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造成了日本近代社会哪些显著的特点?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还是1868-1889
- 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造成了日本近代社会哪些显著的特点
- 日本明治维新的时间是1868还是1868-1889
- 1868日本倒幕派发动什么政变
- 1868年中国发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
- 1868年是清朝什么时候
- 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的具体内容
- 1868年英国发生了什么
- 1868年是光绪时期吗
- 1868~1945年日本发生了什么
1868年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结束了封建末期的德川幕府的统治。由于改革不彻底,明治维新之后,封建主义势力仍然是社会中强大的势力。这就造成了日本近代社会两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政治上是封建贵族和大资产阶级的联合专政;经济上则是迅速发展的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和封建落后的农业经济并存。明治维新之后,广大人民并未得到真正的利益,反而身受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因此农民的暴动和城市贫民的骚动不断涌现,被压抑的中小资产阶级的民主运动也逐渐发展,在19世纪80年代形成了波及全国的“自由民权运动”。
1868——1889。
“明治”维新从1868年10月23日(旧历9月8日)宣布改元明治开始。但一般通常把前一年的1867年大政奉还、王政复古等许多政治变动都包含在内。
其下限则也有废藩置县(1871年)、西南战争结束(1877年)、实施内阁制(1885年)、确立二元制君主立宪制(二元君主制)(1889年)等多种主张。
“明治维新”后,日本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先后废除了幕府时代与西方各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重新夺回了国家主权,最终进入了近代化。可以说,“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日本从此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并迅速成长为亚洲强国,乃至世界强国。
扩展资料:
1868年1月3日,日本的明治天皇颁布了“五政复古”诏书,这是日本著名的明治维新运动的开始。
19世纪中叶,一向奉行“锁国政策”的日本,遭到美、英、法、俄等国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日本人民仇视外国侵略者,更痛恨和侵略者相勾结的幕府。农民和市民纷纷起义,开展“倒幕”运动;中下层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中的改革势力也投入了“倒幕”斗争。
就在1月3日这一天发动了政变,由明治天皇召开有倒幕派皇族公卿,大名和武士出席的御前会议,宣布“五政复古”,恢复天皇亲政、废除幕府,成立新的中央政府,并责令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交出领地和财产。1月6日夜间,德川庆喜逃往大阪、集中兵力反扑。内战爆发。
1月底,倒幕军在京都附近击败幕府军队,德川逃往江户。2月,天皇组织了讨幕军,由于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积极配合,倒幕军终于打败了比自己数量大3倍的幕府军,德川庆喜被迫投降,倒幕派取得了胜利,建立起以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新政府。
明治天皇废藩置县,将全国划为3府72县,消灭了国内的封建割据势力,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为发展资本主义扫除了障碍,自此以后,由明治天皇主政,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这在日本历史上称作“明治维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治维新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1868年1月3日 日本明治维新
1868年(戊辰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
明治维新(日本语:めいじいしん),是指19世纪60年代末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盘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めいじてんのう)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这次改革使日本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逐渐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开端,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
①捻军起义失败
同治七年(1868)六月二十八日,西捻军败于山东茌平徒骇河,全军覆没。先是,同治五年十二月,西捻军在陕西灞桥十里坡大败清军,进逼西安。清军总兵刘松山率湘军来援,西捻军遂撤离西安,于同治六年二月到达渭北回民起义军活动地区。为粉碎左宗棠坚壁清野战略,冲破清军围堵,西捻军在该年九月间进军陕北,连克安寨、延川、绥德等城,并大败刘松山,杀其部将李祥和。十一月,得东捻军被围消息,西捻军立即东进,十一月二十二日突破清军黄河防线,经山西、河南进入直隶,同治七年一月直逼北京西南卢沟桥,计划进攻北京以吸引清军主力,解东捻军之围。清廷急命恭亲王奕欣会同神机营王大臣办理巡防事宜,又命钦差大臣左宗棠总统直隶境内各路清军防堵西捻军。西捻军因孤军深入,遭到清军包围。二月二十三日饶阳一战,幼沃王张禹爵、怀王邱远才等战死,遂渡滹沱河南下。三月二十五日进入山东,后转战于直晋交界一带地区,并一度进逼天津。清廷命左宗棠严防直晋交界,李鸿章严防直鲁交界,又派钦差大臣都兴阿赴天津等处,会同左宗棠、李鸿章进攻西捻军。西捻军寡不敌众,被围于黄河、运河、徒骇河之间。六月二十八日在平南镇一战,西捻军全军覆没,仅梁王张宗禹率十八骑冲出重围,不知所终。至此,坚持十六年,纵横八省的捻军起义最后失败。
②左宗棠开始西征
同治七年(1868),因西北边疆动荡不安,清政府派左宗棠西征。左宗棠到陕西后,全力镇压回民起义。同治八年(1869)八月,提督刘松山率老湘军从陕北绥德进攻花马池(今宁夏盐池),到吴忠堡,又围金积堡。同治九年,刘松山之侄刘锦棠统率老湘军力攻,十一月十六日,占领金积堡。同治十二年,回军首领马文禄战败降清,随即被处死。白彦虎率部逃往新疆。至此,陕甘回民起义失败,左宗棠安定了陕甘地区。当时,新疆成为浩罕、俄、英三国角逐的战场,随时有被瓜分的危险。光绪元年(1875)三月,清廷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光绪二年(1876)二月,左宗棠任命刘锦棠为前敌统领,率清军分三路入疆。到九月中旬,新疆北路全部收复。清军平定北疆的分裂割据势力后,刘锦棠于第二年(1877)又率军南下。三月十三日,张曜、徐占彪与刘锦棠军一同攻克吐鲁番,清军收复吐鲁番全境,阿古柏自杀。光绪四年(1878)提督董福祥收复和阗。至此,除伊犁外的新疆领土,全部由清军收复。左宗棠西征,既安定陕甘,又使新疆免于沦为殖民地。清廷终于控制住了西北地区的局势。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第一任新疆巡抚是刘锦棠。
1868年不是光绪时期,是同治时期,1868年是清穆宗同治七年。。
同治是清朝第十位、清军入关后第八位皇帝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的年号,对应年份为同治元年(1862年)至同治十三年(1874年),前后共13年。
同治七年 1868年 戊辰年 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
1.政治上:“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颁布宪*法
2.经济上:“殖产兴业”:发展近代工业,兴办工业企业。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先进科技技术,
3.社*会上:采取“改历”,“易服”,“剪发”等措施 4.军事上:改*革封*建军制,建立近代化军*队,日本军人进行武士道*教育。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崇尚“武士道”精神、效忠天皇的军*队。
5.文化上: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国*家学习,效仿西方建立从小学到大学完整的学校教育体*系。向学生灌输忠君爱*国思想。
6. 思想上:大力吸收西方的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习惯,努力改造落后愚昧的社*会风气。确立了国*民皆学的方针。打破了传统的身份等级制*度,在政*府“求知识于世界”的开放政策下,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
世界上第一盏交通信号灯在英国诞生。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红绿灯出现在英国。1868年12月10日,英国机械师德·哈特设计并制造的一盏煤气交通信号灯,灯柱高7米,身上挂着一盏红、绿两色的提灯,在灯的脚下,一名手持长杆的警察随心所欲地牵动皮带转换提灯的颜色。
而为什么用红色和绿色呢?这与当时英国的文化有关系,当时穿着“红装”的女性表示已婚,而穿着“绿装”的女士则表示未婚,因此红色表示“请勿靠近”,而绿色则表示“可以靠近”。
事实上,红色和绿色灯光的穿透力很强,不容易发散,而且作为对立色的它们很容易被识别,也非常适合作为信号灯。
1868年
清穆宗同治七年
清德宗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又称光绪(穆麟德:badarangga doro,太清:badarangga doro;西里尔字母:Бадаргуулт т?р 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光绪三十四年暴崩,享年37岁。同治、光绪两朝,常被合称为“同光”,如同光体、同光中兴。
光绪是清朝第十一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第九位皇帝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期间发生的重大事件有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戊戌政变、庚子国变等。
1868年日本为防止被美国侵略进行了明治维新,学习西方文化教育法律制度思想以及先进的科技,殖产兴业,富国强兵,1895年在甲午战争中击败清王朝,清朝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1900年参加八囯联军侵华战争,1905年在日俄战争中击败沙俄,沙俄将其在东北的权益移交给日本,并割让库页岛给日本,1910年朝鲜王朝国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朝鲜半岛完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1912年明治天皇驾崩,大正天皇登基,大正天皇在位期间,日本的民主风气、人文思潮盛行,在当时以天皇兼有华族的倡导之下,日本出现了短暂的宽松的发展时期,1926年大正天皇驾崩,昭和天皇登基,进入昭和初期的日本开始走向不归路,受1929年世界经济大危机影响的日本社会不安加剧,贫富差距增大,社会矛盾尖锐,为解决经济问题,开始在1931年入侵中国东北,并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美国对日本禁运石油迫使日本在1941年轰炸美国珍珠港,最终在1945年被美国击败,成为战败国... ... 这就是日本1868年到1945年发展的全过程,回答不易,求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