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伦荣宪公主(固伦荣宪只是一个公主,居然能穿龙袍下葬,这是为何) ♂
固伦荣宪公主(固伦荣宪只是一个公主,居然能穿龙袍下葬,这是为何)- 固伦荣宪只是一个公主,居然能穿龙袍下葬,这是为何
- 一公主死后240年被人掘坟,尸身还被拉去游街示众,她是哪位公主呢
- 康熙最宠爱的公主,穿龙袍下葬,死后200多年,为何尸身依旧不腐
- 荣宪公主的生母并不是中宫皇后,为何封号却是固伦
- 固伦荣宪公主到底做过什么为何她死后能穿着龙袍下葬
- 康熙的荣宪公主是庶妃所生,为何封号是固伦,并且死后身穿龙袍
- 康熙最宠爱的女儿荣宪公主的事情
- 康熙最爱的蓝齐儿格格原型是谁固伦荣宪公主简介
固伦荣宪虽然只是一个公主,但是她却能够身穿龙袍下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康熙对她爱屋及乌。我们读过史书应该都知道,固伦荣宪的生母荣妃可以说是乾隆最宠爱的一个妃子,但短短的六年时间里面,她替康熙生下了5个子女,而固伦荣宪便是在她第3年生下的女儿。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荣妃也慢慢的开始变老了,年老色衰的她开始失去了康熙的宠爱,但是她的女儿固伦荣宪却没有失宠,在康熙的心中,固伦荣宪仍然占据着很大的一个位置,而在固伦荣宪十三岁的时候,康熙更是将她封为了硕荣宪公主,这就是从这个时候,固伦荣宪开始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在固伦荣宪十九岁的时候,康熙便开始决定想要给她找一个特别心仪的夫君,在康熙的精挑细选之下,最终决定将固伦荣宪嫁给乌尔衮,说起乌尔衮或许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这却也是一位十分出名的人物,在乌兰布通之战中,他可以说时一举奠定了康熙的胜利。
就这样,固伦荣宪远嫁到了蒙古,而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在康熙48年的时候,康熙生了一场重病,得知这个消息的固伦荣宪很是着急,于是便连夜从蒙古赶回了京城,并且衣不解带的在康熙的床前照顾他,康熙痊愈以后听说了这件事情,十分的感动,不仅给予了很多赏赐,更是将固伦荣宪封为固伦荣宪公主。
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固伦荣宪的丈夫和康熙在两年的时间内相继离世,而她自己也在六年以后撒手人寰,在她死后,她的儿子为他修了一个很大的墓地,而当她死去两百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这座古墓,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她是穿着龙袍下葬的,由此可见康熙是有多么的宠爱她。
在古代生在帝王之家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而公主往往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自汉朝以来公主要么被用来和亲,要么被用来做政治联姻。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个非常宠爱的公主,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将她嫁到遥远的蒙古。200多年之后这位公主的墓被发现,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尸身不但没有腐烂,还穿着一件龙袍!
这个公主就是固伦荣宪公主,从康熙皇帝给她的封号就能看出对她的喜爱。要知道历朝历代封号都有规矩,在清朝“固伦”这个称号一般只能封给嫡长公主,而固伦荣宪公主并非皇后所生,这也显示出康熙对她的宠爱非同一般。其实从另外一种角度上来说这也很合理,康熙12岁就成亲了,因为年龄太小他的前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在固伦荣宪公主降生之前,虽然康熙的妃子也生了2个女儿,但最终全都死掉了!她也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公主,康熙对于这个女儿非常看重,给这样的封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康熙非常宠爱她,但是身为皇帝也有很多无奈。清朝时期满族人一直和蒙古人的联系比较密切,两者也往往通过联姻加强彼此的政治关系。康熙为了国家安定最终将年仅19岁的固伦荣宪公主嫁到了遥远的漠南蒙古,女儿远嫁之后康熙非常想念她,甚至亲自去远赴蒙古前去看望,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雍正六年,固伦荣宪公主在蒙古病逝,但是她的故事却并未结束。
1972年蒙古赤峰巴林右旗的一处墓葬遭到了破坏,但是因为墓葬的防盗措施做得非常好,盗墓者并没有得到什么。考古专家为了保护好墓葬,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专家在挖掘中发现了刻着墓志铭的石碑,上面的字清晰可见:“公主:大清圣祖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硕荣宪公主……”专家也正是通过这块石碑判断出墓主人就是康熙的爱女。
当专家打开棺木之后,惊讶的发现尽管已经过去了240多年,但是公主的尸身并未腐烂,皮肤甚至还有弹性!她身上还穿着一件龙袍,在中国古代龙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专家推断这应该是康熙给女儿的陪嫁之物。这本是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只可惜当时处于非常时期,这位清朝公主的尸身在240多年后重现天日,居然被一群人拉去游街。
这个康熙最宠爱的公主就是固伦荣宪公主,她的尸身之所以死后200多年仍然不腐败我觉得估计应该是经过了一些特殊的处理,就比如西方的木乃伊这类的,然后尸身存放的地点也是比较特殊,这样就会百年而不腐朽了。
康熙之所以这么宠爱荣宪公主很可能就是康熙之前五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夭亡的一个缘故吧,荣宪公主差不多就是长公主,也是让结局崩溃的康熙看到了一些希望。而·等到荣宪公主出嫁时已经有19岁了,在古代也算是的老姑娘了,所有康熙是真的舍不得她。
不管康熙如何的爱她,但是因为出生皇家,和亲都是她的一个命运。她在康熙三十年的时候也是蒙古了,远嫁给了蒙古的乌尔衮。而婚后的两个人生活也算是生活美满,过得也是也很甜蜜。
思念女儿的康熙甚至为了固伦荣宪公主多次跑到了蒙古,而固伦荣宪公主也是看望了好几次康熙,这在当时也是十分少见的,康熙亲自去看望固伦荣宪公主的事情还引起了其他公主的羡慕,因为另外四个远嫁蒙古的女儿康熙都没这样的待遇。
固伦荣宪公主一直到雍正六年在蒙古病死,她的儿子也是为了修建了十分豪华的陵墓,光是陵墓的占地面积就有5000平方米。在1972年的时候也是发现了固伦荣宪公主的陵墓。
长达240多年,但是当考古学家们仔细考察时就发现了固伦荣宪公主的遗体保存时完好的,身穿龙袍,头戴凤冠。
因为荣宪公主是康熙的长女,素来受到宠爱。荣宪公主的生母是康熙四妃之一的荣妃马佳氏,而马佳氏不仅是为康熙生育了长子的妃嫔,也是他后宫之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嫔。在她生育的这五子一女中仅有一子一女长大,也就是皇三女荣宪公主和皇十子胤祉,但皇长女和皇二女都不幸夭折了,因此荣宪公主就成为了康熙的长女,康熙面对这个长女总是多有包容,比起其他女儿他总是要更宠爱她一些。
荣宪公主18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蒙古巴林部落的乌尔衮,当时她的封号是和硕荣宪公主。乌尔衮骁勇善战,年轻有为,康熙十分器重他,这才将女儿嫁给了乌尔衮。因为清朝素有满蒙联姻的惯例,乌尔衮的祖母就是顺治的同母姐姐固伦淑慧长公主,因此,他和荣宪公主的联姻也算是亲上加亲。虽是政治联姻,但夫妻俩感情很不错,荣宪公主还给他生育了一子一女,为满蒙联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维护了双方关系。
而且父女两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而疏远,反而愈加深厚。《清圣祖实录》曾经记载过,康熙在荣宪公主出嫁后曾四次前往蒙古探望,而在康熙年间前前后后嫁到蒙古的七位公主中,独有荣宪公主获此殊荣,可见其恩宠。而荣宪公主对康熙也十分孝顺,康熙在执政的第四十八年生了一场大病,公主连夜从蒙古回京,亲自下厨侍奉,并每日问候。
康熙感念公主的诚孝,于是将她封作为固伦荣宪公主。而在康熙的众多女儿之中,只有荣宪公主、恪靖公主、温宪公主、纯悫公主才有固伦公主的封号,其中,只有荣宪公主是康熙帝亲封的,其余三位公主都是雍正在她们死后才追封的,可见荣宪公主在康熙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固伦荣宪公主之所以能够穿着龙袍下葬是因为她生前对康熙十分孝顺且敬爱,康熙也因此颇为喜欢她这个女儿,还为此赏赐了她一件龙袍。在清朝时期一般称号中带有“固伦”二字的公主大都是皇后所生,是公主称号中最为尊贵的。不过这位固伦荣宪公主的母亲却不是皇后,而是只是位列妃位的容妃马佳氏。
这位容妃是康熙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入宫之后曾经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备受宠爱。这也使得容妃在康熙十二年一直到康熙十六年为止的这段时间里每一年都有孩子出生,这些孩子中便包括荣宪公主。包括荣宪公主在内,容妃所生的皇子皇女在康熙众多子女中都是排行比较靠前的。其中荣宪公主在一众公主中排行第三,不过介于她的两位皇姐皆很早便夭折,所以荣宪公主实际地位相当于皇长女。
由于荣宪公主出生时其母妃容妃正当宠,所以连带着她这个女儿也非常得康熙喜爱。再加上荣宪公主十分机灵聪慧,所以康熙对她一直比较偏爱。待荣宪公主年满十九岁,康熙将她许配给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的乌尔衮。他们二人成婚之后十分恩爱,而乌尔衮也因荣宪公主的关系对康熙十分忠诚。后来他在随康熙出征的过程中不慎战死,如此一来康熙对荣宪公主也就更加怜惜。
深得康熙宠爱的荣宪公主对康熙亦是十分孝顺。有一年她在得知康熙要来蒙古看她时因担心康熙会不习惯蒙古的环境而专门提前仿造了一座四合院行宫,待康熙来到蒙古之后其吃住便都在这座行宫中解决。康熙对荣宪公主的疼爱肯定是非同一般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特封她为固伦荣宪公主,更不会将龙袍赏赐给她。得到龙袍赏赐的荣宪公主自然将其视为莫大的荣耀,故而去世之后才会穿着它下葬。
作为康熙四大妃之一,荣妃马佳氏不仅是最早为康熙生育皇子的妃嫔,也是生育最多子女的妃嫔。从康熙六年到康熙十六年,这十年时间里,荣妃为康熙生育了六个孩子,并且康熙的前十个儿子中,五个都为荣妃所生。所以说荣妃是康熙早期最宠爱的妃子也不为过。
可是,荣妃所生的六个孩子中,只有二个活到成年。一个是皇三子胤祉,胤祉不管是文学造诣,还是书法、骑射、在康熙的皇子里面都是出类拔萃的,因此颇受康熙的器重;另外一个就是康熙帝最疼爱的固伦荣宪公主。那么,固伦荣宪公主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一、为满蒙两族友谊出嫁
荣宪公主,生于1673年,康熙帝的第三个女儿。而实际上,她是康熙帝的大女儿,因为皇长女和皇二女都不幸夭折,这也是康熙帝疼爱她的原因之一。
满蒙联姻是清朝的一项国策。从努尔哈赤开始到咸丰年间,每一代的皇帝都有女儿嫁到蒙古。康熙帝一生有二十位公主,但是活到出嫁的公主只有九位。在康熙帝的九位公主中,就有七位公主下嫁蒙古贵族,这是清朝笼络蒙古族,维护边疆稳定的筹码。
荣宪公主虽然是康熙的掌上明珠,但她生于皇室,天生就背负着皇室的使命——政治婚姻。康熙三十年(1691年),康熙正式封公主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便下嫁漠南蒙古巴林部乌尔衮。乌尔衮,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鄂齐尔次子,固伦淑慧长公主孙子,皇太极曾外孙。由于乌尔衮英勇善战,20岁时就率巴林右翼旗兵丁参加了康熙朝有名的乌兰布通之战,所以康熙帝很器重他。
荣宪公主与乌尔衮的婚姻,属于“亲上加亲”,是满蒙联盟的延续,也是巩固双方关系的润滑剂。他们虽然是政治联姻,但是夫妻俩的感情却意外的好,并且生下一男一女。
康熙四十三年,乌尔衮袭巴林部札萨克多罗郡王,荣宪公主则成为了蒙古王后。
二、父女俩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变得生疏,反而越来越深厚
根据《清圣祖实录》记载,康熙帝在荣宪公主远嫁之后非常想念,前后四次破例前往蒙古探望她,这是任何一位公主都没有的殊荣。而公主对父亲的感情也是十分深厚的。根据公主的墓志铭上记载:
“四十八年圣躬不豫,公主亲膳问安晨昏不辍,四十余辰未尝少懈。迨即安之后乃优旨褒奖,谓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宽为最,是用厚其典礼晋封荣宪国公主。”这意思就是: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生了一大病,荣宪公主不分昼夜地赶回京城探望他。为了让康熙尽快好起来,荣宪公主亲自下厨侍奉康熙,每日晨昏必来请安问候,康熙被荣宪公主的至诚至孝所打动,将公主晋封为固伦荣宪公主。
按照祖制,只有中宫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称固伦公主,这是公主最尊贵的称呼。不过也有特殊情况,比如固伦恪靖公主、固伦温宪公主、固伦纯悫公主,她们都是康熙与庶妃所生,不过,这三位只是雍正帝追封固伦公主。在康熙帝的所有女儿中,荣宪公主是唯一一个由康熙亲封为固伦公主的人,这足以表明荣宪公主在康熙帝心中特殊的地位。
三、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穿着龙袍下葬的公主
雍正六年,荣宪公主去世,享年55岁。1972年,荣宪公主墓出土时,虽埋葬了240多年,但公主的遗体保存得相当好,宛如活人一般。
令人惊讶的是,荣宪公主身上竟然穿着一件150米长的珍珠团龙袍,龙袍上绣着十几万颗珍珠,这可是极为罕见的。
在清朝诸多公主中,荣宪公主无疑是最幸福的一位,生前享尽荣华,死后风光大葬,而且成为清朝历史上唯一一位穿着龙袍下葬的公主。
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康熙帝第三女,序齿为二公主。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年癸丑五月初六日寅时生。康熙三十年(1691)正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六月嫁给漠南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年十九岁。康熙四十八年(1709)晋封固伦荣宪公主;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岁。
下嫁葛尔丹
而在她16岁那年,康熙帝出于大清利益的考虑,把心爱的女儿嫁给了仇人——葛尔丹。当时,固伦荣宪公主实际上已经有了喜欢的人——李光地。当她哭着跑到孝庄太后前时,太后说,你应该以大清利益为重。不管怎样,你嫁给了葛尔丹,就要爱他、疼他一辈子,因为他是你的男人。当固伦荣宪公主问太后,如果大清和葛尔丹激战,她究竟应该帮谁时,太后说,这有你自己决定,恐怕到时,你站在哪一边都是错的…… 就这样,固伦荣宪公主在大阿哥胤褆的陪同下,踏上了去往蒙古的道路。在葛尔丹把她从马上抱下来后,当她要与阿哥分别时,她向阿哥射了一箭,说,大阿哥,回去告诉皇阿玛,从此以后我就是葛尔丹的女人了。 无疑,她已经决定像太后说的那样,永远爱她的男人。 10年后,葛尔丹的势力急剧膨胀,而大清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休养生息,也已经具备了攻打葛尔丹的实力。就这样,10年未见的父女、兄妹,见面的理由竟然是岳父要将女婿置于死地~~~~
第一次交战
第一次交战,固伦荣宪公主冒着生命危险,跪在两军对峙的空地之间,哭着说,不要打了,不要打了~~~可是,在这个时刻,作为一国之君、作为部落首领,岂能为了一个女人而投降后退?就这样,炮火声、马蹄声、呐喊声还是没过了她柔弱的声音。我能够体会她的苦痛,真的。作为一个女人,她的至亲——父亲,和她的至爱——丈夫,要展开一场你死我活的激战,很痛心,很痛心~~~任何一方败退死亡,对她来说都是心如刀割~~~ 葛尔丹败退了,俘获了大阿哥,在蓝齐儿的努力下,大阿哥还是被释放了。天真而善良的女人,认为大清会因此放弃激战的念头,可是她错了~~~天真而善良的女人,执意留在她的男人身边,因为她已经深深地爱上了他~~~
第二次交战
第二次交战,葛尔丹完全溃败。当固伦荣宪公主携伤痕累累的葛尔丹走在草原上时,大阿哥还是追了上来,执意要取葛尔丹的项上人头,固伦荣宪公主依旧哀号着祈求,但是结果~~~~ 当康熙帝亲自请蓝齐儿回家时,她哭着说,我的家在乌兰木通,我要带阿密达回自己的家,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爱我的男人,爱我的家,我不会回去的~~~ 伤痕累累的女人,痛哭着埋葬了他的男人,而杀她丈夫的人竟然是自己的亲生父亲~~~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蓝齐儿格格”这个角色给人印象深刻,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又据说,这个“蓝齐儿格格”的原型就是一位下嫁到赤峰的大清公主。那么,这个公主又是哪一位呢?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她不是“格格”
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统称为格格。皇太极立国号“大清”后,也开始按照 *** 习惯,确定君主之女封号为公主,分固伦、和硕两个等级,需要进行特定的册封仪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又规定了除皇帝以外的贵族之女的封号:亲王女“和硕格格”即“郡主”,嫡女封“郡主”、庶女封“郡君”。世子、郡王女“多罗格格”即“县主”,嫡女封“县主”、庶女封“县君”。长子、贝勒女“多罗格格”即“郡君”。 贝子女“固山格格”即“县君”。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即“乡君”。不入八分公以下女一律不授封,俱称“宗女”。
如此看来,将“蓝齐儿”称做“格格”是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的。既然是康熙的女儿,就应当称做“公主”吧。
翻动大清史料,康熙皇帝一生共有21个女儿(包括一名养女),长女、次女、四女、七女、八女、十一女、十六女、十七女、十八女、十九女、二十女幼年夭折,无封号,不序齿。在这些幸存的皇女当中,有时以封号称之为“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这种称呼带有特指性,可确定为某个人,各公主之间不致混淆。但更多的是称“二公主”、“三公主”、“五公主”等,且与《玉牒》、《清史稿·公主表》中的“第二女”、“第三女”、“第五女”等,并非同一人,而且她们又都没有名字的记录,这就为寻找“蓝齐儿”增加了难度。这是因为,如“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封号的命名在当时是要根据其性格、品行、政治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结合考虑之后钦定的,并非是她们的真实名字。
为此,记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查找,即从这些公主的婚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大公主(养女)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婿博尔济吉特·班第;三女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婿博尔济吉特·乌尔衮;五女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1674—17l0),婿乌梁罕·噶尔臧;六女四公主固伦恪靖公主(1679一1735),婿博尔济吉特·敦多布多尔济;九女五公主固伦温宪公主(1683—1702),婿佟佳·舜安颜;十女六公主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婿博尔济吉特·策凌;十二女七公主(1686—1697),12岁夭折;十三女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婿博尔济吉特·苍津;十四女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婿孙承运;十五女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1691—1709),婿博尔济吉特·多尔济。
结果还是“一头雾水”,康熙大帝为了巩固边疆,下嫁到赤峰地区的公主绝非一位!
此“妃”即彼“妃”
这位“蓝齐儿”到底是康熙的哪位公主呢?记者又想到了《康熙王朝》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容妃”,也就是“蓝齐儿”的亲生母亲。
结果,康熙大帝的妃子当中只有一个“荣妃”,压根儿就没有“容妃”!
荣妃马佳氏,生长子承瑞、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允祉。与剧情相符的是,荣妃马佳氏在一定时期内还是十分得宠的。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荣妃为康熙所生的惟一的一个女儿就下嫁到了赤峰,她就是荣宪公主。
如此说来,此“荣妃”即彼“容妃”吧。
荣宪公主,康熙帝的第三个女儿,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元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固伦荣宪公主。
康熙皇帝的子女虽多,但夭折的也多,这可能与水土不服有关,毕竟刚刚从苦寒的关外进入到富足的关内,老话说得好呀,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康熙帝的前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相继夭亡,可以想象这个封建帝王对于子嗣的渴望。这时,第三个女儿出生了,满足了康熙皇帝满腔的父爱。再加上荣宪公主又是实际上的长公主,自然会得到大清皇帝及其皇室成员的极外关注。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吧,尽管荣宪公主、恪靖公主、温宪公主、纯悫公主、纯禧公主都得到了“固伦”这一最高封号,但在这五女中,只有荣宪公主一人是康熙皇帝生前亲自册封的,其余四人都是在雍正登基那年册封或追封的。
以上部分史实也算是符合《康熙王朝》有关情节的。
姑且算是找到了,“蓝齐儿格格”就是荣宪公主吧。尽管听起来有些牵强附会,可中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的,杜撰的多,真实的少,此即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哟。举个最实际的例子吧,康熙的伴读根本不是《康熙王朝》里的那个“魏东亭”,而是曹寅(清文学家,号荔轩,又号楝亭),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先祖曾是满洲贵族的包衣(奴仆),这和“魏东亭”的出身是一样的。
此“夫”非彼“夫”
乌兰布统,绿水青山,战火硝烟。
蓝齐儿搀扶着奄奄一息的丈夫噶尔丹走在草原上,大阿哥追了上来,执意要取噶尔丹的项上人头。蓝齐儿哀号着,祈求着,可是大阿哥为了洗掉曾被俘的耻辱,还是砍下了噶尔丹的头颅。
康熙帝跑了过来,亲自请蓝齐儿回家。蓝齐儿哭着说,我的家在乌兰布统,我要带阿密达回自己的家,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爱我的男人,爱我的家,我不会回去的!
以上这段《康熙王朝》中的情节也是有真有假。
蓝齐儿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荣宪公主也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只不过,蓝齐儿的丈夫叫噶尔丹,荣宪公主的丈夫叫乌尔衮,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是对手。
康熙二十九年,在巴林西部那个叫乌兰布统的地方的确发生过一场有名的战事。对阵的双方是清朝大军与噶尔丹统帅的噶尔部大军。当时康熙大帝亲征,巴林部命乌尔衮率军助清军一臂之力。结果,噶尔丹战败,乌尔衮因作战勇敢立了战功。据传康熙大帝见乌尔衮英姿勃勃,一表人才,心中欢喜,次年就将亲生女儿荣宪公主晋封“和硕”嫁于乌尔衮。
原来,此“夫”非彼“夫”哟,其结局自然也就大不相同,甚至是刚好相反的喽。
纵观《康熙王朝》,大阿哥与太子之争也是织成这部大戏的主要线索之一,而且这部分情节在清史中也是有据可查的。
爱新觉罗·胤禔,康熙帝子,母为惠妃那拉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即大阿哥。胤禔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十分觊觎。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这位大阿哥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爱新觉罗·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三日,康熙皇帝嫡长子。
康熙的这两个儿子打小就因皇位之争而关系紧张,其他皇子也在背后小动作不断。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以“赋性奢侈”、“暴虐 *** ”、“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为由废黜胤礽太子身份。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帝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年,胤礽利用父皇南巡之机,策划篡夺龙椅。康熙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怒,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为由,再将胤礽废黜禁锢。胤礽被圈入宗人府后,成为理密亲王,雍正二年卒。
在这部大戏中,最不“靠谱儿”的当属那个“李光地”了。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1642年出生于安溪县祥华乡祥华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李光地出生于1642年,康熙出生于1654年,“蓝齐儿”怎么可能爱上一个比自己父亲还要年长十多岁的“糟头子”呢?难道这个大清公主也如现代诸多时尚女孩儿一样,爱嫁“干爹”吗?
娘俩同为巴林妇
阿图,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五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及七女同母。崇德六年(1641)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驹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索尔哈在崇德元年(1636)袭其兄额尔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顺治初年去世。顺治五年(1648)阿图复嫁给蒙古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所以人称巴林公主。阿图下嫁色布腾后,被封为固伦长公主。顺治十六年二月被封为固伦和顺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公主为孝庄文皇后所钟爱,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师,时年69岁。
荣宪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固伦淑慧公主还健在,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由打固伦淑慧公主这边论,乌尔衮是固伦淑慧公主与色布腾王爷的长子鄂齐尔之子,即嫡孙。从京都皇室这边说,荣宪公主是淑慧公主娘家的侄孙女,荣宪公主应称淑慧公主为姑奶奶。因此,荣宪公主与乌尔衮是属于一个辈分上的,不差辈儿。
荣宪公主的陪嫁是非常丰厚的,再加上固伦淑慧公主带来的300户,光陪房户口就有540户。据史料记载,巴林部建旗之初,巴林右旗分得户口800户,两位公主的陪嫁人口占当时全旗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众多人口集中在一处居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聚落,有王爷府、寺庙等高大的砖瓦建筑,这在当时可谓壮观了,遂被人们称为“益和板兴”,汉译为“硕大的房子”,即今日巴林右旗人民 *** 所在地之大板镇。
史书还记载,康熙帝在公主下嫁后曾经四次到巴林巡视。这其中除了军事和政治的目的而外,也不能排除一个父亲想念女儿的人之常情。现在的大板镇还有一座著名的康熙行宫,就是荣宪公主为便于父亲巡幸,于康熙四十五年建造的,这也是中国北部边疆惟一的一座。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荣宪公主的特殊眷顾。
落葬巴林陶白山
荣宪公主初嫁巴林时,受封和硕荣宪公主,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90年),才被封为固伦荣宪公主。值得一提的是,荣宪公主被封为固伦公主并非因额娘晋为皇后,而是因其在巴林的卓越贡献而得到朝廷的褒奖的。
荣宪公主下嫁巴林的第三年,鄂齐尔王爷去世。鄂齐尔有三子,老大叫那木德格,在鄂齐尔去世那年已31岁,老二就是乌尔衮,老三叫桑利达。按照正统思想,承袭巴林王位的应是长子那木德格,但乌尔衮身为额附,且有战功,才貌双全智勇过人,人们都希望他能够袭爵任巴林右旗第三世扎萨克。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荣宪公主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她极力劝说台吉和旗民,并在上报朝廷承袭的文书上划掉了乌尔衮的名字,换上那木德格的名字。
荣宪公主19岁来到巴林至56岁去世,在草原一共生活了37年。期间,尽管与乌尔衮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
乌尔衮一生骁勇,擅于征战,与公主成亲后,仍多次带兵出战。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乌尔衮率巴林兵到乌珠穆沁作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乌尔衮嗣封王爵后,统领昭乌达盟蒙古十一旗军多次出征。康熙五十年(1711年),乌尔衮王爷奉命率部往阿尔岱山一带驻防,遏止蒙古厄鲁特旗策旺阿拉不担入侵。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出任昭乌达盟长,以副将军身份统督内属国二十三旗戍务,率军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这一去就是整整六年。
如是,荣宪公主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巴林部实际的管理者与统治者。她处理旗内政务十分谨慎,每事必亲自过问,发布指令必签张押印,至今公主水晶印章仍保存在巴林博物馆。
传说当年乌尔衮王爷西征以后,旗内一些梅林和扎兰便狂妄自大起来。他们认为,在蒙古,女人是不能掌管旗政的,哪怕她是一位公主。由此,一些人开始胡作非为。一日,公主到旗内查干坤兑一带视察下情,听说右旗梅林侮辱了一个平民的女儿,遂十分气愤。但为了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公主先命人将这个梅林缉捕归案,交由地方的坤都达审理。这位梅林大人非常蛮横无理,根本不把坤都达放在眼里,甚至还让坤都达把那个女子找来,当面调戏,并当众述说奸污女子的经过。就在这个梅林大耍威风之时,荣宪公主走了出来,当堂喝令鞭打这个梅林一百下,罚银千两,牲畜若干,并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先行革去官爵,再上报朝廷。公主此举,大快人心。自此以后,大小官吏不敢再为非作歹,旗内大事小情悉听公主指挥。旗众更是对公主敬若神明,称其为“二公主麽麽”。
康熙四十八年,荣宪公主听说皇父患病,十分着急,便日夜不停地赶回京都,亲自照顾皇父饮食起居,煎汤熬药,早晚问安,关心备至。康熙病愈之后,十分欣慰,“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实为最。”荣宪公主由“和硕”晋封“固伦”。
康熙五十五年,乌尔衮奉命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这仗一打就是六年。战争胜利了,乌尔衮却因伤病倒下了,没能再起来,没有能回到日日期盼他回来的爱妻身边。康熙六十年二月十三日,乌尔衮死在了凯旋归来的路上,享年五十一岁。一年后,康熙皇帝也去世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失去了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亲人,荣宪公主的悲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在之后的六年时间里,荣宪公主过得并不开心,整天为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琳布担心受怕。
雍正六年四月十二日,56岁的荣宪公主去世了。
固伦荣宪公主(荣宪公主的生母并不是中宫皇后,为何封号却是固伦) ♂
固伦荣宪公主(荣宪公主的生母并不是中宫皇后,为何封号却是固伦)- 荣宪公主的生母并不是中宫皇后,为何封号却是固伦
- 康熙最宠爱的公主,穿龙袍下葬,死后200多年,为何尸身依旧不腐
- 固伦荣宪公主到底做过什么为何她死后能穿着龙袍下葬
- 固伦荣宪只是一个公主,居然能穿龙袍下葬,这是为何
- 一公主死后240年被人掘坟,尸身还被拉去游街示众,她是哪位公主呢
- 康熙最爱的蓝齐儿格格原型是谁固伦荣宪公主简介
因为荣宪公主是康熙的长女,素来受到宠爱。荣宪公主的生母是康熙四妃之一的荣妃马佳氏,而马佳氏不仅是为康熙生育了长子的妃嫔,也是他后宫之中生育子女最多的妃嫔。在她生育的这五子一女中仅有一子一女长大,也就是皇三女荣宪公主和皇十子胤祉,但皇长女和皇二女都不幸夭折了,因此荣宪公主就成为了康熙的长女,康熙面对这个长女总是多有包容,比起其他女儿他总是要更宠爱她一些。
荣宪公主18岁的时候就嫁给了蒙古巴林部落的乌尔衮,当时她的封号是和硕荣宪公主。乌尔衮骁勇善战,年轻有为,康熙十分器重他,这才将女儿嫁给了乌尔衮。因为清朝素有满蒙联姻的惯例,乌尔衮的祖母就是顺治的同母姐姐固伦淑慧长公主,因此,他和荣宪公主的联姻也算是亲上加亲。虽是政治联姻,但夫妻俩感情很不错,荣宪公主还给他生育了一子一女,为满蒙联姻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维护了双方关系。
而且父女两的感情并没有因为距离而疏远,反而愈加深厚。《清圣祖实录》曾经记载过,康熙在荣宪公主出嫁后曾四次前往蒙古探望,而在康熙年间前前后后嫁到蒙古的七位公主中,独有荣宪公主获此殊荣,可见其恩宠。而荣宪公主对康熙也十分孝顺,康熙在执政的第四十八年生了一场大病,公主连夜从蒙古回京,亲自下厨侍奉,并每日问候。
康熙感念公主的诚孝,于是将她封作为固伦荣宪公主。而在康熙的众多女儿之中,只有荣宪公主、恪靖公主、温宪公主、纯悫公主才有固伦公主的封号,其中,只有荣宪公主是康熙帝亲封的,其余三位公主都是雍正在她们死后才追封的,可见荣宪公主在康熙皇帝心中的特殊地位。
这个康熙最宠爱的公主就是固伦荣宪公主,她的尸身之所以死后200多年仍然不腐败我觉得估计应该是经过了一些特殊的处理,就比如西方的木乃伊这类的,然后尸身存放的地点也是比较特殊,这样就会百年而不腐朽了。
康熙之所以这么宠爱荣宪公主很可能就是康熙之前五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都夭亡的一个缘故吧,荣宪公主差不多就是长公主,也是让结局崩溃的康熙看到了一些希望。而·等到荣宪公主出嫁时已经有19岁了,在古代也算是的老姑娘了,所有康熙是真的舍不得她。
不管康熙如何的爱她,但是因为出生皇家,和亲都是她的一个命运。她在康熙三十年的时候也是蒙古了,远嫁给了蒙古的乌尔衮。而婚后的两个人生活也算是生活美满,过得也是也很甜蜜。
思念女儿的康熙甚至为了固伦荣宪公主多次跑到了蒙古,而固伦荣宪公主也是看望了好几次康熙,这在当时也是十分少见的,康熙亲自去看望固伦荣宪公主的事情还引起了其他公主的羡慕,因为另外四个远嫁蒙古的女儿康熙都没这样的待遇。
固伦荣宪公主一直到雍正六年在蒙古病死,她的儿子也是为了修建了十分豪华的陵墓,光是陵墓的占地面积就有5000平方米。在1972年的时候也是发现了固伦荣宪公主的陵墓。
长达240多年,但是当考古学家们仔细考察时就发现了固伦荣宪公主的遗体保存时完好的,身穿龙袍,头戴凤冠。
固伦荣宪公主之所以能够穿着龙袍下葬是因为她生前对康熙十分孝顺且敬爱,康熙也因此颇为喜欢她这个女儿,还为此赏赐了她一件龙袍。在清朝时期一般称号中带有“固伦”二字的公主大都是皇后所生,是公主称号中最为尊贵的。不过这位固伦荣宪公主的母亲却不是皇后,而是只是位列妃位的容妃马佳氏。
这位容妃是康熙非常宠爱的一位妃子,入宫之后曾经在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备受宠爱。这也使得容妃在康熙十二年一直到康熙十六年为止的这段时间里每一年都有孩子出生,这些孩子中便包括荣宪公主。包括荣宪公主在内,容妃所生的皇子皇女在康熙众多子女中都是排行比较靠前的。其中荣宪公主在一众公主中排行第三,不过介于她的两位皇姐皆很早便夭折,所以荣宪公主实际地位相当于皇长女。
由于荣宪公主出生时其母妃容妃正当宠,所以连带着她这个女儿也非常得康熙喜爱。再加上荣宪公主十分机灵聪慧,所以康熙对她一直比较偏爱。待荣宪公主年满十九岁,康熙将她许配给蒙古贵族博尔济吉特氏的乌尔衮。他们二人成婚之后十分恩爱,而乌尔衮也因荣宪公主的关系对康熙十分忠诚。后来他在随康熙出征的过程中不慎战死,如此一来康熙对荣宪公主也就更加怜惜。
深得康熙宠爱的荣宪公主对康熙亦是十分孝顺。有一年她在得知康熙要来蒙古看她时因担心康熙会不习惯蒙古的环境而专门提前仿造了一座四合院行宫,待康熙来到蒙古之后其吃住便都在这座行宫中解决。康熙对荣宪公主的疼爱肯定是非同一般的,要不然他也不会特封她为固伦荣宪公主,更不会将龙袍赏赐给她。得到龙袍赏赐的荣宪公主自然将其视为莫大的荣耀,故而去世之后才会穿着它下葬。
固伦荣宪虽然只是一个公主,但是她却能够身穿龙袍下葬,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康熙对她爱屋及乌。我们读过史书应该都知道,固伦荣宪的生母荣妃可以说是乾隆最宠爱的一个妃子,但短短的六年时间里面,她替康熙生下了5个子女,而固伦荣宪便是在她第3年生下的女儿。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荣妃也慢慢的开始变老了,年老色衰的她开始失去了康熙的宠爱,但是她的女儿固伦荣宪却没有失宠,在康熙的心中,固伦荣宪仍然占据着很大的一个位置,而在固伦荣宪十三岁的时候,康熙更是将她封为了硕荣宪公主,这就是从这个时候,固伦荣宪开始了自己辉煌的一生。
在固伦荣宪十九岁的时候,康熙便开始决定想要给她找一个特别心仪的夫君,在康熙的精挑细选之下,最终决定将固伦荣宪嫁给乌尔衮,说起乌尔衮或许大家都不是很熟悉,但是这却也是一位十分出名的人物,在乌兰布通之战中,他可以说时一举奠定了康熙的胜利。
就这样,固伦荣宪远嫁到了蒙古,而根据相关史料的记载,在康熙48年的时候,康熙生了一场重病,得知这个消息的固伦荣宪很是着急,于是便连夜从蒙古赶回了京城,并且衣不解带的在康熙的床前照顾他,康熙痊愈以后听说了这件事情,十分的感动,不仅给予了很多赏赐,更是将固伦荣宪封为固伦荣宪公主。
而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固伦荣宪的丈夫和康熙在两年的时间内相继离世,而她自己也在六年以后撒手人寰,在她死后,她的儿子为他修了一个很大的墓地,而当她死去两百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这座古墓,也就是从这个时候,人们才发现她是穿着龙袍下葬的,由此可见康熙是有多么的宠爱她。
在古代生在帝王之家其实并不是一件好事,皇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斗得你死我活,而公主往往成为了政治的牺牲品,自汉朝以来公主要么被用来和亲,要么被用来做政治联姻。清朝的康熙皇帝有个非常宠爱的公主,但最终还是不得不将她嫁到遥远的蒙古。200多年之后这位公主的墓被发现,令人惊讶的是她的尸身不但没有腐烂,还穿着一件龙袍!
这个公主就是固伦荣宪公主,从康熙皇帝给她的封号就能看出对她的喜爱。要知道历朝历代封号都有规矩,在清朝“固伦”这个称号一般只能封给嫡长公主,而固伦荣宪公主并非皇后所生,这也显示出康熙对她的宠爱非同一般。其实从另外一种角度上来说这也很合理,康熙12岁就成亲了,因为年龄太小他的前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在固伦荣宪公主降生之前,虽然康熙的妃子也生了2个女儿,但最终全都死掉了!她也成为了实际上的长公主,康熙对于这个女儿非常看重,给这样的封号也就不足为奇了。
虽然康熙非常宠爱她,但是身为皇帝也有很多无奈。清朝时期满族人一直和蒙古人的联系比较密切,两者也往往通过联姻加强彼此的政治关系。康熙为了国家安定最终将年仅19岁的固伦荣宪公主嫁到了遥远的漠南蒙古,女儿远嫁之后康熙非常想念她,甚至亲自去远赴蒙古前去看望,这样的事情在中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罕见。雍正六年,固伦荣宪公主在蒙古病逝,但是她的故事却并未结束。
1972年蒙古赤峰巴林右旗的一处墓葬遭到了破坏,但是因为墓葬的防盗措施做得非常好,盗墓者并没有得到什么。考古专家为了保护好墓葬,对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专家在挖掘中发现了刻着墓志铭的石碑,上面的字清晰可见:“公主:大清圣祖仁皇帝次女也,康熙三十年厘降于巴林,初封和硕荣宪公主……”专家也正是通过这块石碑判断出墓主人就是康熙的爱女。
当专家打开棺木之后,惊讶的发现尽管已经过去了240多年,但是公主的尸身并未腐烂,皮肤甚至还有弹性!她身上还穿着一件龙袍,在中国古代龙袍可不是什么人都能穿的,专家推断这应该是康熙给女儿的陪嫁之物。这本是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只可惜当时处于非常时期,这位清朝公主的尸身在240多年后重现天日,居然被一群人拉去游街。
前几年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康熙王朝》中,“蓝齐儿格格”这个角色给人印象深刻,至今还为人津津乐道。又据说,这个“蓝齐儿格格”的原型就是一位下嫁到赤峰的大清公主。那么,这个公主又是哪一位呢?她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她不是“格格”
在后金时期,国君和贝勒的女儿统称为格格。皇太极立国号“大清”后,也开始按照 *** 习惯,确定君主之女封号为公主,分固伦、和硕两个等级,需要进行特定的册封仪式。顺治十七年(1660年)又规定了除皇帝以外的贵族之女的封号:亲王女“和硕格格”即“郡主”,嫡女封“郡主”、庶女封“郡君”。世子、郡王女“多罗格格”即“县主”,嫡女封“县主”、庶女封“县君”。长子、贝勒女“多罗格格”即“郡君”。 贝子女“固山格格”即“县君”。入八分镇国公、辅国公女即“乡君”。不入八分公以下女一律不授封,俱称“宗女”。
如此看来,将“蓝齐儿”称做“格格”是犯了一个历史性错误的。既然是康熙的女儿,就应当称做“公主”吧。
翻动大清史料,康熙皇帝一生共有21个女儿(包括一名养女),长女、次女、四女、七女、八女、十一女、十六女、十七女、十八女、十九女、二十女幼年夭折,无封号,不序齿。在这些幸存的皇女当中,有时以封号称之为“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这种称呼带有特指性,可确定为某个人,各公主之间不致混淆。但更多的是称“二公主”、“三公主”、“五公主”等,且与《玉牒》、《清史稿·公主表》中的“第二女”、“第三女”、“第五女”等,并非同一人,而且她们又都没有名字的记录,这就为寻找“蓝齐儿”增加了难度。这是因为,如“端静公主”、“恪靖公主”等封号的命名在当时是要根据其性格、品行、政治影响等诸多方面进行结合考虑之后钦定的,并非是她们的真实名字。
为此,记者又进行了进一步的查找,即从这些公主的婚配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大公主(养女)固伦纯禧公主(1671—1741),婿博尔济吉特·班第;三女二公主固伦荣宪公主(1673—1728),婿博尔济吉特·乌尔衮;五女三公主和硕端静公主(1674—17l0),婿乌梁罕·噶尔臧;六女四公主固伦恪靖公主(1679一1735),婿博尔济吉特·敦多布多尔济;九女五公主固伦温宪公主(1683—1702),婿佟佳·舜安颜;十女六公主固伦纯悫公主(1685—1710),婿博尔济吉特·策凌;十二女七公主(1686—1697),12岁夭折;十三女八公主和硕温恪公主(1687—1709),婿博尔济吉特·苍津;十四女九公主和硕悫靖公主(1689—1736),婿孙承运;十五女十公主和硕敦恪公主(1691—1709),婿博尔济吉特·多尔济。
结果还是“一头雾水”,康熙大帝为了巩固边疆,下嫁到赤峰地区的公主绝非一位!
此“妃”即彼“妃”
这位“蓝齐儿”到底是康熙的哪位公主呢?记者又想到了《康熙王朝》中的另一个重要角色——“容妃”,也就是“蓝齐儿”的亲生母亲。
结果,康熙大帝的妃子当中只有一个“荣妃”,压根儿就没有“容妃”!
荣妃马佳氏,生长子承瑞、四子赛音察浑、六子长华、八子长生、十子允祉。与剧情相符的是,荣妃马佳氏在一定时期内还是十分得宠的。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荣妃为康熙所生的惟一的一个女儿就下嫁到了赤峰,她就是荣宪公主。
如此说来,此“荣妃”即彼“容妃”吧。
荣宪公主,康熙帝的第三个女儿,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日生。康熙三十年元月受封为和硕荣宪公主,康熙四十八年晋封为固伦荣宪公主。
康熙皇帝的子女虽多,但夭折的也多,这可能与水土不服有关,毕竟刚刚从苦寒的关外进入到富足的关内,老话说得好呀,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苦。康熙帝的前五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相继夭亡,可以想象这个封建帝王对于子嗣的渴望。这时,第三个女儿出生了,满足了康熙皇帝满腔的父爱。再加上荣宪公主又是实际上的长公主,自然会得到大清皇帝及其皇室成员的极外关注。或许也正因为如此吧,尽管荣宪公主、恪靖公主、温宪公主、纯悫公主、纯禧公主都得到了“固伦”这一最高封号,但在这五女中,只有荣宪公主一人是康熙皇帝生前亲自册封的,其余四人都是在雍正登基那年册封或追封的。
以上部分史实也算是符合《康熙王朝》有关情节的。
姑且算是找到了,“蓝齐儿格格”就是荣宪公主吧。尽管听起来有些牵强附会,可中国的电视剧就是这样的,杜撰的多,真实的少,此即所谓“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哟。举个最实际的例子吧,康熙的伴读根本不是《康熙王朝》里的那个“魏东亭”,而是曹寅(清文学家,号荔轩,又号楝亭),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先祖曾是满洲贵族的包衣(奴仆),这和“魏东亭”的出身是一样的。
此“夫”非彼“夫”
乌兰布统,绿水青山,战火硝烟。
蓝齐儿搀扶着奄奄一息的丈夫噶尔丹走在草原上,大阿哥追了上来,执意要取噶尔丹的项上人头。蓝齐儿哀号着,祈求着,可是大阿哥为了洗掉曾被俘的耻辱,还是砍下了噶尔丹的头颅。
康熙帝跑了过来,亲自请蓝齐儿回家。蓝齐儿哭着说,我的家在乌兰布统,我要带阿密达回自己的家,我要把他抚养成人。我爱我的男人,爱我的家,我不会回去的!
以上这段《康熙王朝》中的情节也是有真有假。
蓝齐儿深爱着自己的丈夫,荣宪公主也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只不过,蓝齐儿的丈夫叫噶尔丹,荣宪公主的丈夫叫乌尔衮,他们都是真实存在的,是对手。
康熙二十九年,在巴林西部那个叫乌兰布统的地方的确发生过一场有名的战事。对阵的双方是清朝大军与噶尔丹统帅的噶尔部大军。当时康熙大帝亲征,巴林部命乌尔衮率军助清军一臂之力。结果,噶尔丹战败,乌尔衮因作战勇敢立了战功。据传康熙大帝见乌尔衮英姿勃勃,一表人才,心中欢喜,次年就将亲生女儿荣宪公主晋封“和硕”嫁于乌尔衮。
原来,此“夫”非彼“夫”哟,其结局自然也就大不相同,甚至是刚好相反的喽。
纵观《康熙王朝》,大阿哥与太子之争也是织成这部大戏的主要线索之一,而且这部分情节在清史中也是有据可查的。
爱新觉罗·胤禔,康熙帝子,母为惠妃那拉氏,排行第五,因康熙前四子皆夭殇,故为皇长子,即大阿哥。胤禔曾从征厄鲁特蒙古噶尔丹。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封为直郡王。但是,他的生母惠妃那拉氏只是一位庶妃,远不及皇二子胤礽的生母皇后的身份高贵,胤礽因是嫡出而被立为皇太子。胤禔表面上遵从父命,内心里对太子的地位十分觊觎。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这位大阿哥因魇咒太子胤礽,谋夺储位,被削爵囚禁。
爱新觉罗·胤礽,出生于康熙十三年五月三日,康熙皇帝嫡长子。
康熙的这两个儿子打小就因皇位之争而关系紧张,其他皇子也在背后小动作不断。康熙四十七年九月,康熙帝以“赋性奢侈”、“暴虐 *** ”、“语言颠倒,竟类狂易之疾”为由废黜胤礽太子身份。康熙四十八年三月,康熙帝又以“虽被镇魇,已渐痊可”为托词,复立胤礽为皇太子。 康熙五十年,胤礽利用父皇南巡之机,策划篡夺龙椅。康熙帝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怒,终以“狂疾益增,暴戾僭越,迷惑转甚”为由,再将胤礽废黜禁锢。胤礽被圈入宗人府后,成为理密亲王,雍正二年卒。
在这部大戏中,最不“靠谱儿”的当属那个“李光地”了。
李光地,字晋卿,号厚庵,别号榕村,泉州安溪湖头人,1642年出生于安溪县祥华乡祥华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中进士,进翰林,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他为官期间,政绩显著,贡献巨大,康熙帝曾三次授予御匾,表彰其功。
李光地出生于1642年,康熙出生于1654年,“蓝齐儿”怎么可能爱上一个比自己父亲还要年长十多岁的“糟头子”呢?难道这个大清公主也如现代诸多时尚女孩儿一样,爱嫁“干爹”吗?
娘俩同为巴林妇
阿图,清太宗皇太极之第五女。其母为皇太极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的九子福临、四女雅图及七女同母。崇德六年(1641)正月,许配给喀尔喀蒙古额驹博尔济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尔哈。索尔哈在崇德元年(1636)袭其兄额尔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轻车都尉世职,顺治初年去世。顺治五年(1648)阿图复嫁给蒙古巴林部辅国公博尔济吉特氏色布腾,所以人称巴林公主。阿图下嫁色布腾后,被封为固伦长公主。顺治十六年二月被封为固伦和顺长公主,后改为固伦淑慧长公主。阿图公主为孝庄文皇后所钟爱,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正月初十日卒于京师,时年69岁。
荣宪公主下嫁蒙古巴林部博尔济吉特氏乌尔衮时,固伦淑慧公主还健在,已经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了。由打固伦淑慧公主这边论,乌尔衮是固伦淑慧公主与色布腾王爷的长子鄂齐尔之子,即嫡孙。从京都皇室这边说,荣宪公主是淑慧公主娘家的侄孙女,荣宪公主应称淑慧公主为姑奶奶。因此,荣宪公主与乌尔衮是属于一个辈分上的,不差辈儿。
荣宪公主的陪嫁是非常丰厚的,再加上固伦淑慧公主带来的300户,光陪房户口就有540户。据史料记载,巴林部建旗之初,巴林右旗分得户口800户,两位公主的陪嫁人口占当时全旗人口的一半以上。由于众多人口集中在一处居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聚落,有王爷府、寺庙等高大的砖瓦建筑,这在当时可谓壮观了,遂被人们称为“益和板兴”,汉译为“硕大的房子”,即今日巴林右旗人民 *** 所在地之大板镇。
史书还记载,康熙帝在公主下嫁后曾经四次到巴林巡视。这其中除了军事和政治的目的而外,也不能排除一个父亲想念女儿的人之常情。现在的大板镇还有一座著名的康熙行宫,就是荣宪公主为便于父亲巡幸,于康熙四十五年建造的,这也是中国北部边疆惟一的一座。由此可见,康熙皇帝对荣宪公主的特殊眷顾。
落葬巴林陶白山
荣宪公主初嫁巴林时,受封和硕荣宪公主,一直到康熙四十八年(1790年),才被封为固伦荣宪公主。值得一提的是,荣宪公主被封为固伦公主并非因额娘晋为皇后,而是因其在巴林的卓越贡献而得到朝廷的褒奖的。
荣宪公主下嫁巴林的第三年,鄂齐尔王爷去世。鄂齐尔有三子,老大叫那木德格,在鄂齐尔去世那年已31岁,老二就是乌尔衮,老三叫桑利达。按照正统思想,承袭巴林王位的应是长子那木德格,但乌尔衮身为额附,且有战功,才貌双全智勇过人,人们都希望他能够袭爵任巴林右旗第三世扎萨克。面对这样进退两难的局面,荣宪公主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智,她极力劝说台吉和旗民,并在上报朝廷承袭的文书上划掉了乌尔衮的名字,换上那木德格的名字。
荣宪公主19岁来到巴林至56岁去世,在草原一共生活了37年。期间,尽管与乌尔衮聚少离多,但夫妻感情还是非常深厚的。
乌尔衮一生骁勇,擅于征战,与公主成亲后,仍多次带兵出战。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乌尔衮率巴林兵到乌珠穆沁作战。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乌尔衮嗣封王爵后,统领昭乌达盟蒙古十一旗军多次出征。康熙五十年(1711年),乌尔衮王爷奉命率部往阿尔岱山一带驻防,遏止蒙古厄鲁特旗策旺阿拉不担入侵。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出任昭乌达盟长,以副将军身份统督内属国二十三旗戍务,率军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这一去就是整整六年。
如是,荣宪公主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巴林部实际的管理者与统治者。她处理旗内政务十分谨慎,每事必亲自过问,发布指令必签张押印,至今公主水晶印章仍保存在巴林博物馆。
传说当年乌尔衮王爷西征以后,旗内一些梅林和扎兰便狂妄自大起来。他们认为,在蒙古,女人是不能掌管旗政的,哪怕她是一位公主。由此,一些人开始胡作非为。一日,公主到旗内查干坤兑一带视察下情,听说右旗梅林侮辱了一个平民的女儿,遂十分气愤。但为了弄清此事的来龙去脉,公主先命人将这个梅林缉捕归案,交由地方的坤都达审理。这位梅林大人非常蛮横无理,根本不把坤都达放在眼里,甚至还让坤都达把那个女子找来,当面调戏,并当众述说奸污女子的经过。就在这个梅林大耍威风之时,荣宪公主走了出来,当堂喝令鞭打这个梅林一百下,罚银千两,牲畜若干,并向受害者赔礼道歉,先行革去官爵,再上报朝廷。公主此举,大快人心。自此以后,大小官吏不敢再为非作歹,旗内大事小情悉听公主指挥。旗众更是对公主敬若神明,称其为“二公主麽麽”。
康熙四十八年,荣宪公主听说皇父患病,十分着急,便日夜不停地赶回京都,亲自照顾皇父饮食起居,煎汤熬药,早晚问安,关心备至。康熙病愈之后,十分欣慰,“公主克诚克孝,竭力事亲,诸公主中尔实为最。”荣宪公主由“和硕”晋封“固伦”。
康熙五十五年,乌尔衮奉命征讨策旺阿拉布坦,这仗一打就是六年。战争胜利了,乌尔衮却因伤病倒下了,没能再起来,没有能回到日日期盼他回来的爱妻身边。康熙六十年二月十三日,乌尔衮死在了凯旋归来的路上,享年五十一岁。一年后,康熙皇帝也去世了。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便失去了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亲人,荣宪公主的悲痛之情是可想而知的。在之后的六年时间里,荣宪公主过得并不开心,整天为那个不争气的儿子琳布担心受怕。
雍正六年四月十二日,56岁的荣宪公主去世了。
公主亡故以后,雍正派大臣到巴林料理丧事。因提前没做准备,只得将公主灵柩停放在圆会寺内,择巴林陶白山阳坡修筑享殿,构筑地宫。荣宪公主的遗体保存极好,1972年出土时,虽埋葬240多年,皮肤仍有弹性,宛如生人一般,躺在棺内的荣宪公主尸体面部朝上,头南脚北,头戴金制凤冠,腕套金镯指戴戒指,足蹬大红缎满帮绣花靴子,身穿多层服饰,最外面的是一件光彩夺目的珍珠团龙袍。后经测量,荣宪公主身长156厘米,发辫漆黑,辫子长75厘米,两股大辫垂至臀部,辫梢似有扎缠。棺木南侧及东侧均放有一个骨灰罐,分别盛放着额附乌尔衮及公主之子琳布的骨灰。
标签:公主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