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个季度分别是哪几个月?第四季度有哪几个月
- 4个季度分别是哪几个月
- 第四季度有哪几个月
- “第四季度”是什么意思
- 四季度是哪几个月
- 2020年第四季度有多少天
- 每年的第四季度是什么时候
- 一年的四个季度是怎么划分的
- 为什么一年会有四季度
- 第四季度是哪几个月
- 第四季度是几月到几月
一年有4个季度,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
1月、2月、3月是第一季度:平年:31+28+31=90天,闰年:31+29+31=91天。
4月、5月、6月是第二季度:30+31+30=91天。
7月、8月、9月是第三季度:31+31+30=92天。
10月、11月、12月是第四季度:31+30+31=92天。
月份和季节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分别是3月、4月、5月。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分别是6月、7月、8月。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分别是9月、10月、11月。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分别是12月、1月、2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10月,11月,12月)。
第一季度:1月-3月(1月,2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4月,5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7月,8月,9月)。
四季形成原因
地球的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面(黄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23°26′),因此,当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太阳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会发生变化,从南纬23°26′(南回归线)到北纬23°26′(北回归线)。
太阳直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高,气温高,为夏季;反之,太阳斜射时,地球表面获得的热量低,为冬季。当太阳直射到北半球时,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反之,当太阳直射到南半球时,南半球为夏季,北半球为冬季。
太阳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时,分别为冬至(12月22日前后)和夏至(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到赤道时,分别为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1日前后)。
第四季度也就是10月到12月。
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
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四季的形成
由于公转平面为黄道面,自转平面赤道面,形成角度为23度26分的黄赤交角。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一年之内直射点在两回归线之间移动,则一年之内所接受的热量不同,进而形成四季。
太阳直射区域处于南、北回归线之间,因此该区域太阳总是近乎直射,故一年中从太阳获得的能量均较高,导致该区域的气温较高,一年中变化不大,该区域称为热带。热带区域,没有四季的变化,均为夏季。通常指的一年四季,主要表现在温带,也就是太阳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到南极圈和北极圈之间的区域。
南极圈指太阳照射到北回归线时,太阳所能照亮的最南纬度线,即南纬(纬度与回归线的纬度互余)。同样,北极圈处于北纬。两极圈内,会出现极夜和极昼现象。显然,北半球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反之,南半球为夏季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四季度分别是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造成太阳直射点在地球南北纬23°26′之间往返移动的周年变化,从而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季度的其他分法:
1、节气法: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2、物候法:杨柳展叶,桃花绽蕊,春天来了;绿树成荫,赤日炎炎,夏天到了;果树叶落,水清露寒,时序至秋;草衷花凋,北风怒号,岁月入冬。
3、阳历法:气象学上通常以阳历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2年的2月为冬季。
92天,也就是当年的最后一个季度,一年4个季度,一年有12个月。
2020年第四季度包括2020年10月、11月和12月三个月,因为10月份有31天、11月份有30天、12月份有31天,所以,2020年第四季度的天数是:31+30+31=92(天)。
扩展资料:
公历。公历的一年是365天,是按地球绕太阳转一周为一年计算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多一点。
公历的一年中,1、3、5、7、8、10、12月,都是31天,4、6、9、11月,都是30天。2月份一般是28天。2月份4年有一个29天。为什么多出这一天,是因为阳历每年是365天5小时多,差不多4年就会多出一天时间。
至于哪一年的2月是29天,你只要把公元计年的年份除以4,没有余数的那一年2月就是29天。如2004年,除以4,没有余数,那这一年的2月肯定是29天,2005、2006、2007除4都有余数,这三年中的2月肯定是28天。
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第一季度:1月至3月;
第二季度:4月至6月;
第三季度:7月至9月;
第四季度:10月至12月。
严格的按照中国的纬度划分应该为:
第一季度:3至5月,春季;
第二季度:6至8月,夏季;
第三季度:9至11月,秋季;
第四季度:12至2月,冬季。
人们俗称的“季度”,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即一季度:1月-3月,二季度:4月-6月,三季度:7月-9月,四季度:10月-12月。
然而严格按照中国的纬线划分的话,3月份才进入春季,所以第一季度的时间应该为:3-5月为春季,第二季度:6-8月为夏季,第三季度:9-11月为秋季,第四季度:12-2月为冬季。
四季转换方式
季节转换涵盖气候变化、物候变化等多方面特征,春天萌生、夏天盛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标示着事物的发展过程。在四季的划分中,以太阳在黄道上的视位置为依据,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为界限;但是,东西方各国在划分四季时所采用的界限点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国传统的四季划分方法,是以二十四节气中的“四立”作为四季的始点,以二分和二至作为中点的。如春季立春为始点,太阳黄经为315°,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太阳黄经变为45°,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了90°。四季轮换,反映了物候、气候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这是一种传统的,常见的方法。
春
夏
秋
冬
的
划
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四季的划分就有很多研究和记载,下面介绍四种:
一是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二是农历法。农历1月到3月是春季,4月到6月是夏季,7月到9月是秋季,10月到12月是冬季。
三是阳历法。气象学上通常以阳历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2年的2月为冬季。
四是物候法。杨柳展叶,桃花绽蕊,春天来了;绿树成荫,赤日炎炎,夏天到了;果树叶落,水清露寒,时序至秋;草衷花凋,北风怒号,岁月入冬。
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将第四种方法进行量化,它是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至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
10月、11月、12月。季度是指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把一年分成四份,即每历时3个月就为一个季度,一年可以分为四个季度。在不同领域划分条件不同,严格意义上的第一季度是3-5月(春季)。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
第四季度是十月到十二月,季度,指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指春夏秋冬四季)。人们俗称的“季度”,就是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每个季度历时3个月。
第一季度是1月到3月;第二季度是4月到6月;第三季度是7月到9月;第四季度是10月到12月。而实际上严格的划分应该按照中国的经纬度分为:第一季度是3月到5月(春季);第二季度是6月到8月(夏季);第三季度是9月到11月(秋季);第四季度是12月到2月(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