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易之 易之快客眼镜

[本站 易之易之快客眼镜徐云鹤先生赐墨易水文脉徐云鹤先生徐云鹤号松盦,1970年出生,苏州人。师承钱仲联,钱太初,李克夫、叶名佩等诸先生。随郑逸梅,顾廷龙,启功,王世襄,朱季海,梅曰强诸先生游于艺。偶涉诗文,琴棋,书画,金石,昆曲,治园,赏石,盆景,兰蒲,家具,文玩等。现为中国古琴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协会会员。主要著作:《红砚书屋诗词集》《松盫金石题跋集》…

易之 易之快客眼镜

徐云鹤先生赐墨易水文脉

徐云鹤先生

徐云鹤

号松盦,1970年出生,苏州人。师承钱仲联,钱太初,李克夫、叶名佩等诸先生。随郑逸梅,顾廷龙,启功,王世襄,朱季海,梅曰强诸先生游于艺。偶涉诗文,琴棋,书画,金石,昆曲,治园,赏石,盆景,兰蒲,家具,文玩等。现为中国古琴学会理事,中华诗词协会会员。

主要著作:

《红砚书屋诗词集》

《松盫金石题跋集》

主要展览:

《九畹清芬》书画题跋展(苏州沧浪亭)

《古欢乍接》书画金石题跋展(淄博荣宝斋)

《清品不群》金石题跋展

《瑶圃清资》苏式庭院文石展

《玉山佳处》供石展

数千年斗转星移

易水两岸的居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

本期『易水文脉 砚遇金石』

文化展第十二期

我们将一同顺着延绵不绝的易水河

流淌到八千年前的历史中去

易县北福地史前遗址

北福地史前文化遗址位于易县高村镇北福地村南的高台地上,面积约3万平方米,遗址南约500米为中易水。是易县最早的人类定居聚落,被誉为华北史前村。遗址文化脉络分为五期,从新石器早期绵延至战汉。

北福地遗址

北福地遗址远景

2003、2004年对河北省易县北福地史前文化遗址发掘及其成果,引起考古界和史学界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其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非常珍贵。2005年5月,北福地史前遗址被评为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陶面具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陶面具

易县北福地遗址发掘出145片陶制面具的残片,据此复原了12件陶面具。可以认为,北福地陶面具是我国最早的原始宗教法器,是目前所见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史前面具作品,也是研究史前宗教或巫术的重要依据。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石器合影

北福地遗址出土的陶器

8000年前,北福地的先民们在日落后,聚集在村落的广场上,围着熊熊的篝火,带着陶制的似人、似猴、似鬼神的面具,且歌且舞,驱邪驱鬼,祈雨祈丰。

北福地遗址正是易水文化长河的上源,由此开启了一条地域历史文化长廊。

易水之滨,有易氏部落

易水流域在贯穿数千年的时间长河中,占据着特殊而显著的位置。早在4000年前的夏商时期,就有一支部落聚居于易水之滨——有易氏部落,有易氏部族与南邻的商部族之间对峙又争锋,最终促使了中原商王朝的诞生。

商王朝早期,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可见有易氏部落在当时是北部地区的一支强悍部落。其部落因居住在易水河流域而称有易氏,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后来,有易氏的后裔简化为单姓易氏,至今已有四千年以上的历史。

夕阳中的易水河

因易水而得名——易水砚

易水砚的研磨功能和雕刻技艺与北福地文化有着明确的承袭关系。砚,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成,最早用于研磨或破碎矿物颜料,绘制彩陶和岩画。汉代以前称砚为研,汉刘熙《释名·释书契》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

北福地遗址出土了较多的石磨盘、石磨棒、石刻刀和刻陶面具,表明当时研磨器已经广泛使用,平雕和镂空雕刻技术亦基本成熟。以后北福地时期的雕刻技术,历经商、周、战国、东汉各个时代,随着青铜、铁制工具的出现而不断提高,并施加于玉黛石、紫翠石等石料,使易砚成为具备研磨功能的雕刻艺术品。如此深厚的文化渊源是其他砚种所不能比拟的。

当时北福地先民们对石器有较强的依赖性,石器是他们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石磨盘、石磨棒,它们是配套使用,以碾碎放在盘面上的谷物

东汉易砚

易之根源,因砚结缘

易水砚有一位忠实的客户,是上海籍的易氏人。在几次闲谈中,易先生常提起易县是易氏宗族的发祥地,也曾听祖辈谈起那条静静流淌的易水河。由于酷爱书法,又因易之根源,易先生从易水砚线上店铺购得多方砚台,有紫翠石、玉黛石、氟石等不同石料的易水砚。在研磨使用的时候,石质的滋润带给他莫大的欣喜。面对从家山远道而来的山石,那是一种游子归根般的心安与慰藉。

易先生曾购得一方易水砚孤品:易水氟石荷蟹砚

易水文脉 砚遇金石

历史是城市的血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厚重的历史积淀可以让一座城历经千年而不衰,浓郁的文化记忆可以让一座城穿越千年而屹立不倒。

易水文脉 砚遇金石易县文化展,让那些埋藏已久的金石、铭文、字画、砚台等古老的物件,以它们特有的形式,把发生在这片燕赵大地上的故事一个个展开,娓娓道来……

我们将在头条号【易水砚】上同步更新展出内容,敬请订阅关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94汽车网(94che.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94汽车网(94che.com)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94汽车网(94che.com)/qichezatan/309676.html

标签:遗址   文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94汽车车网立场,所有(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版权归原作者。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56325386@qq.com 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94che.com/qc/62432.html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