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中最有成就的是那个 ♂
初唐四杰中最有成就的是那个
- 初唐四杰中最有成就的是那个
- “初唐四杰”为( ),( ),( ),( ),其中( )成就最高,代表作有( )
- 初唐四杰中,谁年纪最小命最短,却成就最高
- 初唐四杰谁成就最高,他的代表作是
- 初唐四杰哪个成就最高
- 初唐四杰其中谁的成就最高代表作有什么
从没听过初唐四杰还进行过高下之比。当我们说王勃成就高时,突然想到《长安古意》就会纠结,想起《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也会纠结,杨炯对五律的贡献也是非常高的。所以说来真是没法做高下只比。
你好!
“初唐四杰”为(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其中(王勃)成就最高,代表作有(《滕王阁序》).
你的采纳,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和鼓励?分不在多?但求采纳~~ O(∩_∩)O谢谢~~··
王勃年纪最小命最短,却成就最高。初唐四杰是唐朝文学史上四座高峰,他们四个人也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诗人。这四个人分别是骆宾王、王勃、卢照邻,杨炯 。他们四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代表作品,每个人的事都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们在文学史上各有惊人的事业。《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是骆宾王的代表作品,武则天看到这个作品的时候,对骆宾王的才学感到可惜,这么有才学的人竟然不能得到自己的重用,这明明就是在骂武则天的文章,武则天不但没有指责骆宾王,反而赞美骆宾王。
王勃的文采在这四个人里面应该是排第一位的。王勃天资聪颖,是一个神童,六岁的时候就能写文章,八岁的时候就能作诗。很多的老师教过他之后都感慨自己的文学素养还不如一个小孩子。他还为汉书作了注解,他认为原来的注解有很多的错误的地方,这让很多的儒学大师感到汗颜。
王勃可以说是少年成名,春风得意。早早的就进入了国家机构,当了一个文官,每次国家有大的庆祝活动,都是他撰写一些文章,王勃可以说是轻松走向人生巅峰 ,《滕王阁序》 就是王勃的代表作品,也是流传后世的经典之作,影响了后世众多的诗人。
王勃的文学才能很高,但是政治素养不高。他在为官的这条路上没有什么太大的成就,他桀骜不驯的性格也是得罪了很多人,他是一个文学大家,却不是一个很好的政治家。对王勃落井下石的倒不少,最后也是离开了京城。 ??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冠
《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亦名《滕王阁诗序》,骈文名篇。滕王阁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滨。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公元653年)始建,后阎伯屿为洪州牧,宴群僚于阁上,王勃省父过此,即席而作。文中铺叙滕王阁一带形势景色和宴会盛况,抒发了作者“无路请缨”之感慨
骆宾王(619--约687),字观光,唐朝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骆宾王是“初唐四杰”之中文学成就最高的一位,文绩曾震动唐初,显赫一时。他自幼聪慧过人,七岁便即景赋《咏鹅》,被誉为江南神童。他在文坛上成就颇高,但是在仕途上却屡遭失败。武周光宅元年,他与徐敬业扬州起兵,反对武后专权,其间写下了著名的《讨武曌檄》。兵败后,骆宾王去向众说纷纭。
骆宾王的文学成就巨大。他的文学思想对荡涤六朝文学颓波,革新初唐浮靡诗风,开辟唐代文学的繁荣局面做出了贡献,因而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有影响的人物,长期来受到人们的赞誉。
初唐四杰中成就最高的。有人认为是王勃,有人认为是骆宾王。王勃当然是因为《滕王阁序》。但是由于他活的时间比较短,而骆宾王相对来说作品就多了一些。并且咏鹅脍炙人口。
相关tag:初唐四杰谁的成就最高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1354090129@qq.com
初唐四杰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怎样 ♂
初唐四杰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怎样
- 初唐四杰在唐代诗歌史上的地位怎样
- 初唐四杰的贡献是什么
- 初唐四杰有哪几方面的贡献
- 初唐四杰对诗歌的发展有何贡献
- 唐初四杰有哪些贡献
- 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 唐诗宋词唐初“四杰”在诗史上的贡献有哪些
- 试述初唐四杰对唐诗发展的贡献
初唐四杰文学作品很多,他们在诗歌的表现上非常优秀,扭转了唐朝的文学风气,使得初唐的律诗开始规范化,奠定了唐朝五言律诗的基础。初唐四杰正是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国家的文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他们四人文诗齐名,海内外皆声称赞叹。他们的作品在内容、风格等方面对诗歌有较大的突破,并且促进唐朝将五言律诗发展成熟,改变了唐朝之前齐梁等朝的艳俗之风。
二、作品特色初唐四杰的四个人的作品的内容和题材都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很擅长写咏物和咏史诗,会通过外在环境来表达自己的情怀。例如王勃通过书写《滕王阁序》来抒发自己登临送别、少年壮志的感慨。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歌唱了人们赴边远戍的思念之情。杨炯擅长写边塞诗,他所写的《从军行》表达了为国立功的战斗精神。卢照邻的代表作有《长安古意》,他文笔豪放,写出的作品脍炙人口。
三、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初唐四杰的文学成就颇高,他们为五言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促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到了四杰这一时候,唐朝的五言律诗形式才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在他们的作品中逐渐地被规范和固定下来。初唐四杰以高质量的诗篇为后续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作,改变了前朝留下的不正之风。
杨炯的《从军行》器宇轩昂,骆宾王的《讨武曌檄》意气风发,王勃的《滕王阁序》彰显了少年壮志,卢照邻的《长安古意》展现了世事繁华。这四个人在文学上都对后续的诗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亲爱的读者朋友们,你们喜欢他们的作品吗?
初唐四杰
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他们是初唐中后期很有才华的诗文作家,四人才名早享,在青少年时代就获得“四杰”的美誉。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
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杰对唐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致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像王勃的《腾王阁》;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有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们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四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诗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固定下来。“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四杰(杨炯无七言诗)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有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宽广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他们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被称为“初唐四杰”。他们共同反对上官体的纤微雕刻、绮错婉媚,提倡刚健骨气,成为初唐诗歌准备时期的一股新生力量。而四个人的创作个性又有所不同,其中,卢照邻、骆宾王长于歌行,王勃、杨炯长于律涛。“四杰”作诗,重视抒发一己情怀,作不平之鸣。在诗中开始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气势和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在古体和歌行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一、题材、内容的大。他们把描写场景和题材由宫廷转为走向市井,如卢照邻的《长安古意》;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寒漠,如杨炯《从军行》。并且诗中出现了一种壮大的格调气势,一种慷慨悲凉的感人力量,特别是卢、骆的七言歌行,气势宏大,视野开阔,写得跌宕流畅,神采飞扬,较早地开启了新的诗风。有的诗篇有一种昂扬的抱负和气概,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羁旅送别之作和边塞诗中,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二、对诗的格律形式作了有益探索。首先,五言八句的律诗开始初步定型,尤其是王勃、杨炯的五律,追求对偶的整齐和声律的协调,感情相对稳定,具有一种自负的雄杰之气和慷慨情怀。杨炯的五言律已完全符合近体的粘式律,对五言律的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其次,古体和歌行体特别是卢照邻和骆宾王的七言歌行已趋向完备化,气势宏大,视野开阔,有刚健之气。如卢照邻的《行路难》、骆宾王的《帝京篇》。
当然,“四杰”诗风亦属“当时体”,并没有完全摆脱当时流行的宫廷诗风的影响,但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是从他们开始形成的。
初唐都是官小而名大,年少而才高的诗人,他们在初唐诗坛的地位很重要,上承梁陈,下启沈宋,其中卢、骆长于歌行,王、杨长于五律。后人所说的声律风骨兼备的唐诗,从他们才开始定型。 他们开始把诗歌从宫廷移到了市井,从台阁移到了江山和塞漠,题材扩大,思想严肃,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由他们开始了初步的定型。他们怀着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有一种十分明确的审美追求: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他们的诗尽管未能摆脱南朝风气,但其诗风的转变和题材的扩大,预示了唐诗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起了积极进步的作用,他们是真正的唐诗的揭幕人。 初唐四杰
在唐诗史上,他们是勇于改革齐梁浮艳诗风的先驱。唐太宗喜欢宫体诗,写的诗也多为风花雪月之作,有很明显的齐梁宫体诗的痕迹。大臣上官仪也秉承陈隋的遗风,其作风靡一时,士大夫们争相效法,世号“上官体”。 在齐梁的形式主义诗风仍在诗坛占有统治地位的时候,“四杰”挺身而出,王勃首先起来反对初唐诗坛出现的这种不正之风,接着其余三人也都起来响应,一起投入了反对“上官体”的创作活动之中。 他们力图冲破齐梁遗风和“上官体”的牢笼,把诗歌从狭隘的宫廷转到了广大的市井,从狭窄的台阁移向了广阔的江山和边塞,开拓了诗歌的题材,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赋予了诗歌新的生命力,提高了当时诗歌的思想意义,展现了带有新气息诗风,推动初唐诗歌向着健康的道路发展。四杰对唐诗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大致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表现在作品题材与内容上,其中包括有咏史诗和咏物诗,还有山水诗,像王勃的《滕王阁》;或为抒发登临送别的感慨的,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以及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有歌唱征人赴边远戍的,描写征夫思妇的,与表达对不幸妇女的同情的。四人均才高而位卑,使他们比较接近社会现实,所以常用诗歌对某些社会现象加以揭露。 四杰用自己的创作实践来改变齐梁时遗下的不正诗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其次,初唐四杰为五言律诗奠定了基础,并且使七言古诗发展成熟。五言律在“四杰”之前已有出现,唐初诗人王绩(王勃系王绩侄孙)曾作过一些努力,但作品不多。到了“四杰”的时候,五律这一形式才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在他们的作品中被逐渐的固定下来。“四杰”以多数量、高质量的诗篇为稍后于他们的沈佺期、宋之问的律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五言古诗在三国时期以后盛极一时,而七言古诗却是到了唐代才兴盛起来,四杰(杨炯无七言诗)又以大量的杰作把七言古诗推向了成熟阶段。所以初唐四杰在发展诗歌形式上的成就,是值得充分肯定的。而四人之中又各有偏重,王、杨以五律见长,卢、骆擅长七古(七言)。他们在文学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就对“四杰”十分敬佩。
初唐四杰是指的是中国唐代初年,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为“王杨卢骆”。
四杰齐名,原并非指其诗文,而主要指骈文和赋而言。后遂主要用以评其诗。杜甫《戏为六绝句》有“王杨卢骆当时体”句,一般即认为指他们的诗歌而言;但也有认为指文,如清代宗廷辅《古今论诗绝句》谓“此首论四六”;或认为兼指诗文,如刘克庄《后村诗话·续集》论此首时,举赋、檄、诗等为例。
相关tag:初唐四杰对唐诗的贡献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13540901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