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 RC振荡电路的工作原理
-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仿真,|AF|<1时输出波形为什么会是这样的
- RC振荡电路
- 什么是RC正弦波振荡电路
- Lc振荡电路和RC振荡电路的原理是什么
- 为什么rc振荡电路输出的会是正弦波呢
输出电压 uo经正反馈(兼选频)网络分压后,取uf作为同相比例电路的输入信号ui。
(1) 起振过程
(2) 稳定振荡
(3) 振荡频率
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
φA= 0,仅在 f0处 φF = 0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所以振荡频率f0= 1/2πRC。
改变R、C可改变振荡频率
RC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一般在200KHz以下。
振荡频率的调整
(4)起振及稳定振荡的条件
考虑到起振条件AuF 》 1, 一般应选取 RF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
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Au怎么可能小于1,你是同相放大只能大于1,当你起振的时候一般要求Au》2,然后振荡时Au=2,但是起振到振荡的时间很快,仿真调电阻可能观察不太明确,用二极管主要时利用二极管在低电压电阻小,高电压电阻大的特性,可以替代变阻器,更利于观察。
你所画的图是LM555定时器,它与电容C1接地构成单稳态触发器,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我在这就不介绍了,一般现在都用成品。其电容C1 在这里起充电和放电的作用,它向LM555外部电阻R充放电,对于在触发信号的作用下,需要画出Vc Vo 的波形!这就需要脉冲宽度tw
tw=暂稳态持续的时间,而暂稳态的持续时间取决外接电阻R 和电容C1 的大小 tw等于电容电压在充电过程中0上升到2/3 Vcc 所需要的时间 tw=RCln(Vcc-0)/(1/3)Vcc=RCln3=1.1RC
????????所谓“正弦波振荡电路”,是指接通电源后能够产生电压波形为正弦波的电路。正弦波振荡电路的产生原理有许多,利用电阻(R)和电容(C)构成的振荡电路称为RC正弦波振荡电路。其它内容楼上各位朋友已经有叙述,就不做赘述了。
Lc振荡电路
LC振荡电路是指用电感L、电容C组成选频网络的振荡电路,用于产生高频正弦波信号,常见的LC正弦波振荡电路有变压器反馈式LC振荡电路、电感三点式LC振荡电路和电容三点式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的辐射功率是和振荡频率的四次方成正比的,要让LC振荡电路向外辐射足够强的电磁波,必须提高振荡频率,并且使电路具有开放的形式。
工作原理
开机瞬间产生的电扰动经三极管V组成的放大器放大,然后由LC选频回路从众多的频率中选出谐振频率F0。并通过线圈L1和L2之间的互感耦合把信号反馈至三极管基极。设基极的瞬间电压极性为正。经倒相集电压瞬时极性为负,按变压器同名端的符号可以看出,L2的上端电压极性为负,反馈回基极的电压极性为正,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偏离F0的其它频率的信号因为附加相移而不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只要三极管电流放大系数B和L1与L2的匝数比合适,满足振幅条件,就能产生频率F0的振荡信号。
RC振荡电路
RC振荡电路是由电阻R和电容C构成的适用于产生低频信号的电路。RC振荡电路,采用RC选频网络构成,适用于低频振荡,一般用于产生1Hz~1MHz(fo=1/2πRC)的低频信号。对于RC振荡电路来说,增大电阻R即可降低振荡频率,而增大电阻是无需增加成本的;而对于LC振荡电路来说,一般产生的正弦波频率较高,若要产生频率较低的正弦振荡,势必要求振荡回路要有较大的电感和电容,这样不但元件体积大、笨重、安装不便,而且制造困难、成本高。因此,200kHz以下的正弦振荡电路,一般采用振荡频率较低的RC振荡电路。
工作原理
RC振荡电路首先是起振过程;其次进入稳定振荡阶段;之后是振荡频率,振荡频率由相位平衡条件决定。 jA= 0,仅在 f 0处 jF = 0
满足相位平衡条件,所以振荡频率f 0= 1 /2πRC。
可通过改变开关的位置来改变选频网络的电阻,实现频率粗调;通过改变电容C的大小实现频率的细调。另外,就起振及稳定振荡的条件来讲,考虑到起振条件AuF 》
1, 一般应选取
RF略大2R1。如果这个比值取得过大,会引起振荡波形严重失真。由运放构成的RC串并联正弦波振荡电路不是靠运放内部的晶体管进入非线性区稳幅,而是通过在外部引入负反馈来达到稳幅的目的。
因为任何波形都是各种频率各种幅值正弦波的叠加(傅里叶变换或者拉氏变换后很明显),你说的RC震荡电路其实是一个选频网络,电源里包含的各种频率的正弦波,选频网络通过特定频率的正弦波,阻断其他的频率成分。
一句话,得到的正弦波来自于电源里的谐波(经过放大后输出)
相关tag:rc振荡电路波形
本站部分资源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13540901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