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报价

m35钢盔内衬(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

[本站 m35钢盔内衬(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狙击步枪98k在现实中威力到底有多大,头盔能抗住此威力吗为啥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这又是个地摊文的杜撰了有些时候真想吐他们一脸狗屎,日本侵华时期主要使用的是90式钢盔(神武纪元2590年),这盔在大量被我们在抗战中缴获…

m35钢盔内衬(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

m35钢盔内衬(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

  • 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
  • 狙击步枪98k在现实中威力到底有多大,头盔能抗住此威力吗
  • 为啥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

这又是个地摊文的杜撰了

有些时候真想吐他们一脸狗屎,日本侵华时期主要使用的是90式钢盔(神武纪元2590年),这盔在大量被我们在抗战中缴获,一直用到八十年代。甚至我们的80式钢盔都一定程度借鉴了90式钢盔,嘲讽别人等于嘲讽自己。

然后来看看有些地摊作者恶心到了什么程度

首先我就不知道这红星是什么鬼,日军90式是没有涂色的。即便早期有涂色也是黄色五角星,说日军涂红色显眼?怕不是说80式钢盔...我也很难想象在数百米外能这么发现这么个五角星...

还有说90式反光率高的,真当日本人傻啊,要作战需求的话也会上头盔罩和伪装网的好吗

另外钢盔虽然不能直接抵挡步枪弹,但是战场上更多的都是爆炸破片。一战早期,德国法国还没配发钢盔的时候,80%的死亡都是因为头部被爆炸破片所致。

所以说,大家都理性去思考一下不难发现,地摊文真的很蠢。

要知道头盔最初的设计并不是直接用来防子弹的,而是防弹片的,也就是炮弹或者破片手榴弹爆炸时的弹片,有时候也有一定的几率能防住流弹。
毛瑟
M1924型步枪,也被称为98式步枪,沿用了毛瑟1898式步枪的设计,只是枪管缩短。而后将几种步枪进行武器改装统称为98k步枪,m1924在中国叫做“中正式步枪”

而我们熟知的98K其实本身并不是狙击步枪,只是游戏名称叫狙击步枪而已。不过现实中由于98k步枪使用的是全威力步枪弹,它已经达到了狙击步枪的伤害程度,而且加以改造的确能达到狙击枪的要求。
毛瑟7.92mm×57全威力步枪尖头弹

98k制式步枪的有效射程为400米最大射程800米,在现实中不加装倍镜使用栓动式步枪人命中200米外的敌人都应算神枪手。所以在200米以内被爆头,无论你戴是什么钢盔都能直接洞穿。而300米以外想要被命中的话那得论人品了。如果加装瞄准镜400米内被爆头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不知道这把毛瑟能打多远 ⊙ω⊙

讲真,别说二战时的德国坦克兵不戴头盔,就是同期的英美苏、甚至当今21世纪的坦克车组人员,他们头上的那个厚实的大帽子,也并非“头盔”,而叫做“坦克帽”,基本用途是防止坦克兵在装甲剧烈颠簸时碰伤头部,并连接无线电通讯工具,属于作战数据链的一部分。一般来说,坦克帽内都嵌着一体耳机及话机,把帽子后面的连接线插入坦克通讯插孔,即可完成通讯指挥连接。

当今的坦克帽主要是软质内衬和外部防弹罩的结合,透气性好,一旦坦克兵走出装甲在外部活动,还可以更有效的保护头部免遭流弹或者炸弹碎石的伤害。

(现代俄军的坦克帽)

二战美军坦克帽

那么,为什么二战德国坦克兵不戴坦克帽呢?

首先,这与德制装甲的设计思路有关。

跟美英苏把耳机做到了帽子里不同(早期的苏联坦克,都没配无线电设备,通讯基本靠吼或者旗语),德军的坦克,内部的耳机是独立的,造型类似于咱们大学四六级考试的那种大耳麦。

所以,大家经常能看到类似的照片,德军坦克兵带着大檐帽或者船型软帽,然后扣上个耳机,搭配着笔挺的制服、高冷的表情,好似上战场是来走秀场一般。

其实,早前的时候,德军也曾经配发过一种半球形宽松的软帽,类似一顶加大号的贝雷帽,德军装备手册里,它的正式称呼是防护帽(Schutzmutze)。

这款帽子的主要功能就是防震,它由羊毛外罩与软质橡胶防护盔两部分构成。内衬是一个半球形的橡胶软盔,外形像瓜皮帽,外罩由一整片精纺毛呢裁剪整形而成,用松紧带固定在橡胶软盔边缘的凹槽上,便于拆卸清洗。

没成想,这款坦克帽从派发那刻起就遭遇了德军装甲兵的抵触。

一方面是因为“丑拒”,——那层软呢外罩过于松垮,德军士兵直接嘲讽其为,“戴着这种帽子活像头上套着个面粉袋”。

此外,装甲内部本身空间就非常有限,戴着这顶宽松没有“造型”的德式坦克帽在车里行动时,常常会挂住一些开关和手柄,不利落还特别容易引起事故。

加之,由于橡胶撑起的边缘太宽,以至于无法稳妥的佩戴制式耳机,让车长只能被动的把耳机挂在后脑勺上,路况不好时还得腾出一只手扶着它,否则就会被震落。要知道,坦克运行时,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夹杂着炮火声,让装甲兵的作战环境非常嘈杂,一旦耳机戴不稳,密封性受影响,将严重通讯效果,弄不好会耽误大事儿。

由于使用体验感太差,这种蹩脚又磕碜的德式坦克帽,在1940年夏,法国战役之后就基本上销声匿迹了。

自此,船型作训帽+耳机也就成了当年德军装甲兵的制式形象。


那么,说到这儿,大家肯定会问了,不是前面讲了,坦克内部颠簸的厉害吗?难道德国装甲兵为了“耍帅”,人人都练就了一身“德意志铁头功”?

虽然此时的德国人较盟军相比,在审美方面要明显讲究的多,但还真不至于玩命去图“好看”。

主要还是人家的防撞思路不同——德国坦克内部尖角和突出部位全部都裹了橡胶(资源极度匮乏的战争后期开始用皮革加海绵),座椅都是皮质的,跟苏联装甲比,内部空间也相对宽敞,舒适度要好得多,乘员在坦克内部的一般磕磕碰碰,都不是问题。

而像苏军的T-34,内部舱内全是钢铁,有的还带着毛刺,座椅也是铁板一块,不戴坦克帽,一旦开动,坐里面简直能要了人命。

此外,德国坦克履带多采用交错式负重轮设计,底盘越野性能好。

大家都知道,装甲负重轮越多,则支撑点越多,驶起来也就越平稳。交错式负重轮设计可以让装甲在保持大直径负重轮的情况下,通过交错布置,增加了支撑点的数量,进而在拥有优良地形适应性的前提下又获得了不错的舒适性。所以,二战德军的坦克行驶相对平稳,颠的不算特别厉害。

(德军豹式坦克的交错式负重轮)

左苏联,右德国


不过,发展到现在,虽然坦克内部采用了更为优秀的悬挂系统和悬挂座椅,但速度却至少高了一倍,在火控系统的辅助下,更多的采用行进间射击,冲起来猛如虎。因而,坦克帽仍然属于必需品,即便在闷热的中东战场,也得老老实实的戴齐全,否则真容易磕个头破血流。

再加上,坦克帽密闭效果好,戴上后任凭装甲发动机轰鸣,每个成员依然能非常清晰的听到各项通讯指令。这方面,也是单纯的通讯耳机所不能比的。

这不,当今的联邦德国军队,也不“耍酷”了,都老老实实的戴着坦克帽。唯一继承下来的,表面上看,好像就是那个铁十字的logo了。

m35钢盔内衬(二战日本战士在佩戴钢盔后,为何头部中弹死亡的概率大大增加)

标签:坦克   步枪   德国   耳机   内部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4汽车车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4che.com/qc/183766.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