口和直流充电枪内部的R3串联,最后通过PE搭铁构成回路。车辆充电控制单元检测点2设计在R5和R3之间,从其控制原理等效电路可以看出(图6),这是一个R5和R3构成的串联电路。
不插枪时,电路断开,在检测点2上测量到的是12V电压;插枪后构成串联回路,由于R5和R3都是1.00 kΩ左右,因此检测点2的电压变为6V左右。由此车辆识别到充电枪插入,仪表出现充电指示灯提示。拔枪后检测点2上的电压又回到12V,车辆识别到充电枪拔出。
(2)再来看直流充电桩一侧。不插枪时,直流充电桩内部的U1电压通过R1与充电枪内部的R2和常闭开关S串联,最后通过直流桩搭铁构成回路。直流充电桩检测点1设计在R1和R2之间,从其控制原理等效电路原理图可以看出(图7),常闭开关S闭合时,构成串联回路。由于R1和R2都是1.00 kΩ左右,因此检测点1电压在6V左右。按下充电枪上的开关S时,电路断开,在检测点1上测量到的是U1为12V,因此直流充电桩内的控制器识别到充电枪按钮按下。
插枪时,车辆直流充电口内部的R4电阻和充电枪内部的R2构成并联,再和直流充电桩内部的R1构成串联回路。从其控制原理等效电路原理图来看(图8),R4和R2都是1.00 kΩ左右,因此并联后的电阻是0.50 kΩ,相当于是0.50 kΩ和R1的1.00 kΩ串联,此时检测点1的电压会变为4V左右。直流充电桩通过检测点1的电压判断车辆接口完全连接。
总的来说,直流充电桩控制器是通过CC1上的电压变化判断和车辆的连接状态,而车载充电机控制器则是通过CC2上的电压变化判断和直流充电桩的连接状态。
再来看本车故障,当插入充电枪时,车辆能够识别到,因此判断CC2这一回路上的R5, R3应该是正常的。问题出在当插枪时直流充电桩无法识别,因此将故障范围锁定在车辆充电口一侧。
借助专用工具VAS6558/22对车辆直流充电口上的线路进行检测(图9),cc1端子和PE端子间的电阻测量值为59.59 kΩ(正常值应为1.00 kΩ左右),明显异常(图10)。
根据之前的分析,充电枪上的CC1与PE之间有一个1.00 kΩ左右的电阻(R2),并串联一个机械开关So按下充电枪上的按钮时,开关S断开,检测点1电压为12V;松开按钮时检测点1电压为6V,此为未插枪状态下充电桩识别到的正常电压值。 当充电枪插到车上,充电口与充电枪的CC1连接后,在开关S闭合的情况下,检测点1的电压应为4V,此时充电桩判断与车辆完成连接。但故障车R4的电阻值为59.59 kΩ,这就导致R4和R2的并联电阻为0.98 kΩ,因此检测点1的电压基本没有变化,还是6V左右(图11),这和未插枪时的电压值基本一致。因此,直流充电桩控制器无法识别出电压变化,所以充电桩上显示“枪未连接,请插枪”。
故障排除:由于直流充电口内部的监控电阻损坏,导致直流充电桩控制器通过CC1监控电压无法识别插枪后的状态,因此也就无法正常充电。该电阻是集成在车辆直流充电口内部,因此更换充电口总成后故障彻底排除。
标签:充电 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