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全球总裁退休 奔驰总裁退休开宝马
就在上周,德系三强中的宝马和奔驰公布了2019年销量,前者成为上个年度销量第一的豪华品牌,成绩为723,680台(包含MIN)。更可怕的是,相比于去年639,953台的数字,今年同比上涨了13.1%,在车市寒冬期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对于奔驰来说,今年同样突破了70万台销量大关,到达702,088台(包含smart),相比于2018年上涨了4%。
而在早些时候,2018年的冠军奥迪也公布了2019年销量,688,888台的成绩可喜可贺,与此同时,奥迪2019年的销量也实现了4.2%的增长。这里需要提及的是,2019年并不是奥迪的产品大年,在宝马、奔驰疯狂推出新车时,奥迪的重磅车型相对来说少一些,如此来看,奥迪在较少新品的情况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们应该为它鼓鼓掌,并期待它在2020年迎来爆发。
事实上,如果了解2018年的豪华车年度排名,在看到2019年的成绩单后,会感到一些惊讶,因为第一名的奥迪(单一品牌)下滑到第三位,而原本第三位的宝马上升至第一位,而奔驰在第二的位子上坐的很稳,至于为什么?我们不妨对三个品牌逐一分析。
火力全开的宝马
在BBA三强当中,宝马的2019年最为忙碌,先是在上海车展前夕带来了家族旗舰SUVBMWX7,随后在6月上新了第七代BMW3系,接近着在8月上新了创新BMWX3M、创新BMWX4M,而在9月成都车展前夕,万众瞩目的BMW8系也进入中国市场,最后在年底收官阶段,先是BMWX1和BMWX2携手上市,后来在广州车展上BMWX6也奔向市场。
总得来看,2019是宝马的产品大年,虽然从上述车型来看,除了BMW3系和BMWX1外,其余基本上不是走量车型,但持续的产品曝光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品牌热度。
而说到走量车型,2017年换代的BMW5系、2018年首次国产的BMWX3已经是扛起销量的主力,前者2019年销量超过17万台,后者超过12万台,两者相加承担了宝马全年超过40%的销量。
与此同时,今年刚刚完成换代的BMW3系在上市期由于价格没有优惠,对销量造成一定影响,不过BMW3系全年的销量也超过13万台,这个成绩有一半的功劳是老款BMW3系的(F系列)。而BMWX1在2019年也取得超过9.6万台的成绩。另外,相对小众一点的MINI在自己60岁生日之年获得了3.27万台的成绩,这个成绩同比去年增幅11.3%。总得来看,宝马的2019年完全能用火力全开来形容,除了众多新品入市外,当红的产品都完成了走量任务。
展现“大佬”气质的奔驰
对于奔驰来说,2019年的上半年有些尴尬。西安女车主事件一度让奔驰站上风口浪尖。不过对于奔驰来说,他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处理还是比较积极的,随后发布的《服务公约》广受好评。
事实上,对于奔驰来说,2019年同样是产品大年,尤其是在SUV方面,包括全新GLE、全新一代GLC-L、全新GLS、全新GLB等车型的入市都对各自细分市场造成了一定冲击。另外,还要提及的是,换代奔驰GLA将会在2020年到来,届时奔驰SUV家族的产品力将全部刷新,战斗力大涨。
至于销量方面,奔驰和宝马一样都是由国产车型撑起一片天,从奔驰给出的资料来看,国产乘用车型为品牌在华全年贡献四分之三的销量,这是奔驰深入国产化战略的体现。
另外,还有一点要提及的是,在今年上海车展前夕的SUV之夜的活动上,前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倪恺先生表示,2019年是梅赛德斯-奔驰SUV之年。而在年底收官之时,奔驰官方资料显示,2019年SUV车型销量占品牌在华全年销量的三分之一,奔驰在SUV之年的表现可以用大获成功来形容。
蓄力2020年的奥迪
从表面上来看,奥迪2019年过的不太如意,原本销冠的座位被宝马抢走,自己落到第三名的成绩。而且,更有意思的是,今年宝马和奔驰的互动颇为频繁,前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集团全球总裁蔡澈在卸任时和奔驰宝马的粉丝开起了玩笑,当他从S级下车后,回到家中居然驾驶着一辆BMWi8出门,而这条视频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了大家的谈资。
不过从今年的成绩来看,奥迪688,888台的数字并没有与宝马723,680台相差很多,而且非常重要的一点是,2019年奥迪并没有像另外两个朋友那样疯狂的推出新品,比较重磅的产品有奥迪A6L、奥迪Q3、奥迪Q8,新能源有奥迪e-tron。在相对新品较少的情况下,像奥迪A4L、奥迪Q5L在2019年全都呈现增长态势,这确实是了不起的成绩。
另外,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奥迪在新品不多的情况下在2019年依然能取得同比4.1%的增长,这同样是个很棒的表现,究其原因,也许是和多年来在国人心中烙印的品牌影响力有很大关系。
写在最后:
从德国三驾马车2019年的表现来看,即便是车市寒冬期,他们依然取得不错的成绩。当然,在文章的最后我们还要提及的是,居于上层的豪华品牌在汽车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动权,当行情下行,豪华品牌的价格策略会影响众多合资品牌和中国品牌的命运,尤其是当豪华品牌的价格下探的一定区间时,他们的下压之势会更加猛烈。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94汽车网(94che.com)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94汽车网(94che.com)/qichezatan/40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