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工程的意义?东方红启航三年满三年后是一直开放赎回吗
- 718工程的意义
- 东方红启航三年满三年后是一直开放赎回吗
- 718工程的介绍
- 718是什么意思
- 直-7的发展沿革
- 718工程的实施过程
- 718工程都包括哪些项目
- 718工程的名称由来
718工程舰船圆满完成了弹着海区的考察、测量、选点、清扫、警戒、导弹飞行测量、观察、弹头打捞,以及气象观测预报等任务。事实证明,实施“718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造船工业、航天事业、海洋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海军的远航作战能力。
满载排水量14500t总长152.6m型深8.75m型宽19.5m设计吃水不详航速16kn主机1台柴油机,功率:7200hp出厂时间1966年;(第一次改装)1972年12月20日;(第二次改装)1979年12月17日服役单位国家海洋局现状现已退役 1968年,中国处于文革动乱期。大批斗,大串连,全国一片混乱,许多重大的建设都停了下来。但这一时期只有一件事,始终没有间断过,这就是作为国防工程的“两弹一星”工程,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关怀和指挥下,艰难地向前推进着。 1964年、1965年原子弹氢弹已试验成功,卫星却还没有上天。卫星上天的关键首先是运载火箭,这个可以把卫星送上天的运载火箭,就是同样可以把原子弹和氢弹运到远距离攻击目标的运载工具,这个运载工具与原子弹或氢弹组合到一起,就是我们赫然称之的洲际导弹。美国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发射有核弹头的导弹,花了12年时间。当时的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推断中国至少10年才能掌握导弹核武器。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发展导弹核武器,解决运载工具已成为紧迫任务。周恩来总理及时提出,立即抓加强型原子弹、氢弹和导弹,并特别指出“两弹结合试验”为下一步重点。其结果是,从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66年10月27日“两弹”结合试验成功,中国只花了2年零11天的时间。 但是面对美苏两霸,中国必须还有导弹的洲际攻击能力,1968年6月,经毛泽东、周恩来批准,我国将实施向太平洋发射洲际导弹的试验工程,这项工程的代号为“718工程”,试验洲际导弹的名字为“东风五号”。 “718”工程是在周总理直接领导下的中央专门委员会组织实施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是中央领导国防尖端事业的最高决策机构。有聂荣臻元帅、张爱萍将军等22名是前线指挥官。“718工程”包括了实施海上靶场调查选址、建造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大江级远洋打捞救生船、福清级大型油水补给舰、远洋拖船、051型驱逐舰等当时大陆最尖端的项目。参与工作的部委有35个,陆海空三军和全国几百家科研院所和单位数十万名科研人员参加。东风五号的研制试验工作,首先是从东风一号开始的。东风一号到四号是近中程导弹,中国辽阔的西北沙漠地带承担了中国原子弹、氢弹的试验靶场,也承担了近中程导弹的试验靶场。但是东风五号是洲际导弹,试验区间的距离最少也得超过9000公里,而中国的幅员虽然辽阔,却无论在哪个地点量起,也没有达到9000公里以上空间跨距的。这种军事试验靶场,一般也不可能会设在国外的某个地点。惟一可以选择的,就是当时的公海上。在世界地图上,从陕西的酒泉发射中心算起往东,就到了西半球的南太平洋。中央专委决定,往南太平洋打一颗试验弹头,成功了才算拥有了战略武器。 然而,确定南太平洋作为洲际导弹的靶场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中国必须对那9000公里以外的海洋有一个透彻的了解,必须有一艘或几艘能够担当此任务的工程船舶,有一支政治和业务都过硬的技术队伍,还要有面对美国、前苏联两大海上霸权在太平洋的军事存在的勇气和智慧。 但是,1969年的中国海军,连第一岛链都没有冲出过,别说过赤道去南太平洋寻找海上靶场了。在海军负责718工程的第一副司令员刘道生,只好向中央提出要求,从交通部调船改装。1969年3月,中央同意这个要求后,国防科委派驻国家海洋局负责“718”工程的陈炳鑫等三人,在交通部的支持下,秘密来到湛江港,考察停靠在港口。刚从国外回来的万吨级远洋运输轮长宁号。这艘由波兰巴黎公社船厂建造、1966年下水的运输轮,是当时中国交通部运输公司中船龄最短、性能最优越的船舶。它有15000吨级的载重量,每小时16海里的速度和当时国内时最为先进的导航仪器。没过多久,一份报告递到了周总理案头。周总理亲笔批示,从交通部广州远洋公司调长宁轮到国家海洋局,由国家海洋局承担“718”工程中的海上靶场调查任务。国家海洋局把这艘船改名为向阳红五号。 “向阳红”是国家海洋局一批海洋调查船的名字,从向阳红01号到16号。当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船舶是非常高科技的事,对取船名也很讲究。“东方红”、“万年红”都是交通部的客轮,命名在“向阳红”的前面。这些名字明显打上了那个年代的政治和文化烙印。“向阳红”这个名字与世界上同类的海洋考察船相比,显然不具有英国的“挑战者”、前苏联的“勇士”号、美国的“海洋学家”号那种身份的张力,但的确也反映了命名者对这一系列长年远离祖国,有时处于敌对军事势力之下从事艰苦海洋调查工作的船只对祖国忠诚的渴求。向阳红五号船的“向阳红”三个字,还采用了毛泽东主席的手迹。1970年6月,当鲜红的“向阳红五号”五个大字第一次在广州船厂被焊接到当时长宁号远洋轮的船艏时,这个巨大的钢铁机器肯定为之一震。就像杨利伟被宣布成为中国首个载人飞船的宇航员一样,从那一刻起,就再也无法平凡下去了。
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已掌握原子弹制造技术后,决心发展洲际导弹,但这种导弹的射程超过中国陆地国土范围,一旦进行实弹试验,就必须射向远海。而洲际导弹的数据测量与飞行姿态观察,必须出动海上测量船。国防科委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要搞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因为开这个会的时间是1967年1月18日,所以工程也就叫718工程。
1、保时捷718是保时捷公司的入门级跑车。分别有运动跑车保时捷Cayman和敞篷跑车保时捷Boxster两个款式。
2、瑞典一胜百生产的718塑料模具钢具有优秀的机械性能和可加工性,加工工艺简单,因此被广泛用于模具的加工生产行业。另外718模具钢经过特殊的生产工艺在出厂的时候已经预硬到了41~47HRC的硬度,可以减少部分工程中的热处理环节,提高经济效益。
3、吉程718是玉米品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绿色,花药绿色,颖壳绿色。株型紧凑,株高305厘米,穗位高124厘米,成株叶片数21片。
4、Inconel718合金是含铌、钼的沉淀硬化型镍铬铁合金,在650℃以下时具有高强度、良好的韧性以及在高低温环境均具有耐腐蚀性。其状态可以是固溶处理或沉淀硬化态。
5、718工程:20世纪60年代,中国在已掌握原子弹制造技术后,决心发展洲际导弹,但这种导弹的射程超过中国陆地国土范围,一旦进行实弹试验,就必须射向远海。
而洲际导弹的数据测量与飞行姿态观察,必须出动海上测量船。国防科委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要搞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因为开这个会的时间是1967年1月18日,所以工程也就叫718工程。
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在研制轻型直-5和中型直-6直升机的同时,已开始考虑研制大型直升机。由于已试制成功的直-5直升机不能满足国家各方面需要。1962年,中央军委叶剑英副主席提出要研制一种能载运一个加强排武装士兵的大型直升机。1966年秋,中国航空研究院(简称:六院)正式行文向哈尔滨飞机制造厂(简称:哈飞,代号:122厂)下达研制直-7大型直升机的任务,要求这种直升机能适应中国南方高温、西南高原使用条件 。直-7,是双发涡轮轴发动机,机械驱动式带尾桨的单旋翼直升机,采用短翼布局形式,用以固定起落架及储存燃油,尾桨桨叶和平尾分别置于斜梁上部两侧。机身后段有可收放的跳板式尾大门。1971年夏,中国中共中央下达了718工程的计划,即中国准备研制发射洲际弹道导弹。但是洲际导弹发射试验需要在弹头着陆海域进行观测、打捞。因此护航、打捞舰船及直升机均要求由中国自己建造。当时的形势是弹等舰、舰等机,即导弹研制进度有保证,就等着舰船,而舰船方面也没问题,就等着大型舰载打捞直升机 。直-7作为候选机型,提上了加快研制的日程。 1967年5月,122厂组成直-7机方案论证组,通过调研提出直-7战术技术指标为:载重4,500千克,航程600千米,在3,000米高原、温度30℃条件下可以有效悬停。1968年4月,122厂将研制直-7的方案转给在哈尔滨成立的六院604所(602所前身)。此后604所在120厂、331厂协助下对直-7方案进一步论证,并于1969年9月提出起飞总重为22,600千克的方案。鉴于发动机新研制或改型周期太长,于是决定直-7发动机采用两台792甲(涡轴-5A)发动机的过渡方案,采用6片旋翼;除重新设计桨毂和减速器外,其他尽量采用直-5和直-6的零部件,起飞总重下降到14,400千克。根据这个方案,直-7机是以运输为主要任务,可载运35名旅客或3,500千克货物,在悬停状态下可吊2,000千克重量,货舱可驶入一辆北京吉普车;最大速度240千米/小时,最大航程350千米,实用升限6,000米。该方案于1970年3月20日获得批准 。发动机过渡方案批准后,研制工作全面铺开,由602所负责全机设计,提供整套图样和相应的技术文件。608所负责发动机、减速器和传动系统的设计及试验。630所承担机体结构、系统件生产、总装和试飞。573厂承担主尾桨毂和自动倾斜器的生产。574厂和621所承担发动机、主减速器生产。1970年末,直-7研制任务列为全国重点工程之一。为加速直-7研制,对零部件进行大扩散、大协作。计划拟用直-7机作为舰载直升机的试验机,并做了水槽水动模型试验,到1971年9月,直-7改舰载的工作停止,继续作为普通直升机研制 。1975年5月,直-7零部件加工完成了97%,并已装配成两架机体,配套生产的成品已到货90%。1979年,直-7直升机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并进行了其他十多项试验 。1976年,中央军委常规装备发展领导小组又发文,明确要求直-7于1980年前后定型生产,装备部队。从1976年2月起,将研制直-7的重点从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即630所)、573厂转至景德镇的中国直升飞机设计研究所(即602所)和景德镇直升机厂(代号:372厂,即昌河飞机制造厂) 。1977年3月开始,602所对所有直-7零部件的设计、工艺文件等进行了大复查。1979年,602所完成了全机静力试验,还做了其他一些试验,主要有主减速器及传动系统循环功率试验、滑油系统模拟试验、液压系统模拟试验、全机电网原理试验、全机天线布置模拟试验、机身吹风、旋翼桨叶疲劳试验、尾桨共振试验、自动倾斜器适用性试验、起落架落震及刚度阻尼试验等。792甲发动机也完成了各部件试验和整机长期试车考验 。1979年6月28日,总参谋部和国务院国防工办行文,决定取消直-7等机型的研制任务。接着三机部对终止研制的直-7零部件、材料、成品、工艺装备等做出处理。原因是由于国家财力有限,不可能同时投资研制两种重型直升机,为了全力确保由372厂承担的仿制法国“超黄蜂”直升机(即直-8)项目,直-7直升机只得为直-8让路,宣告了直-7重型直升机的夭折 。至此,长达10余年的直-7研制仅生产了两架原型机就下马了 。
“718工程”的计划上报以后.中央军委于1967年9月18日召开军委93次常委会会议,讨论两个装备问题。一是同意国防科委成立09工程办公室.正式任命陈右铭为主任;二是同意国防科委上报的研制测量船、护航舰艇、后勤补给船只的初步意见。但会议纪要发出来以后.各方面的意见仍然不一致。而此时文化大革命达到高潮,所以更详细的计划也没搞出来。所以,718工程的计划始终搁浅。1969年以后,所有的造船工业企业全部归海军管了。海军成立了一个造船领导小组,负责协调造船企业和海军之间的问题。但这时候,海军政委李作鹏要刘华清任海司副参谋长兼船办主任,陈右铭当副主任。陈右铭提出,应该利用718工程,把海军的军辅船搞上去,航行补给船、打捞救生船等船型都可以借这个机会上马。另外,还要借这个机会,把造船工业也搞上去,重点是江南造船厂、沪东造船厂、大连造船厂等几个厂。当时就是因为要解放台湾,要造登陆舰,大型登陆舰、中型登陆舰,所以上海求新造船厂搞起来了。到了1970年.潜艇的潜射导弹已经决定撤销陆地发射基地,用改装的常规弹道导弹潜艇直接在海上进行试验,导弹向海洋发射。这个导弹的试验,也非要测量控制船不可。潜射导弹的发射试验,还要舰艇警戒、护航,还得要航行补给。所以718工程又重新提上来。1970年12月15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会议,讨论发展远洋测量船的问题。该计划遭到林彪和“四人帮”集团阻挠,张春桥指责军方建造包括测量船、护航驱逐舰、补给船在内的一系列舰艇是浪费国帑,而军方据理力争,强调发射洲际导弹以及将来发射卫星的测量控制,都需要远洋测量船,而洲际导弹试验势必往远海发射,没有军舰护航警戒万万不行,弄不好弹头会被外国人抢走。最终,中央军委决定启动“718工程”,发展与洲际导弹试射有关的舰艇,这一决定也促使中国军用船舶工业上了个台阶。但在1971年,发生林彪外逃的9·13事件,林彪的同党从北京乘飞机外逃失败,公安部门在其潜逃携带的公文包里查获“718工程”图纸,结果这一工程被打入“黑工程”的行列,致使工程中断一年多。后来,这项由毛主席亲自批准的工程重获新生。至1980年导弹试验前夕,“718工程”涉及的所有船型均已服役。1980年5月18日,中国从西北发射基地成功地向太平洋海域发射了洲际导弹,1982年10月12日,成功发射了潜地导弹。
718工程包括了建造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向阳红10号远洋调查船、大江级远洋打捞救生船、福清级大型油水补给舰、远洋拖船、051型驱逐舰等当时大陆最尖端的项目,参与工作的部委有35个,其他单位1180个、人数达数十万,经过10年努力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具有远洋测量追踪能力的国家。远望号测量船的主要设备及技术性能接近美、苏在1970年末期水平,船上测量设备主要是雷达,但在雷达盲区的测量及精密测角等必须采用光学仪器,为达成精准测量这些设备的研制和生产要求都极为苛刻。
1967年1月18日,国防科委开会并向中央军委提出报告,初步意见是要发展测量船、护航舰艇和后勤补给船只等一系列配套舰船。因为开会时间是在1967年1月18日,所以该工程也就被命名为“718工程”。
标签:工程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