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问答

30kw电机用多少平方铜线(30千瓦的电机要用多大的铜线)

[本站 30kw电机用多少平方铜线(30千瓦的电机要用多大的铜线)30千瓦的电机要用多大的铜线30千瓦电机用多少平方线,380V30kw电机需几平方mm的铜线30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电线30kw用多大电缆30千瓦电机用多少平方线30kw45kw三相电机的电源线分别用多大平方的线啊连接30千瓦的电动机,需要10平方的铜电线。由电机功率公式P=1.732UIcosφ(用…

30kw电机用多少平方铜线(30千瓦的电机要用多大的铜线)

  • 30千瓦的电机要用多大的铜线
  • 30千瓦电机用多少平方线,380V
  • 30kw电机需几平方mm的铜线
  • 30kw电机用多少平方的电线
  • 30kw用多大电缆
  • 30千瓦电机用多少平方线
  • 30kw 45kw 三相电机的电源线分别用多大平方的线啊


  连接30千瓦的电动机,需要10平方的铜电线。
  由电机功率公式P=1.732UIcosφ(用三相市电计算,功率因数取0.85)有:
  I=P/(1.732Ucosφ)
  =30/(1.732x0.38x0.85)
  =54A
  根据口诀,10平方的铝线安全载流量为50A。在线路长度较短、电缆工作环境温度不高,无穿管敷设的情况下,可选10平方铝线。较稳妥的选择是采用10平方的铜线。
  按电流选电缆口诀:
  10下五,100上二,
  25、35,四、三界,.
  70、95,两倍半。
  穿管、温度,八、九折。
  裸线加一半。
  铜线升级算。
  口诀对各种截面的载流量(安)不是直接指出的,而是用截面乘上一定的倍数来表示。我国常用导线标称截面(平方毫米)规格为:
  1、1.5、 2.5、 4、 6、 10、 16、 25、 35、 50、 70、 95、 120、 150、 185……
  第一部分
  (1)第一句口诀指出铝芯绝缘线载流量(安)、可按截面的倍数来计算。口诀中的阿拉伯数码表示导线截面(平方毫米),汉字数字表示倍数。把口诀的截面与倍数关系对应如下:
  (1~10)平方:五倍
  16、25平方:四倍
  35、 50平方:三倍
  70、95平方:二倍半
  120平方及以上:二倍
  第二部分
  (2)后面三句口诀便是对条件改变的处理。“穿管、温度,八、九折”是指:若是穿管敷设(包括槽板等敷设、即导线加有保护套层,不明露的),计算后,再打八折;若环境温度超过25℃,计算后再打九折,若既穿管敷设,温度又超过25℃,则打八折后再打九折,或简单按一次打七折计算。
  第三部分
  (3)对于裸铝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裸线加一半”即计算后再加一半。这是指同样截面裸铝线与铝芯绝缘线比较,载流量可加大一半。
  第四部分
  (4)对于铜导线的载流量,口诀指出“铜线升级算”,即将铜导线的的截面排列顺序提升一级,再按相应的铝线条件计算。


30千瓦电机用16平方以上的铝线或10平方以上的铜线。

根据三相电机额定功率计算公式:P=U×I×1.732×cosφ×η(cosφ为此电机的功率因数,η为电机的效率,在实际估算计算时国产电机的cosφ×η值可以按0.8估算,U和I分别为电机绕组相电压、相电流),可知电机额定电流约为57A。

选择口诀: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 。意思是:10平方以下的按每平方5A电流配线,100平方以上的按每平方2A,10(不含)以上、25平方以下的按每平方3A配线,35平方(含)以上、100平方(不含)以下按每平方4A配线。

因此,因该选择10平方以上的电缆线。

1、正常情况下,380V电路功率37kw的电机需要用16平方以上的铝线、10平方以上的铜线。

2、电流=30000/380/1.732/0.75=60A,取16平方以上的铝线、10平方以上的铜线。

3、如果三相略有不平衡,某相电流可能超过60A,要相应增加电线截面积。

4、如果允许,应采用星--三角起动转换,或软起动,否则,也要相应增加电线截面积。

电缆载流量是指一条电缆线路在输送电能时所通过的电流量,在热稳定条件下,当电缆导体达到长期允许工作温度时的电缆载流量称为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

导线的载流量与导线截面有关,也与导线的材料、型号、敷设方法以及环境温度等有关,影响的因素较多,计算也较复杂。各种导线的载流量通常可以从手册中查找。但利用口诀再配合一些简单的心算,便可直接算出,不必查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缆载流量



30kw电机使用三相电源。工作电流在79A左右,因为电机的启动电流是工作电流的4倍以上,就要求电源线至少可以提供316A以上电流,查国家电工规范“500伏铜芯绝缘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表”,316A电流,可以选择95平方毫米的铜芯电缆。



首先要计算30KW电机负荷的线电流。
30KW电机负荷是三相平衡电路,三相电路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1.732IUcosφ。
由三相电路功率公式可推出线电流公式:I=P/1.732Ucosφ
式中:
P为电路功率
U为线电压,三相是380V
cosφ是感性负载功率因素,一般综合取0.8
你的30KW负载的线电流:
I=P/1.732Ucosφ=30000/1.732*380*0.8=108000/526.53=57A
根据某电线厂家的电缆允许载流量表,选用10平方的铜芯橡皮电缆,或者选10平方的铜芯塑料电缆。


总电量30KW用三相电需要用16-25平方的电缆线。

总电量30KW电流大约57A.16平方电缆空气中68A,地中85A,25平方电缆空气中91A,地中110A,如果单根埋地距离短可以使用16平方,如果多于一根空气中可以使用25平方。考虑将来的余量建议使用25平方。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电缆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冲击和外物挤压,由于电缆盘自重很大,需使用吊车,跳板等搬运工具;

2、电缆拆箱后应从外圈开始放线,绝对不能从dao圈开始放线,以减少电缆在布放过程中因曲率半径过小形成扭力;

3、对于电缆布放时形成的弯曲形状,不能使用局部受力的方法,如锤击强扭等整形,应通过多人配合慢慢舒缓电缆形状;



30千瓦电机用16平方以上的铝线或10平方以上的铜线。

根据三相电机额定功率计算公式:P=U×I×1.732×cosφ×η(cosφ为此电机的功率因数,η为电机的效率,在实际估算计算时国产电机的cosφ×η值可以按0.8估算,U和I分别为电机绕组相电压、相电流),可知电机额定电流约为57A。

10平方以下的按每平方5A电流配线,100平方以上的按每平方2A,10(不含)以上、25平方以下的按每平方3A配线,35平方(含)以上、100平方(不含)以下按每平方4A配线。因此,应该选择10平方以上的电缆线。

电机在运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

(1)电动机在额定冷却条件下,可按制造厂铭牌上所规定的额定数据运行,不允许限额不明确的电动机盲目地运行。

(2)电动机线圈和铁芯的最高监视温度应根据制造厂的规定执行。

(3)电动机轴承的允许温度,应遵守制造厂的规定。无制造规定时,按照下列规定,对于滑动轴承,不得超过80℃。对于滚动轴承,不得超过100℃(油脂质量差时,不超过85℃)。

(4)电动机一般可以在额定电压变动-5%至+10%的范围内运行,其额定出力不变。

(5)电动机在额定出力运行时,相间电压的不平衡率不得大于5%,三相电流差不得大于10%。



30KW三项电机可以选用16平方的铝线,或者10平方的铜线;

45KW三项电机可以选用16平方的铝线,或者16平方的铜线。

由于是三相电机,测算功率公式为 P=1.732UIcosφ ,推导出I=P/(1.732Ucosφ)。

一、30KW电机

I=P/(1.732Ucosφ)=30/(1.732x0.38x0.85)=53.6A

根据口诀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可以推算30KW电机为16平方的铝线,或者10平方的铜线。

二、45KW电机  

I=P/(1.732Ucosφ)=45/(1.732x0.38x0.85)=80.5A

根据口诀十下五,百上二,二五三五四三界,七零九五两倍半,温度八九折,铜材升级算。可以推算45KW电机为16平方的铝线,或者16平方的铜线。

扩展资料:

一个电工常用的“经验公式”:只要是铜芯电线,每平方毫米的截面积可以安全通过4--5A的额定电流;在220V单相电路中,每1KW的功率,其电流约为4.5A左右;在380V三相平衡电路中,每1KW的功率,其电流约为2A左右。

上面的这些值,可用物理计算公式算下来的结果是很接近的,所以电工在工作中,为了不去记那些“繁琐”的计算公式,就记住这些就 可以了。

那么根据这个算法就知道:每1平方毫米截面积的铜芯线,如果用于220V单相电路中,则可以安全承载1KW 的负载所通过的电流;

如果用在三相平衡负载(比如电动机)电路中,则可以安全承载2.5KW 负载所通过的电流。??

国标GB4706.1-1992/1998规定的电线负载电流值,铜芯电线2.5平方毫米16A~25A 约5500瓦,铝芯电线2.5平方毫米13A~20A 约4400瓦。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电线


标签:平方   电机   电缆   电流   以上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4汽车车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4che.com/qc/135894.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