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听说过 APA 这个功能,但你可能又从很多人的嘴里听说这是一个「鸡肋」功能。今天,我要刷新一下你的认知:APA 的「鸡肋」时代已经过去了。
APA 的发展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
阶段一:超声雷达泊车。
这个时期,APA 主要依靠的是车前车后的两组超声雷达(图 1)。
超声雷达使用发射探头发出频率大于 20KHz 的声波,通过计算飞行时间来探测距离。
常用的超声波频率有 40KHz、48KHz 和 58KHz 等,其中最常用的频率是 40KHz。使用超声波定位,探测范围一般在 0.2m~5m 之间。
由于超声雷达只能探测到具有一定高度的物体,因此,这一时期的 APA 只能识别到空间车位(即由两辆车之间的空间构成的车位),如图 2。
图 1:一个典型的超声雷达
图 2:由超声雷达构成的 APA
这样做会带来很多问题。
首先,当地面有车位线而左右两侧无车的情况下,车位就无法被识别,这大大限制了 APA 的使用场景;其次,由于探测距离较近,无法发现远距离的车位;
再次,由于探测精度有限,对于物体无法精确测量其轮廓,从而无法识别障碍物的类别,采取相应的措施。
大体上,这一代 APA 的车位识别原理可以类比为盲人摸象,它所能「摸到」的信息种类有限、范围有限,导致了它在使用体验方面差强人意。
阶段二:视觉融合泊车。
这一阶段 APA 终于进入了感知融合时代。
视觉+超声的组合,大大提升了 APA 的感知能力,这进步之大,犹如盲人复明。
系统一下子可以「看到」周围的物体了,因此识别地面划线构成的车位毫无压力。这一时期,APA 的人机交互进步也很大,借助感知能力和计算能力的提升,APA 可以在屏幕上「画出」精美的符合实际位置关系的停车场环境,如图 3。
图 3:一个典型的视觉融合泊车系统界面
阶段三:全融合感知泊车。
随着车辆智能驾驶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传感器加入其中,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甚至是激光雷达。
毫米波雷达(图 4)和激光雷达(图 5),一度都是作为行车系统的专用传感器被安装在车上的。
但随着越来越多「行泊一体」方案的出现,这两位也逐渐加入到了 APA 的传感器清单中,成为与行车系统共用的传感器。
毫米波雷达和激光雷达的「加盟」,好处显而易见。
前者能够显著提升对远距离动态目标的感知能力,比如行人、车辆等,大大加强了泊车过程的安全性。
后者具有强大的物体形状感知能力,可以提供精确的车位识别、定位,以及停车场局部地形的描绘。结合强大的计算能力和视觉感知能力,系统也能够识别越来越多的物体种类,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
图 4:毫米波雷达数据
图 5:激光雷达数据
作为全融合感知时代的天花板,阿维塔 11 的 AVATRUST 超感系统配备了 3 颗激光雷达,6 颗毫米波雷达、12 颗超声波雷达、13 颗高清摄像头共计 34 颗智驾传感器,结合阿维塔 AVATRUTH 超算系统的强大 AI 能力,可以毫不谦虚的说,阿维塔 11 代表了新一代 APA 系统的最高水准。
基于如此强大的 APA 系统,阿维塔 11 的 APA 在性能上具备以下独特优势:
1、强大的车位识别能力
第一代 APA 只能在车身完整驶过空间车位后,才能识别出它,而且一次只能识别一个车位,如图 7;
第二代 APA 可以识别车身侧后方及近距离内侧前方的多种类型车位,如图 8;
作为第三代 APA 的佼佼者,阿维塔 11 能够迅速识别车身前后左右各个方向上的各种车位,且速度几乎与人眼同步,如图 9。
图 7:第一代 APA 识别车位示意
图 8:第二代 APA 识别车位示意
图 9:阿维塔 11 APA 识别车位示意
2、精准的物体识别能力
阿维塔 11 不仅能快速识别车位,还能精确识别多种停车场常见的物体。比如地锁、轮档、锥桶、水马、立柱、墙面、减速带等等,对于哪些位置可以停、哪些位置不能停(比如地锁打开的车位)一清二楚。
3、「老司机」驾驶风格
基于强大的 AI 能力,阿维塔 11 的 APA 系统在上车前经过充分的「训练」,学习了海量老司机的驾驶风格。它的路径规划不仅能够确保精确入库,而且具备老司机驾车的各种「丝滑」感受。
比如,我们都知道新手倒车入库都习惯先将车身与通道摆平行,然后在静止状态下打方向到一个他认为合适的角度,再挂倒挡倒车,如图 10。
但是,老司机为了更快地完成泊车过程,或者在通道纵向遇到障碍物阻挡,往往会利用通道的横向空间,将车头偏转一个角度,然后再反打方向,并且边打方向边倒车。
整个过程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如图 11。
这样的体验,你在阿维塔 11 的 APA 上也能感受得到!
图 10:新司机泊车
图 11:老司机泊车
4、强悍的综合能力
领先往往不是单一性能的优秀造就的。阿维塔 11 APA 系统将强大感知与强大 AI 无缝整合,因此具备了很多友商系统无法提供的独特体验。
比如,断头路泊车。由于车位靠近墙壁,常规正向泊入往往是不可能的。
这时,阿维塔 11 会利用后方的空间(可能是某个车位,也可能是某个立柱附近的空间)进行调头操作,再以相反的方向完成入库动作。
这样的调头入库「绝技」,不仅得益于优秀的路径规划能力,更是仰仗于精确、稳定、且 360 度覆盖的感知能力,使得车身周边的空间形态得以精确描绘,才能使得车子有信心做出调头入库这样的复杂动作。
再比如坡道停车。
开过车的人都知道,斜坡上想要精确控制车辆的位置和路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需要非常精确的车辆纵横向控制能力,油门多一点或者刹车多一点都不行。而阿维塔 11 在坡道上的停车表现非常稳定,几乎与平地没有什么区别。
还比如障碍物刹停。
当泊车路径上出现车辆、行人时阿维塔 11 能够及时刹停,等待车辆、行人移动至安全距离后,再自动恢复泊车进程。这正是利用了全融合感知系统的远距感知和目标轨迹预测能力,对于危险目标可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应对。
好的体验离不开精心的打磨与调校。
阿维塔与华为联合开发的 APA 系统,经历了双方团队大量功能与体验层面的碰撞与打磨,使得它实现了更加直觉化的操作体验,以及更加细致周到的语音/视觉提示。
透过 APA 的迭代我们看到了汽车智能化发展的缩影,阿维塔 11 作为 SEV 赛道的开拓者也希望在 APA 功能上给你耳目一新的感受。
当然,我们也在持续打磨阿维塔 11 这款车型,并针对大家关心的功能和产品力进行持续优化,也将尽快与大家分享。
标签:雷达 识别 能力 感知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