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31ag洲际弹道导弹(中国洲际导弹发展如何)
- 中国洲际导弹发展如何
- 俄罗斯已部署三个导弹团的亚尔斯—S洲际弹道导弹,性能有多先进
- 东风-21D导弹如何被誉为“航母杀手”
- 科普一下东风系列导弹的型号与用途(配图)
- 液体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是不是很麻烦
我们国家的洲际导弹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顶级的那种,洲际核打击能力仅次于美俄。其实说到洲际导弹,这个星球上玩得起的国家没有几个,五常之外不用看了,像印度所谓的烈火5洲际导弹射程只有5000多公里,这点射程就连一些远程弹道导弹都比不上,也就只有他们自己才认为是洲际导弹。
而五常以内的英国已经放弃治疗了,主要依赖整个北约的核保护伞(就是完全依赖美国),不但没有了空基和陆基核力量,哪怕是潜射型的海基洲际导弹,也用的是美国的三叉戟,法国好一点,虽然没有陆基洲际导弹,但是起码海基还有自己最新的M-51潜射弹道导弹,这款导弹的射程最大可达11000公里,是名副其实的潜射型洲际导弹。
至于美国不用说了,人家的洲际导弹技术早就玩出花来了,在这方面是绝对的扛把子,在这里不细说了,而俄罗斯的陆基核力量也不容小觑,可以说单论陆基核力量的话,毛子是妥妥的世界第一,至于海基核力量,也有自己的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白杨的潜射型),接着就是我们的国家了,陆基的东风系列洲际导弹,以及海基的巨浪系列潜射洲际导弹为我们撑起了一把强大的核保护伞。
东风系列导导弹一大家子相比大家都很熟悉了,而负责洲际打击任务的则主要有东风5系列、东风31系列和目前还很神秘的东风41导弹,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采取的是陆基发射井发射的方式,目前的最新型号是东风5B型,最大射程达到13000公里,可以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缺点就是生存能力很弱(这是发射井发射的通病);而东风31系列导弹则是采取车载机动式发射,相比东风5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生存性,是我们二次核反击的主要力量,射程也达到了11000公里以上,打击美国西海岸是绝对没问题的,至于东风41,太神秘了,还处于保密阶段!
最后是我们的海基核力量了,目前我们的潜射型洲际导弹是巨浪系列,最新型号是巨浪2,最大射程超过8000公里,配合上深海幽灵核潜艇的隐蔽性,基本上可以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了,而且海基核力量是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中最重要的一环,具有最好的隐蔽性和生存性,是绝对可以进行二次核反击的最后杀手锏,所以,综上所述,我们国家的洲际导弹技术可以说绝对是世界顶级的那种层次了!
就在美俄就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问题达成一致共识的当天,俄罗斯公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据中青网报道,俄国防部在1月31日发布消息称,俄军已在西伯利亚地区部署了3个装备“亚尔斯-S”新一代洲际战略导弹的导弹团。同时,俄军还计划在今年底前再增加一个导弹团。
目前,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已经有6个导弹师装备了陆基机动式亚尔斯-S洲际导弹,另外1个导弹师也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换装这种发射方式更加灵活的亚尔斯-S洲际导弹。此外,俄罗斯战略导弹部队还有一个导弹师也换装了射程和打击能力更加强劲的地井发射的固定式亚尔斯-S重型洲际导弹。
全部换装了新式亚尔斯洲际导弹的8个导弹师,共装备有240枚左右的亚尔斯-S洲际导弹,将长期按一级战备进行战略值班,随时保证进行核反击。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日前发布消息,称“总统普京已签署了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此之前,美国总统拜登也签署文件,同意延长该条约的有效期。美国国防部发言人称,此举“进一步降低美国人面临的风险”。
据悉,原本将会在今年2月5日到期的美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在美俄两国的共同努力下,已将有效期限延长至2026年2月5日。两国此举的目的就是:为两国探索新的军控协议提供空间和时间。
俄罗斯亚尔斯-S洲际弹道导弹是亚尔斯的最新改进型号,由莫斯科热工研究所研制。该型导弹在2007年进行首次测试,并在2010年进入俄罗斯战略火箭军部队服役。该型导弹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2015年的莫斯科纪念二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
亚尔斯-S是一种具备固定和机动发射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一般以固定发射井和车载机动部署为主。如果再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以铁路机动的形式进行部署,并能够在任何条件下实施稳定发射。
相比于亚尔斯导弹,亚尔斯-S的的主要改进之处就是:使用布拉瓦导弹的附加推助装置,以及分导式多弹头。由于采用新导弹的某些技术和动力系统,赋予亚尔斯-S导弹拥有1.1万公里的射程、以及每秒4.8公里的速度。
该导弹不但具备其前辈弹道变化和机动变轨能力,还配备了可以让对方反导系统中的光电探测设备、或引导控制系统失效的红外和光电干扰系统。同时该导弹还采用格洛纳斯导航系统和惯性制导相结合的制导系统,赋予其约200米的命中精度。
除此之外,亚尔斯-S所搭载的分导式弹头,也具备末端机动能力。这一系列过人的本事,让亚尔斯-S导弹不但具有更强悍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更好的飞行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增加对手的拦截难度。因此,有俄军官员宣称“亚尔斯-S导弹能够突破目前的所有反导系统”。
毫无疑问,随着更多亚尔斯-S导弹团的部署,这种能够刺破所有反导系统的战略利器,将会成为莫斯科手中一把新的利剑。让所有试图军事挑衅俄罗斯的国家,都不得不因为这种导弹的存在而感到不安。
美俄都已同意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至2026年2月,为两国就其他军控条约举行谈判创造时间和空间。然而,俄罗斯却几乎在同一级时间点,宣布完成3个亚尔斯-S导弹团的部署,到底出于何种考量?
要知道,俄罗斯的综合国力远弱于美国,根本就没有能力与美国进行新一轮的核军备竞赛。所以,莫斯科比对手更希望达成更多新的军控协议,以避免冷战时期美苏核军备竞赛闹剧的重演。 在特朗普任期的4年间,美俄两国此前所签署的军控协议几乎都被撕毁。所以说,美俄同意延长《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期限,仅仅只是避免两国陷入核军备对抗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军控协议,需要两国在外交层面上进行激烈的交锋。
所以,俄罗斯在这敏感时刻,亮出亚尔斯-S这种可以突破任何反导系统的战略大杀器,无非就是通过展示先进的核打击力量,阻止美国在未来的军控谈判中进行核讹诈。
东风21D是我国率先研发出来的具有“反舰能力的弹道导弹”,即可以携带核弹头,也可以携带常规弹头进行常规打击,是一款核常兼备的反舰导弹。这是我国96年台海危机用来,矢志不渝的打造的以反航母为重点的反介入/区域拒止武器,他能够以10马赫的速度飞行,达到目标区域后降低速度至7马赫,然后打开雷达搜索目标并进行攻击,现在防空拦截系统拦截5马赫以上的目标都非常困难,因此东风21D的突防能力是非常强的,即使使用常规弹头也能一发入魂,只要命中,运气好能引发航母武器、燃料群爆,直接将航母送入海底,即使不沉航母也会失去战斗力回家呆着了。如果是核弹,不管是尼米兹还是最新福特级,保证一发送到阎王殿,但核弹这东西可不能随便用!
想想96年我们有多惨,当年台海危机,美国直接排除2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以东区域,为台独势力坐台,而当年我国空海军全部实力加起来也对这两艘航母毫无办法,简直就是奇耻大辱。更可气的是,事后美国为参与该次行动的美国“独立”号航母制作了下图这样的纪念章。知耻而后勇,之后如何反航母成了解放军演练的头号课题,东风21D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偷偷的研发了!
东风21D是一款剑走偏锋的杀手锏武器,是以弱克强的航母克星,也是世界第一款实用化的反舰弹道导弹,其有效射程1500公里,而美国航母的不管是F18,还是最新的F35,作战半径也都只有1000~1100公里左右,东风21D可以在美国航母战斗群作战半径之外实施打击,而且在研发出东风21D后,这样的技术又运用到了射程更远,毁伤能力更大的东风26导弹上,这样美国航母如果想进行武力干预,就会在东风21D、东风26的作战半径内作战,这是带着相当大的风险性的!
东风21D与东风26这种骇人的大杀器,我国在阅兵式上已经公开展示过,而且官方还非常罕见的报道了我国第一个东风26发射旅投入战备值班的消息,在去年年初还演练了东风26发射的场景,这明显是向对手示威,告诉美国在第二岛链内的美国航母已经不再是安全区了,甚至美国已经开始在第二岛链打造更多的据点来应付这款大杀器。美国海军学院的报名评论说这是一款改变海战规则的武器!
由于东风21D是弹道导弹,因此在攻击航母时有着他的优势和劣势,弹道导弹的优势就是速度快,中程弹道导弹飞行过程中能够达到10马赫速度,末端考虑速度太快引导头失效问题降低至7马赫突防,因此是典型的靠着速度突防航母防空网的武器,而超过5马赫速度的高速武器被证实是非常难以拦截的;第二东风21D可以变轨,末端可以机动,被拦截的难度会更大;第三其采用接近垂直的灌顶攻击,超过600公斤的弹头威力杀伤力极强,他在航母内部引爆造成的杀伤是非常可观的,即使不能将尼米兹直接炸沉,基本上也得报废吧!第四就是这样的大杀器可否安装到092战略核潜艇上,必定东风21导弹本来就是巨浪1改进而来,这样隐蔽性和杀伤性就会更强!
当然东风21D也有他的缺点,比如根本没有进行实战检验,因此精确度到底如何不得而知,而且在电磁干扰的情况下精确度就更不好说了,目前只是据传闻一艘退役的军舰为靶舰对东风21D进行过实弹打靶测试,东风21D准确命中了靶舰,但是由于战斗部没有装载火药,靶船当时并没有沉没,而在拖回来的过程中沉没了。还有就是下图是网络上盛传的东风21D陆地打靶试验,但说实话这张图片也很有可能是反机场跑道的试验,中国火箭军让这种“谣言”在网络上传播,既不否认也不承认,你们自己慢慢猜去吧,至于有没有这个能力美国也不敢试不是!
第二个缺点就是弹道导弹很难隐蔽发射,基本在发射的一瞬间就会被美国卫星捕捉到,并提早警示航母做好拦截准备,但是如果同时有3~5枚同时突防,加上弹道导弹的常用的假诱饵弹头,其实知道也很难拦截,美国从1997至今一共做了60多次的反导试验,其中成功拦截只有6次,仅仅10%,但是美国主要拦截的是超过20马赫的洲际弹道导弹,个人推测东风21D被拦截概率恐怕会在30~50%,基本代表拦不住!
但是即便如此,东风21D要想一枚击沉美国航母还是很难的,美国航母可是由数千个水密舱组成,只要没有引起弹药、燃料的群爆,単枚导弹很难一下子摧毁航母,毕竟美国可是用一艘小鹰级来做航母抗打击试验的土豪啊!美国海军用了各种方式,包括航空炸弹、反舰导弹、鱼雷等方式轮番上阵,攻击了足足25天也没有击沉这艘退役航母,这个试验充分证明了重型航母强大的抗打击能力。
当然这个航母可是没油没弹的空航母,满载航母可就真说不定了,比如要是导弹直接命中下图部位,恐怕再强的航母也会一发送入海底!
不仅如此,美军还喜欢把副油箱吊在航母机库甲板上,没办法,七十多年没有人可以威胁美国航母了。如果美军还保持这些“良好习惯”的话,一发被击沉的概率可就真的不是梦了!
这个世界上有“三大真理”,分别是美国的民兵、俄罗斯的白杨和中国的东风,今天我们不讲别的,只来介绍一下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来看看什么是“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东风系列导弹,是全球近程、中远程和洲际弹道导弹最齐全的导弹品种,型号通常为“DF-×××”,如此健全的各类型导弹系列得益于冷战时期美苏签署的《中导条约》限制,让美苏两国受限了中程导弹系列的发展。我们根据东风系列导弹的代系来了解它们的型号和用途:DF-1,我国第一代近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DF-2,我国第一代中近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是DF-1的加强版;DF-3,我国第一代中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正在被DF-21逐步取代;DF-4,我国第一代中远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DF-5,我国第一代地地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其中包括DF-5A、DF-5B、DF-5C等众多型号;DF-6,非传统意义上的洲际导弹,能绕地球一圈,被称作“环球火箭”,据说因为难度系数过大,在科研人员经过三年的研发后最终还是被中途下马了。
DF-11,我国第二代近程地地战术导弹;DF-12,专门针对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具有反制作用的弹道导弹;DF-15,我国第二代近程地地战术导弹;DF-16,我国第二代中近程弹道导弹;DF-21,我国第二代明星级中程地地战略导弹,分为DF-21A、DF-21B、DF-21C、DF-21D等众多型号,特别是DF-21D能防止“爱国者”导弹的拦截,具有使航母和护卫舰队失去战斗力的作用;DF-25,我国最先进的第二代战略弹道导弹之一;DF-26,我国最新一代中远程固体燃料弹道导弹,是一款核常兼备反航母弹道导弹。DF-27,我国最新一代战略核武器;DF-31,我国第二代地地战略洲际导弹;DF-41主要是威慑美国用的洲际导弹;DF-51,我国第一种重型洲际导弹,可携带14枚50万吨或者8枚100万吨热核弹头。
根据东风系列导弹的技术特点,我们初步给它们做了一个打击对象分类,看看你最喜欢哪种“东风快递”?
DF-4:打击对象为关岛等中程目标;
DF-5:打击对象为美国全境及洲际打击能力;
DF-10:巡航导弹,射程超过1500公里,比如某岛及邻近战术目标;
DF-11、DF-15:基本针对某岛量身定做;
DF-16:打击对象为美军冲绳基地;
DF-21:日本和印度及邻国,美国关岛,大型海上移动目标,美国航母战斗群;
DF-26:打击对象为大型海上移动目标,第二岛链外的美国航母,关岛,迪戈加西亚岛和美国亚太军事基地;
DF-31:打击对象为美国大部分领土,以及欧洲地区的洲际打击能力;
DF-41:打击对象为美国全境和洲际打击能力。
其中有你喜欢的那一款“东风快递”吗?
,s使用液态燃料弹道导弹确实不如固定燃料弹道导弹方便,不过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麻烦。
二战时期,最早的德国V2弹道导弹,其燃料由酒精和液氧组成,酒精是燃烧剂,液氧是氧化剂。发射时两种液体以一定比例引入燃烧室点火。当达到一定推力后,V2导弹就能一飞冲天了。二战后,弹道导弹迎来了一次大的飞跃式发展,液体燃料技术也有相当大的提升。液态燃料也从开始酒精+液氧的组合,变为了煤油/偏二甲肼/液态氢和液氧/硝酸等比冲更大,燃烧时间更长更稳定的新一代液态燃烧。
早期的防空导弹也曾使用液态燃料
液态燃料的优点
导弹/火箭的液态燃料技术相对简单,制备容易,成本低廉,像酒精、煤油、液氧、液氢等这些燃料基本都属于可大规模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生产成本已基本拉到最低。液态燃料另一个优点是比冲高,适用于大推力的火箭发动机,对发射重型火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现代民用火箭仍以液体燃料为主。
在弹道导弹上,液态燃料比冲大的优点还可直接提高导弹的射程,这对洲际弹道导弹相当重要。中国因为地理位置问题其洲际弹道导弹的射程要求最高,因此即使发射再麻烦,只要没有其他可靠手段替代,中国会一直使用液态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
液态燃料的第三个优点是其整个燃烧反应过程可控,可在飞行时实现多次开关机,工作时间长。弹道导弹的液体燃料是分开贮存在两个燃料箱中,然后通过燃料泵注入燃烧室后被点火装置点燃,有些类似汽油被注入汽车发动机的过程。因此,可通过调整燃料注入量的大小来控制弹道导弹的飞行速度,甚至通过开关机的方式实现弹道导弹的机动变轨,以对抗导弹防御系统。而固态燃料则缺乏相应能力,点燃后推力固定不便,不具备重启能力,现在各国研究的所谓“双脉冲发动机”其实就是希望固态燃料发动机能够使用两种推力工作。
最早的弹道导弹V2
液态燃料的缺点
液态燃料缺点主要有两个方面。
1.准备时间长。过长的准备时间对以分秒计算的洲际弹道导弹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问题,很容易导致贻误战机。
液态燃料化学性质均比价活泼,容易分解,挥发,有的还具有腐蚀性,因此没法长期储存在燃料箱内,需要在发射前临时进行加注作业。这些液态燃料都属于高危化学品,易燃易爆,需要贮存在远离发射场的专用仓库内,而且在加注过程必须时时注意燃料的情况变化防止意外发生,整个过程相当繁琐和复杂,也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国内早期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仅燃料的加注时间就超过了2个小时,更别说转运和更各种检查确认的过程。
2.液态燃料的存储、运输、使用难度大,危险性高,对弹道导弹的后勤保障要求偏高。
弹道导弹长期使用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液态燃料,这种燃料的优点是常温下容易保存,发动机结构简单。但缺点也同样突出,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均含有剧毒,腐蚀性强,一旦泄漏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极大,同时成本也相当突出。苏联就曾在弹道导弹加注过程中发生过泄漏事故,结果造成数人死亡的惨痛教训。而液氧液氢等低温燃料不仅温度低,且易燃易爆易挥发,而且导弹上的部分仪器设备也要面临低温环境的考验,十分考校设计水平。这直接导致液态燃料的日常维护保障难度远超固态燃料。
最初的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使用的液态燃料含有剧毒
未来的改进
液态燃料的问题不小,但也具备改进的余地。
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为解决发射准备时间长的问题,对储存装置进行了多次革新。因此,液体燃料加注后的储存时间也越来越长,从最开始的几个小时,到后来的几天,几个月,后期可以达到数年的水平。俄罗斯在液态燃料贮存方面技术最强,据说其一次加注后有效期长达十年以上,基本达到了固体燃料的水平,整体准备时间大大缩短。中国也通过各项技术革新将新型东风5洲际弹道导弹的准备时间缩短到不足半个小时。
而更安全、更环保的新型燃料也在积极的研发之中,不过这方面目前还没有什么新的消息透露出来。
东风5B的准备时间大大缩短
液态燃料的应用
面对液体燃料,各国走出了不同的发展路线。
美国因为发展了庞大的海基核力量,其战略型核潜艇遍布大洋各处,因此对导弹的射程并没有太高的要求,反而更看中其日常的稳定和可维护性,所以自固态燃料技术成熟后,美军就直接抛弃了液态燃料技术。1960年服役的大力神2型算是美军最后一款使用液态燃料的洲际弹道导弹。
三叉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是美国海基核力量的核心。
苏联的国土面积不小,有充裕的机动空间,因此在解体前也开始积极发展固体燃料技术。俄罗斯独立后,因为资金问题被一度搁置,目前即将服役的“撒马尔特”洲际弹道导弹一反常态的使用了液体燃料技术,不知是技术原因还是资金问题,抑或是为了加强突防能力而可以选择。
俄罗斯RS28 撒马尔特洲际弹道导弹
中国发展液态燃料的原因最简单,必须保证洲际弹道导弹能打击全球任何位置的目标。虽然中国正在逐步装备生存能力力更强的潜射型巨浪3弹道导弹和机动型东风41弹道导弹,但固定发射的东风5系列洲际弹道导弹作为补充仍是中国核打击力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标签:导弹 弹道导弹 东风 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